第213章 212定真形,五股杵(搬家,今日一更

A+A-

    第23章22定真形,五股杵(搬家,今日一更哈)



    宋州城外三十里,密密麻麻的魔军好像蝗虫一般。



    一眼看去,铺天盖地,叫人心头发慌。



    李存孝飞向城头落下,守城的军士都瞪大了眼,好像看见神仙一样。



    这么大的动静,白香山自然也早被惊动,此时也来到城头。



    但眼下他显然没有话的心情,简单和李存孝打了个招呼,便靠在城头,远望着虫群一般的军队,脸色凝重。



    “看这声势,只怕是有近万战兵。”



    话本故事当中,常常开口便是十万兵马、百万大军。



    然而现实当中,统领万人就已经十分不易,供养万人更是不易。



    宋州领县十,户一十二万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万七千四十一。



    一百比一,是一个不会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最低比例。八十多万丁口,也不过能供养七八千城卫军而已。



    若是他有心争霸,也可以摊派聚敛,那样爆兵到上万兵马也不难。



    但一来白香山爱民,不忍心让平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二来,朝廷于宋州置宣武军,亦曰宋州节度,名义上为梁王朱全忠所辖制。



    后者是真正有意逐鹿的人,若是在他视为后园的河南道大肆扩张,只怕很快就会招来更凶残的藩镇牙兵。



    也是因为白香山没有这份野心,加上宋州靠近东都,位置敏感,朱全忠之前还不愿和朝廷撕破脸皮,当乱臣贼子中的出头鸟,所以河南道西边的几个州才能相安无事。



    但是秦奉权的大军到了之后就不一定了。



    “看!他们退兵了!”



    守城的士兵们纷纷叫喊起来,李存孝凝神看去,只见密密麻麻的虫群果然缓慢蠕动,一点点地退却。



    这时候,他明显感觉到,万米之外的秦奉权看了自己一眼,冰冷的杀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直到城头上再也看不到秦奉权的魔军,守城的士兵才纷纷松了一口气。



    虽然入伍为兵,但是没有人喜欢打仗,没有人肯定自己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



    对方能够不战而退,当然是最好的。



    “李公子,请代我向尊师太乙真人致谢。”



    白香山凝重的神情也缓和几分,躬身一拜。



    李存孝本想躲开。可回头一看,肩膀上太乙真人的真元化身已经不见了,无奈还是受了一礼,并答应一定会转告。



    “妖人残暴,每到一处必放开禁令,让士兵大肆杀掠。”



    “如今虽短暂退去,想必只是慑于城中几位宗师的威势”



    白香山忧心忡忡,眼下的安全只是暂时的,毕竟几位宗师都是外来的,并没有什么牵绊在此处,不知何时就会离开。



    到时候,他又能找谁帮忙呢



    一边想着,一边向李存孝询问根由,后者便把秦奉权潜入飞虎镖局的事了。



    “按你的法,他明知你有两位宗师撑腰,在暴露后依然不急着离开,宁肯冒折损真元的风险”



    “秦奉权这么做,应该不只是为了报复,还是刺探城中情报”



    “如今他虽被逼退,但几位宗师的存在也都浮出水面。”



    “他却暂时撤军,转暗为明唉,此人虽残暴,却是积年旧将,不好对付啊。”



    李存孝看着对方眉头紧锁,却也难以安慰,只希望这位白刺史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能抗住重压。



    风火轮倏忽现于脚下,炎流和风流交缠如螺旋,转眼便在镖局落下。



    方才那么大的动静,怕是全城人都被惊动了,崔家兄弟等自然无法安坐,一看到李存孝回来,忍不住便围了上去。



    只是张力士以眼神制止了大家的七嘴八舌,问道:



    “三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存孝看着众人眼底的焦急和忧切,努力抛开杂念,露出一个笑容。



    “师父,已经没事了,方才是明教妖人的奸细入城刺探情报,已经被击退了。”



    “连带着那些乱军,也都吓得不敢靠近,慌忙退走。”



    他话的声音不大不,但是那些悄悄凑过来的镖师们都可以听得很清楚。



    闻言,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又缓和下来。



    但张力士和圆华脸上的凝重依旧没有散去,崔家兄弟和石铁也有察觉,但却默契地没有开口,自然地将围观的人们都驱散开。



    等到关上书房的大门,屋中只剩下圆华和张力士,李存孝感受着二人的目光,笑容也淡了下去。



    “方才那人是黄潮麾下先锋,宗师高,秦奉权。”



