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还没动静?

A+A-

    几个兄弟瞬间将他团团围住,一颗颗脑袋凑到他面前好奇地审视起来。



    “看不出来啊,我们兄弟几人也算朝夕相处。”



    “你这是什么时候暗渡陈仓的,我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是哪家的娘子撩拨了你这颗万年不变的骚心。”



    离舟、影从和赤剑一边堵着人,一边绕着他走,三人轮番拷问。



    就连座位上的萧行严都搁了笔,起身走到温梨身旁,笑意盎然地看着他。



    “我扶你过去坐。”



    温梨摇摇头,“不用,我就过来看一眼热闹而已,陶姐姐还等着我呢。”



    “我先走了,你们要是盘问出来,记得告诉我。”



    “我也好奇他喜欢的是哪家姑娘。”



    “得嘞,娘娘放心,今日不将他嘴撬开,我们绝不放过他。”



    一样都是跟在主子身边的兄弟,瞬风跟公主好上了。



    现在连这家伙也骚心暗许,就他们几个还打着光棍。



    那怎么可以,公主的男人他们动不了,但影墨嘛



    温梨离开大书房,慢慢朝着梨雪居走去。



    她一边走一边嘱咐王嬷嬷:



    “您一会儿将我院子里坐胎补身的药匀一点过去给三嫂。”



    “跟她我明日过去看她。”



    王嬷嬷扶着她,点头应下,“好,奴婢回去就去库房匀出来送过去。”



    “您今晚还去太皇太后那里用膳吗?”



    “不去了,就传了饭菜到我们自己院饭厅来用吧。”



    “连着去了好几日,一直叨扰母后也不好。”



    “让她好好休养,总过去她就会一直顾着墩儿,没办法好好吃饭。”



    “哎,那奴婢晚些让人去厨房下菜单。”



    等温梨回到自己院子,陶栖已经坐在明堂喝了两壶果茶。



    看到她进来,她连忙起身。



    “不用行礼了,陶姐姐无须这般拘礼。”



    “回到这里我还是希望能像从前一般,松散自在一些。”



    “别动不动就跪呀拜的,累人得很,我整日端着,也不舒服。”



    “这不是在皇宫里,就随意一些,不拘礼数。”



    “是,多谢王后妹子。”



    陶栖先将她回来后在溪头县和雍城开的铺子账册呈给她过目。



    温梨接过放一边,没急着翻看,打算等空闲时再瞄两眼。



    她相信陶姐姐的能耐,这两年她将京都的铺子打点得井井有条。



    有事情也冲在前面替她扛着,她做事,她放心得很。



    温梨挥将清雾等人遣到门口去候着,她笑着唠嗑起来:



    “我们回来那会儿,听了宋大人不少丰功伟绩。”



    “想来宋大人一定能当好这一方父母官。”



    “按照他的能耐,假以时日必定能大展脚,做出一番政绩。”



    她可是听了,宋大人花了整整大半个月的时间走访溪头县各村落。



    打算在薛县令修缮村道的基础上,再大兴水利和创办学堂。



    争取让各个偏远一些的村落孩子都能进学堂读书识字。



    这若是能做成,那也将是一项惠民利民的要事。



    这是个肯做实事的父母官,倒也没辜负了萧行严对他的栽培。



    陶栖却谦虚一笑,亲切地与她回道:



    “他那哪是什么大展脚,就是在薛大人的基础上得了好处罢了。”



    “摄政王白送给他的政绩呢。”



    “反正他要做什么,他自去做就是,我只管管好家中庶务,想法子赚些银钱养活自己就成。”



    就他那点微薄的俸禄,饿不死,但也富不起来。



    想到银钱,陶栖突然想到一件事,她调了调声调,与温梨过一嘴。



    只要在她这里打了招呼,也等于在摄政王那里过了明路。



    “前段时间我家大人不是设了一场接风宴嘛,溪头县和临县不少富绅和同僚都来了。”



    



    “那些人可是送了不少东西,我家大人以筹募善款的名义全收下了,造了册子。”



    “打算将这笔银子用于青罗江引渠的善款。”



    “其中有几笔来路和意图有些不干净,我家大人暂时扣下,正派人暗中调查当中。”



    “未免有人在摄政王这里捏造污蔑,我家大人让我托句话,望娘娘转达王上。”



    “宋大人为何不自己上禀?”她从不摄政。



    陶栖解释道:“这不是还没证据确凿吗?空口猜测,摄政王会怎么想?”



