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别把杜家吓着了

A+A-

    第5章别把杜家吓着了



    早朝后,



    皇帝赐百官廊食,邢国公李密为光禄卿,按例进奉食物。



    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却得带着一群厨役来给百官送饭菜,骄贵日久,心高气傲的李密哪受的了这个。



    而偏偏他又还听大臣们廊食的时候聊起昨日浅水伯进献祥瑞,圣人赐名金薯,给许多金紫大臣赐下祥瑞。



    而他身为光禄卿、上柱国、邢国公却没得赐祥瑞。



    平时李渊总是称他弟,结果有好东西的时候就想不到他了,把表妹独孤氏许给他,结果还是个死了老公的寡妇。



    这独孤氏仗着她独孤家关陇名门,表兄是皇帝,堂兄是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居然还有几分瞧不上他。



    这里外里都不让人顺心。



    下值后,李密找到心腹王伯当。



    王伯当虽然官拜左武卫大将军,但仅是个虚衔,无一兵一卒,也没半点实权。



    两人坐到一起,长叹短吁。



    “那个李无逸献的金薯听能亩产两三千斤,可一年三熟”



    “也许吧,听他进献七十二斤金薯,天子便赏赐了他七十二铤黄金,还晋五品朝散大夫散职,”



    李密叹道:“我一个金紫的从三品光禄卿,你也是一个金紫的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却连个金薯都分不到”



    当初李密以为自己投唐,山东还有那么多地盘和人马,李渊不得给他封个三公



    他当初归附洛阳朝廷,可是被授予太尉、中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魏国公的,



    谁知道来了长安,底下的王伯当,都封了正三品大将军,他却仅是个从三品,更可恨的是,这个光禄卿,每逢宫宴、廊食,他还得负责奉食,搞的跟一个杂吏一样。



    “朝廷对李无逸这样的人都如此厚赐,却对我等如此不公。难道,我麾下旧部百万,山东连城百座来投,比不过一棵金薯”



    王伯当虽然是大将军,可来了后无权势,也很不满,“天下事在公掌握之中,如今东海公徐世绩在黎阳,襄阳公张善相在临汝、阳夏公李公逸在雍丘,



    河南兵马部众尚在,岂能长此下去”



    李密也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公若有他意,便得趁早,那个魏玄成已经自荐往黎阳招抚徐世绩,若是他率部投唐,可就晚了。”



    李密点头,



    回到家中,独孤氏也恰从其它贵妇人家喝茶回来,



    看到他便问,“今日在桂阳公主府上喝茶插,到京兆杜氏那个出了百万赔门财的女婿,向圣人献祥瑞,那祥瑞据一亩能收几千斤,许多公卿大臣都得赐金薯,



    你怎么没有得赐”



    李密一肚子气,也不想理她。



    可孤独氏却喋喋不休,



    “跟你话呢,亏以前还自称天下英雄,中原盟主,如今连个金薯都分不到,无能,”



    李密恨不得上去掐死这个毒舌妇人。



    心里却是越发坚定了要离开长安的决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天下大势未定,鹿死谁,犹未可知!



    他李密难道就没有东山再起的会



    李密回到书房,给皇帝上书,“臣空受荣宠,坐安京师,不曾报效国家,山东之众皆是臣旧部,请往收而抚之,凭藉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



    李逸提着十几斤黄金回到了平康坊宅,



    妻妾们都在等他的消息,



    “如何”十娘关心的问。



    李逸把木盒放在桌上,砰的一声响,



    “猜猜这里是什么!”



    “夫君献土豆有功,陛下赏赐了”



    “娘子真聪明,今日八盆土豆,金殿上当场收获,秤得共七十二斤,陛下便赏赐了我七十二铤黄金,”



    新罗婢发出尖叫声。



    十娘和姬氏倒是没那么大惊怪,



    “娘子,七十二铤黄金呢,”



    “一些黄金而已。”十娘道。



    “三两一大铤,共二百余两,另外圣人还升我朝散大夫五品散职,又实授从六品宫苑副监,”



    “还有,秦王也给了我一份厚礼,河东虞州良田千亩,并解池盐田一块,听一年起码能产两千多石盐呢。”



    这下,杜十娘也动容了。



    两千多石盐啊,就算是当年开皇盛世的时候,盐最便宜也得要二十多钱一斗,



    而现在,最差的盐都要三十多钱一斤,好点的一百多钱一斤。



    一斗盐直两匹绢,一石盐能值两头牛。



    两千石盐



    一边的新罗婢都有点算不过数来了,“那这一块盐田,一年卖盐的钱,岂不是能值四五千头牛”



    “还得有成本呢,从二月开始,一直到八月,前期准备两月,后面晒盐五个月,要忙碌七个月,得要雇人,这沟渠、引水、运输呢,



    斗盐直两匹绢,只是到百姓里的价,层层批发售卖,盐场那里没么多利。”



