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A+A-

    之前两人聊天的时候就谈过关于上进的问题,方唯坚持自己宁愿呆在大队也不愿意当什么公社主任。



    武耀阳知道对方没有讲假话,因为他很清楚方唯对当官没什么兴趣。



    方唯要是真的有这方面的诉求,清河县、陈州等等地方早就伸出了橄榄枝,他只要肯点头,早就是国家干部了。



    面对这样一个掌握育种尖端技术,能将全大队拧成一股绳的支书,即便是县领导也指使不动。



    正如现在,方唯就对武耀阳的一番话置若罔闻,完全当做没听见似的。



    武耀阳见对方这个态度,也知道自己是有点急躁了。



    他随后就不再提这个话题,又去水井边看了看,这才回到了大队部。



    在大队部,他当着队干部的面提了几条要求。



    下塘大队关系到全县的水稻生产问题,大家一定要保证高产稻种的供应,务必克服困难,争取取得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讲完话,武耀阳就匆匆离去。



    “三哥,你真没必要硬顶武主任,让咱们多抽水就多抽水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大家散去以后,郑虎跟着方唯来到了对方的办公室,劝了两句。



    “你不明白,今天我听了他的话加大抽水量,明天他就会安排让我们把抽水支援别的大队。我们没那么高的觉悟,咱们首先要保证下塘大队的农业生产,然后才能谈到其他。”



    方唯摇了摇头,随口应付了一下也懒得多。



    他对于武耀阳的这个人还是很了解的,对方的确和他的关系不错,但也别忘了人家可是县里的主任,考虑问题习惯了从全局出发,根本不会顾及某一个大队的利益。



    打个比方,就像前两次,对方就想把县家具厂塞给大队的竹器厂。



    县家具厂那就是个大坑,一旦陷进去绝对会把竹器厂拖垮。



    所以,有时候在武耀阳面前太软了是不行的,在很多时候一定要站出来维护本大队的利益。



    “哦,那你忙,我走了。”



    郑虎虽然有些不明白,但也知道三哥是为了维护本大队的利益。



    那还有啥的,不答理就对了。



    只可惜他不敢当面顶撞武耀阳,好在这些事也不需要他出面,三哥一个人就搞定了。



    匆匆数日。



    迎来了端午节。



    往年端午节前后经常都是大雨瓢泼,但今年硬是一滴雨都没下。



    不过该过的日子还得过,队里决定杀00头猪,然后给每人分一只鸡、一只鸭还有0斤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2300



    产出麻鸭,点数+9000



    产出肉鸡,点数+0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65290点。



    养猪场之前剩下93头成年猪,不过前段时间,260头怀孕母猪已经陆陆续续产了崽,又增加了290头猪崽。



    减去刚杀的00头猪,养猪场还剩下40头猪。



    队里现在基本上不再出售生猪,而是以销售良种猪为主,毕竟大力培育出来的猪在市场很受欢迎。



    向阳公社自从引进这个品种的猪之后,养殖的效益逐步提升,很受欢迎,



    方唯和盘莲领了猪肉等物资,一家人坐上拖拉去了瑶寨过节。要不然阿公一个人在山上过节多冷清呀,正好盘莲也想回寨里看看。



    阿公见到他们自然很高兴,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度过了端午节。



    不过第二天一早,方唯就返回了大队。



    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随着旱情越来越严重,队里停止了植树造林活动,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确保农业生产当中。



    水渠的灌溉水已经接近见底,方唯命令农队开启所有的抽水,开始从井里抽取地下水。



    整个大队的水渠早已连成了,在0台大功率抽水不间断的工作之下,源源不断的地下水被灌入了水渠之中。



    下塘大队的灌溉用水是够了,水渠里多余的水被引入了骨干水渠,流向了其他的大队。



    受益者可能就是附近的几个大队,很难流兼顾到更多的区域。



    下午。



    方唯正准备回家,郑虎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三哥,大好事啊。不知道什么原因,咱们大队的水井突然自动往外喷水,根本不用抽水抽水,稍加引导水流就能进入水渠。”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本来需要用抽水抽水的深井,却突然变成了自流井,他以前可是从未见过。



    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抽水就不用连轴转了,甚至大部分的时间都不用开启。



    难怪郑虎这么高兴。



    “可能是地下构造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不用细究,咱们起码不用担心停电了该咋办。这样的话,水渠二十四时都有水,也能多帮助其他的生产队。”



