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阴阳黑白

A+A-

    石中在奈何桥畔见到孟婆庄的景象,解析了孟婆存在之意。自也了解了众生意念所在,皆有寿数命绝魂归九幽,忘情掉生死前世,再继重来的大同思想。



    他本是修习天道有成者,意识海与寰宇意志早有了些联系在,自有如明悟一般,知晓了这轮回生死事,不过是众生灵意识集结成寰宇意识形态之一表现。



    可虚幻无实,却又实际存在,非是一人一念所成就,尽皆为众生意念相形成,真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之状态。



    这条天道法则道理简单而直白,只是众生皆苦于猜想妄论,沉浮于尘烟暮海中,似乎都忘了!这寰宇意识形态与自己之间的联系,自在虚无处。当你仰望星空,放眼大海,平心静气间,自会与自然宇宙产生共鸣来。



    有如那位面时空至今是现代社会里,爪信号的存在一般。频率矩阵物理效应虚实结合而出,有如万物生长萌发始终出现存在当世,由虚而实能为自己所用,只在时刻至才得见真实。前者为虚幻,后者成史实。



    要知道,寰宇实宙时空长河星辰浩瀚,空间广阔无垠,洪荒宇宙诸般天道法则力量玄奥玄妙,多如牛毛繁星,凭一己之力,是绝无可能尽晓得知其数的,哪怕你超绝大能,脑力百分百为己用,也只才是苍茫宇宙一微乎之尘。



    当然,若是能修习天道法则,洞悉天道本源,自然可以勾联寰宇意志,使玄奥妙法无穷为用为张,此具皆在意识形态流传间。



    这也是修行者所期望的天人合一大境真谛,至于此后如何!修行法门持有,遵照修习便是。因而石中脑海存有天道之法,自在加持修习便是。



    他此来一番地府观想见识,明悟了然生死事后,却不急于跃走尘世,仍是于幽冥界域里游历,意要再行透彻了解一番此界诸般。



    话黑白无常来,二鬼神亦称无常鬼。乃是华夏民间的一对鬼差神只,也是最为有名的幽冥地府鬼差。在旧时,多是将无常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是来接阳间死去之人的阴差。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



    此二鬼神执脚镣铐,专司职守缉拿鬼魂,并协助判官赏善罚恶,也常为阎罗王,城隍、东岳大帝等冥界神明办理些部将事体。白无常是个结了婚有老婆的主,而黑无常一直都还是个单身狗。



    白无常本名谢必安,属阳鬼神。满面笑容时常挂,其身材高瘦,面无血色成惨白,口吐猩红长舌,头上尖尖高官大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予感谢恭敬其神明之人以好运常在,此也存在“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之深意。民间常尊称其为“活无常”,“白爷”,“七爷”等等。白爷办差对男性吸其阳魂,对女性散其阴魄。



    黑无常本名范无咎(或称无赦),属阴鬼神。其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子矮而面黑如碳,尖尖高官大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意为对违抗法令身负罪过者,一概辑拿无赦,民间尊称其“矮爷”,“黑爷”,“八爷”。黑爷办差对女性吸其阴魂,对男性散其阳魄。



    因他们二位鬼神多在城隍爷麾下办差,地位仅次于文武判官,枷锁将军和牛头马面,故又得民间称呼“七爷八爷”。



    民间有个故事讲,有个伙子死后,他为了复生的就使大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贿赂黑白无常,并且成功复活过来,却是吓坏了为其守灵的众人。可见地府之中,二位鬼神大有人情世故在。



    而在丰都鬼城名山上,有两个经常出现的神,一个是白无常,一个是黑无常。



    他们本同为逐仙修者,后相约来世以期逐政而升而心炼之,怎奈行至南台后,此地需两驱鬼使,验之真乃可重义者,特命之,问其何名,同答道:人生无常也!



    此地品其味随对道:“人生确随无常,黑白对之。故黑白无常!黑者恶之,白者善之,善恶之分乃无常之有常也!以此理方可对之!然,世人怎会仅黑白二分,故又次随而练之!”