    “嘶”



    圆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张力士则有些不解。



    “就是和太乙师父一个层次的高”,李存孝完,看师父脸色一下垮了,赶紧补充道:



    “但是他的化身被太乙师父射杀,实力必然是不如的。”



    话虽如此,张力士还是扶着交椅,身子一点点滑下去。



    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圆华艰难消化之后,便带着明烛匆匆回了寺里。



    没过一会儿,城外有数万乱军的消息也开始迅速在坊市中传开。



    张力士知道之后,更加沉默。



    “师父,若真的打起来,您有什么打算”



    李存孝看着对方疲惫的模样,终究不忍。



    “要不然您跟我一起去楼观道”



    “不”,张力士叹气,可话语却很坚决,不等弟子完就打断了。



    “三郎,你的好意,师父心领了。”



    “可是为师和你不一样,你知道哪里不一样吗”



    他伸出粗大遍布老茧的指,轻轻划了一圈。



    李存孝的目光跟着他的指移动,好像透过书房的墙壁,看到了镖局的校场、马厩、库房、后院。



    他看到校场里,镖师和趟子们惊魂未定。



    有的害怕城外的乱军,不愿再做府衙外包的押运任务,甚至萌生退意;



    而有的却面带兴奋,渴望着以镖局为跳板进入城卫军建功立业,因为其孑然一身,只想轰轰烈烈一场;



    他看到马厩里,魏英欲言又止,而魏河却只是认真地给赤骊梳理毛发,后者舒服地打响鼻;



    他看到库房里,石铁一遍遍地清点着甲兵,一旁崔炜拿着账目一一勾划,崔耀不话,只是沉默地擦拭着长枪;



    他看到后院里,张月鹭和姐姐们围拢在张夫人的身边,好像在劝着什么,后者怀里抱着还没周岁的张虎。



    张雀儿和石幼娘分别跟在姐姐和娘亲的身边,眼神飘忽,似乎在找某个人。



    最后,那根指停在了张力士自己面前。



    他看到了对方鬓角不知何时挤满的苍苍白发。



    李存孝好像懂了。



    张力士看着眼前身形挺拔的青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露出几分笑意。



    “三郎,你还年轻,只有木叉这一个弟弟。”



    “可为师有妻子儿女,有镖局上下百来号弟兄。”



    “我是宋州人,我就在这里长大,在这里一刀一枪地打拼基业,一日一夜地和你师娘相守。”



    “我已经逃过一次了,灰溜溜地去了楚丘,本以为又要灰溜溜地回来。”



    “可是有你在,如今却也算衣锦还乡,没有什么遗憾了。”



    “师父”



    



    “三郎”,张力士站起身,掌搭在李存孝的肩膀上,用力地捏了捏。



    语气很轻,不知道是已经没有力气,还是用尽全力想要尽量平静一些。



    “为师老了,不愿走,也走不动了。”



    “离开了宋州,就算躲过一时的战乱,难道就能安稳了吗”



    “天灾人祸,兵匪、饥荒、瘟疫、摊派,哪个又不是要人命的东西”



    “白刺史是个好官,这天下像他这样爱民如子的人太少了。”



    “为师的牵挂太多,怎么能赌下一个上位者的仁慈和残暴”



    “再,眼下的确是大军压境,但形势还没那么糟,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倒是你,三郎,楼观道和皇族李氏牵扯太深,是天下群雄的眼中钉、肉中刺。”



    “你去了那里,无需担心为师,要多为自己筹谋,知道吗”



    肩头沉甸甸的,不知道是张力士的太用力,还是话语里的分量太沉。



    李存孝不出一句话来。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的书房,只有师父故作轻松的话在耳边回荡。



    “不过你也放心,为师不是古板的人,若是真的到了城破那一日,逃还是要逃的。”



    “那时候,为师还得依靠你呀,三郎”



    呼



    李存孝不由自主地仰头,长长吐出一口气。



    热气在冬日阴沉的天空中翻卷又飘散,太乙那一箭留下的万米痕迹还未消散。



    虚空的裂痕中,似乎随时都会降下一场刺骨的风雪。



    这时候,他忽然感到自己被人抱住了。



    “木叉”



    李存孝低头看去,发现弟弟没有哭鼻子,眼睛也不是红的。



    过了今年,木叉就十四岁了。



    清秀的脸逐渐长开,个头也不知不觉有一米六七的样子,俨然是个少年不,按照这个世道,或许已经算半个成年人了。



    “大哥,你累吗”



