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寻觅之文官出征

A+A-

    游街共三天,第一天结束后,便去参加琼林宴。



    琼林宴在御花园边的一个叫琼林菀的地方举行,十六名进士,包括恩师秦太傅,还有几位协助的大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皇帝亲临,为新科贵人们赐酒。



    将宴会推向了高潮。



    萧逸轩并没有坐久,赐酒后,就回承乾宫了。



    这几年,他夜夜宿在承乾宫,每天都去看那美人,但又不碰她,好吃好喝的供着,如同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



    若没有这美人看,他真的会疯掉。



    后宫众佳丽有向太后娘娘反映,皇帝不公,独宠承乾宫,这十几年也不选秀,这样下去,怕后宫娘娘们会生怨恨。



    而太后娘娘只是赏了一些东西给各宫娘娘,并没有去管皇帝。



    这样的事长了,也就习惯了,众娘娘们无聊,又不能出宫找娘家,只能无聊的度日子。



    有孩子的还好,那些没生过的,就更惨了,将来皇帝若死了,她们是要陪葬的。



    这几年,陆陆续续有宫妃假死离宫,李大总管报告给萧逸轩,但萧逸轩让李四胜睁只眼闭只眼就行,让她们去吧。



    于是,皇宫三天两头有妃嫔出葬。



    都是那些没孩子的妃嫔。



    萧逸轩走后没多久,秦太傅让大家自由喝,也可看看这苑中美景,于是,苏状元便独自到苑中的凉亭坐着吹风。



    这时有一个太监来找苏景颖(苏二)。



    “奴才见过状元公,这是给您的信”太监将信拿给苏二。



    苏二打开信一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信中内容:林哥哥,还记得你我的山盟海誓么?



    “公公,对不起,本官在家里已有贤妻,并不认识什么瑶儿,也不姓林,你送错信了。”苏二将信还信太监后,不敢独自在凉亭坐,马上回到宴会,去找秦太傅论文吟诗作对了!



    太监收了信,出了琼林菀,回到玉清宫。



    “奴才篮子,拜见主子”太监跪在一贵女面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十九公主萧玉瑶。



    现在的她,已经十五岁,如花的年龄,身材前凸后翘蛮腰,脸,原本是婴儿肥的圆脸变成瓜子脸,原本可爱形变成了妩媚形。



    “起来,他怎么?”萧玉瑶问。



    “主子,那苏状元他不认识什么瑶儿,还在已经娶有妻子,奴才找错人了,还他不姓林。”太监倒也没添油加醋。



    “什么,不认识,还已经娶妻了么?好啊,好得很,薄情负心之人,真该死,以为改个姓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萧玉瑶笑得眼泪流。



    一张如玉的容颜变得狠毒扭曲。



    她从西岭回来后,就得了郁症(也就是现在的抑郁症),整天想轻生,几次自杀被救回来。后来被萧逸轩送到皇恩寺,听佛经一年,才慢慢的好起来。



    对于林云淮,她还是忘不了,深埋心底,也许是初恋,也许是救命恩人的原因,还是得不到才更深刻,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何种原因。



    她有时会幻想,在哪年的某一天,会再次遇到心中的他,是否能破镜重圆,重温旧梦。



    



    之后,她每年春季都会去皇恩寺为南昭国祈祷三月。



    整个南昭国人人都知十九公主心地善良,为国为民,甘愿到皇恩寺吃斋念佛,为南昭国祈福。



    萧玉瑶在南昭名声也是越来越好,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篮子,你一会去找禁卫军的统领韩冲大人,叫他一会到我这来一下。”萧玉瑶哭过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若不是眼睛还红红的,谁也不会想到这一脸和善的十九公主,正在酝酿着大阴谋。



    不久后,一道身穿盔甲的高大人影出现在玉清宫内。



    谁也不知公主与统领了什么。



    吃完琼林宴,众人各自回驿站,因为还没分到府邸。



    第二天,第三天,整个游街,老百姓都非常欢迎,热情。



    游街完了后,便到了封关环节。



    苏二被封了一个正六品的翰林院的古史主编修。



    这是破例是,往年的状元都是从六品官。



    榜眼自己要回老家,于是封了正七个品县令。



    探花则也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现史助修。



    其他人早就在几天前封了个从七品,八品,从八品的官。



    官虽,但这些人都非常开心,这代表自己已进入庙堂,只要努力,终有向上爬的梯子。



    半个月后,卢州的狼牙山,闹山匪,比当年的二龙山有过而无不及。



    这让朝廷头痛,当年的二龙山,官府多年围剿都不见效,还要阎罗殿牵头,聚一百多家武林门派,才能成功,但这几年,武林非常平静,连武林会都由一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了。



    都要由武林人去剿匪,根本不可能。



    只能由朝廷自己想办法。



    这朝廷上早朝有规定,最官员也要从五品,刚好苏二是正六品,不用上早朝,他每天只需到翰林院报告,然后到古史的那间房里,整理古典,古籍便可。



    今天,他依然穿上的的新官袍,天蓝色官袍,补子是一只美丽的鹭鸶鸟。



    头戴黑纱官帽,精神奕奕的去上职,人才刚到没半个时辰,便有太监来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听闻苏卿才智过人,武功高强,今有狼牙山匪类伤人,特封苏景颖为剿匪先锋,带领两万步兵,前去剿匪,即刻出发,钦此!”太监念完后,将圣旨塞到了还傻傻分不出东西南北的苏二怀里。



    然后:“苏大人,接旨啊,进贤门外,两万步兵,已经从兵部领命等在那里了,军令如山,耽误不得,快出发啊!”太监见苏二也不接旨,也不谢恩,整个人傻掉在那,好心提醒。



    众翰林院的同僚也反应过来,有的来扶苏二,有的不解的问传旨太监!



    “公公,您也知我们翰林院都是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皇上让苏大人去剿匪,您确定是真的!”邓超元皱着眉问,还从身上拿了一锭银子塞给传旨太监。



    传旨太监收了银子,虽然觉得少,但,必竟是别人给的,不收亏了,所以收了,好心的:“这个咱家不知,咱家只是奉命传旨,上面指名道姓,你们自己看看,没错的话,快点去点卯出发,否则误了时辰,是要吃军棍的。”



    完,转身便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