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真正的古代

A+A-

    去的人少不够,去的人多也不合适,短短一瞬间喊出声的那几人,就是庄霖选定的人。



    大家不敢不做准备直接追,但因为紧迫性,又不没有太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做准备。



    紧张匆忙之下,谷中人一起配合,有人帮忙去抬竹筏,有人立刻回家去拿干粮,穆老爷子则专门去拿制备好的药材药丸,当然也需要一些细软



    仅仅一刻钟不到,两条竹筏已经被一群人抬着穿过了狭窄的山峡,到了外头的桃林中。



    一起出来的得有上百人,一群人步履匆匆,一直送到了桃林尽头。



    也无人有心情欣赏桃林中桃花飘落。



    原本那边的水流应该只是一条山中溪流,但此刻明显是一条能行舟的水道了,再往前就又有一片薄薄的雾气,让山中景色也显得朦胧。



    “好了,就送到这了,也不知待在这里会不会有影响,诸位请回!”



    庄霖现在成了绝对的主心骨,他什么就是什么,话间已经和几个汉子一起将抬着的竹筏放到了水中。



    筏子落水荡起的水波,就如同所有人此刻忐忑的心一样,只不过庄霖还得强装镇定。



    看了一眼远处薄薄雾气中的水道,庄霖看向身边的几人,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包裹,也携带了各自的东西。



    “上竹筏!”



    猎户兄弟李才和李栋都是面带风霜的中年汉子,自幼习武的傅泽阳身材魁梧,还有老中医穆琛,学塾夫子庄霖,外加一个光棍汉汤彬。



    一行六人,三人一组分别上了两个竹筏。



    穆老爷子看着岸上的人,对着靠前的一个男子点头。



    “彦君,帮我照顾好文!”



    谷中孩童们都被支开了,他们有的人知道出事了,却不清楚出了什么事。



    岸上男子略微有些激动道。



    “师父,还是我替您去吧,您年纪大了”



    “休要胡言!此事因我而起,老夫必须去!”



    庄霖看了一眼同一个竹筏的老爷子,朝着岸上点了点头,然后用杆子撑将竹筏推开岸边。



    水流的方向明显是朝外的,撑船的都不用怎么用力,竹筏就在迅速冲向桃林外。



    岸上的人亦步亦趋跟着,和水中的人一样,紧张、不安等情绪充斥之下都很沉默,直到筏子快要驶入雾中。



    “庄夫子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沉默之中,有人问了一句,庄霖等人都回头看去,隔着薄雾,隐约看到一群人站在那边望着。



    “我们三天未归,就再尝试去找一找监测站,找不到继续等,但如果找到了我们还未归,勿要再念——”



    庄霖喊了一声,也不知道那边的人听没听到,反正他们竹筏上的人是再没有听闻那边的动静。



    周围只剩下了安静,而竹筏



    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压抑,庄霖看到同筏上的猎户,都紧紧攥着弓。



    这样不好,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庄霖尽量让自己放松一些。



    微风拂面吹来,周围的雾气也似乎淡了不少,但前方的水道似乎变得复杂了。



    所幸,猎户兄弟中的一个很快发现了陶渊明留下的记号,寻着这种标记,也让两艘竹筏不至于找不对方向。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半个时辰,或许是一个时辰乃至更久,天知道为什么这个时间段的雾气这么广。



    但最终,竹筏离开了雾气弥漫的区域,明媚的阳光也照到了六人身上。



    “标记还在,我们没有跟丢!”



    猎户喊了一声,众人的心情也放松不少,但依旧沉默。



    庄霖无意间看向水面,随后笑了一声。



    “诸位也不必消沉,桃花顺水陪我等一起前行,归时亦有桃花路,我们一定能带着刘公子回去的!”



    几人下意识望向水面,只见水道上,有许多桃花花瓣顺水而行,前前后后都有,一直到远方。



    似乎是庄霖的话提振了信心,众人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嗯!”“对,庄夫子得对!”



    “这会水路较顺,我们加快一些!”



    随着竹筏不断前行,周围的声音也多了起来,除了流水声,还有山中鸟鸣沿岸猿啸,以及各种动物的声音。



    仿佛山林都活了过来



    即便已经在保护区生活了这么久,几人也少有感受到这么强烈的生感。



    几人心中都明白,这是已经在古代了!



    “陶公他们的标记似乎看不到了?”



    “应该就是顺着这条水道前行,一直走就是了!”



    庄霖这么,但心中还有别的担忧,因为之后的一些水道,可能陶渊明是认识路的,而他们则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靠猜。



    众人心急,撑筏自然也快,待到水太深的地方就用船桨划着走。



    日头居中,显然已是正午时分,几人虽没什么胃口,但还是强迫自己吃一些带的干粮,越是这种时刻,保持体力越是重要。



    水道蜿蜒向前,众人一直顺着主道,不敢随便拐入其他支流。



    渐渐的水域宽了起来,甚至偶尔能看到别的船只。



    竹筏上的六人看向那些船只,既是分辨上头有没有要找的人,也是认清现实。



    当看到零星过往的船只上,不论是渔人还是渡客,都穿着古代服饰,六人那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



    但又是半天过去,依然没有发现陶渊明和刘宏宇,几人心中的焦急还是放不下。



    “附近没有合适靠岸的,我们顺着船多的地方走,就能找人问问,到时候不定能问到些什么。”



    “嗯!”



