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意发表”5(3k)

A+A-

    第30章“同意发表”5(3k)



    旁边几位运算所的工作人员更激动,一位工作人员忍不住叫出声来:“对对对,这个器虽然个头不太,但是还是可以带着到处跑了。”



    听见这话,厉所长和池总工转过头去,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池总工没忍住:“你不会只拿磁带吗”



    此话一出,大家一愣,随即一片哄笑响起。



    厉所长转过头:“高主任,这个磁带的容量有多大”



    “最大大概两百万字节左右。”



    这么大的容量,明显运算所的人还有点不习惯,就好像现在的人你和他讨论pb(024tb)级别的存储,短时间内很多人也反应不过来。



    过了一瞬间,池总工睁大了眼睛:“2千k这么大”



    周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叫存储自由这就是存储自由啊。



    高振东解释道:“其实磁带的数据密度可以做很大,不过这种音乐磁带因为录音本身的原因,加上考虑到数据可靠性,大概只能做到几百k到几千k之间。”



    高振东还是被前世的经验所影响,言语中对这个容量颇为不屑。



    但是厉所长和池总工他们,可就不这么想了。



    “能可靠存储几百k,那也够用了,够用了,03字长30位,容量前期磁鼓不过k,后期换磁芯了最大到k,换算过来最大也才32k字节不到。几百k字节,哪儿用得完啊。”



    激动中的池总工,提前发出了“比尔大门感慨”。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下缺点,这也算是唯一的缺点:“这个器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很慢,最大只能到千字节每秒,而且是顺序读写的,只能批量读写,做外存还凑合。”



    没想到运算所的人完全不在意:“能存大量数据随身携带就足够了,其他还要啥,再了,千字节每秒,这个速度很快了,虽然比不上磁芯更不如你的晶体管存储器,但是比老磁鼓可不差。”



    厉所长也笑道:“是啊,最早03就是用磁鼓,那速度,嗨不了。振东主任啊,可能伱是思维超前,眼界很高,可是这东西在我们看来,应是很好了。”



    池总工的脑子转得非常快:“托你的通用计算体系结构的福,我们完全可以用磁芯或者晶体管存储器做内存,要求高的器磁芯做主存、磁带做外存,要求低的,甚至这个东西都能做主存了。”



    “对对对,有了这个,很多编好的通用程序就能装在里面,随身携带。”



    “不只是程序,数据资料也是啊,几百k字节,能存多少数据啊。”



    这话不假,如果只是存文字和符号的话,00k字节能存差不多0万字的英文和符号,日后的汉字折半,因为汉字编码2个字节起。



    就在运算所的人心情兴奋,畅想未来的时候,高振东泼了一盆凉水:“各位同志,那就先试试这东西能不能用吧,不能用,一切都白瞎。”



    池总工却是无所谓,非常乐观:“暂时不能用也没关系,原理是没问题的,暂时不能用,改改总能用。对对对,先试试,先试试。”



    于是大家把线接上,运算所的一位同志接过高振东写在纸上的磁带读写驱动程序,开始工输入编译。



    好在是用写的,如果是汇编,这个过程会漫长很多。



    没多久,在运算所同志的努力下,程序编译完成。



    程序跑起来之后,进入读写测试程序。



    现在这个磁带读写驱动,只涉及到读写和始末标志定位等核心,包括校验什么的都先只是放了一个空校验函数在那儿,调用它的时候,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返回校验成功的标记。



    请运算所的同志随便输入了一段程序,高振东启动了写入指令,然后工启动了录音的录音功能。



    是的,那时候用录音磁带就是这么麻烦,全工。



    不过运算所的人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这还麻烦你是没被-3的主控制台和纸带输入毒打过。



    高振东:我真没有。



    程序不长,随着磁带的前进,很快就写完了,显示写入完毕。



    但是实际上写没写进去,现在还是不清楚的。



    高振东操作录音的按键,把磁带倒退回去。



    然后启动读取指令,启动了录音的放音功能。



    随着磁带“沙沙”的走动声,刚才输入进去的程序一行行的在屏幕上跳出来。



    运算所的同志逐字核对,最后兴奋的了一句:“一字不差!”



