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开窍开歪了

A+A-

    第325章开窍开歪了



    “哎哟,老三这是开窍了?难得呀?”



    赵太妃原本气恼她拿自己儿子出来作比,正要开口找补两句。



    结果话还没出口呢,儿子的书信就到了,喜得她骄傲地怼了钱太妃一句:



    “谁我家三郎没有孝心的,看看,这不是也来信了吗?”



    “钱姐姐是没办法体会有儿子的这种乐趣的,对吧娘娘?”



    “快拿上来与我瞧瞧,我儿都跟我了什么思念和祝贺之言。”



    太监欲言又止,为难地看她一眼,又看向王后身旁的三王妃。



    钱太妃嫌他磨磨叽叽,出声催促道:



    “快呈上来,你这太监,忒没眼色。”



    见她要生恼了,太监只能乖乖双奉上,鞠一礼,连忙躬身退下去。



    赵太妃拿到书信,兴致勃勃拆开书封,清清嗓子,打开书信直接当众念了起来:



    吾妻如晤:



    边关寒风凛冽,朔雪纷飞,又是一年岁暮。遥想家中,应是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然吾身为边将,职责在身,未能归家与汝共度佳节,心中愧疚难言。



    自别家以来,日夜巡防,不敢有丝毫懈怠。边关虽苦,然念及家中汝与稚子,心中便生暖意。



    汝素来贤淑,持家有道,吾虽远在千里,亦知家中一切安好,皆赖汝之辛劳。



    每每思及此,吾心甚慰,亦深感亏欠



    赵太妃脸上挂着的得意之色渐渐垮下来,声音也越念越低。



    念到此处,她再也没脸继续念下去,急忙将中书信塞进儿媳中。



    信写是写了,可惜是写给妻儿的,独独没提及她这个亲母。



    赵太妃又酸又羞。



    沈秋婉捏着书信烫得想扔出去。



    钱太妃哈哈大笑地凑过来,瞄她里的书信。



    “怎么不念了,我们还想继续听下去呢?三郎终于出息了,也知道给媳妇和母妃写信了呢。”



    “哎哟,真是要酸死我们了。”



    “可不是,像我们这样没有儿子傍身的,只有羡慕的份儿。”



    众人偷笑不已,趴着椅背低下头去揉肚子。



    刚才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丢脸。



    赵太妃之所以念不下去,估摸是扫了一眼,信中压根就没问候她一句。



    这三郎也真是,这样的节日,好歹提一嘴。



    或者像三郎这样,单独写一封,这样就不会让婆媳二人陷入尴尬。



    听他在学着怎么疼爱自己的妻子,努力追求三王妃,请求她改变和离的想法。



    现在看来,这窍是开了,但是开得有点歪。



    众人起哄让她继续念下去,沈秋婉可不是赵太妃。



    臊得她一把将信塞进嘴里,直接嚼烂。



    所有人看得一愣,连忙上前阻拦。



    “哎哟苍天,快吐出来,这东西能吃下去的?心吃坏肚子。”



    “三媳妇,跟你开玩笑的,快吐出来,吃不得。”



    “我们不看,不看了,你快吐出来,真是要了命了。”



    “让你们看笑话,看把我媳妇惹得,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找你们算账。”



    “三王妃您快吐出来。”



    



    场面一度失控,乱哄哄的,最后沈秋婉是吐出来了,但那信也是没法再看。



    众人无奈,没敢再开玩笑。



    有了这两封信,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不少。



    到了酉时正,平安门的烟火炸响夜空,众人纷纷爬上御花园的灵犀楼去看烟火。



    待看完烟火,众人又踏着厚厚的积雪回到凤祥宫。



    



    大伙坐在一起烤火吃茶聊天,几个辈取了棋盘直接盘腿坐在壮墩的软垫上对弈。



    王嬷嬷怕他们冻着,命人去取了几床厚被过来,让他们盖在腿上。



    太皇太后躺在软榻上,看着一屋子热热闹闹的,嘴角一直挂着笑意。



    戌时,厨房擀好面皮,在厨房将馅料备好,端了东西到偏殿让大家伙一起包饺子。



    本来这种活儿让厨房里的宫女下人做就行。



    但温梨还是想给大家找点事情做,自己动包,吃起来才更有意思。



    众人一看包饺子,顿时困意全消,立刻来了兴趣,纷纷围到一起包饺子。



    热闹的气氛再次被渲染起来。



    “这是王后命奴婢洗干净放到沸水里煮过的铜板。”



    “一会儿各位娘娘和主子包的时候,顺包几个进去。”



    “不多,就十枚,意蕴十全十美,一会儿看谁运气好。”



    “吃到铜板的,来年觉得好运连连。”



    “这个有意思,快快,给我来一枚。”



    “你就算了吧,就你这口子都捏不紧的,一会儿漏出来白白浪费一枚好运。”



    “哈哈哈”



    众人一阵起哄。



    人多力量大,饺子一会儿就包好了。



    虽然包好的饺子参差不齐,但自己包,丑的也是香的。



    等饺子下锅煮熟,桑婆婆直接用大铜盆装,想吃多少自己盛。



    煮好的饺子一上来,大家一窝蜂抢着盛。



    温梨盛了一碗,先端给软榻上的太皇太后,这才又折回去盛自己的一碗。



    徐姑姑本来想等大家都盛好,再过去给太皇太后盛,不想王后给她盛过来。



    她笑着夸道:“娘娘好福气,王后时刻念着您,您快尝尝看。”



    “这可是王后娘娘给您抢过来的头碗饺子,彩头可好了。”



    太皇太后笑眯了眼,目光中全是得意之色。



    “你自己也去盛一碗,今儿个不讲主仆之分,就当普通人家过年。”



    徐姑姑笑着将勺子递给她,“奴婢知道了,等第二锅上来,奴婢就去盛。”



    太皇太后吃了三只,第三只的时候咬到了硌牙的东西。



    徐姑姑连忙掏出锦帕接住,捏出来,果然是一枚铜币。



    徐韵立刻笑着道:“娘娘福气当头,吃到第一枚铜钱了。”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众人羡慕不已,连忙低头开始扒自己碗里的饺子。



    萧麟郅一口一个饺子,一连吃了十只,却没吃出一个带铜板的。



    倒是宥儿,第二个就吃到了,就是这铜板夹进了他的牙缝里,疼得他泪水直流。



    瞬遂吃第十六只的时候,也吃到了一枚。



    温梨舀第二碗时,盆底已经不剩几只,她索性都舀进自己碗中。



    她一边走回座位,一边舀起一只就吃,接过第一只就吃出铜板。



    再吃一只,又是一个。



    “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双喜临门啊。”



    所有人尖叫连连,再次低头苦干。



    桑婆婆将空盆端走,去装第二锅。



    萧麟郅不干了,他吃完了一碗,结果一枚都没吃到。



    气得他直跺脚。



    待第二盆上来时,他直接换了跟瞬遂一样的大海碗。



    温梨笑着劝阻,“你这肚皮不怕撑破的?量力而为,别吃吐了。”



    皇帝拍着胸脯保证,“婶婶放心,我自有分寸。”



    大眼一瞪,歪了头直接开干。



    “就不信吃不到一枚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