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盐矿

A+A-

    柳意在看丰县的内务。



    不得不,丰县看上去可比以前的胡县富裕多了。



    实际上要正儿八经论起来,丰县现在也比胡县富裕。



    谁让胡县光是军费就花了一大头呢,更别提还有其他各种基础建设,每天花钱如流水,刚赚到的银钱,柳意还没有捂热,就要再次花出去。



    丰县却不一样,年茂学带着丰县的官吏学起了胡县的赚钱模式,却并没有将花钱模式也跟着一起照搬,再加上内有盐井,日子能不好过吗?



    丰县百姓们也没到那种人人有屋有存粮的地步,但对比其他县的普通百姓,生活却是好上许多。



    哪怕今年是旱年,都没饿死多少人。



    但没有武装保护的平和生活,就好像是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倒是很符合一句话: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就算突厥人不来,依丰县这种富饶平和却没有武装力量的情况,早晚成为别人眼中的大肥肉。



    年茂学可能也是感受到了这种危险性,这才赶在变粮仓之前,率先投靠柳意。



    “还是要征兵。”



    看完所有内务,柳意得出结论。



    “丰县要么不止这些盐井,要么就是有盐矿。”



    年茂学愣住:“这应当不会啊?当初丰县出了盐井后,朝廷就曾派人前来探测还有没有别的盐产,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找遍了,也只一共找到这三个盐井。”



    盐井大多产自南方,北地能有,一个县还能出三口盐井,对于丰县上下来,已经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更何况,柳意甚至没有亲自看一看丰县那几个盐井,怎么就一口断定还有别的盐井或盐矿了?



    柳意道:“盐碱地区的植物通常长得稀疏,田地里的产出也十分稀少,这个大家都知道,你看一看盐井附近的植被就是了。”



    年茂学:“”



    他还真不知道,像是开采盐这种,以前朝廷都有专人办,也不会跟当地官吏这里面的门门道道。



    柳意知道这些,也是从系统书籍里面学到的。



    盐哪怕是在现代都十分重要,更别提古代了,只要人活着,就不能不吃盐。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打仗的时候盐供应量不足,士兵们缺少了盐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连仗都打不动。



    胡县挖到一个铁矿之后,她一直心心念念,想在胡县再挖个盐矿出来,可惜探测来探测去,连个盐石都找不着。



    因此柳意一直对丰县的盐井很眼馋。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料到,这盐井这么快就到了她里。



    年茂学还在头脑风暴:“要盐井附近的植被,确实长得稀疏,什么都很难种活。”



    “可我们丰县向来如此,其他地方也是一般啊”



    着着,他突然反应过来,眼睛睁大:“大人的意思是,丰县其他地方也有盐??”



    柳意点头:“整个丰县都没多少植被,这多少是个大盐矿了。”



    “我也并不是只按照这些来推测,你看这个册子。”



    年茂学低头去看,就见柳意里拿着的册子,正是丰县官府牵头,鼓动百姓种植中草药卖给胡县盈利的记录册子。



    上面详细的记着丰县从胡县带回来多少草药种子,根茎,又分别是什么草药,价钱几何。



    后面便是以一里为界,记录着某某里在某年某月某日收割草药,由官府收购卖给胡县,得钱多少,官府又抽成多少等等。



    他不解的看向柳意,不明白着盐,怎么就扯到种植草药上面去了。



    “丰县从胡县带走了百种药草,但一些药草却是在胡县好好的,在丰县却是怎么都种不好。”



    柳意指了指上面的记录:“白芷,当归,黄芪这几样药草,都是不适合种在盐碱地上的。”



    “再看产量最高的几样药草,蛇床子,白刺,地肤这些都是适合种在盐碱地上的。”



    “因此,只要看一看丰县的药草种植,就约莫清楚这地下绝对有不少盐了。”



    不适合种在盐碱地的药草种不活,可以是巧合。



    适合种在盐碱地的药草种活了,也可以是巧合。



    但两样加在一起,再加上植被稀疏,丰县地下有盐矿的事情,也就七七八八了。



    年茂学激动的心脏狂跳,盐可是好东西,他们丰县之前只有三个盐井,就能日子过得十分顺畅。



    这要是有个盐矿



    他想想都觉得自己会半夜笑出声来。



    但刚高兴起来,很快又觉得不对:



    “可若是如此,朝廷当日派下来探查盐矿的人,怎会无功而返呢?”