    



    六人保持着足够的谨慎,随着周围船只的增多,两条靠得很近的竹筏也引得一些船上的人频频关注,所幸其他人至多也就是看看。



    “前头有港口!”“我也看到了!”



    李家兄弟眼见,远远见到了前头诸多船只聚集处有个港口,众人心头一跳,不用什么,自然知道靠过去。



    “一会大家最好不要多什么,让庄夫子来!”“嗯好!”



    庄霖听得压力不,但心知论应变能力,确实是自己最合适。



    只是竹筏靠近了港口那边,庄霖忽然发现一些个码头都有像是官差的人在。



    有些人停船上岸,到了码头那边会有官差靠近,有的似乎是几句话官差就走了,有的则需要向官差出示什么东西。



    庄霖疑惑了一会,下一刻恍然大悟。



    “不好,不能靠过去这里可能在查路引!”



    完蛋!



    众人心中都是一惊,路引是什么他们这些专门学习过的人当然懂。



    “别靠岸,继续向前!”“对对对,如果被抓就完了!”



    “前头找个合适的岸边靠岸就行了,咱们不能走码头!”



    “对,别的地方上岸,最好在城外找个当地人问问,想想办法!”



    这种事被抓肯定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就死罪,但是以古代的行政效率,不用想也知道要耽搁很久时间,八成就回不去了!



    一行人划着竹筏缓缓驶过码头区域,一个个身上都起了一层汗,明明没做什么,却紧张得和个贼一样。



    好在上边的官差们,似乎并没有兴趣朝着水域中还在行驶的舟船多看一眼。



    两艘竹筏一前一后驶过了繁忙区域,渐渐又向着比较冷清的水道驶去,凭借着肉眼和太阳方位记录方向。



    只是哪怕这过程中,几人的眼睛盯着港口盯得再死,依旧不可能将所有角落都看清。



    在竹筏经过港口的时刻,其上一处码头内侧,陶渊明和刘宏宇的舟此刻也正好靠岸



    陶渊明也没想到,回来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水路居然顺风顺水,十分轻松惬意。



    -----------------



    武陵县,城北一处院前,一名身穿儒袍的男子正在院中唉声叹气。



    “唉”



    友人离开已经离开好多天了,一直没有回来,在码头那边天天有人盯着,也见不到他行舟而归,很难让人不多想。



    道上匪患,山中猛兽,毒雾瘴气,乃至妖邪鬼怪之,多让人望而生畏。



    “赵公子,赵公子你看谁回来了?”



    院外有声音传来,院内的人赶忙开门出去,就见到那边路上,有两人正随着一名官差走来,其中一人正是陶渊明。



    “啊呀,元亮,你可算是回来了!”



    男子激动起来,抓起衣袍下摆就跑着朝几人而去。



    “你怎么一走就是这么多天,你怎么才回来啊!你都快急死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启铭兄,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有你这样的么?一去这么多天没音讯,你不是当天晚上一起饮酒,这都几天了?”



    男子到了陶渊明跟前,激动地抓住了他的臂上下打量,看得出对方不太像是遇到意外的样子。



    陶渊明则是一直在笑。



    “哈哈哈哈此番意外境遇,不足为外人道也,出来你都不信,我可算是一睹先秦遗风了”



    “嗯?此话怎讲?还有,这位是”



    自从到了武陵县码头,刘宏宇就十分拘谨,此刻赶忙作揖行礼。



    “在下刘宏宇见过赵官人,暂时跟随元亮先生。”



    “哦对,这位刘公子暂时与我同行!”



    “噢,原来是刘公子!”



    赵辰羽对着着装朴素且包着头巾的刘宏宇点了点头,是刘公子,但看起来更像是陶兄身边的厮,并且口音陌生,应该是外地人。



    “既然人已经找到了,那在下就不久留了!”



    旁边官差这么着,赵辰羽赶忙行礼致谢。



    “多谢,多谢差人!”



    陶渊明也赶忙致谢,刘宏宇则跟着行礼。



    “多谢差人关照!”



    “客气了,那在下先行告退!”



    官差行了一礼,然后就离去了。



    这当然不是谁有事官差都帮,只是因为赵公子乃县尊大人的侄儿,县尊下令,差人自然得帮忙。



    等官差一走,陶渊明就忍不住开口了。



    “启铭兄,此番境遇之妙,出来兄台都未必信,实在玄奇啊”



    “哦,究竟是何事让元亮兄数日未归,对了,家中无酒,走走走,我等去酒肆就着好酒好菜再!”



    “哈哈哈,知我者启铭兄也!那我与刘公子就不推辞了”



    陶渊明和赵辰羽谈笑间,带着刘宏宇一起去往城中酒肆。



    -----------------



    ps:感谢书友“偏爱夜读的少年”的盟主打赏,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