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分房,修缮三清观

A+A-

    但方唯却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叹气。



    他很清楚,要不了几年,所有的知青都能返城。



    到了那时,结婚生子的知青,有的抛妻弃子有的骨肉分离,仅仅是为了能回到城市中去生活。



    善始善终的也有不少,问题是谁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呢



    这事儿他还没法,只能为方文书的妹妹祝福。



    第二天。



    王子健和方晓彤就来到了大队开介绍信。



    方晓彤就是方文书的妹妹,而王子健则是二队的一名知青。



    “王子健你可要想好了啊,现在领了结婚证,以后招工回城等等的事情就和你无关了。”



    方唯对方晓彤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是一个村子的。



    但对王子健却不熟悉,两人几乎没打过什么交道,所以他讲话很直接。



    “我知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以后就生活在二队,不打算回去了。”



    王子健并不怯场,态度很坚决。



    “哦我是如果,等以后你俩结了婚甚至还有了孩子,如果有会只能让你一个人回城,你会怎么做”



    方唯让方晓彤去外面等一会,突然问了王子健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对方一愣,显然这个问题让他也感到不好回答。



    “我也许会留下来,也许会先回城再想办法把她们娘俩接过去。总之一句话,我既然选择和晓彤结婚,就不可能抛弃她。”



    过了好一会,王子健才开口回答道。



    “很好,记住你过的话。人嘛,这一辈子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不放弃不抛弃,一定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给你介绍信,去公社领证吧。”



    方唯没有再多什么,随把介绍信递给了对方,让他带着方晓彤去公社领结婚证。



    王子健接过介绍信也没什么,冲着方唯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去。



    方唯觉得这子有点没意思,起码在面对那个刁钻问题的时候,能先考虑一下再回答,而不是信口开河满嘴谎言。



    对方能有这个觉悟,方晓彤跟了他也不会吃亏。



    接下来几天,又有几对男女来找他开介绍信。全都是知青和本地人结婚,甚至六队还有一个女知青嫁给了村里的一个年轻社员。



    对于方唯来,他没有理由去阻止,但却尽到了提醒的义务。



    人这一辈子走的路,大多都是自己选择的,无论对错都别怪别人,因为那就是你的命运。



    刚给一对年轻男女开了介绍信,高文书突然走了进来。



    “支书,咱们的00套新民居已经竣工,施工方请你过去看看,还问咱们要不要搞个竣工仪式。”



    经过建设者的努力,新民居工程一期已经完工。虽然配套的自来水还没有影子,但排污排水工程已经同步完成,并不会影响大家居住。



    高文书一直在跟踪工程的进展,所以他在完工的第一时间就跑过来向方唯报喜。



    方惟一听马上就站起来,兴冲冲的去了工地。



    “方支书,这一期工程提前完工还得感谢队里的大力配合,没有这么多的劳动力,我就是有天的大本事,也没办法做到这一步。”



    施工负责人笑容满面,他有自豪的本钱,毕竟工期提前了这么多。



    当然,他也是一个明白人,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开口就了提前完工的主要原因。



    “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当然要尽心尽力了。谢谢你们,是你们安排的好,要不然光凭一把力气也没用。”



    “哈哈,还是方支书的水平高。走,我带你去看看。”



    施工负责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觉得方支书这人太会讲话了,听着舒坦!



    随后他陪方唯去新民居里参观了一圈,房屋里的内装同步完成,雪白的墙面、平整的地面,灶台卫生间应有尽有,整个建筑看起来很有档次,而且很实用。



    以后社员们在家里上厕所、洗澡都很方便,就是用水还比较麻烦,需要去井里挑水。



    自来水厂的建设要等到二期工程完工之后,再进行修建。水源来自地下水,二队的那一口自流井的出水量极大,很多时候都没有用上。



    要是将那口井水引过来,就可以成为水厂的主要水源。



    “自来水的管线已经预埋了,而且已经到了各家各户。只要自来水厂建成,接入管就能供水。”



    方唯在洗间和厨房里都看到了水管和水龙头,但管线里没有水,所以这玩意现在还是一个摆设。



    施工负责人赶紧解释了一下,方唯点点头,便去了院子里。



    每家每户的院子也很宽敞,停一辆拖拉还能堆几个草垛。地面都做了硬化处理,这样更干净,不至于一刮风就尘土飞扬的。



    方唯一栋接一栋的在房屋里转悠,对于施工质量还是很满意的。



    “谢谢你们!三天后队里会举行一个简短的竣工仪式,等忙完了春播,新民居的二期工程即刻动工,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



    “哪里的话,你能让我们继续施工,那是看得起我们。”



