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工作组进驻(春节快乐!)

A+A-

    第3章工作组进驻(春节快乐!)



    “奇怪,是山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我怎么觉得这两片林子有一些不一样了呢”



    对于盘莲的问题,方唯心知肚明。



    在他将育林区和采摘区合并之后,两个区域的属性就合二为一。野生林木在各种属性的加持下会越长越好,比起自然生长的林木优势会很明显。



    但这他却无法给盘莲明,只能装糊涂。



    好在盘莲也就随口这么一,并没有刨根问底的打算。



    两人这一带转了转,便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方平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道:“老三,姚家岭那边出事了,听是发生了山体垮塌,埋了几十个人呢。”



    “啊我们的人怎么样”



    队里派去修水库的人还是一个月一换班,不过方唯和郑虎最近都没去,如今在工地上的领队是以前副业组的组长。



    听到工地那边出了大事,方唯一蹦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现在还不清楚,方文书和赵金生已经去了,人还没回来。”



    现在的信息传递不通畅,姚家岭那边的事情暂时还停留在道听途上。



    方唯急的团团转,现在天都快黑了,他去也没用。



    晚上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他就在队部等消息。一直等到快十点了,方文书和赵金生才回来。



    “问题比较严重,大概还有20几人没挖出来。好在咱们的人当时不在那个区域劳动,倒没有任何损伤。”



    两人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这次事故的损失比想象的还要大,好消息是本队的建设人员没有损伤。



    方唯松了一口气,然后和大家商量,打算明天带人前去支援。



    队干部们都没有意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到了第二天,公社和大队就紧急下发了通知,要求各个生产队不要盲目前去姚家岭,如有需要,上级单位会统一作出安排。



    方唯这才停下了支援行动,让大家准备好好的物资放回库房。



    到了下午,队上派去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回到了村里。姚家岭那边决定暂时停工,有关方面需要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大家辛苦了!今天你们先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杀猪,中午所有人到队部来吃大锅饭。”



    方唯现在一言不合就杀猪,没别的,队里的生猪数量足够,可以找各种借口分肉吃肉。



    当然,这种好事暂时没有三队的份儿。



    翌日。



    队里果然杀了一头猪。



    产出生猪,点数+23,总点数:63545点。



    养猪场还剩下9头猪。



    不少人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锅里很快炖上了猪肉,一些山货也早早进行了浸泡,今天的菜品还挺丰富的。



    到了中午,男女老少汇集到队部门口,空地上早就摆好了桌子凳子。



    “开饭!”



    随着方唯的一声令下,大家开始排队打饭菜。



    辣椒干笋炒肉、酸菜炒猪血、红烧肉、猪杂汤不一会,现场就传来了各种的饭菜香味。



    赵金生和刘会计是第一次吃到队里的大锅饭,他俩是队干部每天都要来队部,所以才有幸蹭了一顿饭。



    原三队其他的人就没这个待遇了,毕竟现在还处于过渡阶段,白了就是名义上已经合并在一起,但实际上还是各过各的。



    赵金生大口大口的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在心里更加觉得这次合并对于三队来,就是百年不遇的好会。



    要不是县里想扩大高产稻种的产量,这种好事哪能轮得到三队



    你看看人家方队长,仅仅是为了给修水库的人员压惊,二话不就杀了一头猪。



    他们三队的猪圈里只有十来头偏瘦的生猪,等秋收后上交了生猪任务,剩下几头生猪得留到过年才能宰杀。



    这就是差距。



    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方唯给受惊的建设人员敬了一碗酒,让大家好好休息几天,这几天不用出工。



    就在这时,徐广生和郑先发来了。



    “你们二队就是豪横啊,这不过年不过节的杀猪就杀猪,简直让人嫉妒。方队长,去办公室坐会吧。”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徐书记,郑支书,既然碰上了就坐下吃点吧。”



    为了消除二人的嫉妒心,方唯赶紧拉着他们坐下来吃饭,还让郑虎去拿了一壶酒过来。



    徐广生和郑先发也不客气,他们本来就打算在二队吃饭的,这不赶巧了遇到人家吃大锅饭。



    对于二队的大锅饭,现在流传着好几个本,其中一个本二队不得了,一顿饭就能吃掉一头猪。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一顿大锅饭基本上能消耗大半头猪,传言没有太夸张。



    “咳咳,秀才,和你一件事,专区工作组马上要进驻瑶岭公社,目的就是调研你们的育种工作。”



    郑先发和徐广生坐下好之后就埋头大吃,吃饱喝足之后才起了正事。



    实际上两人都不愿意来,奈何他们不来都不行。



    郑先发硬着头皮开口道,一边还一边观察方唯的脸色,生怕对方翻脸。



    “调研这个词用得好,两位领导,打开窗户亮话,专区工作组到底干嘛来了”



    方唯可不好糊弄,直指问题的核心。



    “工作组的任务有两个,其一,是来取经的,看看你们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在全地区推广。其二,针对你们在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徐广生接过了话茬,明了工作组的目的。



    方唯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哦”了一声。



    



    “秀才,你这是什么意思”



    郑先发见对方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便没了下文,就有点恼火。“没什么意思,人家要来我还能阻拦不成成绩也好问题也罢,一千道一万还不是他们了算反正我个人没把集体的东西揣口袋里,谁来了也不怕。”