    方唯随口应付了几句,实际上的原因他最清楚。



    由于水压增强+的作用,水井内部的压强陡然增大,井水就会自主的往外喷。这就不需要再使用抽水了,不仅可以节省电费,还能减少器的磨损。



    同时,方唯还调节了水量,出水量和出水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才是当初不答应武耀阳的根本原因,好钢用到刀刃上,现在0口水井全力供水,能多解决一家生产队的用水也是好的。



    没两天,武耀阳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这个方支书,终归还是有觉悟的。或许他当时得对,二十时靠抽水抽水,电费高还不器也受不了啊。”



    武耀阳知道方唯一年到头连个先进都拿不到,心里肯定有情绪,但对方在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的。



    而方唯有意识的控制了节奏,白天水内的压强下降,就需要用抽水抽水。到了下午水井内的压强增大,不需要抽水水也能喷出来。



    这样一来,大家反而认可了方唯的法,就是地底下发生了变化才会出现这种情形。



    大家都把这些水井当成了奇观,经常有人过来围观。



    有了下塘大队往水渠里注水,周边的几个大队都受益匪浅。但是,0口水的出水量再大,也不可能为全县提供灌溉水。



    总之,下塘大队的农业生产几乎不受影响,但其他公社以及周边的几个县,今年的粮食减产几乎已成定局。



    方唯这段时间还不停地往瑶寨跑,盘莲和阿姐带着两个家伙早就回去了,他到寨里来也是为了指导抗旱工作。



    瑶寨在早些年就修建了引水渠,要不然哪来的这多么多的梯田



    山泉水目前还没有枯涸的迹象,看样子还能坚持好几个月的时间。



    方唯这就放心了,他回到队里马上写了一份灾情简报,上报了到了京城。这就是全国代表的好处,有通畅的渠道可以把问题直接反映到上面去。



    其实武耀阳也写了情况汇报到了地区,但整个地区可不止一个县遭受了旱灾,曾庆等人忙脚碌,等情况反馈到省里,上面已经有了反应。



    由于这一次是局部的旱灾,主要集中在湘南省的南部区域,其他省份并未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当有关方面得悉了新林县的旱灾情况之后,直接要求其他省市提供支援。第一批救灾物资很快抵达了新林县,光是兄弟省市支援的抽水就有350台。



    另外,几支技术先进的打井队也抵达了县里,开始为受灾严重的公社寻找地下水。



    



    武耀阳很快得知了此事的原委,亲自跑到下塘大队向方唯表示了感谢。省里目前也在研究抢险救灾工作,但这次灾情几乎涵盖了三分之一个省,行动力难免迟缓。



    可农业生产不等人,等过段时间就要面临夏收和夏种工作了,稍一耽搁,就会影响全年的收成。



    要不是方唯直接以代表的身份写了灾情简报,有些事进行的不可能这么快。



    “方支书,我代表全县人民向你表示感谢!”



    武耀阳真心实意的向方唯鞠了一躬,心里多少感到有点惭愧。



    方唯知道这事儿不怪对方,这年月对于灾情的响应速度没那么快,特别像旱灾,又不是紧急突发的灾害,有些人总会慢半拍。



    新林县实际上不缺水,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



    关键是打井技术不到位、设备落后、过分依赖姚家岭水库难以抵抗百年不遇的旱灾。



    实际上姚家岭水库已经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不是因为这个水库的存在,很多公社甚至坚持不到现在。



    要是稻子都旱死了,现在救灾又有什么意义



    “武主任言重了!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另外,现在全县的救灾工作都得靠你指挥,你就没必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吧”



    方唯毫不居功,随后把武耀阳推上了车。



    武耀阳也没什么,只是冲着对方挥了挥,便赶回了县里。



    起来还得感谢唐泽,对方在县里曾经兴修了很多水利设施,包括水井、水渠以及姚家岭水库等等。



    这些设施在今年的大旱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再加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家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将这次旱灾影响降到了最低。



    据估算,今年新林县的总产量将会下降0%。



    这个结果比大家预想中的要好得多,当然,下塘大队和瑶寨完全不受影响,估计稻种总产量会和去年持平。



    不知不觉到了夏收的时间,大家似乎才反应过来,南光二号这种稻种抗旱性非常好,之前有些生产队都断水了,但稻子的生长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随后才坚持到了八方支援的时刻,打出了深水井,确保稻种的亩产不会降低太多。



    “方支书,你培育出来的稻种真了不起,这要是换成以前的老稻种,今年不颗粒无收,估计产量起码要减少一半以上。”



