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大军抵达开京

A+A-

    西京城破的硝烟尚未散尽,李世民已策马入城,柳海魅紧随其后。



    马蹄踏过染血的青砖,两侧跪伏的高丽降卒瑟瑟发抖。



    “陛下,西京已下,高丽门户洞开。”种师道银须飘动,拱禀报。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街道两侧焦黑的断壁残垣。



    火器营的震天雷在城墙上撕开的巨大缺口触目惊心,碎石间还夹杂着守军的残肢断臂。



    “令全军休整一日。”



    李世民声音低沉,\"明日寅时开拔,直取开京。\"



    赵构兴冲冲地跑来,脸庞沾满硝烟却掩不住兴奋:“皇兄!那些高丽蛮子见了咱们的巨炮,吓得屁滚尿流!”



    “九弟慎言。”



    赵楷从后面拽住弟弟的衣袖,低声道,“皇兄正在思考战略。”



    李世民却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此战记你首功。不过”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张仲熊押着几个衣着华贵的高丽人走来。



    “陛下!”



    张仲熊声如洪钟,“逮着几条大鱼!这是高丽西京留守金富轼,还有几个贵族老爷!”



    被按跪在地的金富轼突然抬头,用生硬的汉语嘶吼:“宋国暴君!尔等恃强凌弱,必遭天谴!”



    柳海魅美眸一寒,纤已按上剑柄。



    李世民却抬制止,缓步走到金富轼面前。



    “恃强凌弱?”



    李世民冷笑,“当年高丽趁辽国虚弱,侵占江东六州时,可曾想过这四个字?”



    金富轼语塞,脸色涨红。



    李世民不再理会,转身对张仲熊道:“押下去严加看管。传令各营,严禁扰民,违者军法处置!”



    “诺!”众将齐声应命。



    夜幕降临,西京原留守府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站在庭院中,仰望满天星斗。



    柳海魅悄然走近,为他披上锦袍。



    “陛下,夜凉了。”



    李世民握住她的柔荑:“魅儿,你看这星空,与汴京有何不同?”



    柳海魅微微一怔,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似乎更明亮些。”



    “是啊。”



    李世民轻叹,“当年唐太宗征高句丽时,看到的也是这片星空。”



    柳海魅心头一跳,皇帝言语中那种亲历其境的语气再次出现。



    她正欲询问,忽听李世民继续道:



    “明日途经安市城,朕要去看看。”



    “安市城?”



    柳海魅疑惑道,“那不过是座荒废的城”



    “不。”李世民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那是十万唐军埋骨之地。”



    柳海魅愕然,皇帝对那座早已湮灭在历史中的城池,为何如此执着?



    



    与此同时,开京王宫。



    王楷瘫坐在王座上,中酒杯倾斜,琼浆浸湿了华贵的冕服。殿下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



    “废物!都是废物!”



    王楷突然暴起,将酒杯砸向跪在最前的兵部尚书李成桂,“五万大军,一日就丢了西京?”



    李成桂额头被砸出血痕,却不敢擦拭:“兵部陛下,宋军火器实在实在”



    “闭嘴!”



    王楷歇斯底里地咆哮,“传旨!征调全国十六岁以上男子!拆民房加固城墙!准备火油、滚木!”



    丞相崔忠献颤巍巍出列:“陛下,是否考虑议和?”



    “议和?”



    王楷狞笑,“赵桓会接受吗?他灭金国时,连金国宗室都要当众献舞羞辱!”



    殿内一片死寂。



    王楷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般瘫软下来,“派人去倭国再派使者告诉他们,只要肯出兵,条件随便开”



    



    翌日寅时,宋军开拔。



    李世民特意绕道安市城。



    残垣断壁间,他驻足良久,指尖抚过斑驳的城墙砖石。



    柳海魅默默守在一旁,看到皇帝眼中闪动的泪光。



    “陛下”柳海魅轻声唤道。



    李世民回神,自嘲地笑了笑:“魅儿可知道,当年唐太宗在此损兵折将,回朝后大病一场?”



    柳海魅心头一震,皇帝对唐太宗的了解,未免太过详细



    “走吧。”李世民翻身上马。



    大军继续前行,铁蹄踏过青翠的稻田,惊起一片飞鸟。



    远处,开京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赵构策马追上,兴奋道:“皇兄!张俊派人来报,倭国派了支水师来援高丽!”



    “哦?”李世民挑眉,“多少人?”



