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少女怀春情窦开

A+A-

    第49章少女怀春情窦开



    杜曲。



    杜十娘对镜贴黄,



    婢女疏影帮她梳头发,“梳双环望仙髻吗”



    “今日换个发髻,”杜十娘望着镜中的自己,“梳个朝云髻,”



    “十娘,这朝云髻好麻烦的,又编又拧的,”



    “赶紧,别耽误时间。”



    疏影嘴上着,上倒是很快,将头发分股拧好再盘起,最后交叠在头顶,就梳成了一个稳固且灵动的朝云髻,又称朝云上香髻。



    “疏影,你我插个什么簮子好呢。”



    “戴一对镂空鎏金银钗朵,”



    “那配什么”



    “配金梳篦,簮一内玫瑰真,”疏影嘴巴伶俐,但梳妆搭配也很厉害,很快挑出几样头饰给她插戴。



    杜十娘看着镜中的自己,



    “会不会显得太奢华显眼了点,把鎏金钗朵换成银钗朵,金梳篦换成象牙梳篦,”



    换完后,又仔细打量。



    “搭一副珠珠耳坠。”



    清晨后园里刚采摘的玫瑰鲜艳绽开,缠在筷子状的象牙簮上,然后插在朝云髻上,



    艳人更美。



    配上一对银钗朵,一把象牙梳篦和一对珍珠耳坠,



    人比娇。



    “娘子真美。”



    杜十娘拿出个口脂合子,却是李逸上次长安回来后送她的,拿出淡紫色的口红涂上,跟簮的玫瑰很配。



    疏影在旁边撇嘴,



    “这口脂可比十娘平时用的差远了,”



    十娘却只是对镜轻笑。



    “搭什么裙子好呢,你紫碧间裙罩绛红纱罗笼裙怎样”



    “娘子新做的那条葡萄石榴缬纹红裙,外罩浅绛纱长裙也很好。”



    “赶快拿来我试试。”



    石榴裙,以单色布幅裁成八片拼合而成,石榴红的色彩,配上细细裁出长条纱料再加以拼接的浅绛沙长裙,



    上身后,



    立即使的原本色彩明丽的石榴红裙晕染出轻柔娇美的娉婷韵致,少了几分奢华,多了几分素雅。



    杜十娘转了一个圈,对这身装扮非常满意。



    “娘子你真要这身妆扮去见李大郎”



    “我好久没去六姑母家了,今天天气好,去走走。”



    疏影撇嘴,“娘子你这话连三岁孩都骗不过,你不会是真对李大郎动情了吧那李大郎有什么好的,一个刚还俗的道士,仅仅是个村长,”



    杜十娘道:“李郎很有才华的,陛下都钦赐他为太子正字。”



    “可是那人也太不识好歹了,这么好会都不把握,还辞官回乡,哪会有什么出息。



    你可是京兆杜氏的千金,就算你瞧不上韦二郎,那也不能看上卖豆腐的李大郎啊。



    你可千万别冲动,”



    疏影苦口婆心的劝阻,“老夫人和阿郎都不会同意的。”



    “你跟他门不当户不对。”



    杜十娘皱眉,



    “我只是去看望六姑母。”



    北厅,



    郭老夫人喝着燕窝羹,听着女管事的汇报。



    “十娘一会要去御宿乡郭庄看望六娘,”



    



    郭氏放下勺子,面色严肃。“这个丫头越来越胡来了,那个李逸不过是个田舍儿,”



    思索一番,郭氏让人去叫来庶子杜三郎。



    “御宿乡那个李逸的情况,把你知晓的全告诉我。”



    杜三郎看那架势,心里一突,但在这位当家老夫人面前,不敢有任何忤逆,立马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了。



    一个长安弃婴,被无极观李道士收养,做了十六年道士,曾随老道云游天下六年,刚还俗不久,搞了个豆腐作坊,现在又办了个私塾,



    一瘦筋体写的很好,还作了篇启蒙文千字经,得到治书侍御史孙伏伽的举荐,皇帝钦赐从九品太子正字,可他却辞官不受,回乡里继续教书。



    这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让郭老夫人也很意外。



    有能力有才华,长的也不错。



    难怪十娘会被这乡下子给吸引,



    只是,



    终究是个穷子罢了,



    连寒门都算不上,又如何跟门阀京兆杜氏并论。



    十娘不是三郎的女儿六娘,



    六娘是婢生女,她父亲三郎也是婢生子,



    可十娘却是她嫡子的嫡女,真正的名门千金。



    哪怕不跟韦二郎联姻,那也是跟其它名门嫡子联姻,范围不出杨裴薛柳崔卢李郑王萧。



    “今日李大郎家上梁”



    “回夫人,李逸重修了西院,东院也增添了几间屋,今日上梁,杀猪请客,酬谢匠人。”



    “也请你了吧”



    杜三郎点头称是。



    “你替我也送一份贺礼,”



    郭夫人招来女管事吩咐,



    片刻后,女管事取来东西,



    杜三郎望着那几件东西眼睛瞪的老大,



    桌案上,



    摆着女管事取来的几件东西,



    一只鸳鸯莲瓣纹金碗,远远望去,犹如盛开的金莲,莲瓣内刻着鸳鸯、金银。



    一只六曲银盘,六瓣葵形,浅腹,平底。盘心锤打出一只浅浮雕式的龟纹,细部錾刻,纹饰鎏金。



    两只银杯,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四件金银器,都是极为精美。



    “金碗重十两,银盘十二两,银杯各重二两。你替我送给李逸,贺他上梁之喜。



    你顺便帮我传达一句话,



    金配银,鱼找鱼虾找虾,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门不当户不对,不能成姻缘。”



    杜三郎对这话倒是赞同,李逸确实不配杜氏。



    “这些金银器太珍贵了,李逸一庶民也用不了。”



    贵族们迷信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喜欢用金银器,但是,朝廷律令,一品已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六品已下,不得用浑银。



    金银食器,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杜家是侯府,祖上还有更高的官爵,因此可以使用金银器。李逸只是一庶人,给他金银器他都没资格用,只能珍藏。



    郭氏的用意就在此,



    几件金银器对李逸来,既值一大笔钱,同时也在提醒他,身份门第差别,他配不上杜十娘。



    这几件金银器,就算是给他的一点补偿。



    这也可以当作是警告,



    要是李逸不识趣,这次是送金银器,下次可能就是杜氏的打击。



    这些金银器价值不下二百贯,郭老夫人还是比较客气的,这也是看在李逸能够名达天听,看在他十六岁就能得到太子正字这样的清贵官,郭氏做人留一线,不想把这年轻人得罪狠了。



    “对了,李大郎家的腐竹我很喜欢,你去订一百斤,我们也可以拿来送亲戚朋友,也算是我们长安城南的一个新鲜的土特产。”



    “记得接十娘早点回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