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迷路的调查队,采访任务

A+A-

    如今无论是野生板栗林还是野生油茶林,采摘条件都很差,主要是林间的植被过份茂密,需要提前处理才行。



    这么大一片区域,光是民兵连来清理根本不现实,得大家一起动才行。



    板栗和油茶籽还得过一阵子才会成熟,方唯便准备离开这里,去原始森林附近转转。



    结果他走出去没多远,忽然听到了有人在话。



    “嗯这是什么情况”



    山里人迹罕至,连社员们都不愿意深入山林,怎么会遇到活人呢



    方唯顿时提高了警惕,将步枪取下来拿在了上。



    循着声音走过去,不一会他就看到了一群人。对方有十来个人,从穿着上看不像是附近的人。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方唯拨开眼前的草丛,走了出来。



    那些人明显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同类,一个个显得惊讶,同时充满了警惕。



    “我们是一支调查队,任务是调查大瑶山深处的珍稀植物,你呢是一位猎人”



    对方自报了家门,方唯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了一些。



    他觉得对方的话应该可信,毕竟人家穿着统一的野外工作服,前胸的位置还印着大瑶山植物调查队的字样。



    “我是山下的社员,是来探路的,这不马上又到了采摘季,我们要进山采摘野生板栗、野生油茶籽以及野生枇杷。”



    方唯也没有隐瞒的自己的目的,调查队已经走进了这一带,应该已经发现了这几片野生林。



    “你们跑这么远来采摘野生板栗啊,不怕危险吗”



    调查队的人一听他是本地的“土著”,态度便缓和了很多。



    “不怕,我们大队年年都会进山采摘,已经习惯了。”



    方唯哈哈一笑,然后打了声呼哨,两条猎狗便从隐蔽处跑了过来。



    这算是他的示好,很明显双方不会产生什么冲突,萍水相逢,只是意外遇到了而已。



    调查队的人和方唯聊了几句,然后拐弯抹角的向他打听,这里到底是什么位置。



    “我,你们不就会是迷路了吧”



    他之前还挺纳闷,调查珍稀野生植物怎么会跑这边来了,不是应该去原始森林里慢慢探索吗



    结果对方因为打听当前的位置,而露出了马脚。



    “没有,没有,我们怎么会迷路就是,那个啥,我们携带的物资基本耗尽了,急需找个有人烟的地方补充一下物资。”



    调查队的伙子依然嘴硬,但已经无法自圆其了。



    倒是调查队的队长,一个30来岁的男人道:



    “都别丢人了,迷路有什么好隐瞒的这可是大瑶山啊,遍布着原始森林,迷路是常态。”



    方唯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呢,你们不在原始森林里调查,跑这一带干嘛来了”



    “什么意思这里已经出了原始森林不对吧,这一带的植被更加茂密,沿途还发现了几种珍稀植物,一般的山林环境哪有这么好”



    听到方唯的话,这些人都是一脸的迷茫。



    他们以为是在深入原始森林,结果却走出了原始森林可这一带无论是从何种角度上看,都像是原始森林的内部啊。



    “不这些了,你们的物资是不是不够了要不你们跟我下山休整两天,顺便采购一些东西。”



    方唯摆了摆,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调查队的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跟着方唯下山。



    因为他们真的迷路了,物资又所剩无几,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向导”,肯定要跟人家走的。



    方唯便打道回府,身后还跟了十来个调查队员。



    一行人走了好几个时,下塘大队已近在咫尺,调查队的人又被震惊了一把。



    “我看到了什么银杉、红豆杉、金丝楠木,老天啊,你们这里是传中的植物王国吗”



    一路走来,他们看到了太多的珍稀林木。



    如果不是已经看到了村庄,他们甚至怀疑这里是不是大瑶山的中心地带。



    经过多年的砍伐,金丝楠木已经很罕见了。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都很难找到成片的金丝楠。



    更何况还有大量的“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杉,这让他们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别看了,那些珍贵林木是我们大队费了很多年移栽的。是人工林,不是天然林。”



    方唯一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便开口澄清了一下。



    随后也不管他们咋想的,便加快了脚步。



    来到队部附近,正好遇到了赵金生,他便喊道:



    “老赵,这几位是调查队的成员,刚从原始森林里走出来,你带他们去办一下住宿。”



    大队有专门接待外来人员的宿舍,还有食堂,有能力安顿好他们。



    调查队的队长赶紧向方唯道谢,然后跟着赵金生走了。



    “麻烦问一下,刚才那位是什么人”



    “你们跟着来的还不知道他是谁他是我们大队的支书,方唯同志。”



