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海东吕宋

A+A-

    第93章海东吕宋



    李逸掀开帐篷走出来,伸了个懒腰。



    从长安到泾州高墌城,五百余里,他们这两万余人,硬是走了十天还没到。除了慢一点,李逸觉得倒也还好。



    反正他有仗身有家丁,行军还有马骑,什么杂活都不需要自己干。



    就是吃的简陋了点,



    好在他能偷偷开个灶,李靖倒是沾了他光,今天煮点腊肉,明天蒸点香肠,后来再来点面,



    西方金乌坠落,映红半边天。



    李二郎拎着张弓,笑着跟李逸打招呼,“李参军,今天吃啥”



    这子是个好动的性子,以前在长安,整日呼朋唤友,任性游侠,好不潇洒,自入了军营,虽然他是李靖儿子,属于子弟随军,不是正式府兵,也不是随从的民夫,没啥任务负担,



    可军营重地,也不能随便乱走,



    想出去跑跑马,或是去打打猎也是不允许的。



    只能整天跟着师傅张三练练武下下棋,这些天唯一惦记的也就是李逸的灶了。



    “老张去买马肉了,今晚吃马肉吧。”李逸笑着道。



    这么大一支军队,有许多战马、挽马、骡驴等,也容易发生意外死亡或残疾,碰到这种情况,一般军中惯例是先派官查验核实,验明印记,确认是哪个营的马,是何原因死残,然后许剥皮。



    马骡剥皮留作军物,马肉就地分割出售。



    因在军中,所以价格非常便宜。



    一匹马剥了皮,也能有二百多斤的肉,还有骨头、内脏这些,却仅卖两匹绢,仅折两斗麦。



    而现在一腿羊肉,却能值两匹死马肉。



    这么低的价格,其实也算是给士兵的一个福利。



    士兵可以自掏腰包,便宜买来些马肉给自己加餐。



    至于为何不直接把死马肉给士兵做伙食,那也是因为路上虽有死残,但也不会太多。



    “马肉可不好吃,不如我去后营买条羊腿来。”



    大军出征,后面既有朝廷的辎重后勤营,也还有随军的商队,这些商队大多也是取得军队许可的,跟随行军,贩卖货物,甚至是携带妓女,等军队占领城市,或击溃敌人后,这些随军商人就会收购战利品,



    随军虽有风险,但利润却也很高。



    别羊腿,吃的喝的用的甚至玩的,他们那都有。



    李靖从帐中出来,“有马肉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你当这是在长安城里”



    李二郎被老子瞪了两眼,只好讪笑着不嚷嚷了。



    很快仗身张义全回来了,



    拎了约十斤马肉。



    李二郎又道:“才买这么点啊,咱们二十多个人呢。”



    张义全知道这李二郎名门子弟,只好笑道:“一匹驮马伤了蹄子,养不好没用了,就宰杀剥皮了,虽然分割了二百多斤肉,可好多人要呢。”



    “这十斤马肉我还是喊出了李参军的旗号,才勉强分到的,了一匹绢呢,”



    李二郎立马道:“不对吧,不是死马肉整匹的也才二匹绢么”



    “那是死的病的,这是活马宰的,只是蹄子坏了,价格翻三倍,卖了六匹绢呢。”



    六匹绢买二百来斤马肉,也是非常便宜的,也就折十文钱一斤了。



    张义全则相当于了三十六钱一斤买的,他解释那马肉被一个队头六匹绢包下了,然后分割售卖。



    “嘿,那他岂不是转就赚了十四匹绢这肯定不行的对吧。”