    谢必安,人称七爷,范无咎,人称八爷。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足。



    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福建福州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回家去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为身材矮,被水涨过桥来淹死掉,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却已失了踪影,七爷痛不欲生,深责己过,便吊死在桥柱(因他是个吊死鬼,白无常的形象便是伸着长长的红舌相)。



    阎王爷为嘉奖勋其重信守义之深重坚决,二人来到阎王殿后,遂封二人为黑白无常。



    命他们二位在座下听差,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得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药可救。



    因时长久远,时空长河里事是鬼非,多有不同流传来,也有个传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外的镇里住了一对贫穷父子。老爹五十岁,靠做泥瓦匠为生。儿子三十来岁,长得又黑又壮,却是每天游好闲,偷鸡摸狗,镇上的人皆是对其特别地讨厌。



    后来,这个儿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一天不出去赌,他就浑身痒痒难受至极,可又是个没有赌命气数的,不仅把他老爹辛苦赚来的钱都给输了个干干净净,还经常为了筹集赌资而去抢劫百姓。时长久久,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恶人,他老爹想管也管不住他。



    有一天,这儿子赌博输红了眼,跑到自家屋里就开始翻箱倒柜,想要找些值钱的东西去抵押换钱再去赌,结果他在自家里什么都没有翻到,气得连连跺脚,直把自己家里砸了个稀巴烂。



    看着乱七八糟的家,他老爹终是急了!便与他拉扯,不想在拉扯打斗中,意外的将儿子打死球了。



    这败家子却因有怨气在,化为幽魂怨鬼继续在人间做恶,折腾得全镇乡亲父老不得安宁,怨声载道。



    天地有正气,乾坤有端祥。数年之后,许是幽魂怨鬼折腾够了!又或是前世善念冒头,他突然幡然醒悟,悔悟不已,自觉得自己生前确实做下了不少错事来。



    于是他飘飘然回到自己家中,找他老爹作告别道:“爹啊!孩儿生前为邪恶意念所控,做下丧良失德之事,我甘愿去地府接受责罚,以偿生前之罪,希望来生有会能做个好人!望您老愿谅孩儿此前罪孽,就此别过,您自家多多保重,不孝子去也!”父子俩这才撒泪而别,终有个善了!



    果然,这儿到了地府之,便将所作所为全盘托出,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后又主动请求要去往十八层地狱,为自己所犯罪过受罚赎罪。



    然因其乃赌博恶业,当受锯之刑、又因好吃懒做,当受破腹抽肠之刑。他亦欣然接受惩罚,且还在受刑之后,忍受着痛彻魂灵的极痛,帮助鬼差干些脏活累活。真心赎罪,丝毫没有任何怨言。这一切自然都被阎王和判官看在眼中。



    整整受刑三年之后,这儿已经被磨练得脱胎换骨,判官很欣慰地让他去投胎转世,重新做人。



    而阳世凡间,有一穷乡僻壤的村庄里,一户姓范的人家,生了个第七子出来,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孩子的母亲想着可能是养他不活,于是就给起个名字,叫范无救—而这孩子,就是投胎转世的那个悔罪崽。



    范无救刚长到三岁,家乡便是发了一场大洪水,其父母兄弟们皆在这场洪水中丢掉了性命。



    而他一个人却侥地幸活了下来。从此,便是一个孤儿存在世间,为了生存,他只好四处乞讨,从到大受尽了人间艰辛苦难。



    范无救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外表又黑又矮、五官凶狠,但是却为人正直豪爽,在身边笼络了不少穷孩子。



    此时,他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他这个朋友面貌白净如雪、身材修长显枯瘦,五官却端端正正,气宇不凡,大名谢必安。



    



    哥俩个一见如故,性情相投,于是便拜为义兄弟“不得同年同月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时死”从此形影不离,一起讨饭过活。



    后来,所在县城衙门里招收捕快,谢必安因为年时曾读过私塾认识字体,先看了告示,然后回到讨饭的窝棚,就跟范无救商议道:“范兄,咱俩年轻又有力气,又从来不怕恶人和歹徒,长久的干这讨饭营生也不是个办法。不如趁此会,去试试,也好吃吃官粮,不定以后能有个更好的前程,你觉得呢!?”范无救一听他如此,自然就同意了!且,好运也降临在他们身上,二人皆是非常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从此之后,兄弟俩身穿府衙差官服、腰间佩了长刀,每天上街巡逻,维持地方治安。



    就是山里的土匪,听到他俩的大名,也都吓得不敢再出来打劫祸害百姓。逐渐地,俩人有了威望,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也受到府衙官员器重,着升班头。



    有一天,县令派范无救和谢必安出门送公文。半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哥俩躲进一个桥洞避雨。不料,过了很长时间,雨不但没停反而越下越大。



    范无救担心误了公事,便让谢必安跑回家去拿伞来,且约定道:“我就在这里等你,不见不散!”



    谢必安个子高,跑得快,应了兄长,便是撒腿往家里跑,但是刚进家门,他就肚子疼痛难忍,绞痛阵际阵,实在动不了。没办法,他只好先爬到床上,意休息一下,等缓过来后,就拿了油纸伞去会合兄长,他躺在床上,却是眼皮沉重,不一会儿,竟然睡着了!