    这天。



    方唯去县里开会,刚到会场就被各公社的大队长和支书给围了起来。



    现在全县几乎都在培育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他们还是第一次对这种稻种的优良性状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以前大家都在关心这种稻种的产量、口感什么的,反而忽略了其中一些很重要的指标。



    南光二号的抗性很厉害,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等,这些指标全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不定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款稻种的唯一缺点抗逆性较差,次一代稻种过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的现象。



    但瑕不掩瑜,南光二号无疑是目前最好的稻种之一。



    本次会议是“双抢工作动员大会”,全县都陆续进入了夏收时间,县里做出了统一安排,并明确了夏种工作的一些细节工作。



    方唯开完会就马不停蹄赶回了队里,连午饭都没有吃。



    清晨。



    下塘大队的农队就出动了,郑虎集中了队里的一批壮劳力,开启了收割工作。



    如今下探大队有收割2台,大型脱粒和烘干都投入到了生产实际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像以前那种动不动就千人大会战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械的轰鸣声。



    当然,这种生产方式在当下的新林县来,是不可复制的。下塘大队的家底是靠大笔的资金投入砸出来的,除了他们,别人压根承担不起这项费用。



    这一次仅仅用了不到六天的时间,下塘大队就完成了夏收工作。



    除去0亩试验田,全队一共收获了462万斤南光二号稻种,为全县来年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南光二号定型稻种没有减产,明年的农业生产就你会出现大问题。



    随后,瑶寨这一季的数据也出来了,整个寨子一共收获了65万斤农优5稻种,一点都没有减产。



    采收农作物,点数+462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500



    总点数:44440点。



    下塘大队和瑶寨都很快将稻种卖了出去,其中,下塘大队收入了5936万元现金以及462万斤稻谷的购买指标。



    按照方唯的提议,现在队里最多留几十万斤的稻谷库存,再多也没有意义。



    反正队里可以按照供应指标,随时从粮食部门购买稻谷,并不仅需要将粮食堆在谷仓里。



    根据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国内引进的3套大化肥装置,正在陆续投产,未来的化肥供应量会逐年上升,粮食产量也会稳步提高。



    不粮食多的吃不完,但也能回像前些年那么紧张。



    “虎子,先把队里的公粮交了,然后给大家分口粮。这一次按照平均每人00金稻谷进行分配,库存留下50万斤稻谷以备不时之需。”



    方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因为国内的形势也在变化。



    这几年全国的粮食产量稳步攀升,并不像前些年那样有所下滑。



    所以,稻谷的库存数第一次大幅度的减少,大家也都慢慢习惯了这种情况。反正家里的存粮很多,即便是遇到大灾,节省点,存粮都能吃上两年。



    瑶寨那边也一样,这一季稻种的现金收入将近百万元,粮食供应指标也一样用不完。



    交了公粮之后,寨里也分了口粮,按照平均每人500斤稻谷进行分配。同样的,寨里的库存稻谷也大幅减少,省得占用资金还得承担库存的成本。



    “阿公,我来接你回去了。”



    方唯抽空把阿公接回了队里,正好老人家也想下山了,老人家便回到了孙女的身边。



    接下来,夏种工作开启,所有人又忙碌了起来。



    下塘大队在这一季还是继续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除了0亩试验田,其余的4200亩水田都用来育种。



    瑶寨依然是继续培育农优5稻种,熟门熟路,收入也有保障。



    但不管是山上还是山下,用水都很紧张,但却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太大的影响。



    种植水稻消耗的水资源数量很大,但由于南光二号和农优5出色的抗旱性,在生产中比一般的稻种可以节约用水的幅度超过了30%。



    这一次的旱情,就是这两种稻种最好的宣传会,口碑效应继续发酵,名气早已传出了本省,在南方广为流传。



    随着盛夏时节的来临,一场暴雨不期而至。



    接连一个星期的降雨,很好的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各地前来支援抗旱救灾的人员和设备陆续撤离,比如像抽水就留给了新林县,各个生产队、大队和公社都快抢疯了。



    最后还是武耀阳亲自制定了分配方案,大家才停下了各自的动作。



    只有下塘大队,不争不抢,也一样分到了0台抽水。这些抽水都是以电力为能源的,不通电的生产队只能看着这些器哀叹。



    不过随着火电厂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新组投入了运行,全县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哥,还是你判断的准确,这次旱灾并未给全县带来严重的伤害,稻种的产量仅仅是略有下滑而已。”



    郑虎等人堆方唯的预见性和判断力很是佩服,趁着队里开会的时候,都纷纷嚷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