    赵金生很无语,这些人可真有意思,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就跟着来了。



    调查队的队长更无语,他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方通知居然是大队支书。



    话,现在的大队支书都这么猛吗一个人就敢深入山林。



    第二天。



    调查队的队长就到大队部找方唯,结果人家没来。



    他在村里打听,随后来到了方唯的家里。



    “方支书,我们想去你们队里的山林里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在调查队长的眼睛里,这个下塘大队简直是太神秘了。举个例子,人家的防护林都是各种各样的楠木,简直不可思议。



    他对这个偏远的地方充满了好奇,所以才会来找方唯。



    “龚队长,莫要客气,山上也没什么秘密,你们想看就随便看,没人会拦着你们。”



    调查队的队长叫龚凡,所以方唯叫他龚队长。



    他不仅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还亲自带着整个调查队去山上转了转。



    内行看门道,下塘大队的林地里有太多的珍稀植物了,不光是珍贵林木,还有很多珍稀草药以及一些不起眼但却很稀有的植物。



    “方支书,你们这里的环境也未免太好了点吧”



    转了一大圈,龚凡都不知道什么才好。



    这一带的自然环境真是得天独厚,人家保护的也很好,所以才会出现眼前的奇迹。



    “龚队长,你们在队里好好休息几天,要是需要买东西,可以去公社。我就不陪你了,你们如果还要继续调查任务,到时候和我,我带你们去原始森林。”



    方唯不可能整天陪着调查队的人,他让对方自便。



    “多谢方支书,如有需要我们不会客气的。”



    龚凡也没有继续麻烦人家的意思,但接下来几天,他们继续在山上考察,越看越心惊。



    为什么因为这一带的林木、草药、野草等等,都生长的太好了,超乎寻常的好,不讲道理的好。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到最后他们只能违心的认为,这一带的水土真特么神奇。



    在封山育林、保护环境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的今天,这个大队居然愿意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并严禁乱砍滥伐。



    真的是难以想象。



    他们觉得在原始森林调查的时间再长,都不如到这里来看看,或许意义更重要一些。



    方唯没空管他们,他和郑虎、郑豹等人反复商量,决定从大队抽调民兵连和300个壮劳力,提前去采摘区域做好清理工作。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野生板栗、野生油茶籽的产量越来越高,但相应的采摘成本也在不断地加大。



    没办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只能追求生长速度。



    由此带来的植物疯长、危险增加,他都顾不上了。



    清晨。



    大队抽调出来的人整装待发。



    方唯和郑豹带队,大家上了山,直奔野生板栗林。从这一带开始清理,沿途还要开辟道路,劳动强度很高。



    大家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项工作。



    方唯让大家歇一歇,五天后上山采摘。



    



    然后他才想起了调查队,一问才知道,人家还在队里休整呢。



    实际上龚凡等人这些天也没闲着,他们在山林里采集了诸多的标本,还去县里购买了物资。



    “龚队长,我这些天一直在忙,也没顾上你们,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



    方唯去见了龚凡他们,看到对方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是准备走了。



    “我们准备明儿一早出发,方支书,如果方便的话麻烦你帮我们带路,送到原始森林边缘即可。”



    龚凡有点不好意思,以前是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现在知道人家是大队支书,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没问题,明儿我送你们过去。”



    方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愿意帮助一下对方。



    调查队的工作很辛苦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往往需要深入人迹罕至的丛林之中,一般人干不了这个。



    “谢谢,真是太谢谢了!”



    龚凡一个劲的道谢,方唯却不以为意。



    第二天。



    方唯带着调查队深入了山林,在午后来到了原始森林的边缘。



    他给对方指明了方向,然后挨个和队员们握了握,便转身返回了队里。



    调查队将横穿整个原始森林,不会再回到下塘大队,另一个出口就到了外省。



    匆匆数日。



    方唯和郑虎等人,组织大部分的社员和知青进入山里采摘板栗、油茶籽和枇杷果。



    一年一度的采摘行动拉开了帷幕,这一忙活就是半个月。



    不用,今年无论是野生板栗还是野生油茶籽的产量都有了大幅的提升。要不山里到处都是宝呢,这些东西能给队里带来不错的收益。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3000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000



    采摘野生枇杷果,点数+24000



    总点数:43430点。



    队里留了4000斤的野生枇杷果和000斤的野生板栗,全都分给了大家。



    其余的6万斤野生板栗卖了6万元,20万斤野生枇杷果卖了4万元,加一起刚好是0万元。



    野生油茶籽留着,等着榨油。



    接下来就是采摘大队山林里的板栗和油茶籽,这就容易多了,起码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安全也有保障。