    “我家大人的意思是,等事情有眉目,掌握了一定证据再上禀。”



    “就是怕那帮人狗急跳墙,或者故意到王上跟前恶人先告状,扭曲事实。”



    温梨微微蹙眉,关心道:



    “那你们可要当心一些,实在解决不了的,宁可上禀。”



    陶栖点头,“知道的,我家大人他有法子可以解决。”



    “若是处理得当,可以得来一笔不的银子,那村落里办学堂的银子也就有了。”



    “没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



    夫妻数载,她还是挺了解他的秉性。



    “对了,刚才您赏我们品尝的那个西瓜瓤多汁满。”



    “我有一个大胆想法,您看咱们能不能在溪头县开一家瓜果铺子。”



    “将您这种出来的瓜放到店铺里去售卖,再搜罗一些不一样的瓜果。”



    “将它与糕点结合,或者夏日取了汁水加点冰,想来应该是非常解渴的饮品。”



    哟,陶姐姐这脑子也开始开光了,这不就是现世里的奶茶铺吗?



    “这主意是不错的,不过这批瓜我种得不多,可能暂时还卖不了。”



    “等明年吧,明年我再弄几块地出来种。”



    “行,那我先去将计划捣腾出来,明年等有瓜了再过来找您和三王妃合计。”



    “想来等到明年,您这肚子里的郡主也出生了,三王妃应该也差不多临产。”



    “那你还不如先跟我从种瓜开始呢,你计划做那么早,没瓜全是空谈。”



    陶栖一拍大腿,爽朗笑道,“等的就是您这句话啊,您要是愿意带我的话”



    “带啊,那必须带,等明年春耕,我把种瓜的重任交给你。”



    “行,那我可就记下您这话了,明年开春我就跑过来找您领活儿干。”



    两人笑了好一会儿,家常也唠完了,旧也叙完了。



    陶栖起身告辞。



    温梨扶着椅子站起来送她。



    “您起来做什么,坐着就好,不用您送。”



    温梨轻笑着打趣她,“谁我是起来送你的,我站起来松动松动筋骨。”



    “好好好,我扶您。”



    “您这大着肚子仔细着点。”



    陶栖扶她从椅子上站起来,看着她高耸的大肚子,羡慕不已:



    “白驹过隙,这一眨眼您都第二个了,就我这肚子”



    “还没动静呐?”



    陶栖摇头。



    “宫里的御医也瞧了,各种偏方也试了,还是不见什么效果。”



    “上次爷爷看了也不行吗?”



    陶栖叹气,“看了,许是我们没有子女缘吧。”



    “若是到了四旬还生不出来,我便也认了,纳妾便纳”



    “可不能松这个口。”



    温梨打断她,“这不是还没到那个时候吗?宋大人也帮你顶着,你急什么?”



    “再好好调理调理看看,不定上天眷顾,突然哪天就会降下麟儿给你们呢。”



    “先别灰心,再治治。”



    温梨一边牵着她的往外走,一边安慰她。



    这若是她自己松口让男人纳了妾,不管是多恩爱的夫妻,这有了第三者,总会出问题。



    “清雾,你带陶夫人去药芦。”



    “去吧,既然来了,让我爷爷给你把把脉。”



    “前段时日他们进过深山,不定采得什么特殊草药能治疗呢。”



    “试一试总是好的,万一能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