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花生油

A+A-

    第60章生油



    在方唯的计划中,种子必然会卖给周围的生产队,一斤种子起码能卖出0倍稻谷的价格。



    但这个操作只能在集体和集体之间进行,他个人是不能倒卖种子的。



    这样一来,队里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社员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过了两天。



    方唯和大哥一起去了山谷里,这次过来是为了采收生。



    生已经倒载在地里晾晒了一段时间,抓几颗生轻轻一捏,咔咔作响,这就代表可以采摘了。



    然后两兄弟就忙活了起来,这一忙活就是好几天,最终收获了200斤生。



    折算下来亩产达到了400斤,比当地平均20斤的亩产高出不少。



    采收农作物,点数+200,总点数:20点



    “弟,咱们要不要榨一些生油”



    田桂看到这么多的生,忍不住问了一句方唯。



    家里的油不够用啊,每次做菜都只敢放一点点,她想榨一些油备着。



    “三弟了,拿50斤生出来榨油,剩下的除了留种,可以炒来吃。”



    兄弟俩之前就商量过这个事情,方平听到婆娘的问话,便接过了话茬。



    田桂连连点头,家里一向都是由她做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油做什么菜都不好吃。



    方平抽空去榨了油,50斤生总共出油30斤,足够家里用一阵子。



    过段时间队里还要组织人上山采油茶籽,短期内家里的油是不会缺的。



    “大哥,我想在山谷那边继续种黄豆,等收完黄豆再种一茬玉米或者红薯。”



    方唯考虑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在山谷里种植黄豆。



    黄豆可以用来做豆腐、炖菜,家里吃不完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去换钱。



    等收获了这一季黄豆之后就需要轮耕了,种玉米最好,但今年的粮食形势不大好,也可以考虑种植红薯。



    “行!那就先种黄豆,然后种红薯。”



    方平倾向于在种完黄豆之后紧接着种红薯,当地的情况虽然看着不错,风调雨顺,但从更大范围来看,各种灾害依然很严重。



    他觉得有必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多储备一些粮食。



    休息了两天,方家兄弟又去了山谷里,开始翻地施肥。



    山里的杂肥并不少,经过堆肥之后就可以安全的使用。



    至于草木灰就更简单,将收获了黄豆、生之后剩下的干枯茎叶搜集起来,一把火烧了就能得到大量的草木灰。



    “三弟,后续的事情你多操点心,最近队里的事情很多,我基本上天天都要出工。”



    两人忙活了一个星期,顺利的将这一季的黄豆种下。



    这一季的黄豆是使用上一季的留种,毫无疑问,产量和品质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忙完这件事,方唯又收割了糯米。



    今年春播以来,他几乎就没闲过,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一分地最终收获了35斤糯米和斤种子,这还是属性增收的效果,要不然最多能有20来斤的产量。



    糯米可以用来包粽子、做汤圆、做糍粑、做粉蒸肉等等,用量倒不是很大,35斤糯米能吃很长时间。



    采收农作物,点数+42,总点数243点



    这天。



    涛涛和婷婷的姨,田幽兰上了门,呆了半天的时间。



    对方带来了20只鸭子,毛茸茸的,看着很可爱。



    这下子,原先的禽舍就不够用了,方唯只好扩大了禽舍的面积,几乎占据了后院一半的地方。



    之前养的6只鸭子已经长大了好多,过了好几天的时间,这些大鸭子才接受了这群鸭子。



    



    然后,郑虎等人天天都能看到大鸭子带领鸭子,在试验田里嬉戏、觅食的场景。



    这件事方唯向队里进行了报备,依然打着“鸭田共生”的旗号,养这群鸭子正是为了采集数据。没办法,这年月的限制太多了,他不想惹麻烦。



    “秀才,队里答应给你的饲料,你拿回去,免得占库房的地方。”



    最近几天,方唯除了例行巡视试验田之外,抽时间在分自留地里种上了红薯。



    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品种改良,等山谷里那边种的第二季黄豆收获之后,就可以种植更加高产、品质更好的红薯品种。



    属性特性的一代代叠加遗传,正是品种不断改良的关键。



    郑先发在自留地这边找到了方唯,催促他去队里把饲料拿回来。



    上次方平榨了油之后,将剩下的残渣都给了队里,队里可以用来喂猪喂牛。



    再加上方唯在试验田里进行的“鸭田共生”试验,队里便给他批了一些饲料。



    只不过方唯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早把这事儿忘到了九霄云外。



    “哦哦,我知道了,下午就去拿。”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郑先发便扭头去了牛棚那边。



    他有事要找吴茂盛,正好顺路提醒方唯一下。



    下午。



    方唯喊上郑虎和邓元恩,一起将一车(平板车)饲料运回了家里。



    实际上,现在这个季节喂养鸡鸭的饲料消耗很少,不过队里既然给了也没有不要的道理。



    秋收之后,饲料的使用量就会大增,提前储备饲料也没什么不对。



    这些饲料算是队里给的补贴,鸭子还是属于方唯个人的,关于这一点郑先发早就和社员们讲清楚的。



    “三哥,中午我们几个去河里抓了一些鱼,这两条草鱼给你。”



    将饲料放好,郑虎去队里归还了板车。



    稍后,他提着两条鱼又跑了过来,给了方唯两条草鱼。



    “那就谢了!”



    方唯也不客气,当即就接了过来。



    晚上,田桂做了青椒闷草鱼,同时还奢侈的煮了一锅大米饭。



    今年家里的粮食稍微宽裕一些,但多数时候还是要掺杂红薯丝煮饭的,毕竟大家都养成了勤俭的习惯。



    “满满,今天的大米饭好香啊,这就是你弄出的新大米吗”



    涛涛觉得今天的米饭特别好吃,家伙已经比较懂事了,马上就联想到了叔弄出来的新品种。



    “是的,今天煮饭的米,就是南光一号。”



    夏收之后,试验田选种剩下的稻谷都发给了“育种组”的成员。



    方唯拿回来了00斤,田桂之前没舍得吃,今儿还是头一次。



    方平两口子也觉得这种大米的口感很好,有一股清香味,不用菜都能吃两大碗。



    吃过饭。



    方唯回去歇了一会,便去河边洗澡。



    天气还是那么热,一天忙下来浑身都酸臭味,不洗一洗晚上都睡不着。



    洗完澡路过晒谷场的时候,看到一群老少爷们坐在那里乘凉聊天。他一般不参与这种活动,整天又忙又累,哪有心思凑这个热闹。



    但今天显然是不行了,因为有几个社员把他喊了过去。



    “秀才,过来谈下白。”



    “听全国好多地方还在闹灾,你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问题是个好问题,方唯也知道答案,但他却不能明。



    三年自然灾害,起码要到后年才能全面好转,而今明两年才是最艰难的时刻。



    县里今年的气候不错,风调雨顺,但这仅仅是局部现象罢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