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挂牌,吃大户

A+A-

    第5章挂牌,吃大户



    “你的反应可不慢哦,以后队里将禁止各家各户饲养家禽,像鸡肉鸭肉,队里会提供,鸡蛋鸭蛋也会适量的提供一部分。”



    方唯没有否认罗工的猜测,而是直截了当的做出了回应。



    队里计划在端午节后实施这项禁令,估计可能会引起反弹,所以才会把时间推后,等禽舍这边有了产出再。



    按照每家每户一个月产出50枚鸡蛋和20枚鸭蛋计算,队里起码要给大家提供5900枚鸡蛋,以及2360枚鸭蛋。



    这肯定没问题,只要等母鸡开始下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



    随后,方唯去了育林区,和高青山探讨了加大珍贵树种育苗的可能性。



    “育苗倒是难度不大,关键是移栽,要保证树苗的存活率的才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珍贵林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确定要这么做吗”



    队里一直在培育楠木、红豆杉等珍贵林木,如果是少量的培育肯定没问题。



    要是大量培育,投入进去的人力物力很有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高青山觉得方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没有效益的事情何必去做呢



    实际上方唯除了情怀之外,也考虑了收益的问题。



    在他的指定区域之内,林木的生长起码能快一倍,等树木成材之后还是可以砍伐卖钱的。



    人工造林和野生林不同,即便是未来出台了保护政策,也影响不到这一块。



    “按我的做吧,十年树木,越早动就越早受益。”



    方唯没有解释,随即下了命令。



    高青山便不再多言,随即和大家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他没有挂任何的名头,但却是育林区事实上的负责人,就连育林组的组长都听他的。



    这些骨干都是高青山的学生,学生听老师的天经地义。



    “三哥”



    等他和高青山等人完正事,去看了下盘莲。



    盘莲的工作就是培育树苗,工作量不是很大,时间也比较自由。



    “莲,累不累”



    “这点活有啥累的,中午我让阿姐做你最爱吃的腊鱼,等会我早点回去带孩子,好让阿姐腾出做饭。”



    “好啊,你先忙着,我去山上再转转。”



    方唯随后继续往山上走,来到了板栗林。



    板栗树越长越高,平均高度业已超过了0米,长势良好。林下的草药也是一片生盎然的景象,其中有不少今年就可以采摘了。



    当时,在山上培育栽种野生板栗和草药的时候,也有人嫌弃短期内见不到效益。



    可度过了最初的几年,效益不就来了吗



    对别人来可能要十年八年才会有收益,但对他来三、五年就能有收获。



    所以做事不能太急功近利,要把短中长期的计划安排好,这才是做事的态度。



    他还很年轻,能亲眼看到二队脱胎换骨的变化。



    中午。



    田炳义急急忙忙的来了一趟,吃过饭便和方唯进屋了半天的话。



    谁都不知道两人具体聊了些啥,盘莲倒是问了一下,可方唯笑而不语,她也就不再追问。



    时间匆匆,一转眼就到了春播的日子。



    二队仿佛从冬天的沉睡中醒了过来,所有人都投入到春播工作中来。



    播种、育秧、施肥、灌溉,460亩水田、90亩旱田坡地、0亩菜田,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三哥,今年的柴油供应紧张,加上陈麻子从中作梗,给咱们的油料票比去年少了一半。”



    社员们和知青们只需要埋头苦干就行,二队的干部却要面对很多麻烦事。



    郑虎告诉方唯,今年的油料供应出了问题。



    “油料不足,得优先保证农业生产,非生产的消耗一律停止,等我搞到新的油料再。”



    这个时候,方唯无比的向往能有电力供应。



    姚家岭水库当初为了赶进度,水电站未能同步完工。结果,后面就发生了各种的变动,水电站的竣工遥遥无期。



    而且即便是水电站修好了,能不能供应二队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距离太远了。



    其实按照当地的情况,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多修建几座型水电站。



    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一方面是以前县里的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现在掣肘太多。



    方唯无奈的摇了摇头,直奔县里。



    “唐主任,我咱们二队事实上承担着全县的稻种供应,没有我们提供的成型稻种,哪来的次一级稻种所以恳请县里为我们解决油料供应、氨水供应的问题。”



    在县里,方唯见到了唐泽。



    这如果是以前,唐泽二话不就敢拍板。



    但现在却需要和其他人商量。他如今也很难,随时都有可能靠边站,做事也变得瞻前顾后。



    “方唯同志,你的合理诉求县里会重视的。这样,你先回去,回头我会在会上谈谈你们的困难,应该会有解决的办法。”



    唐泽打起了太极,方唯只好起身告辞。



    方唯能理解对方的处境,但并不认同对方的做法。



    唐泽和那些人的矛盾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妥协有用吗反而让自己失去了锐气。



    在这个时候他也不会顾忌县里的面子,离开唐泽的办公室之后,就去邮电所给专区农业局的曾庆打了一个电话。



    多余的话他没,只队里缺少油料和氨水,未来会影响到育种工作,想请对方帮忙解决这两个问题。



    “你们县里是什么态度”



    “县里要开会讨论,让我等着。”



    “”



    曾庆简直无语了,新林县能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可以全凭方唯搞出来的高产稻种。



    县里有这么一个能人,不知道保护重用,看来是某些人的思想出了问题。



    不过,他对县里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业务口子,有些话他也不好明,更不可能随意插。



    “方队长,事情我能帮你解决,但需要一点时间。我考虑在你们二队挂一块牌子,成为咱们农业局的育种示范基地。



    当然,这块牌子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有些事便于我绕开你们县里和公社,直接给你提供一些物资帮助。”曾庆不仅在技术上是一把好,处理事情也同样是滴水不漏。