    方唯在这边转了挺长时间,回到大队部就宣布了三天后举行竣工仪式的事情。



    这件事交给高文书负责,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定要搞得喜庆。



    “三哥,你别光顾着高兴了,这第一期的00套房子怎么分呢”



    “这还用吗当然先紧着生产标兵、育种能、副业能,按照能力和贡献打分,分数从上到下排序,取前00名搬进新居。还有,大队干部和各队的干部,不参与一期分房。”



    这样的事情不能和稀泥,肯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就必须要照顾到先进社员。而队干部不参与第一期的分房,也是为了公平,包括他自己同样得往后排。



    郑虎顿时没什么话好了,家里的婆娘早就惦记上新房子了,可现在房子建好了自己却没希望搬进去住。



    这要是别人这个话,他能啐对方一脸唾沫。



    可这话是三哥的,而且人家也不参与一起分房,他就无话可了。



    “虎子,别急,等春播工作结束之后,新民居二期和三期马上动工,这一次可是200套房子,保证秋天让你搬进新居。”



    方唯见郑虎垂头丧气的样子,忍不住觉得好笑。



    随后他宽慰了对方一句。



    “三哥,你就别宽慰我了,就算是二三期工程同时开工,到时候队干部又没份儿,你这不是让我空欢喜一场吗”



    郑虎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谁给你的队干部没份儿队干部也是人,为了队里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让一次就得了,哪有让两次的道理



    等二期三期工程完工了,先紧着队干部和五保户分,剩下的再打分分配。”



    方唯看向郑虎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个傻子,差点让对方破防。



    “三哥,你就是故意的,一句话故意不完,逗我玩呢”



    郑虎差点急眼,但随后又笑了起来。



    有三哥这句话就行,现在到秋天也没多远,他回去也好给婆娘交代了。



    三天后。



    队里举行了新民居的竣工仪式,鞭炮燃放的震天响,大家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但当天没有邀请更多的人,只有郑先发和黄志刚作为公社领导出席了活动,连武耀阳都没来。



    方唯的很多做法都有点太超前了,在当下来并不讨喜。



    如果不是他在育种上的成就无人能比,下塘大队等于是为半个省提供了高产稻种,不定他早被当做反面教材给收拾了。



    既然这样,那就不如低调一点。



    “秀才,这事儿还真让你给干成了!实话,我现在很后悔呀,真不应该当这个公社主任,还不如在大队党支书呢。”



    看着眼前整齐划一、漂亮美观的新民居,郑先发不禁感慨万千。



    他当过二队的队长,也当过下塘大队的大队长和支书,深知以前的队里是什么样子。



    



    要没有方唯,大家还在为温饱奔忙,做梦都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实话,这一刻他眼红了。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以前是什么身份就一个农民。现在是什么身份,国家干部啊,吃商品粮的人。”



    方唯流露出嫌弃的神情,郑先发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矫情。



    真要是让他回来当大队长,他才不干呢。



    “的也是!我就是羡慕你们的住房条件,别的没啥。”



    郑先发嘿嘿的干笑了两声,承认自己是羡慕能搬进新民居的社员。



    方唯撇了撇嘴,道:“那我给你留一套周末的时候你可以回来住。”



    “快拉倒吧!你敢给我还不敢要呢。好了,不和你讲乱话了,我该走了,公社还一大堆事。”



    郑先发和方唯闲聊了几句,便转身离开。



    “吃了饭再走啊”



    方唯冲着对方的背影喊了一嗓子。



    郑先发头也不回的摆了摆,然后便和黄志刚一起扬长而去。



    方唯随后在现场宣布了分配规则,郑虎等人回到队部就开始给社员们打分。



    后续的事情方唯就不参与了,趁着工程暂时停工的间隙,他带着十来个有木工艺的壮劳力,去了三清观。



    等来到道观一看,好嘛,比他上次来又破败了一些。



    “方支书,各位,辛苦大家了。”



    孙道人的两个徒弟赶紧烧了茶,请大家坐下来休息。



    方唯喝了几口茶水,便在道观里四处转了转。他需要考虑整体的修缮方案,然后才能计算出需要多少木材。



    晚上。



    大家随便吃了点东西,就早早休息了。



    方唯点着油灯,把修缮方案搞了出来,还计算出需要粗壮的树木大约是20棵左右。



    木材最好是楠木、红木这一类结实耐用的树木,金丝楠就别想了,整座大山里都找不出一棵。



    第二天。



    他一个人去后山寻找木材,其他的人先做一些简单的维修,比如像把损坏的门窗都拆下来、测量数据什么的。



    来到后山,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梯田。这是孙道人他们开垦的田地,正是靠着它们,道观才勉强维持下去。



