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惊天之变,不得人心的肃王府

A+A-

    第6章惊天之变,不得人心的肃王府



    事实证明,陆地天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心血来潮。



    当朱缙振将任意门打开,杨宁过来的时候。



    京城巨变的消息,就那么毫无预兆的突然传入了杨宁的耳朵里。



    “唉听了吗铁胆神侯竟然联合百官,废掉了当今陛下。”



    “你那消息都落后了,听啊,咱们现在的这位皇帝陛下是假的。”



    “假的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京畿九门都被封了,皇帝陛下据也被软禁于宫中,等待事情水落石出,所有朝事由护龙山庄铁胆神侯和内阁协理,要不是有问题,谁敢这么做”



    “是啊,听连太后都点头了,怎么可能有假”



    杨宁的神念散发,得到的消息有点杂乱。



    各种道消息在整个京城漫天飞,看似平静的京城,暗地里早已沸反盈天。



    “皇帝,被废了”



    “这怎么可能”杨宁整理好了思绪后,没有犹豫,直接转身快步闪身穿过任意门。



    天策府,朱缙振的书房。



    “你的意思是,朱无视控制了京畿九门,以朱厚照乃是伪帝为由,联合内阁百官将朱厚照软禁宫中”



    朱缙振一样吃惊不,但还是稳住翻涌的思绪,继续往下听着杨宁的汇报。



    越听,朱缙振的脸色愈发怪异。



    朱无视的确起兵逼宫,甚至于意篡皇权,登基为帝,也的确服了部分朝臣,意图废黜朱厚照这个皇帝,但并非要另立新帝。



    而是



    迎回正帝。



    也就是真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



    “殿下,朱无视要迎回谁”长孙忘情愣住了,甚至差点要怀疑她家殿下放回去的皇帝朱厚照,难道是假的



    连李承恩都忍不住在想,会不会是在归程途中,朱厚照被掉包了,不然朱无视怎么会用如此离谱的借口



    朱缙振注意到李承恩的表情,摇头道:“有薛岭和郭敬中两个陆地神仙一明一暗的照看,数十个天象环绕保护,就算是天人动都不可能不惊动他们,要想掉包,更无可能。”



    “那这”



    李承恩不是怀疑朱缙振,实在是朱无视能够用这个借口服大半的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必然是有真凭实据的。



    否则满朝文武疯了才会动废帝的念头!



    朱缙振闭目沉思了片刻,不禁摇头失笑:“好一招狸猫换太子,以假乱真啊!看来还是有点瞧了朱无视了。”



    “这”



    长孙忘情和李承恩皆面露不解。



    朱缙振提醒了一句:“南平王府的世子,和朱厚照几乎一模一样。”



    都狗急了会跳墙。



    朱无视大概就是差不多的情况。



    再加上有人暗中推波助澜,朱无视提早动,倒不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



    唯独一件事。



    令朱缙振有些意外。



    朱无视前脚刚联合群臣废了朱厚照,后脚就宣布朱厚照是伪帝,其所颁布的未通过内阁的圣旨,乃是伪造,是矫诏。



    



    “殿下,末将私以为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皇帝真与假,内阁朝臣再清楚不过。”



    “就算内阁和部分朝臣与朱无视同流合污,太后那边也不可能忍不住来。”



    “除非”



    朱缙振接过朱剑秋的话头,继续道:“除非朱无视拿出了让内阁和群臣,包括太后不得不妥协的东西。”



    长孙忘情黛眉微蹙,开口道:“殿下,那东西若是所料不差,应该就是蒙元皇帝铁穆耳上握着的,能够让大明皇室,或者皇帝妥协的筹码吧”



    “嗯!有一部分原因吧。”



    朱缙振平静的点点头。



    除非朱厚照有巨大的把柄落在朱无视和群臣的上,否则狸猫换太子这种真假皇帝的戏码,在朝堂上永远不可能上演。



    当然,朱无视肯定也让出了极大的利益。



    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他。



    “朱无视能做到如此地步,恐怕是因为那一双看不见的幕后黑,原本那份筹码很可能变成了皇帝勾结外敌的‘罪证’。”



    “再加上皇帝亲自拟定的靖难圣旨,恐怕这才是朱无视能让太后点头,内阁和群臣陪他演这出戏最根本原因。”



    朱缙振到最后,忍不住摇头。



    真正的原因,暂未可知。



    但也不难推测。



    到底,恐怕还是肃王府被人视为威胁,再加上朱厚照此次回归后拟定靖难圣旨的事,没有通过内阁,本就因为朱厚照查账和不断收拢兵权而对其有不意见的文官集团,干脆和朱无视沆瀣一气。



    长孙忘情有些吃惊,没想到真正的原因竟然是这个:“殿下的意思是,朝中文武真正妥协的原因,是因为皇帝的那一封靖难的圣旨”



    朱缙振执杯淡笑,就事论事:“四年前,肃王府扫荡兰州府,渐至陕西全境,三司往下血洗了数遍,无论武将还是文官,武林世家还是地方豪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当年弹劾的奏折多到堆满内阁一个房间,若非秘卫和忆眉亲自去京师,杀得百官噤声,才换来了陕西犹如国中之国的安稳太平。”



    话到此处,长孙忘情和李承恩等人已差不多都明白了。



    朝中百官之所以捏着鼻子认了朱无视那荒诞不羁的理由,一方面恐怕有他们暂时不了解的内幕,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出于忌惮。



    忌惮朱缙振,忌惮肃王府。



    两权相害取其轻。



    朱厚照是真是假不重要,在知道那一封靖难圣旨离开经常,落入朱缙振中的那一刻,即便朱厚照是真的,只要朱无视拿这件事为由头,朱厚照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因为,那封没有经过内阁的圣旨,动的不止是大明皇位的更迭。



    更是满朝文武百官的利益。



    “所以,满朝文武,之所以支持朱无视废帝,还不如是生怕殿下拿出那封靖难圣旨,起兵靖难,动摇他们的利益”



    “所以干脆先下为强,直接宣告天下,朱厚照乃是伪帝,同时也侧面告诉世人,他给殿下的那封靖难圣旨是假的。”



    “就是防止殿下奉旨”



    长孙忘情的一番分析,令房间内的众人脸色都阴沉了下来,丝丝缕缕的杀意不受控制的冒了出来。



    “嗯!”



    朱缙振嗤笑一声,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固然忌惮朱无视,但若是在朱无视和肃王府两相取舍,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投向朱无视那个阵营,毕竟,未来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朱无视到底也是燕王一脉,是宪宗皇帝酒后与宫女糊涂成孕的私生子。”



    “论起远近亲疏,朱无视在这方面可比孤要更得天独厚。”



    “相比起朱无视,他们更愿意孤坐上那个位置。”



    “因为,他们怕,怕大明再出现一个太祖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