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竹制家具,全家福

A+A-

    第6章竹制家具,全家福



    “到底是聪明人,就是活的通透。废话我也不了,大家心里有数就成。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就和我,我解决不了不是还有队长嘛。”



    关崇阳完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实话,他这么做都是看在吴茂盛的面子上,他本身和高青山等人的关系一般。



    就连关崇阳都认为方唯能有今天,吴茂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吴茂盛自己很清楚,对方的一身本事和自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只是他不能开口澄清罢了。



    几人正喝的高兴,方平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大,你怎么来了来,坐下喝酒。”



    还关崇阳招呼方平坐下,然后给他倒了一碗酒。



    方平端起碗便一饮而尽,然后道:“老爷子,三弟你还会制作竹家具我对这玩意很感兴趣,你看啥时候有空教教我。”



    “事一桩,我又没得事做,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关崇阳哈哈一笑,他那天就是突发奇想才会去和方唯队办企业的事情,过后他就抛在了一边,没想到方平愿意学制作竹子家具的技术。



    实话,他在这方面只能是懂一些,远远谈不上技艺精湛。



    “老爷子还会这个呀我也有兴趣,回头你也教教我呗。”



    温工虽然是搞械出身,但他的动能力很强,听了两人的对话也来了兴趣。



    “无所谓,你们谁愿意学都行。”



    几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大家才纷纷告辞。



    第二天。



    方平和温工就抽空去向关崇阳讨教,老爷子知无不言,开始把的教他们。



    山上有竹子,隔天,方平去砍了一些新竹子回来,看样子是打算长期跟着老爷子学习。



    不过他和温工白天的时间少,只能见缝插针。



    “三哥,我听嫂子大哥在和关老爷子学习竹制家具的做法我也挺好奇呢,要不我也去学学”



    盘莲其实会做很多竹器,她心灵巧,技艺相当可以。



    她想去和老爷子学习一下竹制家具的做法,方唯自然不会阻拦,让她自己安排好时间就行。



    结果,关崇阳一下子多了三个“弟子”,可惜不是跟他学习阴阳风水,而是学着制作竹制家具。



    随后关崇阳就发现,自己肚子里的这点货很快就被有他们三个被掏空了。



    方平是一名不错的木匠、盘莲本来就会制作竹器,而温工曾经常年摆弄械,动能力那叫一个强悍。



    没用多久,他们就能制作竹椅子、竹床、竹案、置物架、竹凳、竹箱子等等。



    到了后来,几个人干脆用不着老爷子了,很多时候他们三个人在一起一商量,就能做出新奇的物件来。



    “要不试一试,拿去城里的家具店摆着卖卖看”



    城里有专门卖家具的地方,新家具和旧家具都有。



    家具店还可以“寄卖”,有人要卖家具可以寄放在人家那里,卖出去了人家收取续费,再把剩下的钱给货主。



    方平和盘莲搞不清楚这些事,但温工很清楚,于是他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们这些天也制作了一些竹制家具,院子里和屋子里都快堆不下了。



    随后方平去问了问方唯的意见,方唯觉得可行,于是就让邓元恩帮忙把东西送去了县城。



    方唯没空管这事儿,他最近一直在完善饲养“走地鸡”的计划。初步考虑先养3000只鸡,在半山腰打造新的禽舍,平时采取放养和喂养相结合的方式。



    鸡蛋可以给大家分,以补偿不让多养鸡鸭造成的损失。



    另外,逢年过节还可以给大家分鸡,一举两得。



    计划搞得差不多了,他就把郑虎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该如何实施。



    “三哥,这件事我有个主意,可以让罗工挑选几个人去山上养鸡。别看人家罗工是城里人,养鸡养鸭还真是一把好。”



    郑虎首先提出了建议,想让罗工负责山上的禽舍。



    方唯却摇了摇头,罗工不适合抛头露面,她可以当事实上的负责人,但不能挂这么名头。



    后来经过他的解释,郑虎等人才反应过来。



    其实挂不挂名头都无所谓,二队只要有方唯在,他的话比什么名头还管用。



    “队长,山上的禽舍是不是需要围起来要不然鸡走丢了怎么办”



    赵金生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山上的禽舍及其附近区域需不需要围起来



    用围围起来会很钱,不搞的话又担心鸡走丢。



    “不会,咱们队里的养的鸡鸭会自己回窝,拦都拦不住。”



    郑虎想起了以前在谢旺家发生的事,当时队里丢了两只鸭子,全村找,找到谢旺那边几个人还不承认。



    后来打开院子门,鸭子自己返回了2号禽舍,偷鸭子的人都无话可。



    “对,这事儿罗工在行。”



    方唯也笑了,明确不用围,养鸡的事儿从明年开始执行。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回头和罗工谈一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要把基础设施建起来。郑虎负责统筹安排,应该没什么难度。



    中午回家吃饭,方唯就显得轻松一些,问了一下盘莲家具寄卖的情况。



    “挺不错的的哦,一共拿过去八件家具,听已经卖出去五件了呢。”



    盘莲很自豪,着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家伙此时正坐在王竹韵的怀里,咿咿呀呀的也跟着笑了。



    方唯看了一眼宝,然后冲盘莲道:“我想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加装一个座椅,以后带宝出去也方便一些,你能用竹子做一个吗”



    “没问题,你和我讲清楚要求,我就能做出来。”



    盘莲显得很自信,当即做了保证。



    吃过饭,方唯去拿纸和笔,随画了一张草图递给盘莲。



    盘莲看了几眼,然后去大哥那边拿竹子。她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做好了,安放在单车上严丝合缝,真的是好艺。



    “莲,明儿咱们一家人去一趟公社,阿姐也去,带着宝照几张相片。”