    而范无救这边呢!因为雨下得太大,桥下的水高涨起来,眼看就要淹到肩膀了!但他就是不肯动地方,他怕谢必安来了之后找不到自己,会发生意外。便是举公文,踮起脚尖,站在桥下一动不动地等着。



    可等谢必安一觉醒来,雨已经停了!他赶紧拿了钱,跑到桥去寻兄长,一看,唉!范无救抱石墩、两眼圆睁地死在了桥洞中。



    谢必安见此情景,便是号啕大哭一场,他认为是自己的懒惰,害死了兄长,便在给范无救办完丧事之后,在其坟前,上吊自杀了!



    来到阴间,谢必安和范无救二鬼魂,就在奈何桥上相遇,两个互道原由,知晓全情后一番抱头痛哭。



    孟婆和崔判官通过三生石,都已经知晓了二人生前的深厚友谊,且为他们看似愚蠢,却非常义气的行为所感动。



    奉了阎王爷之命,崔判官当场宣布:“范无救封为黑无常,穿黑衣戴黑帽,帽上绣四个大字“正在捉你”,专门负责抓恶鬼。因其是淹死的,外形就以全身浮肿的形象示人。谢必安封作白无常,穿白衣戴白帽,上书四字“你也来了”,专门负责接引善鬼。因其是上吊而死,就以口吐长舌示人。”兄弟俩从此成为阴间鬼差。



    时光流逝,幽冥幽然。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有一天,陆判官派白无常到石柱县办理一件公案。白无常领命,在石柱县城隍爷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任务。



    正当白无常要起身离去的时候,城隍爷却悄悄对他道:“白你想不想娶一房媳妇?”完也不待他回话,拉着他就走到一户贫穷人家门外。



    这户人家姓蔡,长女蔡梅因守寡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娘家,蔡家女蔡红年方十七岁,尚未出嫁。却是因家贫如洗,只着了件补丁麻布长褂在身,显得瘦孙山肌,不禁风雨来。



    白无常一眼就看中了相貌清秀的蔡红,暗中真动了成亲的心思。回到地府,白无常向阎王禀明一切,自己愿娶蔡红为妻,阎王知他命中有此姻缘,便批准了!



    但是陆判官那一查生死簿坏了!蔡红竟然还有五十年的阳寿来!白无常非常沮丧,心中念念不忘此事。却是不敢造次人鬼情缘。



    然没过多长时间,白无常突然在奈何桥上发现了一个特别眼熟的女子,她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子。仔细一看,原来是蔡红的姐姐蔡梅!



    白无常急忙上前问询:“你怎么突然来到地府?难道家中有什么变故吗?”



    蔡梅哭着给她讲了自己的经历。却原来是,清明节,她带着两个孩子去山上给丈夫上坟,不料路逢暴雨,山体滑坡,自己和孩子都丧了命。山下的家人倒还安好。



    白无常听完,暗自思忖着:“咦!她们姐妹俩长的七八分像,莫非这才是上天之意,我可娶她为妻!”



    旁边的孟婆与黑白无常常有公务往来,早就知道这白无常对蔡红的心思,于是主动拉了蔡梅与他媒,蔡梅含羞阴应没有拒绝。



    很快,地府一干鬼差衙役便为白无常和蔡梅操办了个热闹的婚礼。婚后,蔡梅带着白无常,特意显灵去见了一次身在阳间的爹娘,好让他们放心得下,自己在冥府阴间过得很好很幸福。



    从那之后,阳间的蔡老爹逢人就讲自己大女儿嫁予白无常的故事,他家的家境也大有起色。



    后来,蔡老爹还四处募捐,就在丰都城的那平都山上,给盖了一座“无常殿”,里面有白无常夫妻和两个孩子的塑像,世代享受着人世间的烟火供奉。



    而黑无常范无救,在地府公差多时,三生石上前尘往世早已知晓,感念前世恶行,深恶痛绝后,对作恶无良,善念无多之鬼魂有一个捉一个,坚决不放过。



    他们黑白无常的名头,在幽冥界域地府衙内与牛头马面相当,皆是奖善罚恶,铁面无私的鬼差神使。



    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专职缉拿鬼魂的神,给恶人带来的只有灾难,给邪人带来的只有恐惧和不安。给善良之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给正气之人带来的是安宁清静。鬼跟人一样有善恶之分,黑白无常在,自有分晓明见。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恨无常清曹雪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