    现场一片欢腾,这个东西对于计算的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可是对于计算的应用普及,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厉所长兴奋之余,问高振东:“高主任,这个器多少钱贵不贵好买吗”



    高振东笑道:“诶哟,这东西是我准岳父送我的,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既然定位是民用娱乐消费品,那价格就高不了,我估计几百块反正这东西应该总比电视便宜。购买应该也容易。”



    高振东还真没问娄父这东西准备卖多少钱,做生意的具体操作,他不怎么懂,也不准备掺合,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大舅哥去办。此话一出,厉所长和池总工两人又想起高振东的“冤大头”准岳父了,忍不住笑出了声,这高主任,真特么是个人才!



    



    知道高振东在工作方面,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信口开河,厉、池二人放下了心。



    几百块便宜,就是上千,劳资也用得起!



    在大家兴奋的讨论声中,高振东请运算所的同志做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他自己来做有点浪费了,放到运算所来却正好。



    听到高振东的要求,厉所长二话没:“高主任,没问题,你。”



    高振东一条一条的往下理:“一是继续补充完善这个读写驱动程序,要加入必要的定位、块查询、校验等功能,并融入到现有的循环值守环境里,尽量透明化,让使用人员感受不到这个驱动程序的存在,让他们使用起来就自然而然,越简单越好。”



    运算所的同志将高振东的话记下。



    “二是改造一下这个录音和我的数模转换器,争取做到至少读写的时候,无需人工操作录音本体。”



    “至于仿制的问题,就由所里自行安排了。”



    厉所长有些担心:“高主任,就这一台,改造出了问题怎么办。”



    高振东露出骄傲脸:“没事儿,我已经请我对象家再搞一些回来了。”



    艹,这话当我没问,厉所长忍住了骂人的冲动。



    移动存储的事情既然解决,也到了晚上了,高振东准备回家,京钢那边马上要进场了,事情还不少。



    临分开的时候,厉所长叫住了高振东:“高主任,语言的国外发表的申请程序已经走上去了,应该问题不大。”



    高振东了然,这个事情,他没抱太多的期望,现在的情况复杂,什么结果都有可能。



    ——



    京城某地,某构内,几个人正在讨论面前的一份申请。



    这份申请,正是厉所长提上去的,关于语言相关论文材料的发布申请。



    论文是厉所长和池总工亲自操刀写的,高振东只是做了复核。他不擅长捣鼓这个,他两辈子加起来,也就只写过这辈子的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上辈子大四就被雷劈了。



    因而在这方面,毫无疑问是被厉所长和池总工按在地上摩擦的份儿,何况这还是一份全英文的论文。



    论文一作高振东,厉所长和池总工分列二三。



    至于那份名为程序语言的标准,作者就只有高振东一人了,翻译倒是有一堆。



    整个标准,并没有全部翻译过去,只是翻译了核心的部分。



    运算所的想法很简单,占坑,知道这东西存在,并且是我们国家做的就行。



    五个人在讨论是不是允许在国外发表。



    “这个是不是涉及到秘密了”



    “应该不算吧,对于计算来,就好像我们的语言一样,难道我们的汉语也保密”



    “我看也不算,这东西里面对于我们最新型的计算的东西一句话都没提,纯粹就是这位高振东同志发明了一种语言,在教人话而已。”



    “我看国外也不封锁这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就好像frtrn、lgl60,语言本身不是秘密,用语言承载的内容才是。”



    “不过这位高振东同志还真是高产,dj-59和这个都是他一个人做的。dj-59不能发出去,这个也能补偿他一下。”



    “‘’,我们名字的那个‘’,名字起得真好,发吧,挺有意义的。”



    “我觉得可以发表出去,我们也应该在科技方面有一些我们的声音。”



    “”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组长请大家表决。



    他先举起:“我同意。”



    第二只:“我同意。”



    第三只:“我同意。”



    第四:“我同意。”



    “我同意。”



    ——



    周四,高振东带着第一研究室的人,入驻京钢厂一个侧吹转炉车间,准备开展向总求援的材料的试制工作。



    项目简称为“nf材料试制项目”。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