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人面桃花相映红

A+A-

    第4章人面桃相映红



    长安。



    太极宫中,报时博士看着漏壶口箭舟上的箭刻度,声音洪亮的报时。



    “辰时,初刻!”



    殿内宝座上,李渊拿出黄绫诏令交给中书令封德彝。



    皇帝头顶三丈蟠龙藻井,正中一条巨大蟠龙,四周飞腾着十六条金龙。



    “秦王接诏。”封德彝取出象牙黄绫诏书,这是拜李世民河北行军元帅的诏令。



    “太尉兼司徒、尚书令兼中书令、雍州牧、左右十二卫大将军、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



    可河北道行军元帅,总制幽易定魏等州诸军事。”



    兵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捧紫檀匣上前,取出里面刻着北斗七星纹的统兵鱼符。



    李世民领诏、接符。



    右仆射裴寂持象牙笏板出列,“陛下,臣请置河北道安抚大使,督粮秣、抚豪强、恤流亡,以河北士族名望重臣出任。”



    李渊看着这位紫袍玉带立在文官之首的老伙计,



    眼下河北道有安抚大使,李逸是河南河北道安抚大使,裴寂请置河北道安抚大使,还要以河北士族名望出身的大臣担任,无疑就是要换人。



    “裴监,李逸就是河南河北大使。”李渊道。



    “陛下,臣知晓,但如今大军征讨河北,晋国公镇守洛阳,主要安抚河南,河北这边只怕顾不上。还是当另设河北道安抚大使,既安抚豪强、也督运粮饷,



    晋国公专心镇守河南便可。”



    “那裴监可有合适人选”



    “臣举荐太子左庶子兼民部尚书郑善果为安抚大使,以太子率更令卢赤松、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副使。”



    郑善果是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当家人,卢赤松是范阳卢氏,也是五姓之一,崔民干是五姓中的博陵崔氏第二房的,



    这三人都是山东五姓七望的,本身也是当今很有影响,且在朝中任职较高的。



    崔民干上次还随李神通安抚山东。



    唐朝的山东和河北,基本上都是指同一个地方,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



    皇帝抚须沉吟片刻,



    不等秦王等反应,便开口下令准许。



    于是乎,李世民为行军元帅,齐王李元吉、大行台兵部尚书殷开山为副帅,



    这边又令郑善果、卢赤松、崔民干为安抚使。



    李世民微微皱眉,



    这边设行营征讨了,那就没必要再设安抚使,安抚大使本身就有军权,可现在却一边设行营,以他为帅,一边又选了正副三位安抚使。



    皇帝还特意明由安抚使负责督运粮秣,



    自己的后勤,由他们掌握了。



    这三人有两个是东宫官,崔民干也和东宫关系近。



    李世民怀疑,这根本不是裴寂临时提议,是早有谋划,甚至皇帝也早议过此事了。



    以后粮秣就都得给东宫官之。



    中书令封德彝当场草诏,侍中陈叔达用印。



    再次被授为安抚副使的崔民干拿出一份奏疏,“陛下,此乃山东五姓七望四十四家之谱牒,”



    五姓七望到如今,其中影响力最大最具清望的有四十四家。



    李渊接过,



    翻看起来,这四十四家又称为五姓十家,地位居天下甲族之首。



    “北魏陇西李宝之六子,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度世之四子、卢辅之六子、卢溥之六子,清河崔宗伯之二子、崔元孙之二子,前燕博陵崔懿之八子,西晋赵郡李楷之四子,七姓十家士望凡四十四人。”



    崔民干献上的谱谍,就是这四十四人家族。



    五姓七望,七大门阀,其下四十四个房支,这就是真正的五姓门阀。



    哪怕是大唐皇族李氏,虽自己也出身陇西李,但皇家的陇西李,就不在这十姓四十四家之列。



    李宝跟李渊家祖上都是西凉国王之后,可李宝后来迁入北魏,他六个儿子就成为山东士族门阀,



    除了李宝六子传下的六房,其余陇西李,包括皇族李,都不是五姓十家之内。



    而赵郡李,也专指李楷四个儿子之后的四房。



    范阳卢氏占了十四家,清河崔四家,博陵崔有八家。



    郑善果、卢赤松、崔民干三人,就都是在这四十四家之列。



    崔民干献此谱牒,意思是只要朝廷安抚争取这四十四家,河北便能锁定胜局。



    李渊看着这一个个家族,有些牙疼,他很清楚这些家族的影响力,他妹妹嫁入太原王氏,还是给王家子做续弦呢。



    他给长子娶荥阳郑氏女,可是极不容易,硬是熬到二十六岁才求娶到荥家女。



    “凡是此谱谍上五姓七望四十四家者,虽依附窦建德者,亦不追究,只要归附朝廷,皆授予官爵。”



    “秦王征讨河北,注意不要伤及五姓七望,不要损其财产。”



    李世民心里很不服气。



    裴寂再次出列,“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晋国公镇守洛阳,分身乏术,朝廷即将征讨荆湘,此时襄州道行台也得有大臣坐镇,



    臣建议以兵部尚书、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屈突通,调襄州道行台右仆射,坐镇襄州,晋国公不再兼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改任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坐镇洛阳,兼河南道安抚大使。”



    皇帝抚须,



    “裴监言之有理,那就调整一下,李逸任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加河南道安抚大使,加兵部尚书。”



    “屈突通调任襄州道行台右仆射,兼工部尚书。”



