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热爱大海的高振东

A+A-

    第54章热爱大海的高振东



    正当大家放下心的时候,突然有个年轻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个电池不能用,得重新搞。”



    谁啊谁啊光听个简介就不能用了太不科学了嘛也。



    当人们转头去看发言人的时候,想法有了点变化。



    是不是真的不能用



    ——话的人是高振东。



    前面高振东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光电材料方面,他不止一把刷子,而是有好多刷子。



    就算摄像管的光电材料和太阳能板的光电材料不同,但是同宗同源总没错,更别,有的同志还想起一个事情。



    世界第一束激光,就是诞生在一个叫高振东的人上,虽然不排除有重名重姓的可能,但是从当前的科研环境、人才分布,以及专业来看,大概率就是这个人了。



    大家都看着高振东,等着他解释。



    “n型衬底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虽然高,但是有个致命缺陷,在地上用没事,上天也行,但是在外空就不行了。”



    领导起n型衬底,高振东一下子就想起来,曾经为外系统单位加工过一批n型衬底的单晶硅片,肯定就是这一批,因为这是单晶硅诞生以来,为数不多的为十二部系统外加工的硅片之一。



    结合数量、掺杂类型,高振东很容易就锁定了这批硅片的去向,就是用在太阳能板上了。



    原来他们是用来做n型衬底的p+/n型太阳能电池了,那高振东可就有话了。



    前世作为大三就开始跟着老师做遥测系统的他,对太阳能电池还是有比较深的了解的,没办法,那个导师本事是有的,但是要求那也是真的高,原话是这么的。



    ——“这个东西,也就是给你们练个,算不上太正经的项目,但是你们练的话,就要把相关知识都掌握全了,遥测系统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通过这个课题,掌握遥测系统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为更大的课题做准备。”



    而太阳能板作为遥测系统最常见的供电电源,甚至没有之一,高振东自然是下了大功夫去了解的,这事儿不干不行,导儿骂人忒厉害了。



    所以高振东非常清楚,n型衬底的太阳能电池板上了太空是个什么下场,这也是前世为第二颗卫星搞的太阳能电池板中途换路线的原因。



    “什么缺陷”见高振东都用上了“致命缺陷”这个形容词,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恐怕是板上钉钉没得改了。



    高振东看向防工委领导:“能么”



    防工委领导知道这批板子的硅片,就是高振东那边加工的,当时全国独一家的生产能力,别无分号,就算现在,有生产能力的也不多,所以高振东对情况应该有了解,并且有了自己的见解,他问自己这话,无非就是确认这批硅片的加工是经过他的事情能不能。



    “吧,这里的同志都没有问题。”



    高振东点点头:“这批硅片是我们那里加工的,加工后有一些必要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结合理论分析,我发现n型衬底的p+/n型太阳能电池在高能辐射环境下,其转换效率会快速衰减,也就是,这种太阳能电池上了太空,会加速死亡。”



    到高振东了解的时间段为止,不止我们,全世界的航天太阳能电池全是p型衬底的n+/p型电池,就是因为这个。



    高振东得真真假假,这种检测肯定是没做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啊,他再带一句“结合理论”,那别人就不知道到底他是通过检测还是通过理论发现的了,即使最后发现三轧厂压根儿没做这种检测,也能推到理论分析上去。



    至于理论分析,那就没人能怀疑高振东了,作为光电材料方面的顶级专家,他有理论,就是有理论。



    为了能合理的把这个问题出来,高振东真是操碎了心。



    同志们一听,原来高振东的致命缺陷不是形容词,而是对事实的描述。



    ——致命(物理)。



    没有人对高振东的话产生怀疑。



    



    “快速衰减,那还真是致命了。”“嗯,对啊,不需要衰减到0,只要衰减到设计功率需求以下,就能把蓄电池生生饿死。不健康的充电过程,对蓄电池也是致命的。”



    “只知道p+/n的效率高,没想到还有这个毛病。”