    柳意:“恐怕不是无功而返,是知晓地下有盐矿,也没办法挖出来。”



    盐矿又不是白生生的长在那,只要想吃盐了,上去一勺子下去就是白皙的盐。



    盐矿是要开采的,对于开采工具十分落后的古代来,光是勘探就十分困难和缓慢。



    



    就算是知道地下有盐矿,挖掘工具也只有铁锹、镐、锤等,遇上个坚硬的岩石就要抓瞎,何况没有械设备,只能靠人力,费时费力不,还可能被大片岩石阻拦往下。



    柳意估计,那些被朝廷派来探测的人,就是知道无法穿透岩层深入地下,这才放弃。



    年茂学回忆了几秒,像是想起什么,连忙从面前的几大箱子书册里面翻找,很快找到了一本县志。



    “这里,这里记录着当初朝廷派人来的时候,那些人确实是要求官府征了几百壮丁,在一处地界挖了一个多月,后来也是无功而返”



    那个时候他还没当上丰县县令呢,但因为曾经看过县志,虽具体记不清了,却还记得自己看到这段时,那颇有些遗憾的心情。



    当时他是这么想的:要是挖出来盐矿多好!那丰县可就彻底富裕起来了!



    没想到柳大人竟只是通过看这些内务,就能看出来有盐矿,圆了他当初的遗憾。



    难怪,难怪胡县如今这般厉害。



    年茂学心中佩服着柳意,越发庆幸自己当立断,举县投靠了她。



    柳意接过来看了看,见上面记载的和年茂学所述不差,她有些惊喜的看了一眼对方。



    这年茂学,记忆力不错啊。



    而且两人共事两日,她也发现了,这年茂学,十分好用。



    真好,女儿是个好苗子,爹也是个人才。



    想来,他其他的孩子也都不错。



    “年大人,听闻你的家眷都已经找回来了,只老太爷受了惊吓还在卧床,如今可好些了?”



    年茂学不知道柳意怎么着着盐矿,又跳到了慰问自己头上。



    但他还是老实回答道:“好些了,我爹是年纪大了,医师,好好卧床休养几个月就好。”



    来,还有些感激柳意。



    丰县遭了突厥人这么一通闹,四处都乱糟糟,受伤的人数不胜数,有让突厥人砍伤的,也有逃命之间自己弄伤的,还有人一路跑到了山林里,险些让猛兽吃了的。



    要不是柳意带来了许多医护兵,丰县上下受伤的生病的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医治。



    还有他的家眷,也是柳意派了一队兵给江溪,这才将人找了回来。



    柳意:“那便好,改日我也登门探望探望老太爷。”



    年茂学当即有些受宠若惊:“这,这怎么好劳烦大人,您为了丰县,已连着忙碌两日了。”



    “年大人不也忙碌两日吗?”柳意笑问:“听闻你家中共有两儿两女,可都读过书了?”



    年茂学谦虚道:“家中孩儿都由下官启蒙,只是孩子顽劣,学识尚浅,粗通文墨而已。”



    虽然他谦虚了,但光是识字通文墨这一点,就已经打败百分之九十九的大安朝人了。



    柳意心里暗暗记下,打算找个时间上门看看。



    本来就缺人,下又多了个丰县,就更缺人了,听年茂学的父亲,也就是那位老太爷还是个秀才。



    要不是她的医术还没那么出神入化,真是恨不得冲到年家,给年老太爷几针扎好,让他起来干活。



    不过不要紧,就算年家的孩子还没长成,年茂学不是还有娘和夫人吗?



    富贵人家的女子,多多少少是有些管理经验在上的。



    看看里代表着有个盐矿的县志,虽然还没有开始挖,也不知道挖不挖得到,但有着两百万积分的柳意,还是充满了底气。



    她想,该全面推广识字上学了。



    胡县已经有了识字班,但名额还需要推荐和自己争取,这主要是因为胡县财政支撑不起来大家都去认字。



    但有了丰县这边做底,至少能运转起来了。



    人才不能从天上掉下来,那就自己造。



    年茂学见柳意沉思着什么,也不敢打扰,等她抬头了,才心翼翼问道:



    “柳大人,这盐矿,若是朝廷都挖不动,我们怎么又能挖动呢?”



    要是柳意没有系统,她就上炸药了。



    但炸药有利也有弊,一旦出了这个大杀器,就要做好被别人握在里对付她的准备。



    别的不,就现在北地还有个左将军呢。



    柳意敢保证,她今天要是把炸药掏出来。



    一个月内,左将军一定奔着飞一般的速度,左拿毒酒,右拿大刀的冲到她面前,迅速解决掉她后,再带着炸药配方飘飘然的跑走。



    柳意还不太想喝毒酒。



    还好她如今已经不再是被红薯掏空积分的柳意了。



    柳*有两百万积分*意微微一笑。



    “挖掘技术”



    她差点脱口而出“哪家强”,赶紧又把蓝翔咽了下去。



    重新开始。



    “年大人可听过挖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