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不必等

A+A-

    “让一条路出来,让我们的车辆先通过!”黄挺也在一旁高呼着,配合警方疏散人群,汽车才得以慢慢启动,徐徐前行。



    “王家屯的!不要耍花招!”有人忽然喊叫,人群中又掀起了波澜。



    “耍花招?头可断,志不倒,**人,就不算是东北汉子!”这句话一出口,全场顿时陷入沉默。



    当时人们极为看重信义,听到这样的承诺便逐渐散开了,毕竟阻碍人家的道路不是个事。



    当这辆车还未完全离开现场,一个人上前与薛成远低语几句,薛成远随即下车,与之交谈。



    “成远老弟,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面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崔有声,薛成远笑道:“正是打算过来见你。”



    “不过不在此等候怎么行!你们这动静可不啊。”



    崔有声道:“刚才几乎都要把路封死了,我若是不出来,你们怎么回去呢?”



    薛成远苦笑着:“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原本想吃饱后再送来,打算分时段运送,却不知被谁发现,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结果人越聚越多,大部分只是图个热闹,对前面的事儿其实不清楚。”



    崔有声注视着向办事处缓缓前进的车子,招:“咱们边走边谈,我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事,竟然能引起民众如此关注。”



    “顺便解释下冬天怎么会种植出作物?”



    他们边走边聊,周围的人听后心中虽感到惊讶但并未达到震惊的程度。



    毕竟,即便是在东北这种极端气候条件下冬季也能看到少量种植的例子,虽然数量稀少近乎忽略不计,而且代价高昂、收成极低,很多未及采摘就被霜冻摧毁。



    “你们山屯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总共种植了多少地?产出量又如何?”到达办公地点后,崔有声**下将车载的一筐筐新鲜蔬菜搬了下来,他赞许地点着头,“真是不错的蔬菜,不仅长得饱满还十分鲜艳,比起别的地方冬天种出的更好。”



    “方法四年前是与在黑河石油厂工作的那位同志讨论得知,由其传递上来的情报。”



    “今年初听闻我们王家屯夏收丰盛的信息后,在初雪降临之际便送来了所需塑料膜。”



    “由于资源限制加上人力不足,我们仅仅种植了六亩地。”



    薛成远大致估算了送往县委和区党委会的份量:“这批菜约有一千七百斤左右吧,未准确称重。”



    “我知道那塑料膜,确实成本较高,但效果也不错。去年每亩地收获接近三百斤。”



    崔有声点了点头,:“白菜长得快,冬季可以多轮栽种,是个好消息。”“王家屯这种主动性的生产举措好,应该受到表彰。”



    旁边的二毛听崔有声这么,急得抓耳挠腮,最后终于忍不住上前几步道:“领导,你算错了!你真算错了!”



    “哦?错在哪里?”



    崔有声拿起一根白菜,擦净后分给大家品尝,并:“你看,同志。”“不是一亩地有三百斤,而是我们种了一亩多一点地啊!”



    



    正品尝着白菜的人们闻言一愣,面带惊讶地看着二毛问:“有多少?一亩多地这么多?”



    在众多领导注视下,本来很勇敢的二毛一下子词穷了。薛成远见状,主动上前解释:“领导,事情是这样的。”



    “整个村用了塑料膜覆盖建起了温室大棚,总计有六亩地。”



    “其中只有一亩多地种植了白菜,现在看到的就是那些白菜的收成。”“这一亩多地产了一千七百多斤吗?”



    崔有声努力掩饰内心的震撼,边尝白菜边品味其甜美的味道,:“回办公室,先卸货,把空篮子留下,之后再去准备新篮子让同志运回村里。”



    “好的,领导。”



    待众人离去,薛成远深思后补充:“领导,实际上不是一千七百多斤,是一亩地产了两千多斤。”



    “村民们还尝鲜各自送了一些,毕竟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种植的结果。”



    “县上的同志们提出换取物资,留了些,地委那里同样也留下了少量,剩下的都送给了吉春了。”



    “另外四亩多地分别种植了辣椒、番茄、黄瓜和豌豆角等各种作物,因为成长期较长,还没成熟,所以没摘。”



    听完这些话,现场一时沉默。



    真是太棒了,才一亩多一点点的地,竟产出两千多斤,更重要的是这还不像庄稼,它能够连续收获。



    问题是,一亩多地怎么能产出如此多?北方可从来没有见过有这样的高产啊。“我们村施肥了。”



    “施肥?在这样的寒冬天气里,肥料都会冻得很硬,怎么施呢?更何况就是施了也不至于有这么高的增产啊!”



    薛成远笑了笑,答道:“我们村子用的是些特制肥料,简单明不了详细,领导有会亲自来看看就好了。”崔有声点头回应:“确实该看看,如果能大幅提高产量,一定要详查。”



    “如果按每亩两千米计算,假设种十亩地,从晚秋到早春每月都有一批新的蔬菜收获,加起来就是十万斤了!”



    崔有声算了算数,对薛成远道:“你们王家屯还能种植更多蔬菜吗?”“还能种,但现在缺少材料。”



    “我批准一下,给你协调一辆车,直接去黑龙江省拉材料,扩大种植规模。”



    “关于新知青的事情不必等到春天,我今天就做决定,下一批直接分配到王家屯,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罢,崔有声又问道:“这项种植技术是否可能推广开来呢?”“不一定能在其他地方推广。”



    薛成远思考了一下摇摇头:“材料有限而且难以获得,产量高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经过发酵的生物有肥,这其实是核心原因。”



    “此外还需精心照料等各种措施。”“生物有肥?原来如此。”



    旁边的人好奇地问:“沼泽里的肥料?”



    “不对,是沼气池,这个问题得不清楚。”



    “刘,你这边负责把菜入库,食堂留一部分,其余的分给吉春的老百姓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