    “约莫两百艘战船,兵力万余。”



    李世民冷笑一声:“传令张俊,让他好好'款待‘倭国水师’。”



    



    “诺!”赵构领命而去。



    柳海魅望向远处渐渐清晰的城墙,轻声道:“陛下,开京城防比西京更坚固”



    “无妨。”



    李世民目光如炬,“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城墙都是徒劳。”



    他转向身后严阵以待的火器营,二十门巨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传令全军——”



    “就地扎营,明日一早攻城!”



    



    夕阳西沉,暮色如血。



    开京城外五里处的平野上,十万宋军如蚁群般有序铺开。



    “立——寨!”



    随着张克戬一声令下,四万如臂使指般行动起来。



    铁锹翻飞的沙沙声连成一片



    丈余深的壕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平原上延伸。



    削尖的木桩被夯入土中,组成拒马防线。



    伙头营的炊烟最先升起。



    五百口铁锅架在临时垒就的灶台上



    伙夫们挥汗如雨地翻炒着腊肉干菜。



    米香混着豆豉的气息在营地弥漫,引得巡逻士兵频频侧目。



    “陛下有令!”



    传令兵策马穿过各营,\"今夜加餐,每人二两肉!\"



    欢呼声如浪涛般掠过营地。



    陌刀军的壮汉们迫不及待地排队领饭,铁盔在夕照下泛着橘红的光。



    中军大帐内,柳海魅正帮李世民卸甲。



    纤指拂过冰凉的铁甲衬里,触到内衫被汗水浸透的背脊。她轻唤李福全:\"取些热水来。\"



    \"不必。\"李世民握住她的腕,\"让将士们先洗。传朕口谕,伤兵营加倍供应热水。\"



    帐外突然传来争执声。



    赵构扯着嗓子喊:\"皇兄!倭国水师\"



    帐帘掀起,赵构踉跄跌入。



    他锦袍下摆沾满泥点,却掩不住满脸兴奋:\"张俊在釜山外海全歼倭船!生擒了倭将平忠盛”



    正着,赵楷也挤进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皇兄!斥候探得开京城内正在拆民房\"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梆子声——开饭了。



    “先用膳。”



    李世民拍拍两个弟弟的肩膀,“边吃边。”



    中军帐前的空地上已摆开矮几。



    亲兵捧来粗陶大碗,粟米饭堆得冒尖,上面盖着厚厚一层腊肉炒菘菜。



    李福全试过毒,又给李世民布了半碗苦荞粥。



    赵构狼吞虎咽间仍不忘比划:\"倭船摆的是鹤翼阵,张俊用火攻\"



    柳海魅口啜饮着莼菜羹。



    赵楷捧着粗陶大碗,顾不得锦袍沾上油渍,大口扒拉着腊肉饭,时不时还从赵构碗里偷夹两筷子腌菜。



    种师道则端着碗蹲在营帐旁的石墩上,银须随着咀嚼一颤一颤,时不时捋须点头。



    这军中的粗茶淡饭,倒比汴京酒楼的山珍海味更合老将军胃口。



    “慢些吃。”



    李世民笑着将面前的肉脯推给两个弟弟,“明日攻城,有的是力气要使。”



    赵构嘴里塞满饭食,含混不清地道:“皇兄放心!明日臣弟定用震天雷把开京城门轰个稀巴烂!”



    着还挥舞筷子比划爆炸的姿势,险些打翻赵楷的汤碗。



    “没规矩!”



    赵楷佯怒,却趁弟弟不注意,把他碗里最大的一块腊肉夹走了。



    赵构急得直瞪眼,筷子指着赵楷的碗:“皇兄!三哥抢我的肉!”



    帐内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帐内顿时一片哄笑。



    种师道捋着银须,笑得胡须直颤。



    柳海魅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满是促狭。



    李福全站在李世民身后,老脸笑成一朵菊花。



    折彦质、姚雄、姚平仲、张仲熊等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铠甲哗啦作响。



    “哈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大笑,从自己碗中夹腊肉放到赵构碗里,“九弟多吃些,明日还要靠你的火器营破城呢。”



    赵楷眼珠一转,筷子又悄悄伸向赵构的碗。



    李世民眼疾快,中竹筷啪地打在赵楷背上。



    “哎哟!”



    赵楷缩回,委屈巴巴地撇嘴,“皇兄偏心!就疼九弟!”



    李世民无奈摇头,又将最后一块腊肉夹给赵楷:“多大的人了,还跟弟弟抢食。”



    种师道见状,连忙将自己碗里的腊肉夹到李世民碗中:“陛下操劳,也该补补身子。”



    “种公”



    李世民刚要推辞,却见老将军微笑地看着自己,只得笑着摇头,“罢了,取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