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做事还是要有点规划才行

A+A-

    他们打算趁着孩子们在这边先热闹一番,之后再各自到其他家去拜年。“老师,俺爹让俺给您磕头,今年要好好学,要是学不好您尽管打。”



    “老师,俺今年也好好学,再也不贪玩了。”



    “俺也一样!”



    听见磕头孩子们的话,薛成远一一认出他们,明白了:这些都是平时比较顽皮,不太认真听课的孩子。



    看来这次家长们下不轻,直接打到了这种地步,让孩子们都立志要好好上学。“行了,好好学就是了,赶快起来。”



    “不起来的话,我告诉你们的爹妈,还得再挨一顿打,快起来吧。”



    让孩子们都站起身,薛成远向屋内喊了声辛琇晶,让她拿些零食出来。“大家稍等会儿,我还拿点东西。”



    “你回屋干啥?孩子不是都在这儿了吗?”



    “我拿点东西,你就先出去,人家毕竟是来拜年的,你也得接着呀,顺便拿些东西给他们。”



    完,薛成远进屋,辛琇晶出了门,孩子们连忙齐声喊道。



    结果有个孩子脑子活络,直接喊了声“师娘”,差点让辛琇晶噎住。“拿好了,给你们零吃。”



    把年前买的糖果、从山上带回的瓜子及干货分给大家。



    过了一会儿,薛成远走出屋子:“今天拜年,图个喜庆,人人都有份。”



    着,他给了每位孩子一毛钱。



    孩子们开心得不得了,这还是他们长这么大第一次拿到钱。



    本来家里经济状况就较差,日常生活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家里的鸡蛋都是由饲养的鸡提供,然后下山送到供销社去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如食用油、盐和其他调味品。



    除此之外,生产出的粮食在向国家缴纳完税款后,按照工分还会分配一些粮食和少许现金,而这便是山屯人们一年辛勤劳作所得到的唯一收入。



    一户农民全年收入也就几十块钱而已。而在城市中工作的人即使收入最低,在转正之后一个月也能拿到20多块钱,这样一来一年就有近200-300块钱的收入。更何况在城里生活的人舍不得给孩子零花钱,在山屯的人就更不会这样做,春节给孩子红包这件事几乎是想都不必想的事情。



    “大家都回家吃饭去吧,都已经围在这干嘛?”薛成远话时孩子们都散开了,返回家中给其他家庭拜年去了。



    对于刚刚薛成远给他们的几毛钱来,一些家庭可能会将它们拿回来或者收走。能够留在孩子中的估计不会太多。



    听见薛成远的话后,郑桐从一边走出来:“在北京我还没见过这样的情形,陕北那里更加没有。来到这里反而给了我全新的体验,感觉很不错。”



    “新奇的事物有很多,你不打算先吃东西?还是要休息?”薛成远道。



    “今天是初一,我不打算睡觉,先走动走动再,等过了这几天回去的路上我再休息不迟。”郑桐,”如果在这儿打盹那真是太浪费时光了。”



    接着他们开始讨论去跃民那儿该经过森林还是下山。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天气晴朗阳光充沛,此时薛成远正与村民交谈年后要处理的一些事。



    “我们该建一个更大的新教室,而且必须要确保冬季里也能保暖,不然孩子们上课就遭罪了。”



    大家对此一致赞同:“肯定是要的,为了村里孩子,这个必须做好”。



    他还进一步补充:“同时村子也要新建一个更大的畜禽圈,不能再那么凑合了。”



    “去年我们的畜产品产量就不算太少,如果像往常那样空间狭显然已不够用,以后这个问题只会更大。”



    因此,这些计划今年都要逐一执行。



    \"好的,这些事我们都得记在心上。”



    年初二当天天气很好,暖阳高挂,在薛成远与乡亲们商讨未来的工作事务之时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老队长对众人完后,望着薛成远:“成远,如果你还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一块出来吧。过了初六我们就开始动,春耕前没别的事,正好有两个月时间,抓紧把事情做完。”



    “就这么两件大事,其他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随后就能搞定。”薛成远着,眼神不经意地瞥见不远处坐着的郑桐。



    那家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不知在哪学来的样子,两只的袖口连在一起,也藏在袖口里,像个老头。不时从袖口掏出磕瓜子,接着又缩了回去,只是盯着大家在那里聊着天。



    “好,这事过了几天就正式开工吧。”薛成远点点头。“老队长,今天不是初二吗?各家出嫁的女儿不是今天应该要回娘家吗?怎么还没有看见她们?”