    方唯是真无所谓,自从他搞的稻种出了名之后,遇到的麻烦还少吗



    总之,他现在的条件就这样,供应整个先例的稻种都很紧张,供应整个专区各县的稻种绝没有可能。



    育种技术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但能不能在其他地方推广应用,他觉得够呛。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自己搞出来的高产稻种,受益的是集体并非个人。要是有人觉得二队拿多了,他不干了总行吧



    “你看看,还是有情绪啊。方队长,咱们是自己人,我和你句良心话。工作组来了走了,对你的影响不大,应付过去就完事,没必要和人家发生冲突。”



    徐广生最怕的就是方唯这个态度,这子要是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事情就难办了。



    他赶紧安抚了对方两句,希望方唯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冲突倒不至于,我这边尽量配合吧。”



    方唯压了压火气,态度好了一些。



    徐广生和郑先发这才松了一口气,吃过饭就匆匆走了。



    过了没几天,工作组正式进驻瑶岭公社,实际上就是进驻二队。



    来人倒是很客气,并不难打交道。只是事无巨细都要了解,问起来就没完,搞得方唯有点烦躁。



    他让育种组和郑虎尽量配合人家,自己则能不露面就不露面,有事没事就往三队那边跑。



    这天。



    工作组组长李洪军堵住了方唯,要和方唯正式谈话。



    方唯躲不掉,便和对方找了地方坐下来。



    “我们先用稻种换购稻谷的事情,方队长,你认为比0的换购比例合理吗有人反应你这是利用垄断优势哄抬物价,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另外,你们二队前前后后得到了上百万斤的稻谷,有些卖给了收购站,还有一部分去向不明,你能明一下吗”



    李洪军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面对稻种换购稻谷的事情。



    方唯很头疼,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李组长。



    “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生产队是独立核算的单位,有权在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之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高产稻种的收购价和普通稻谷的收购价,基本上相差0倍左右,这就是我们制定换购价格的重要参照。



    至于队里的集体积累,只要没有装进个人的口袋,账目清楚,似乎没必要给任何外人交代。李组长,你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我的理解没问题吧”



    最终,方唯还是不愿意多做解释。



    李洪军听完,笑了笑,居然没有不高兴。



    “方队长,看来你对政策也是把握的很准确啊。没错,多劳多得是咱们的分配原则,但也要兼顾公平性和防止贫富悬殊过大的原则。



    工作组这次来二队,可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有些事情不澄清、不给出定论,你们以后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责难。”



    倒是李洪军随后很有耐心的解释了一番,他有些事不能总这么悬着,要有一个定论。



    比如像稻种和稻谷换购比例问题,工作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给出一个法。只要认定二队的换购比例是合适的,那么以后谁也没办法再拿这个问题事。



    李洪军的态度出乎了方唯的意料,但他不会因为对方的几句话就转变自己的看法。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他没那么天真。



    在工作组之后的工作中,方唯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使得工作组的任务进度大大加快。



    前后半个月,工作组便撤离了瑶岭公社,结论也很快就出来了。



    关于育种这一块,由于方唯和育种组未能拿出系统科学的培育方案,工作组认为局限性很大,无法进行推广。



    这一点是准确的,方唯的育种工作和脚下土地绑定很深,离开了二队的一亩三分地,的确很难成功。



    对几个高产稻种的评价,工作组认为可以大力推广种植。但良种的产量有限,暂时不具备在整个地区推广的基础。



    关于稻种换购稻谷的比例问题,工作组认为是合适的,不存在所谓的哄抬物价问题。



    二队的主要问题是未能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比如像对稻谷的处理就存在随意性,以及违反有关的规定的情形。



    比如像二队用稻谷换一些紧缺物资,就是典型的私自销售粮食行为,应予以禁止。



    总的来,工作组对二队的育种工作是持肯定的态度,对农垦5、南光一号和杂交水稻稻种,评价很高。



    “秀才,工作组的同志还是能实事求是的,搞得我虚惊一场。”



    这个结果很不错,等于是解决了二队长期以来被人诟病的几个关键问题。



    以后再不会有人拿这些问题攻击二队、攻击方唯,但同时也警告了二队,一些私底下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必须停止。



    用种子换稻谷换钱都没问题,但种子和稻谷不能在私下交易,今后如有违反,必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样一来,其实二队换购太多的稻谷根本没必要,到最后还不是要卖给收购站既然这样就么必要多此一举,除了换少量的稻谷还不如大都换成钱呢。



    县里和公社松了一口气,郑先发第一时间就来找方唯,希望他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



    “这样挺好,省得我总是要面对那么多的非议。支书,接下来我可有的忙了,合并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方唯倒是一如既往的情绪稳定,现在虽然也有一些糟心的事情,但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正如修建姚家岭水库,过程即便是有一些曲折,但其本身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对了,下周开始恢复姚家岭水库的施工,你们队这次需要派40人去参加劳动。你不许去,赶紧把稻种的产量提上来。”



    郑先发临走的时候才想起了此事,特意叮嘱方唯,不允许他带队去修水库。



    方唯还能啥只能默默的接受。



    下塘大队经过这次变动,二队和原三队合并组成了新的二队。从四队开始,序列号往前递进,十三个生产队变成了十二个。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新的二队总人口将近300人,水田460亩、旱田0亩、林地4000余亩,其他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没有统计在内。



    由于之前的原三队比较穷,相应的家底也摊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