    鸿胪卿、驸马冯少卿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殷开山为大行台兵部尚书、温大雅为大行台工部尚书、郭行方为大行台民部尚书、卢宽兼摄大行台吏部尚书,韩良为大行台左丞,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于志宁、薛收、苏世长、长孙操等人则为大行台诸司郎中。



    中书令封德彝为李世民行军元帅府长史,中书侍郎唐俭为司马。



    这一连串的调动里面,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李逸和屈突通二人对调,屈突通这几年一直是秦王副,尤其是在刘文静被杀后,屈突通这位兵部尚书,不论是征河东还是打洛阳,都担任副将,



    陕东道大行台,也是他一直坐镇辅佐。



    如今却被天子一道诏令调去襄阳,兵部尚书还改成工部尚书了。



    李逸则一直被视做是东宫官,毕竟他是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左卫率,由襄州行台左仆射改陕州大行台左仆射,又加兵部尚书、河南道安抚大使。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皇帝给陕东道掺沙子,



    大行台尚书令秦王出征河北,行台事务就由李逸主持,他又是东宫官。



    而右仆射冯少师,是皇帝的大女婿,据和窦诞一样,都跟太子关系更亲近。



    温大雅和卢宽都是皇帝心腹。



    郭行方也是东宫出身。



    这么一来,陕东道大行台,倒是掺进去东宫和皇帝的许多人,不再都是秦王的人。



    北邙山下,瀍河上游。



    樱桃沟的樱桃树刚谢了白,暮春时节,樱已谢,青色的果萌发。



    郑柔娘的马车碾着地上落驶入庄园。



    车帘掀开。



    两名女扮男装的婢女扶着郑柔娘下车,她披着天水碧色的薄纱幂篱。



    “荥阳郑氏柔娘,特来拜见司空,烦请通告。”



    庄园中,



    李逸趁旬休携霍氏来这里休假,



    听闻宋义禀报,有些惊讶,“郑家娘子怎么找上门来了”



    宋义道:“阿郎莫不是忘记了,之前让张司马去查郑家,那位郑娘子同母兄长因一桩伤人案,现在被带走调查中呢。”



    “你不我倒忘了,只是郑家怎么让个未婚娘子来出面”



    宋义无奈道,“那位郑娘子,坊间可都传闻跟阿郎订亲,即将入府为媵的。”



    霍玉过来,“我刚才去外面瞧了下,虽戴了薄纱幂篱,可隐约能看出当是个美人。”



    “哪有这么多美人,”李逸笑笑,“再美不美人也不是重点。”



    “来都来了,就见一见嘛。”霍玉笑道。



    樱桃庄园的凉亭中,



    李逸跟那位郑娘子见面,



    郑柔娘见到李逸,直接取下薄纱幂篱,姑娘不是什么美人,但看着挺有气质,



    梳着随云髻,头上也没过多首饰,只有一支玉簮,两把象牙梳篦,都不是金灿银晃的,很是素雅。



    天青色衣裙,外罩一件鹤氅。



    “司空已经扣留我阿兄三日了,”郑柔娘声音很柔,“郑家和司空有些误会,我们如今愿意澄清这个误会,希望司空能够高抬贵。”



    “令兄因何事被扣了”



    郑柔娘望着李逸,“郑家如今确实也没多少存粮,我们愿意拿出一千石粮供给总管府,再出借三千匹绢,一千贯钱。”



    李逸轻笑的摇了摇头。



    这时陈菱角进来,“阿郎,洛阳快马送来的公文。”



    李逸打开,是一封军情急报。



    尹阿鼠被孟海公杀了,



    孟海公以尹阿鼠首级祭旗,率领三万部下,据曹戴二州反唐,归附河北窦建德。



    这个消息并没让李逸意外,早在预料之中。



    尹阿鼠和一众子弟,全被孟海公杀了,求仁得仁。



    “司空,郑家最多能出一千五百石粮,一千五百贯钱和三千匹绢。”郑柔娘见他不话,咬咬银牙,主动提高价码。



    李逸收起公文,目光直视郑柔娘,把她看的耳垂羞红。



    “郑娘子如何看待郑家想把你许我为媵之事”



    “婚姻之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听父母安排。”



    “你今日见到我了,印象如何”



    郑柔娘红着脸低头,声音很低:“司空年轻有为,一表人才。”



    “哈哈哈,”李逸大笑。



    郑柔娘霞飞双颊。



    “今日见面,我对郑娘子印象挺好,你如果对家里安排的这婚事不满意,可以跟我直,我来出面拒绝便是。”



    “并无不满。”郑柔娘抬头望着他道。



    “既然如此,那改日我登门拜访郑家长辈。”



    “那我阿兄能放回家吗”



    “你阿兄的事只是点事,罚点铜就行了。不过一码归一码,关于我向郑家借钱粮一事,这是公事,不是什么敲诈勒索,都是为了共渡时艰,



    我希望你回去转告郑家,我很清楚郑家有多少粮食积储,也知道郑家有多少田地奴隶和钱帛。



    我也不多借,五千石粮,外加五千匹绢。”



    “好,我会如实转告的。”



    郑柔娘看着亭外的樱桃树,“我来的不是时候,瀍河樱已经开谢,樱桃又还没到成熟之时,瀍壑朱樱也看不到。”



    李逸笑笑,“樱谢了,可桃开的正艳,我这庄子后面山谷里,还有百亩桃林,这会漫山遍谷的桃正开,郑柔子要是愿意,我可以陪同去看看。”



    “好啊,谢司空相陪。”郑柔娘一点不扭捏高兴的应下。



    “那走吧。”



    漫山桃很美,一点不输樱盛开,



    人面桃相映红,



    桃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