    这个也怪不了做前期工作的同志,这种毛病要么就得做深入研究,要么就得上天试试,否则那是发现不了的,而我们到这个时候为止,在这两方面都没条件,这种情况下,p+/n太阳能电池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效率略高的优势,那可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这个效率太低了,哪怕到0%,也是不怎么样的,对于卫星需要携带的太阳能板的重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影响到了卫星真正的任务载荷重量。”



    不是,你这话就过分了,能到0%,都得是同志们努力才有可能够得着,你一句话就否定了



    嘿嘿,哈哈哈



    和其他同志不同,防工委的人心里大概是这么个情绪,一点儿不生气,相反还很高兴。



    防工委还没开口,有同志还是提出了疑议:“振东同志,0%还不够而且这是效率更好的p+/n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如果换成n+/p的,恐怕还到不了这个效率吧”



    不是质疑换太阳能板,而是0%效率低了这个法是不是有点不给自己留后路,细起来,也是一种前辈对后辈的爱护,甚至连理由都给找好了,换n+/p,天生就低。



    这个时候,高振东就不讲究韬光养晦了,年轻人嘛,冲劲儿还是要有的,想来这些老前辈也不会在意的。



    “是这样的,我在生产那批p+/n太阳能板衬底硅片的时候,也顺便研究过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些心得,我感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只是光电基础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有太阳能电池整体的结构也很重要,包括光学方面的一些东西。我保守估计,如果设计得当,加上对光电材料的优化,就算是n+/p的太阳能电池,其效率不会低于5%,也就是和旗佬现在的水平基本一致。”



    果然是这样,高振东的习惯,从来都不是只提问题,拉一泡就扬长而去,而是问题提出来,同时也要带着解决的方案,如果没有详细方案,至少也有技术路线,如果连技术路线都来不及,至少他能拿出一个看起来可行的思路来。



    防工委领导笑开了,有干将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不过高振东的话,对其他前辈还是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到5%!



    你这个“顺便”,也顺便得有些略深了吧,很少有人能“顺便”把一个产品的核心参数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还是转换了技术路线,采用原理更加劣势的技术来实现的。



    高振东还是第一次正式在这些顶级大拿面前出现,这第一次,就给他们带来了不的震撼,这个年轻人,不得了。



    “2吧,2%就行。”防工委领导乐呵呵的开了口,这种人才那是要保护使用的,你不打埋伏,我替你打。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高振东提5%,已经打过埋伏了。



    见防工委领导甚至都不质疑,也不多问,直接就把事情给钉死了,有的老前辈急了。



    “领导,这是不是保守一点”这年轻人技术高度不用,非常高,越是如此,越是要护着啊,这可不是地里的大白菜。



    领导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笑着摇摇头:“没关系,我心里有数,0%达标,2%尽量够一够。”



    老前辈们这才放下心来,其实防工委领导心里想的和他们完全两码事,领导心里清楚,高振东5,那大概率就是5,他敢打包票,这东西真搞出来,绝对是在5%左右,不会低到哪里去。



    对于高振东,他可太了解了,这子有时候看起来激进,但实际上非常稳健!



    “如果真能到2%,能用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哈哈哈,以前有一些不方便供电的地方,也有能力开展相关工作。”



    “对,其实%的,都能干不少事情。配合蓄电池,能长期较为稳定的供电了。”



    其实太阳能板的衰减,在地面上并没有传中那么严重,我国第一个0kw的光伏电站,是3年建设的,40年后,还有kw左右的功率,不过这个电站的太阳能板,是国外捐赠的,鬼子那时候在这方面,的确还是有一。



    高振东笑道:“对啊,比如海上,岛上,至少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用电保障,以及基本的通信保障,还能用于一些条件艰苦的地点的无人自动监测。”



    到这个,他就不困了,他上辈子第一个课题就是这玩意,信拈来了属于是。



    而在岛礁上,只要基本生活用电和通信用电解决了,就能守得住人了,空调可能暂时拖不动,但是至少给带个电风扇没问题吧



    防工委的人心里都笑了起来,高振东同志还是那么的“热爱”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