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没得选

A+A-

    这没帮着劝和,却反倒劝离,这叫什么事儿?



    赵太妃自然一万个不同意,她激动得差点又要出口斥责。



    到底是理智占了上风,她看向凤榻上的人,不高兴地止了话。



    太皇太后似笑非笑地半倚在榻边,悠悠看着她。



    “吧,你有什么鬼主意?”



    姜还是老的辣,她的那点伎俩一眼就被看穿了。



    温梨捏起一旁桌上的枣子茶浅啜一口,这才慢慢回道:



    “什么事都瞒不过母后的法眼。”



    “儿媳也没什么好主意,就是一点馊主意罢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太皇太后勾起嘴角,深深看着她。



    “来听听。”



    放下茶盅,她娓娓道来:



    “儿媳想着,既然都闹到要和离的地步,想来三嫂已经忍到了极限。”



    “那不如就成全一下她?”



    “不行,本宫都了,不会同意的。”



    赵太妃气鼓鼓别过身,再次厉声反对。



    要和离也该三郎提。



    他堂堂宸国握重兵的亲王,怎可被一介女流休离,出去丢尽皇家颜面。



    温梨瞥一眼,缓缓解释道:



    “太妃莫急,且听我把话完,听完您再决定是否同意。”



    “三嫂如今已经寒心,若是一直困住她,这夫妻离了心,这个家也长久不了。”



    “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要么三嫂蹉跎而死,要么相互折磨,何苦来哉。”



    “不若这样,以一年为期限,让三嫂跟着三王爷去东南,太妃娘娘不能再以任何理由阻拦。”



    “一年后,若三嫂还是执意要和离,那再由夫君和陛下下旨赐两人和离。”



    “如此,也算全了两人夫妻一场的情分,别捆着做一对怨偶。”



    按照赵太妃这样把控着儿媳的段,温梨本不想干涉。



    三王爷虽然看着不可靠,但也没什么大过,就是不会疼人。



    其实以三嫂的能耐,她不是对付不了赵太妃这个婆婆。



    主要是丈夫是个猪队友,加上他赴东南时,国家动荡,她过去也是添乱。



    所以只是设法去了自己父母身边,连生孩子她都没回京都。



    大战休止,边境暂时安稳,得了他回京述职的消息,她满怀欣喜地赶来见他。



    结果得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再结合自己守了这么多年的活寡,没得过他多少嘘寒问暖和宠爱,没意思极了。



    想了想,没必要再这样煎熬下去,脱离了这枷锁,她想快活地活一回。



    同是女人,温梨自然是要帮她一把。



    但是如果她直接开口,结果就如现在这般,别钱太妃极力反对。



    就是太皇太后,也是不会答应的。



    那就只能用迂回策略。



    “一年之期?”



    “是,这一年,就算给他们夫妻二人一次再考验的会,您看可成?”



    太皇太后却摇头失笑:“按照老三那不开窍的样子,恐怕一年还是这个老样子,没什么改变。”



    温梨翘起嘴角,笑着争取:



    “那就敲打和提醒他一下,让他看一看九郎是如何疼人的,学一学,看看能不能开窍?”



    “若都给了他会,教他怎么做,他还不屑去挽回的话。”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明他确实不爱重三嫂,活该他被和离,孤家寡人一个。”



    “老九媳妇——”



    “准了!”



    “娘娘?”



    赵太妃慌了,焦急看着太皇太后,“您怎么能答应呢?”



    “这可是先祖定下的婚事,如何能和离?”



    赵太妃就是个古板和执着的老古董,温梨没再让她有会反对:



    



    “太妃娘娘,其实按照三王爷现在的身份,他若和离再娶。”



    “有的是高门大户的千金姐愿意嫁给他。”



    “续妃的身份家世不一定比三嫂差,您何必阻挠呢?”



    “至于先祖指婚,当初是看中三嫂出身将门,能管住三王爷。”



    “如今三王爷已经不再是那个混不吝啬的纨绔王爷,您到底舍不得什么?”



    “再了,以沈老将军的功劳,开庙请先祖成全二人和离,这点恩德先祖肯定会体谅。”



    “陛下和九郎也会同意的。”



    “毕竟惠州可还需要沈老将军和沈家军镇守。”



    要是三王爷真那么不靠谱,那三嫂真想狠心离开,有的是办法。



    大不了不用沈秋婉这个身份,只是这到底是一个太激进的办法。



    三王爷若不肯放,找过去还是会纠缠不休。



    太皇太后斜着目光盯着这个外表看似柔弱无害,实则颇有点心的儿媳。



    有心就好,九郎这样的身份,他的王妃,自然是要有点段。



    现在她完全满意这个儿媳了,就是段还是太稚嫩了点。



    和离可以和离,但是只要沈家在,沈秋婉就还是不能脱离了皇家的掌控。



    缓一年,也的确是个缓兵之计。



    思忖片刻,她朝身旁的徐韵吩咐:



    “去把两人叫进来。”



    “是。”



    太皇太后竟然真被动了,赵太妃跌坐回座位上,失了精气神,有些颓然。



    沈婉秋和萧行仲被请进来,跪在太皇太后面前。



    主位上的人幽幽开口道:



    “秋婉,哀家同意你和离。”



    沈秋婉原本灰暗无光的眸子瞬间亮了起来。



    还不等她开口谢恩,身旁的萧行仲却激动道:



    “太皇太后,儿臣不答应,死也不和离。”



    现在不肯和离,早干嘛去了?



    太皇太后瞪他一眼,“你激动什么,谁叫你自己作孽。”



    “儿臣不就是待在边境这么久,回来想放松一下。”



    “就上花船喝个酒,又没碰那些女人,至于到和离这个地步吗?”



    “九郎和几个使臣、外邦的商客都在,又不止儿臣一人。”



    “弟妹都没跟九弟计较,婉儿,你到底为什么就是不能原谅我。”



    着看向身旁的人,着急问道:



    “我都向你保证了,以后再也不会如此,你就别再气话了好不好?”



    哎,温梨直摇头,这位三王爷真是,都这个时候了,还是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太皇太后也直摇头,瞥两人一眼,继续开口道:



    “哀家可以答应你们和离,但条件是,一年以后才能和离。”



    “这一年期间,你再给三郎一次会,哀家也准你带着孩子一起前往东南。”



    “若一年后他还是没办法让你回心转意,到时哀家亲自给你写和离书,再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如何?”



    “太后太后。”



    “你闭嘴,哀家在跟秋婉,没你插嘴的份。”



    “哀家可以给你三天的时间考虑,两个选择。”



    “一,不许和离,二,缓一年。”



    “这一年,还是哀家看在梨儿和她腹中我乖孙的面子上应的。”



    “你看着选。”



    还用选?这根本是没得选。



    沈婉秋抬头看向坐在凤榻另一侧的温梨。



    朝她投去感激的目光。



    她权衡一二,直接磕头回道:



    “好,臣妾答应第二个条件。”



    “可我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