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锦衣还乡

A+A-

    第6章锦衣还乡



    午后。



    无极堡里,杀猪宴开席。



    “头刀菜来喽!”



    如今身为长安东市无极腐竹铺掌柜的大富,系着围裙,撑托盘,高声吆喝,声音洪亮。



    无极学副校长董七郎一身长衫,笑道:“头刀菜是啥菜”



    “董校长,你这杀猪头一刀是什么”



    “自然是猪血!”



    “对喽,咱今天无极堡杀猪宴,这第一道菜,头刀菜,就是猪血做的。”



    今天太阳很暖,



    四面高墙的堡内,无风,有暖阳,直接摆了几张桌子,



    上桌的也都是尊贵的客人,



    至于李家的工人、佃户以及奴仆,自然没那么多桌凳,便是直接打了饭菜随便圪蹴着吃。



    头刀菜上桌,



    董七郎看着这道热气腾腾的菜,



    猪血煮熟后是暗红色,配上了嫩绿的韭菜,还加了酸菜一起炖。



    “大家开吃,”



    李逸过来敬酒,一桌上两瓶酒,一瓶柿子烧,一瓶糜子黄酒。



    大家都想尝尝柿子烧,都知道李逸最近派人到处收柿子,是用柿子酿酒,无须粮食就能酿出好酒,



    大家不信,



    今天终于能喝上,当然得试试。



    “无逸啊,你家这柿子烧真不用粮食”



    “哈哈哈,用的柿子,所以叫柿子烧嘛,王乡长你尝尝味道如何。”



    董先生也把杯子放到面前,示意无逸给他来一杯。



    “大家慢点喝啊,这酒劲大。”



    王乡长不服,“再劲大能劲大到哪去,我可是最好酒,三五碗都醉不了,”着,直接端起杯来抿了一大口,结果立马呛住了。



    柿子酒虽不算辛辣,但毕竟这是四五十度的酒,这还是李逸用的二锅酒,要是直接头锅的,那七十多度,他更吃不消。



    “嗬,好大的酒劲!”王乡长脸立马就红了起来。



    其它人闻言,也赶紧品尝。



    都直呼劲大。



    “够烈!”董七郎笑道。



    董秀才则有点喝不惯,他还是喜欢黄酒。



    “大家赶紧吃菜,压一压。这个猪血啊先滚水氽烫备用,然后锅中用肥膘煎出油,下葱白姜末,再放入汆好的猪血,稍微焖煮,再下入韭菜和酸菜,炒热便成,



    试试怎么样!”



    头刀菜,赢得一致称赞,没理由不赞。这大雪天,新鲜的猪血相当爽滑,又是用新鲜猪膘煎出的油脂,更添鲜香。加入韭菜和酸菜后,又解腻开胃。



    热腾腾的头刀菜入胃,别提多美。



    第二道菜是蒜泥白肉,这道菜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猪骨炖酸菜来喽。”



    猪的龙骨加酸菜和血肠一起炖,还有猪脖斩成大块炖熟后切成大片,放到酸菜骨头里一起炖,肉嫩汤鲜,爽滑开胃。



    “红烧肉,”



    “排骨汤!”



    今天大家也算是长见识了,没想到杀猪还摆宴,这杀猪菜还这么好吃,每一道都堪称经典。



    连王乡长、冯乡佐、董秀才、郭村长他们都直呼过瘾好吃,



    更别提一众李家的佃户、工人、奴仆们了,



    这顿饭,估计许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这个红烧肉色如玛瑙、红得透亮,入口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是怎么做到的”董秀才最喜欢这道菜,方方整整的大块儿,半肥半瘦。”



    “阿公,我觉得这菜的皮才是最好吃的,想不到猪肉带皮这么好吃。”董七郎惊叹。



    李逸心光带皮可没这味道,这道菜,李逸亲自动,还用了黄酒和白、酱油,这些玩意现在可都是很贵的调料。



    又用了姜片香葱,



    最关键的还是先砂锅大火烧开,再文火焖两时,另取瓦罐,放入焖酥的肉,再上蒸笼蒸半时。



    很费时间,也很费料,黄酒、白、酱油这些不便宜。



    李逸都没舍得用自己的存货冰,否则味道还能更好。



    “我回来了!”



    萧十三风雪中归来,



    李逸惊喜的迎接他,“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事情就办成了”



    “嗯,算是成了,”



    “我师兄回来了”



    “还没,我是陪郭孝恪一起来长安的。”



    李逸拉着萧十三入席,给他倒上柿子烧,“先吃点菜,喝点热汤,再来口酒暖暖身子,一会再。”



    李逸又让人去喊虞幼娘来。



    萧十三也是饿了,他到了长安办完事,便回平康宅,才知晓虞幼娘和李逸夫妇回了乡下,便又赶来。



    “这些菜真不错,”



    



    狼吞虎咽,



    猛喝了一口酒,倒没呛着。



    “我带去河北的几壶柿子烧,早喝完了,在河北就怀念这一口呢,魏秘书丞也一直念叨着呢。”



    “快这次情况如何”



    “挺顺利的,我和魏秘书丞挺顺利的绕过了王世充的地盘,出潼关后经陕州至熊州,绕道洛阳南边的伊州,再转雍丘,过白马,抵达黎阳,”潼关东面的陕州,如今是宗室永安王李孝基为总管、刺史坐镇,再往东的熊州,是年初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出兵洛阳,回军时攻克新安、宜阳,新置熊州,由前长安大侠,原国公史万宝和总管盛彦师驻守。



