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真正的职业对手(第三更求追读)

A+A-

    第3章真正的职业对(第三更求追读)



    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三辆车开始在赛道上进行“暖圈”。



    坐在看台的马明寒见到这一幕,当场表示不满道:“这跑的什么玩意,怎么是慢慢悠悠的”



    旁边晒命辉听到这话,脸上忍不住流露出鄙夷神情。



    这吊毛之前动不动就拿g输给卡罗拉嘲笑自己,结果连赛车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真是个彻彻底底的嘴巴选!



    当然,晒命辉不会把心里话给出来,而是带着讨好语气解释道:“现在这是暖胎圈,跑完这一圈就是正式比赛了。”



    “对了马少,车佬权那边安排好了吗”



    “废话,老子办事还需要你提醒”



    到这里马明寒冷笑一声:“你就等着看陈向北这吊毛,是怎么被车佬权给撞出赛道!”



    马明寒压根就不在乎这一场比赛的输赢,他从始至终的目标都是给陈向北一个深刻教训,来出自己这些天遭受的恶气。



    事先已经跟车佬权商量好,比赛时尽量引发陈向北出赛车事故,实在不行直接撞车都可以,有什么后果他来摆平!



    “有马少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晒命辉附和笑了起来,自己等着看戏就好。



    暖胎圈结束,三辆赛车回到了起跑线,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在赛道最外侧,中间是韩寒的赛事级大众plgt,最内侧则是车佬权的三菱ev6。



    并排停稳之后,三辆赛车不约而同的开始轰油门拉转速,相比较韩涵跟车佬权两个人,是为了让发动转速保持在最大马力输出区间。



    陈向北这时候轰油门,还有一项功能是给涡轮提前增压,防止起步时候出现涡轮迟滞,影响到第一时间的动力输出响应。



    这辆斯巴鲁翼豹在改装的时候,就为减少涡轮迟滞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更改排气歧管的布局之类。



    但哪怕有了这些改装,也只是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根除,更别与对的赛车相媲美。



    韩涵这辆赛事级的大众pl就不用多了,什么偏时点火系统、高压涡轮之类的改装,肯定能上的样样齐全,必然可以做到动力随叫随到。



    至于车佬权的那辆三菱ev六代,陈向北听涡轮泄压阀的声音,大概猜测到对方改了双涡轮增压系统。原理就是通过串联的方式,让涡轮始终保持高速运转,从而快速带动大涡轮给引擎提供足够的压力值。



    斯巴鲁翼豹由于水平对置发动重心低的缘故,没有足够的垂直空间来安置双涡轮,梁驰这才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法,选择更改排气歧管的布局。



    如果能采取双涡轮增压的方式,斯巴鲁翼豹的动力跟响应速度,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这时候赛道上方的五盏指示灯,伴随着“滴滴滴”的响声,一盏又一盏的红灯接连亮起。



    陈向北目光死死盯着发车指示灯,这种停在赛道上等候的感觉,让他恍然如梦。



    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开方程式的场景。



    五盏指示灯熄灭的瞬间,陈向北松刹弹离合,斯巴鲁翼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相比较在南云山跟秦连杰跑的时候,经历了这大半个月的改车跟试车,陈向北与这辆斯巴鲁翼豹愈发协调契合,他的起步速度要更快更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依托着反应速度跟起步优势,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达成了抽头领先。



    只是还没等他超越对车身,做出变道压车的操作,局势就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变化。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l,用着不可思议的加速度,短时间内就对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完成反超。同时随着在发车长直道的飞驰,车佬权的三菱ev也靠着动力优势追了上来!



    赛道、赛车、职业车,这三点相加起来是可以引发质变的,结合的效果远远不是山道、性能车、以及街头车可以比拟。



    就拿韩涵的起步来比较,可能他发车反应时间比陈向北慢了0秒,起步操作速度也慢了0秒。



    可是他这辆赛事级大众pl才950kg,相当于比陈向北的斯巴鲁翼豹,足足轻了差不多400kg!



    这份重量差距,已经不是领先区区几十匹马力能弥补,更别还有动力响应,械素质等等方面的优势。



    再加上韩涵又不是什么街头菜鸟,全国房车赛总冠军的身份摆在这里,不可能出现起步就被陈向北力压的场面。



    至于车佬权,那就是摆明了靠赛车性能硬吃陈向北!



    对于起步就落在最后的局势,陈向北神情很平静,内心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跟王胖子过跑东海国际赛道,起码领先韩涵三秒的基础,建立在双方使用统规赛车的前提。



    现在双方的起步差距,并不是由车技决定的,而是由车辆物理性能决定的。就算让舒马赫、塞纳来跑,都不可能打破物理规律,除非是遇到雨战。



    海珠国际赛道全长43公里,全程共有4个弯道,其中起步后的号弯,是一个高速右弯。



    正式职业比赛的时候,多辆赛车会在这个弯道出现激烈争夺的场景,谁能抢占到最佳入弯线,那么他的过弯速度就会快很多,然后把对给远远甩在身后。



    赛道上的三名车都知道这个关键点,车佬权400多匹马力的三菱ev,这个时候发挥出来了动力优势,直道上硬吃了韩涵的赛事级大众pl,率先抢到入弯线。



    实话当这一幕出现之后,在场观战的众人脸色都不由浮现出一股惊讶神情。



    要知道韩涵跑之前,大众222车组人员,基本上认为这是一场“过家家”的游戏。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两个车,其中一个还是高中生,居然要在赛道上跟全国总冠军跑一圈,还得采用职业比赛的发车方式。



    也就韩涵这种充斥着“叛逆与个性”的车会答应,换作其他人估计懒得搭理。



    结果这一看,起步最快的是那个高中生,入弯最快的是港岛车。



    诚然这里面有车辆性能差距的因素在,但是车没有实力的话,压根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



    对于港岛车刘绍权,年轻车组成员可能不太熟悉,不过诸如车队经理叶永,以及赛事工程师王校等老人,当年还是见过他跑方程式的场景。



    可这个高中生,就彻底属于名不见经传,却能做到起步速度比韩涵还快,着实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叶经理,这高中生哪里找来的,我刚看了一下起步反应速度02秒,已经属于顶尖中的顶尖。哪怕f车经过反应训练,平均起步时间都得025秒,他能做到这么快”



    赛道上跑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有着充足的赛事数据作为评判,比如起步反应时间当场就能计算出来。



    大众222车队的赛事工程师王校,有些不敢相信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这压根就不可能是高中生拥有的起跑反应!



    p:兄弟们三更来了,有月票的投投,循环先谢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