    “那一半利总有了吧”



    



    “三之一”



    “一年一千头牛,也很惊人啊。”



    李逸笑笑,“现在是因为打仗,盐产地受影响,产量少,运输也不通,所以盐价才贵,你看开皇时盐才二十钱一斗,一石也才二百钱。



    两千石盐也才四十万来钱,而盐场那出货肯定还要更便宜的。”“阿郎也是以前,现在可是斗米斤盐,那咱得赶紧安排人去接收盐田啊。”



    “现在去干嘛,得二月才去垦畦,四月引卤水,浇晒取盐,要待季节、天气的。”



    “那也得派人去看着吧,这可是摇钱树啊。”



    李逸现在发现,他这样没根基的人,还真是处处受限。



    不管是想做点什么,还是得了什么好处,都缺人。



    他的几千亩地,几个作坊、铺子,也是非常勉强的运转着,招了许多灾民,纯粹的草台班子,



    好在有罗家堡和隔壁郭庄等村子,有些相熟的村民,也算知根知底,他李逸呢也有些名望口碑,这才还能拉些人顶上。



    本来娶妻纳妾,这妻妾家也应当有人可用。



    偏偏他这情况特殊,妻子娘家一直不愿承认这门亲事,姬家自上次姬温那态度找李逸要人,没理会后,也好久没来了,人家也不认他这个亲。



    金氏那是个新罗拐来的,更不可能有亲友能帮助。



    “阿郎,八盆土豆,就全被圣人收走了吗,那我们以后不是没有土豆了早知道我们不大惊怪,就不会弄丢了。”姬氏有点遗憾道。



    虽换回那么多黄金,但那土豆也是宝贝啊。



    “放心吧,圣人很好,”李逸了分赐土豆,然后要在宫里温室种土豆。



    “哇,阿郎居然能跟秦王、裴相享受一样待遇,也占一盆呢。”



    李逸跟十娘起正事,



    “你阿兄要邀请杜家的族人、亲朋,要给你办一个隆重的回门祭祖仪式,到时还会把你的百万嫁妆给你。”



    十娘已经平淡了许多,



    没之前那么难过了,前段时间,经常偷偷流泪,



    “就算阿兄弥补,但杜家这回也丢人现眼了,可不光是丢我杜十娘的脸面。”



    几天后,



    李逸陪十娘回门祭祖,



    十娘早早起来,换上五树、五钿钗、两博鬓、翟纹礼衣,还画了个大气的妆。



    当初,



    出嫁时,杜家不给她礼服,只给平民女的连裳,也没有树钗钿,



    而今天,



    她以县君身份回家祭祖,穿着县君诰命的树钗钿礼衣,



    这是丈夫给她挣的。



    李逸因为已经得到了五品的散职,所以他今天没穿爵弁,而是换上了五品的礼服,



    玄冕冕服。



    黑色冕冠上有前后五旒,每旒有五珠,裳上也有了一纹章,刺了黻纹,一个黑青相次的’亚‘形图案。



    取的是背恶向善之意。



    青衣纁裳,白色中单,配上一丈二的大带。



    还有象牙笏、金饰剑、深绿色的玉佩。



    红鞋红袜。



    这一身穿上,李逸感觉自己好像是要去登基即位,起码也得是要册封为诸侯王。



    甚至感觉自己成秦始皇了。



    比起朝服、公服、常服,这套冕服确实太过于庄重了。



    难怪只在祭祀时穿呢。



    比起六到九品穿的爵弁,那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在以前,就是一方诸侯的礼服,



    衣服上也有一个章纹的,虽比起天子的十二章纹,一品的九章纹差远了,但仍也有一章啊。



    “阿郎今日穿上这身玄冕冕服,妾身觉得无比的扬眉吐气呢。”十娘帮他整理衣襟。



    “娘子这身树钗钿翟衣,也非常漂亮。”



    夫妻俩一身青,



    充满了高级感。



    实话,这青色跟八九品官的青色官袍,不是一种青色,冕服的青,蓝绿两色调配出来的,内敛而又稳重。



    而八九品官的青袍,是偏蓝色的。



    李逸叫来刘黑子,



    “黑子,今日我跟娘子要回杜家,把咱府上的人都召集起来,给娘子壮声势,在京兆杜氏面前,不能弱了咱万年李氏的威风。”



    “放心,早就提前准备了,今天叫上一百八十个部曲,一百八十个客女,



    马车都准备了十二辆,”



    李逸这个暴发户新贵,上次一下子招了几百人,加上给秀芝招的几十人,李逸现在底下,有快五百私部曲了。



    “要是不够,我马上再叫人。”



    “够了,别把杜家吓着了,咱们又不是去群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