    公社就有照相馆,上次去照相还是两个人结婚之前的事情。



    这半年多忙忙活活的,都没顾上去照一张全家福,想起来就赶紧去。



    “好啊,前几天我还想这事来着。”



    晚上。



    盘莲把自己的衣服都从柜子里翻出来,比划了半天才确定明天穿啥。



    



    宝有新衣服,她挑了一件红颜色的,看着喜庆。第二天。



    方唯一家人加上王竹韵去了公社,一口气找了好几张相片。



    首先是全家福,一家三口头一次合影,摆了半天的姿态。



    然后方唯和盘莲单独照了一张,王竹韵抱着宝照了一张,盘莲和阿姐照了一张,最后大家一起合照了一张。



    照亮要过两天再来取,大家在供销社买了点日用品,便返回了家里。



    宝今天很兴奋,咿咿呀呀个不停。阿姐家伙想话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开心。



    夜里下了一场雨,干旱的天气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



    实话,今年的农业生产多亏有姚家岭水库放水灌溉,要不然全县肯定会减产。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三天,过后才才放晴。



    方唯突然间来了兴趣,一大早喊上盘莲和大哥,打算进山采蘑菇。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



    这个季节在山里可以采到天鹅菌,一想起菌子的鲜美,他就忍不住流口水。



    天鹅菌不好找,但对于方唯来都不算啥事。



    他很清楚那里有成片生长的菌子,就是路途稍远一些,三个人足足走了两个多时。



    “就在那边,那座山头的阴面应该能找到不少菌子。”



    这一带他曾经来过,所以一马当先充当了领路人。



    来到北阴面,果然在松树林里发现了挺多的天鹅菌。那还客气啥,三个人赶紧开始采摘,到最后三个背篓都装满了。



    随后大家歇了一会,喝了几口水吃了点干粮,便往回赶。



    “老三,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的菌子,明天一大早去圩上卖掉一些,你呢”



    “行啊,我正好也想去逛逛。”



    兄弟两人约好明天去赶圩,盘莲也要去,方平回家一田桂也想去。



    于是第二天,他们四个人就一起去了圩上,打开背篓没多久,带来的一些天鹅菌就卖光了。



    两兄弟每人都收入了几十元钱,这玩意还真不便宜,就是数量太少了,采摘期又短,没办法长期赚钱。



    然后四个人就在路上到处逛了逛,买了点东西之后,便返回了村里。



    这段时间算是秋收之前比较清闲的日子,田间管理用不了太多的人,社员们都是轮流上工。



    方唯考虑了一下,决定多给大家一个挣工分的会,于是进行了一次油茶林更换树种的大会战。



    他和郑虎商量了一下,便召集社员们开了个会。



    有工分赚,大家都显得很积极,几乎不用动员,报名的人数超过了预期。



    第二天。



    方唯和郑虎领头,组织一部分壮劳力伐木,将原先老化的油茶树砍掉,然后将育苗区的油茶树苗移栽过来。



    除了照看田地的社员,几乎所有人都上了山。



    除了春播和夏收夏种,队里再次出现了全员劳动的场景。



    油茶林更新换代的进度之前就很快,剩余的工程量并不算大,所以这项工作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胜利完成。



    方唯本来挺高兴的,但其间发生了一个插曲,让他有些郁闷。



    那天他在山上忙活,本应该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的王老师和齐老师,却跑来找他。



    学校虽然挂着大队学的名头,但实际上是他在管理。



    “对不起,方队长,我俩接公社通知马上要去那边报到,这边的教学我们没办法继续了。”



    两个公办教师好在这边呆一年的,结果干了一半就要跑路。



    当然,这事和他们两个没关系,是公社那边下发的通知。



    “有什么特殊情况吗怎么这么着急”



    方唯不会朝他俩甩脸子,但该问的还是要问一下。



    “我们也不知道呀,就是突然来了通知,让我们马上去公社报到。”



    对方也不清楚缘由,方唯还能啥



    送走了两名公办教师,学校里就只剩下蔡晓萍和铁燕玲两人。



    学校一共有60多名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两个人有点慌了神。



    方唯去找了她俩,安慰道:



    “我听到大家的反应,你们其实教的不错,孩子们也很喜欢你们。不要怕,平时怎么教学继续保持就是了,等有会我送你们去进修。”



    两人的情绪这才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实话,在农村一个民办教师带几十个孩子是常态,而她们是两个人,真没资格叫苦叫累。



    “好的,方队长,我们会努力的。”



    两人表了决心,便继续回去上课。



    方唯叹了一口气,要不了多久,城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就会下乡插队,反而是农村学能维持基本的教学。



    等到时候他的下就会有不少知识青年,但他不想换掉蔡晓萍和铁燕玲,因为她俩一直都很尽职尽责。



    “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方唯随后有了一个新的想法,等忙完了植树造林的事情再。



    匆匆数日。



    队里的油茶林彻底变了模样。



    原先老化的油茶树不见了,漫山遍野都换上了新的油茶树种。



    事实证明,这种野生的油茶树,经过人工培育之后,显现出了很多优良的性状。



    首先就是产量高、出油率高,其次是树种的抗性十分优越。



    忙完了这件事,方唯去找了高青山,详情问问对方怎么才能提高两名代课老师的业务水平。



    高青山之前是林学院的老师,他肯定懂一点。



    “这还用,当然是让她们继续学习啊。初中生当老师的确有点勉强,应该继续学习高中的相关知识。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杨帆,可以让他给两名老师补课。学校忙不过来的时候,甚至可以让他去代课。”



    高青山没有大包大揽,反而是推荐了杨帆。



    杨帆是下放到二队接受再教育的个人当中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年纪,带一副眼镜,文文弱弱的,干农活还不如女人。



    所以队里给他评了半劳力,干一天活也就能拿5、6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