    李二郎不满意的喊道,



    李靖又瞪了他一眼,



    二斗麦子价出售死马肉,这算是军中惯例,都是这个价,但里面肯定有操作空间,就比如这个队头把这匹马肉直接包下了,然后再来分售,还涨价。



    这虽看似不合理,但也并没有违反军规,



    但明眼人也能看的出,这里面肯定有些幕后交易,比如那队头肯定给了负责卖马肉的人好处,才能抢先包下。



    甚至还得给某些军官打点下,才不会被人干涉。



    李二郎年轻气盛,就觉得那队头不是好人,一点马肉,给弟兄们做点福利不好么,你他娘的还要从中赚一笔。



    本来十钱一斤,你硬是给涨到三十六钱一斤,你还给翻了几倍。



    李逸没理会李二郎,准备做马肉包子。



    他今天打算做烤包子,需要个烤炉,这东西倒也不用担心,很快曹大行回来了,他去了趟后营,在随军商队那里果然买来一个胡炉。



    一个不算大的烤炉,差不多一个木桶饭甑大,做烤包子足够了。



    马肉烤包子,李逸以前去天山旅游的时候吃过,他们叫萨木萨,味道非常不错,



    死面擀皮,调好馅料,烤的时候往烧热的馕坑里洒点盐水,包子贴上去就不会脱落,顶多十来分钟就烤熟了,



    金黄酥脆,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当然,烤包子要好吃,除了要烤的好,关键还是馅要调的好,肥瘦均匀的羊腿肉最好,马腿肉也行,太瘦的也不好,烤出来柴。



    调料也很关键,除了细盐,孜然粉、胡椒粉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加点马肥油,来点洋葱,绝对是不腥不膻鲜香美味。



    帐前支起案板,



    揉面醒发,然后把马腿肉切成丁,加盐、孜然、胡麻油,再加点葱姜水腌制,



    李二郎非要帮忙,李逸拿出两个洋葱,切下了根茎部后,便让他来切。



    他则拿着切下的两个洋葱头,瞧了瞧,发现根还很新鲜,于是让张义全又去后营买了两个瓦坛子来,直接把切下的洋葱头种下去,很快就能生根发芽。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刺的我眼睛直流泪”李二郎才切了一个洋葱,就发现不对劲了。



    他立个要做长安大侠的堂堂七尺男儿,居然切个菜切流泪了。



    “这是洋葱。”



    “洋葱葱哪有长成这样的,见过大葱葱,可都没这样的。”



    关中人也喜欢吃葱,甚至关中还有一种极有名的大葱,是华州特产赤水大葱,长有人高,葱白粗长,肉质脆嫩,甜而辣少,味浓而香,还好储存,在关中是相当有名。



    一家炒葱十家香,



    生吃都很好吃,



    李二郎哪见过这种圆疙瘩紫皮的葱。



    “这是飘洋过海来的。”



    “那咋不叫胡葱”李二郎喊来师傅张三,“师傅,你跑了很多年海,各种舶来货没少见,可曾见过李参军的这种洋葱”



    虬髯客过来,打量了洋葱半天,切开的洋葱有股极强烈的味道,甚至刺激的眼睛流泪,拿起片放入嘴里,吃起来又脆又甜,略带点辣味。



    “这洋葱味道不错,不过我以前从没见过,李参军从哪弄来的”



    李逸谎言张嘴就来,“当年我随我师傅云游天下,也曾去过岭南,甚至去过交趾,一次从一个胡商里得来的,”



    “那胡商来自哪里”



    



    “他他居海东,那里名为吕宋,但这洋葱也是他从东边大洋里来吕宋的海商那换来的。”海东,吕宋,更东的大洋,



    这些成功引起虬髯客的好奇,他常跑海上,比中原人知晓更多的海上情况,比如孙权和杨广都曾发兵征讨过的流求岛,再比如早就被中原设立郡县的琼崖岛,



    还有更东南的海中也还有大岛,三国时东吴就有官员因风暴而飘到该岛,后来南朝也多有派船过去,



    也许李逸的吕宋岛就是那里。



    但他也去过那里,一片蛮荒,贩货去那边都亏本,除了能捉点奴隶,那里就只有椰子和鱼干了。



    洋葱切好,调好馅料,



    包包子其实也简单,跟折被子一样折起来成方形就行,用不着包成大肉包那么复杂,



    这种死面包子,皮很薄,烤熟后就更薄脆了。



    胡炉也烧好了,洒上盐水,把包子贴上去,十来分钟后,包子就烤熟出炉了。



    油亮金黄,



    那香味扑鼻。



    李靖也是拎着自己的马扎坐了过来,



    人多,只能先每人一个尝鲜。



    紧接着烤第二炉,



    一个包子包三两馅,正常应当是肉和洋葱各半,但李逸要没那么多洋葱,他就拿了两个出来,



    剩下的就用华州赤水大葱替代,这也是后营随军商队那买来的,那玩意价格跟买的马肉一样了,但也确实高大粗长味道鲜甜。



    大家一起动,



    在李逸的指导下,包了百来个包子,



    每次一炉烤好,一人一个,三两下就吃完了。



    李靖他们十八人,李逸这边五人,总共二十三人,人多虽然包的快,可吃的更快。



    “没想到这马肉也挺好吃。”李二郎意犹未尽,咂着嘴道。



    “那是李参军这馅调的好,寻常马肉做法可不好吃,不仅柴,还有酸味。”李靖捋着胡须道。



    张三则吃出烤包子馅里有胡椒、孜然粉等,“这个烤包子确实跟寻常胡饼不同,这些食材里钱最少的反而是马肉了,这胡椒粉、孜然粉,甚至精盐、洋葱、赤水葱,哪个也比这马肉贵。”