    



    他这个建议既能绕开新林县和瑶岭公社,又不至于引起什么矛盾。作为专区农业局挂牌的育种示范基地,他帮着搞一些物资不过分吧



    又不是白给,仅仅是一些票证和计划供应份额。



    “多谢曾主任的大力支持!示范基地的事情该怎么办,我听你的。”



    方唯大喜过望,他给曾庆打电话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他和人家又没有深交。



    没想到对方不仅愿意帮忙,同时还想到了一条捷径。



    他在电话里表示了感谢,但没有多余的话,有些事记在心里就好。



    两人结束了通话,曾庆马上安排挂牌的事情。



    专区这边的动作很快,没几天的功夫就行文新林县,二队便成为了专区农业局的育种示范基地。



    县里不可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唐泽倒是很高兴,同时也有羞愧。



    自己办不成的事情,结果方唯通过专区农业局办成了。他又不是白,当然懂得挂牌意味着什么。



    公社随后也接到了文件,陈麻子那个气啊,没想到一个的生产队队长,能量居然这么大,直接和专区农业局挂上了钩。



    这事他想阻止也无能为力,挂牌之后,专区农业局就可以一杆子插到底,直接和二队打交道。



    挂牌那天,专区农业局还专门派了两个人过来捧场。



    以前队部的门口只挂了瑶岭公社下塘大队二队的牌子,如今又挂了一块湘陵专区农业局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



    然后,曾庆就名正言顺的帮二队搞了一些柴油票,以及氨水的供应指标。



    这些东西都会直达二队,既不需要通过县里也不需要通过公社。



    “三哥,你真是太神了,你是怎么服曾主任给咱们挂这块牌子的”



    郑虎之前都快愁死了,油料不够就意味着即便是有拖拉也用不了。而缺乏氨水,收成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他去找过郑先发,郑先发也没有办法,因为油料票什么的,是从县里就卡住了。



    明知道这是陈麻子和他背后的人在拿捏二队,但他却无能为力。



    没想到方唯一出,就直接绕开了县里,从专区那边解决了这个难题。



    郑虎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听那么多做么子反正油料和氨水都有了,足够你用的。”



    方唯不想太多,因为这件事是人家曾主任的建议,他还真想不出来这样的路数。



    站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明白,明白。我去忙活了啊,回头再。”



    郑虎以为有些事需要保密,便很有眼色的转身离开。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对县里和公社多少有些失望。



    怎么呢,唐泽和徐广生、郑先发这些人,完全不是陈麻子及其背后那些人的对。



    但他只能咬牙挺着,即便他是有挂的男人,也没办法把二队整体搬走。



    好在生产队的自主性很强,受制约的地方不多,要不然日子肯定会很难过。



    方唯随后派郑豹亲自跑了一趟专区,给曾庆带了一些山货。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让人家尝个鲜。



    曾庆倒没有推辞,只下不为例,也就收下了。



    二队这一季会种植420亩的南光二号杂交水稻,0亩的南光三号杂交水稻,以及0亩的优红三、0亩的贡米,最后的0亩试验田进行各种配对试验。



    他从省城带回来的玉香一号,也在试验田里种了一些,以后会当做试验材料使用。



    90亩旱地和坡地,今年计划种植黄豆、生和烤烟。



    0亩菜地当然还是种植各类蔬菜,和去年一样供应给社员们。要不然收回了自留地,大家吃菜怎么办



    尽管队里增加了32个知青,但蔬菜供应不会有问题。



    这天。



    队里来了十几个公社的知青,他们都是姜霞的同学,特意来二队玩玩。



    现在正处于集中育秧的阶段,距离插秧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算是比较清闲的时间。



    姜霞以前在学校就是学生干部,认识的人多,却也没想到一下子就来了十几个同学。



    这些人其实只有两个和她同班,五六个算是比较熟悉,其他的同学都不怎么熟悉。



    都不是一届的,也不可能有多少交往。



    但人家来了她也不好啥,只能硬着头皮打算打算管这些人一顿饭。



    “姜霞,你傻了吧唧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要是总这样,口粮都消耗光了,以后吃啥喝啥”



    楚琳琳不愿意了,这些人来看一下也就罢了,怎么快到中午了还不走



    姜霞居然打算管饭,这让她很恼火。



    大家的口粮都是有数的,来人要是人数少倒没问题,可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我总不能撵人家走啊!算了,这一次就这样吧,下一次我肯定不管了。”



    姜霞最终还是拉不下脸,准备淘米做饭。



    这时,赵金生走了过来。他负责知青的思想工作,听有人来探望姜霞,一来就是十几个人,他便来看看。



    “姜霞,你这是准备招待同学啊”



    “嗯嗯,他们难得来一趟,我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这样啊,那你去队里的菜场多领一些菜,先记账,我去帮你。”



    “好的,谢谢赵主任。”



    赵金生是治保主任,他过来看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的确是一些学生崽。



    然后他带着姜霞去了菜场,让姜霞多挑了一些菜。



    这么多人不可能吃白米饭呀,总得有些菜,要不然多难看。



    赵金生随后回到队部,当着方唯和郑虎的面,了这件事。



    “特么的,这是来吃大户啊,不行,我得去。”



    郑虎是个急脾气,听完之后就要去知青宿舍,



    方唯赶紧把对方拦住,道:



    “你傻呀,人家姜霞都没什么,还打算招待同学,你去得罪人犯得着吗



    这种事就应该让姜霞自己去体会,反正队里在夏收之前不可能再给他们借粮食。”



    郑虎这才停下了脚步,不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