    “山路远,就是靠山屯来这儿也要走上半天,更何况其他的地方呢。”



    “再山中还有风险,一般都是三两个一块儿过来,要是哪家出了点事,这一趟也就来不了了,为了确保安全才这样。”



    “我们等等,他们应该赶在中午前到这儿,正赶上吃午饭的时间,也省得再多忙什么。”



    “可以,我们就谈到这吧,我回去了,明儿准备上山。”



    



    黄挺听完却是一脸茫然:“成远,之前不是了这段时间你不上山的吗?你现在又要上去?”



    “明天我自己去就行,你自己在家里休息吧。”



    “成远,要不我还是陪你去吧,而且我正好有些事儿要和老队长以及大家汇报下。”



    到这里,薛成远看向大家:“老队长,我想趁着开春前陪琇晶回到四九城一趟。”



    “你看时间能不能调得开?若不能的话我就推迟一下,年底前回四九城也是可以的。”



    听罢,本在吃着瓜子的郑桐顿时一愣,诧异地望着薛成远。他尚未发问,旁边的柱子已经开口道:“成远,你是要探亲去吗?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些的,怎么忽然要回去探亲?”



    “你如果是在担忧后面的巡山工作,我之后可以帮助你去巡一阵。”



    拿着旱烟管的老队长想了想:“去四九城的话是不是要公社和县里开一个通行证,并且同意才能走?”



    薛成远解释道:“这个倒不是问题,主要是希望这边不出状况。如果这边没问题我就过去,顺便带琇晶去看看那边的城楼及那些相片、看看故人。”



    “还要顺带到辽沈看看,看看她的家人是否还在那里,并看望一下他们。”



    “成,是该回去看看了,在王家屯已有一年多了,总得回去一次,况且还有琇晶的事。”



    老队长点头:“你这次就去吧,大家没意见的,我陪同你去公社与县城开具证明,咱们一起去,应当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至于你上山护林的事,先别急,村里可不缺男人。这么多壮丁,随便找个都能帮你先干着。”



    “回家要紧,顺便帮我们看看城门楼和照片,代我们问个好。”“老队长得对。”



    黄挺点头附和:“你还是去做你的事吧,别担心这里的事情。”



    “村里什么都不缺,人可多得很,上山护林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屯里的人就能帮你完成。”



    “不用顾虑太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薛成远点头道:“行,到时候我会准备一下,回四九城去。”



    “但是这段时间该上山护林还是得继续护林,如果有条件,前面尽量多干点活,后面黄哥再接上,这样就行了。”



    “这”



    “嗯,就这么定了。”



    没等黄挺话,老队长便站起来道:“按照成远的意思来做,这样安排很好,什么也不耽误。做事还是要有点规划才行。”



    “大家都回去吧,嫁出去的女儿一会儿都要回来了,要是家里都没准备好,人家来吃饭也吃不成。”



    老队长话音未落,众人都各自散去。



    “成远,你真要回四九城?”



    郑桐憋了很久才开口:“你这是岔开时间了啊!我前不久刚回到陕北,你现在又要回去,到四九城谁接待你?”



    “你得轻松,但在四九城一个熟人也没有,你怎么办?”



    “现在咱们已经见了面,回四九城见面和在这里见面有什么区别?”



    “今天再好好吃一天,明天带你去部队蹭顿饭。好了,咱们回去吧。”



    看到薛成远渐渐走远,郑桐抓了抓头,心里有些矛盾。



    “话得没错,但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哦,跃民和海洋也打算一块儿回去。”



    薛成远转身对着郑桐解释道:“那时我会和我媳妇先去辽沈,跃民和海洋他们直接回四九城,我们在那边汇合。”



    “也算是一路结伴而行,至少还有些熟人。”



    “啊?原来还可以这样啊?这样一来,我不就成了最倒霉的那个了!回四九城再来长白山真是亏大了!”



    “怎么叫亏呢?”



    “那不然还能算什么!四九城的聚会没有我不完整啊!”



    薛成远微微一笑:“总有遗憾的时候。到时候袁军也会从国外回来,咱们正好可以一起。”



    郑桐看着逐渐远去的薛成远,忍不住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