    “烤包子,这名字挺特别,比肉胡饼好听。”



    李逸正想要不要给李世民送一些过去,结果李世民自己过来了。



    “远远的就闻到你们这边香味飘飘了,弄啥好吃的,给我也来一份。”李世民哈哈大笑着过来。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隔壁营有匹马蹄子坏了,宰了剥皮卖肉,我买了十斤马肉做了点烤包子,快来尝尝。”



    恰好一炉又好了,



    刚铲下来的热气腾腾的烤包子,金黄油亮看着就让李世民食欲大增。



    嘎嘣嘎嘣,李世民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吃的满嘴流油,



    “好吃,如晦,你们也赶紧尝尝。”



    杜如晦、侯君集、许洛仁,一个个吃了后都赞不绝口。



    一人才吃了两个,



    马肉包子已经全烤完吃光了,



    “再来点。”



    “么咧,吃完嘞。”



    “三水,你到后营,找随营商队买两只活羊来,再多买点华州大葱,”



    李逸提醒,“胡椒粉、孜然粉、青盐也要多买点。”



    “对,都多买点,今天这烤包子一定要吃个过瘾。”李世民笑道。



    “殿下如此高兴,可是前线有喜讯”李逸问。



    “嗯,刘弘基在长武修整后,成功带着五千步骑,以及一万石粮草进入了泾州城,薛贼还想拦截,但被刘弘基击退,长乐王也出城接应,在泾州城外战了一场,



    薛仁杲没讨到半分便宜,刘弘基薛贼军中乏粮,士无斗志矣。”



    薛军连刘弘基五千人都拦不住,看来确实要崩了。



    李世民高兴,今晚要放开吃烤包子,李逸自然就全力满足他,李靖也被他拉着一起,



    虬髯客张三和侯君集负责宰羊,李逸李二郎负责调馅,杜如晦和李靖跟着一起包包子,



    刘黑子负责烤包子。



    李逸见人多,便又干脆让张义全再去借了两口大锅来,重新垒了两个灶,做抓羊肉饭。



    胡萝卜、羊肉、大米都有,搭配赤水大葱,



    做起来也简单,但味道却是一绝,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鲜美独特,米饭吸收羊肉和香料的味道,十分软糯浓郁,而胡萝卜又增添了清新甜味。



    当饭焖好,



    本来吃烤包子都吃饱了的李世民,尝了两口后,便要给他来一大碗。



    李逸给他盛了一碗,再从锅里舀了一碗清炖羊肉汤。



    泾州之围已解的李世民心情大好,胃口也是大开,愣是又吃了两碗抓饭和一大碗羊肉清汤。



    李逸也是吃饱喝足,



    还克扣了不少食材,



    偷偷往空间里放了不少孜然、胡椒、食盐,甚至还往里塞了点羊肉羊骨、大葱胡萝卜,



    反正这大锅饭做的,他们也看不出来。



    再,哪有厨子不吃不拿的。



    老话的好么,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裁缝不拿衣裳不整。



    三年大旱,都饿不死厨子。



    他这忙碌了半天,给自己补充点食材,天经地义么。



    刘黑子和陈良倒是也跟着沾了光,今天也算大吃一顿,烤肉包子、抓饭、羊肉汤吃到饱。



    李逸把那两个瓦坛子交给陈良,



    “这里面种的洋葱,可是个宝贝,你的任务就是看好它们。”



    陈良望着两个切下的洋葱头,根已经埋在土里,露出一点切口,



    “阿郎放心,我走哪带哪,绝不会丢了。”



    刘黑子还不放心,“阿郎,要不还是给我来背着。”



    “那你们一人带一个瓦坛子,”



    现在两个洋葱头,以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来不定御宿川也要多一个天下闻名的特产,御宿川滈水洋葱,跟华县赤水大葱齐名呢。



    兄弟们有月票的支持一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