    李存孝愣了下,挤出一个不算笑容的笑容。



    “不算累。”



    木叉沉默了一会儿,收回双臂,一脸认真地抱拳拱。



    “大哥,我会和你一起赴汤蹈火。”



    李存孝又愣住了。



    心里似乎一下被什么东西填满,是欣慰吗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赴汤蹈火起来不太吉利”,他的神情舒展开来,宽大的掌将弟弟的双拳整个包裹。



    “和大哥一起,好好活下去吧。”



    事情的发展和白香山预料的一般无二。



    探查到州城中有四位宗师之后,秦奉权果然不敢冒然攻城,但也没有闲着。



    半个月的时间里,近万魔军分成数支部队,在临近的乡野县城烧杀抢掠。



    求救的飞鸽每一日都会飞往州城,但这一回白香山却看破了对方引蛇出洞的伎俩,铁了心坚守不出。



    作为刺史,早在秦奉权大军到来前他就已经呼吁百姓入城避难,如今剩下的,都是地方豪族的坞堡。



    后者不愿意抛弃基业,入城受白香山节制。选择独立,自然就要承担独立的后果。



    而四位宗师中,郑朗和羊灵均皆视而不见。契此倒是见不过,多次和秦奉权交。



    但是后者十分谨慎,只要为军队争取到撤离的会,立刻脱身。



    契此也无可奈何,因为平顶山的洞窟里,还封印着三个比秦奉权更残暴的人魔。



    一旦脱困,别宋州,天下都要被搅动。太乙一人坐镇都算是冒险了,大和尚又怎么敢离开太久



    “驴入的郑朗!请我帮忙的是他,如今当缩头乌龟的也是他。”



    “只要秦奉权不攻城,他就当无事发生”



    “他只是不愿家族受损,其他人的生死又如何”



    太乙看着契此骂骂咧咧地闯进洞窟里,斥了一句。



    “声点,存孝要突破真形了。”



    碧玉池中,灵液起伏,不断化作水雾,被赤裸上身的青年吞吐。



    朦胧之中,赤红的火蛇悄然现身,其中层层地狱,鬼魂哀嚎——



    此乃火;



    蛇口张开,吐出漆黑的利剑,其上缠绕着俱利伽罗大龙——



    火生土;



    黑龙与火蛇头尾相衔,旋转飞舞,化为金轮,镇压须弥山下四大部洲,无尽汪洋——



    土生金;



    汪洋震荡,四海之水倒悬冲天,青黑色的巨人三头八臂,面貌狞恶——



    金生水;



    巨人仰天怒吼,跨山踏海,把日擎云,排开万顷云天,显露兜率天界,露出其中一颗菩提种子——



    水生木



    “金刚杵。”



    那位明教坛主的魔头本尊已经被炼化,换来的是一对被点亮的摩羯爪。



    他本身当然不值这些煞气,但是加上秦奉权附体时残余的宗师真元,便达到了眼下效果。



    十五天的时间,足够李存孝将龙华大印入门,种下一颗菩提种子。



    而现在,清凉之气好似甘露,倾泻在菩提种子上。



    萌动、发芽,嫩白飞速化为黑褐,指头大的嫩芽飞速抽枝生叶,化作一株树苗。



    树并不高,但心形的菩提叶很是茂密,形如华盖,枝干盘曲如龙,就像海中群龙探首——



    水生木!



    轰——



    龙华宝树大放光明,好似燃烧,绽放智慧明焰。焰中生火蛇、火蛇吐黑龙,双龙绕金轮,金轮辟海洋



    木、火、土、金、水,五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齐齐震动,奔涌的真气填满了身躯的每一个角落。



    阴阳牵动五行,构造了完整的人身天地。



    而丹田之中,莲化身没有一点阻滞,无比顺畅地散入李存孝的每一处,紧密地结合。



    一时间,真气凝聚三头八臂,托举着龙众、阿修罗、转轮、宝树,本尊之形与本我之形合而为一。



    没有什么入定、住定、出定的分别,李存孝此时已经身处神灵一样的境界,隐隐感知到了天地中无形的脉搏,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灵气。



    吼——



    金刚杵上,三对六头摩羯伸头探爪,金光寸寸,又有两对四只摩羯成型。



    飞舞之中,相对汇聚,重新勾勒出杵身、须弥座、莲座。



    还有最后,两端五爪,汇聚出一根尖锥——



    五股金刚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