    在山林里继续深入,树木倒是不少,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参天古树。



    但这些树木都不是他的目标,在附近转了半天,才发现了几棵楠木。树木倒是不错,只可惜数量还是太少了。



    方唯在山林里转悠了半天的时间,然后回到了道观。



    “方支书,找到合用的木材了吗”



    同来的社员看到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有,我估计还得走的更远才行。但是,后山的地形十分陡峭,就是找到了合用的木材,怎么拉回来也是个问题。”



    其实那些古树就不错,但砍伐古树就有点过分了,这样做绝对是属于破坏性的砍伐。



    方唯不愿意这么做,所以打算明天再走远一些,看看情况再。



    实在不行就只能从下塘大队运送木材过来,那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就大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考虑这个方案。



    翌日。



    方唯在附近也不停留,直接去了更远的山里。



    他以前和盘莲一起走过后山这条路,从后山走路也能回到下塘大队。就是路不好走,而且还很危险。



    他依稀记得当时看到过一大片楠木树林,因为时间长了他记的不是很清楚。



    “找到了吗,就是这里。”



    在距离三清观后山一个多时路程的地方,方唯终于找到了合用的木材。



    这一带散布着不少楠木,都生长了不少年头。



    他在脑子里比对了一下修缮方案,觉得只要砍伐棵树就足够了。于是他返回了道观,和大家一起先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天。



    他就带人来砍伐楠木,大家带的工具很齐全,但这么粗壮的大树砍伐起来却不容易。



    “你们闪开,我来!”



    方唯看着着急,把步枪交给了一名社员让对方注意警戒,他便论起大斧开始伐木。



    他这边甩开膀子大干,却把同伴吓了一跳。



    要是方唯比起来,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废物,真搞不清楚人家的身体里面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



    实际上方唯昨天就对这一带进行了临时指定,个人属性迭加区域属性,他根本不能算是正常人。



    “都闪开,心了!”



    随着方唯的话音落下,一棵大树轰然倒塌。



    “方支书,你简直是天生神力啊!”



    这些社员由衷的赞叹道,然后就开始干活。



    先把枝杈都清理掉,然后根据提前测量好的尺寸,将原木切割成若干块的木料,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随后方唯和大家一起把木料运到了三清观,这一路上可真不容易,方唯觉得还是人来少了,把大家都累够呛。



    中午吃完饭,大家又去砍伐了一棵树,直到傍晚才运回来。



    到了第二天,效率提高了一些,但一天下来也最多能拉回来三棵树。好在需要的木料不是很多,一个星期也全都搞定。



    但现在还是没法开工,新砍伐的树木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得放置一段时间阴干才行。



    “那我们先回去了,等过几个月再来。另外,这些钱你们拿着,回头去买一些颜料、瓦片和一些修缮时要用到的东西。”



    方唯临走前,给孙道人的徒弟交代了一番。



    随后他带着同伴便返回了队里,要不了几天,下塘大队的春播工作就会正式开启。



    “三哥,这几天地区烟草局来人了,给你送来了一箱子烤烟种子。因为我不知道你要多久才能回来,就把种子放在库房了。”



    方唯回到家里休息了一晚,次日早上刚到办公室,郑虎就走了进来。



    “烤烟种子我知道了,等回头我去库房看看,”



    这些烤烟种子显然是朱明辉让人送来的,可见对方对培育新品种的事情有多急迫。



    原本方唯也是打算多搜集一些烤烟种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选育出更优秀的品种。现在可好,连这一步都有人替他完成了。



    他在办公室看了一个时的文件,处理了两件大额支出的申请,然后便去了库房。



    朱明辉让人送来的的确是一口大箱子,打开来一看,里面装着一袋一袋密封好的种子,袋子上还贴上了标签。



    “云烟66、k326、n2”



    方唯一样一样拿起来看了一遍,发现这口木箱里居然有十几个品种的烟草种子。



    其中k326是国外的品种,他的记忆里有印象,好像是八十年代从漂亮国引进的烟草品种,没想到这会儿就能看到原型了。



    云烟66和n2都是本土品种,很适合在南方种植。



    烟草品种也有杂交品种,但不多,反正箱子里都是正常的烟草种子。方唯也不打算走杂交育种这条路,决定按照传统育种的方法进行选育。



    方唯随后抽空去了一趟瑶寨,把这个烤烟种子让人种植在了试验田里。



    等收获的时候,从中挑选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再进行下一步的培育。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才能确定目标。



    由于有属性的加成作用,目标品种经过连续培育,将脱离原型的范畴,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