    再往东的伊州,也就是汝河流域的临汝、郏城一带,是李密旧部张善相地盘,他被李密封为襄城公,



    李密归附后,他也是跟着上表归附,被授为伊州总管。



    魏征和萧十三一直到伊州,其实都还是很安全顺利的,张善相本就是襄城人,隋末拉起人马保卫乡里,后归附李密。如今再投唐,对李密很客气,好吃好喝招待,还派兵护送。



    甚至还特意跟东边汴州雍丘李公逸打了招呼。



    李公逸当年在家乡雍丘举兵造反,跟王伯当王当仁周文举等几支人马的首领,是最早推举李密的,不过在李密兵败后,他选择归附了王世充,



    毕竟跟李唐地盘,还隔着王世充。



    魏征来到雍丘,秘密见了李公逸,拿出了皇帝给李公逸的招抚诏令,拜其杞州总管,封阳夏郡公,以李善行为杞州刺史,



    但李公逸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接受,却也没将魏征捉拿送给王世充,而是送上盘缠,派人将他们悄悄送走。



    魏征虽没成功招抚李公逸,但也成功过了黄河,抵达黎阳。



    过河之前,魏征先给徐世绩写了一封信,让萧十三送去。



    徐世绩接到信后,跟心腹郭孝恪商量,都觉得如今李密都西投长安,原来瓦岗许多将领都带着士兵或州县归附王世充,



    只剩下他这样的一部份人还没有向长安或洛阳上表归附。



    可他们不可能一直这样,等王世充腾出来,只怕他们也难以再坚持。



    徐世绩也更看好长安李唐,但他对郭孝恪,我们本魏公部下,魏公已经归附大唐,这里的土地百姓,都是魏公所有,我如果听了魏征劝,直接上表长安朝廷献出他们,



    就是借主人的挫败而得利,为自己邀功,获取富贵,我是不耻的。



    于是他对萧十三,希望魏征过河会面。



    等魏征抵达黎阳会面,徐世绩他会登记郡县户口、士兵及马匹数量,派郭孝恪前往长安,汇报魏公李密,由他献给朝廷。



    然后又表示愿意从黎阳仓运粮供给朝廷任命的山东道安抚大使淮安王李神通,并请魏征帮忙押送粮食前往。



    于是魏征派了萧十三跟徐世绩长史郭孝恪回长安,他押运粮食去魏州汇合李神通。



    萧十三与郭孝恪依来时的路,悄然赶回长安,到了长安后,他把魏征的奏疏上呈。



    李渊接到魏征的信,才知道徐世绩的想法,于是召见了郭孝恪,了解详情后称赞徐世绩感怀主人恩德、推辞功劳,乃是纯臣。



    特下诏封徐世绩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赐爵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赐良田五千亩,京师上等宅子一座。



    赐封郭孝恪为宋州刺史、阳翟县公。



    赐秘书丞魏征金瓮一只,绢三百匹、长安宅一所。



    对于萧十三,李渊也是特赦了他从前罪名,并授他九品卫州参军事,赐马两匹,绢百匹。



    “你还要回黎阳”



    “嗯,我在长安可能还会呆一两天,然后就随郭孝恪一起返回黎阳。”



    郭孝恪虽被赐为宋州刺史,但仍还兼黎阳总管府长史。



    李逸也没想到他们这趟河北之行,会这么顺利,但也还是很艰辛,在雍丘,若是李公逸要拿他们向王世充领赏,那他和魏征可能没命了,或是只能归顺王世充。



    “恭喜,不虚此行,”李逸举杯,“来,敬你一杯。”



    “是我该敬浅水伯,若非你向魏公荐我,我也没会立功,重获新生,更别得到官职。”



    从九品下的卫州参军事,只是个官,但对之前东躲西藏十年的萧十三来,这却是真正的重获新生了。



    卫州参军事,只是他新生后的起步之阶。



    他相信凭自己的本事,绝对能够出人投地。



    “那这次要带幼娘同去吗”



    萧十三摇头,“我这次回来时间仓促,但我已经拿到了身份,也有了官职,我想跟幼娘举办婚礼,



    办完婚礼,我就回河北了,”



    他要把皇帝赏赐给他的两匹马一百匹绢都给李逸,是还当初帮赎幼娘的二百贯的一部份。



    “你这么见外做什么你这钱留给幼娘,可以买些田,或是在长安买个宅子,”



    虞幼娘闻讯赶来,见到萧十三,一下子扑到他怀里。



    “十三兄,何不此时求婚,我等都给你做个见证。”李逸大笑道。



    萧十三起身,拉着虞幼娘的,“幼娘,我想将你明媒正娶过门,你愿意嫁给我吗”



    虞幼娘激动的泪如雨下,



    李逸在旁边笑道:“快答应,十三兄这趟河北之行,已经立下功勋,陛下赐封卫州参军事了。”



    虞幼娘在萧十三充满爱意的目光中,终于是点头了。



    经历了这么多,



    她也彻底的抛弃了原来心里的那个想法,以前她觉得自己不再配的上他,但这次分别后,让她意识到,此生只愿与他共白头,再别无他求。



    “嗯,我愿意,”



    众人欢呼,都没想到杀猪宴上,还能见证到这么幸福的求婚。



    “择日不如撞日,明天便迎亲成婚,



    我认幼娘为干姐,明日幼娘便在无极堡出嫁,



    我一会派人带你到无极堡布置青庐,明日你迎幼娘到无极堡成婚,怎样”



    这个安排让萧十三很是感激,幼娘也对李逸屈身行礼。



    于是乎,



    李逸便请董秀才帮他和虞幼娘写金兰谱,两人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姐弟。



    萧十三,也便成了李逸的契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