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组团打怪

A+A-

    第30章组团打怪



    过两天,就正式开学了。



    不过,那面向的是本科生。



    严格起来,研究生就没有什么假期。硕士,是导师安排任务,忙的喘不过气;博士,是自己找事情做,要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周浩然要做校园一卡通项目。



    这可是个重要工程!



    除了之前合作的乔海几人这个硕士团队,也有几个博士主动申请。



    比如计算学院的宁元甲博士。



    这人也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一开始,觉得周浩然是愣头青,根本看不上;后来,发现这子有点水平,管理系统做的挺好,就有意靠近,想收他为弟。



    再后来



    宁元甲发现这子竟然是个技术大神,竟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jv的相关论文,还入选了学校的教材编委会专家组。



    这就太厉害了!



    听周浩然要启动“校园一卡通”这样一个项目,宁元甲就放下了执念,主动靠拢,甘做弟的参与进来。



    除此之外,申请人还有将近20个。



    许多博士都闻声而动。



    迫切的想参与。



    听周浩然来了,宁元甲就主动的跑过来。



    果然在实验室里看到了他。



    “周浩然!”



    宁元甲热情洋溢的凑过来。



    “宁博士”周浩然对他表示欢迎,“我听乔海,你也要参与”



    宁元甲笑道:“怎么样,欢迎不”



    周浩然道:“欢迎啊,热烈欢迎!”



    “不过,有些话我得清楚。”宁元甲一脸正色,“咱们这个项目,真的是做校园一卡通吧不是过去的那种功能简单的磁条卡吧”



    如果是磁条卡,那没什么意思。



    之前宁元甲做的图书馆系统,其实就是磁条卡性质的图书卡。功能单一,无法多场景使用,图书卡就只能在图书馆使用。



    过去这几年,在国内个别高校里,已经有了这种磁条卡。



    比如清华,两年前就开始使用磁条卡管理食堂。



    这类的技术并不难。



    只不过海港的t产业比首都差不少,整体落后很多年,复旦的食堂,现在还是纸质饭票制呢。



    周浩然正色道:“是多功能的校园卡,短期内,至少要整合门禁、食堂、图书馆、浴室、考勤等多个场景的签到和支付功能,必须要做到国内第一!”



    宁元甲一听就很感兴趣,“对,就是国内第一,哪怕是清华,都没有这样的一卡通呢!”



    “对啊,这次一定要把清华北大什么的给压下去!”



    周浩然雄赳赳气昂昂。



    国内首个校园一卡通,要等到999年了,才在清华出现。



    两年后,北大也开始实施。



    2000年后,教育部推动“数字校园”建设,要求高校实现信息化管理,加速了一卡通的普及,各大高校纷纷上马了类似的项目。



    不过,实现起来可不容易。



    尤其是海港这边,t水平远不如首都。



    复旦大学正式落地了“校园一卡通”,要等到2006年呢!



    周浩然现在提前启动。



    这不仅是个技术工程,更是个政绩工程、样板工程。



    做出来了,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



    到时候,全国高校都要做校园一卡通,就不必去清华北大什么的学习调研了,都会纷纷来海港请教,这对校领导、院系领导来也是巨大的荣誉。



    宁元甲很振奋的:“好,那我参与,这次不选择磁条卡,那得还是射频的fre卡吧”



    “差不多。”



    周浩然点点头。



    宁元甲提议道:“那我有个建议,最好把丁瑞博士也给邀请进来。”



    “丁瑞”



    乔海就在旁边,他没听过这个名字。



    宁元甲笑道:“他不是咱们学院的,他是电子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要围绕fre卡做项目,还是得懂电子工程才行。”



    乔海认同道:“还真是,fre卡这是前沿的产品,研发出来没几年,国内都没什么应用。咱们要是围绕着fre卡做校园卡,遇到了一些技术性难题,得咱们自己攻关,反正国内是找不到什么学习对象。”



    “丁瑞挺厉害的,他之前做的指纹识别,都被商家买走了,应用在了门禁系统上,我看就挺好的。”



    宁元甲大力推荐。



    周浩然一听,就很感兴趣,笑着:“宁博士,咱们的这个项目,经费有限,可能也就几万块钱。团队人数不能太多,我的计划,就组一个2人的团队就行。”



    宁元甲笑笑,“那也不少了!”



    周浩然道:“现在有很多人都在报名,我对学院里的这些博士、硕士都不了解,对通信工程的同学就更不清楚了。宁博士,要不你辛苦下,跟乔海哥一起,来一场考核,把适合的人挑出来。”



    “没问题,我来办!”