    不过吗,方唯还是让大家休息了几天,没有连续奋战。



    现在去山林里采摘野生板栗等物资,越来越费事,每一次他都得和队干部们做好预案,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正如盘莲的那样,兴许再过两年收益和风险就不成正比了,大家也就不会再跋山涉水跑那么远去采摘。



    三天后。



    郑虎组织全大队的人员上山采摘板栗和油茶籽。



    因为路途近,没用几天就采摘完毕。



    采摘油茶籽,点数+6300



    采摘板栗,点数+36900



    总点数:950点。



    板栗留了6900斤,随后分给了大家。剩下的30万斤板栗卖了96万元,也算是有收获。



    油茶籽经过处理,开始榨油。



    两次采摘回来的油茶籽一共是3300斤,最后榨出来了0409斤茶油。



    “三哥,那就按照平均每人50斤的标准给大家分茶油,你呢”



    郑虎打算给大家分油,询问了一下方唯的意见。



    “行,就照你的办。”



    方唯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一共给大家分出去0万斤茶油,剩下的409斤茶油归入了库房。



    至此,这个采摘季就顺利结束。



    下塘大队终于安静了下来,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队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大家正好可以休息休息。



    然而,这个宁静很快就被打破。



    调查队重新走进原始森林之后,反而感到很失望。因为下塘大队及其周边的山林,珠玉在前,原始森林里就显得不顾看了。



    毕竟方唯带头搞的植树造林,是经过高青山仔细规划的,层次分明、又兼顾了物种的多样性。



    在属性的加成作用下,那一带真的可以称之为植物的宝库,而真正的原始森林却显得杂乱不堪,同时又死气沉沉。



    龚凡就有一种拿错剧本的感觉,仿佛从村里一路走来的地方才是原始森林,而是真正的原始森林里只是不起眼的杂木林。



    调查队横穿过原始森林,回到了单位。



    他们里最有价值的样本统统都来自下塘大队的林地,以及林地之外的山里。



    龚凡向领导汇报了这次在下塘大队的所见所闻,领导们都觉得很惊奇。



    是什么样的大队干部和社员,才能数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而且还成功栽种了那么多的珍稀林木。



    怀揣着一种使命感,单位上通力合作,很快就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而就是因为这份调查报告号,再次把下塘大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上午。



    方唯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公社黄主任来通知他,明天有国家级媒体前来采访,务必要认真对待。



    “什么意思我们最近没做啥呀。”



    方唯一脸的懵圈,之前一直在忙着采摘的事情,几乎没有个外界打过交道,有啥需要采访的



    调查队压根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双方没有什么交集,更没有利益上的牵连。



    他根本想不到是因为植树造林的事情。



    毕竟当地是南方,又不是黄土高坡或者沙漠地带,栽种一些树木不算什么。



    “我也不清楚,你认真对待就行了,千万不要惹麻烦。”



    黄志刚摇了摇头,交代了一句便告辞离去。



    其实他和郑先发都很纳闷,不知道方唯这家伙又搞了什么名堂。



    下午。



    有人来给大队装了电话。



    这件事是提前就好的,应该和采访的事情无关。



    到了第二天,一位女记者由县里宣传口子的一个负责人陪同,如约而至。



    “方支书,这位是京城来的杨记者,你可要好好配合哦。”



    陪同记者来的干部不是别人,正是郭永清。



    郭永清如今也恢复了工作,到宣传口子担任负责人,在县里也算一号人物。由他亲自陪同杨记者前来,可见县里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好的,咱们先去会议室坐会”



    女记者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短发,一看就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



    “我们还是先去山上看看吧。”



    杨记者摇了摇头,似乎急于进入工作状态。



    “上山急啥先喝杯茶,然后我们再去。”



    方唯笑着阻止了对方,然后领着二人去了会议室。



    宾主落座,有人送来了茶水,杨记者喝了一口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茶水的味道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喝一口唇齿生香。



    “好茶!方支书,这是什么茶”



    “好茶谈不上,就是山上的夜茶,采摘回来自己炒制的。杨记者要是喜欢,等回头送你一点。”



    “那就多谢了!”



    方唯和杨记者寒暄了几句,对方喝了两杯茶,再次提出来要上山看看。



    这一次他没有拒绝,不过看到郭永清面有难色,知道对方大概是懒得爬山。



    “郭部长,你的关节炎是不是又犯了要不你在大队部休息,我和杨记者去山上去转转,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吃饭。”



    杨记者一听,也开口劝郭永清留下来。



    郭永清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目送二人离开了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