    宁元甲自告奋勇,这本来就是他喜欢的事。



    周浩然道:“选人的时候,除了技术水平要好之外,还有其他的几点要求。第一点,就是最好要擅长英文,英文得好。”



    清华北大的t水平那么强。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文水平好。



    他们那边,上课都是用英文的复旦的课程,也有全英文授课,不过这是有区别的。只有个别专业课,才是全英文授课,大部分都是国语。



    清华北大那边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课,哪怕上个数学课、信息课,也都会是全英文。



    英文好,就是科研人员的必然优势。



    “英文”



    宁元甲一下就被为难住了,因为他的英文也不是太好。



    周浩然道:“至少要能看懂英文材料,我们做的这个校园一卡通,在国内没有可以讨论和学习的对象。如果遇到了一些我们攻克不了的困境,那就得向外求助。我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些关系,必要的时候会请他们帮忙。”



    宁元甲松了口气,笑道:“看材料这简单,国内的这些人,差的主要是口语。”



    周浩然接着:“还有就是最好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我们这个项目,在运作期间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很多场景的应用落地,也需要服很多部门才行。能会道是应用落地的助推器。”



    “还有吗”



    宁元甲觉得这人是真有水平。



    技术和应用是两回事。



    校园一卡通,跟一般性的大学里的科研项目不同。大学里做的项目,大部分都是科研性质的,就是向学校或者国家申请经费,然后做项目。



    项目做出来后,能创造多大的价值,这就没人管了。



    能不能有实际效果,也没人在意。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研发浪费。



    应用才是实现科研落地的最终环节,可这往往就不是科研人员能决定的了。技术最好的科学家,也不一定能把他的研发项目落地应用起来。



    就比如程院长曾经参与过的海港t业的荣耀——东海电脑。



    曾经也是国内的科技巨头。



    就是应用落地太差,被市场抛弃,偌大的团队四分五裂。



    周浩然关注的显然不仅仅是技术工程,还有应用的可能性,道:“谁要是申请过科研项目,从学校拿到过经费,就优先录取。搞钱的能力,也是做科研的前提条件。得组团打怪。”



    宁元甲正色道:“嗯,校园一卡通这是个大项目,我估计买设备就得大几万。最好是把这个大项目打散,以多个项目的名义,分散着跟学校申请经费。否则一个项目最多申请0万块,根本不够用。”



    周浩然眼睛一亮,“好主意!”



    



    唐泰华的年纪很大了。



    换肾之后,恢复的远不如年轻人。



    不过,经历了几个月的住院观察和治疗,排异反应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可以出院了!



    唐家人喜气洋洋。



    这就是换肾的意义!



    不换肾,每周要透析三次。对老人家来,折腾不起,就只能长期住院。



    换肾了,就可以出院。



    就可以回家跟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了。



    每个月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



    换肾之后,哪怕增加不了寿命,也可以大大的提高生活质量。



    “叔,谢谢你。”



    唐时宜有些哽咽。



    周浩然笑道:“跟我客气什么,不是外人。”



    唐时宜红着眼睛:“我这人性格不好,你别介意。”



    “见外了”



    周浩然摆摆,有些好笑,这人也知道她性格不好啊



    “术费的钱,我是还不上了,我要怎么报答你”



    唐时宜轻咬着嘴唇,转过头去。



    “啊”周浩然微微一愣,对这话有些不好判断,“鹿鸣,我这人情商很低,很多事情都想不明白。你要是有什么事,就跟我直,千万别拐弯抹角。”



    “那就算了。”



    唐时宜神色淡然,扬起了白皙的下颌,留给他了一个背影。



    “啊别算了啊!”



    周浩然赶紧追上去。



    唐时宜挺主动,上了他的车,很好奇的问:“你的大奔驰呢”



    周浩然笑道:“那个太高调了,在单位里不好,开个夏利就行,这是销冠奖励的。”



    “销冠是乔诺。”



    “她是我徒弟。”



    “胡宸也是”



    “对。”



    周浩然没有隐瞒。



    “还有吗”



    唐时宜一直追问。



    “没了,暂时就两个。”周浩然品出了一些什么来,“鹿鸣,你这什么意思你你想当我徒弟吗”



    “不想!”



    唐时宜断然拒绝。



    周浩然笑笑,“我觉得也是。”



    唐时宜转头看向窗外,“可是,我爸想让我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