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约定在顶点相见

A+A-

    第92章约定在顶点相见



    泽野弘树出担任比赛工程师这句话,被惊讶住的不仅仅是土屋圭市跟铃木亚久里两人,就连陈向北都满脸不可置信的望向他。



    本田赛车学院这段时间的相处,陈向北打心眼里面认可泽野弘树的为人跟执教能力。



    虽然泽野弘树沉默寡言且比较严肃,看起来不太好相处的样子。但实际上他行事严谨、专业、公正,从来没有区别对待过任何一名学员,包括自己这个中国新人。



    并且陈向北在训练过程中,还从水谷翔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就是自己之所以能来到本田赛车学院,在于当初泽野弘树力排众议,给了自己一个试训会!



    没有泽野弘树的坚持,就没有陈向北的现在。



    亦或者换一种方式,没有泽野弘树的“慧眼识珠”,陈向北想要顺利踏入真正的方程式体系,获得通往欧洲赛车的门票,中间还将经历许多曲折。



    同时随着过完年陈向北9岁,年龄增大放在外界眼中,他的“短板”缺陷越发明显,就更不会轻易给签约或者试训的会,某种程度上会陷入一种死循环。



    不过恰恰因为泽野弘树的专业称职,反倒让陈向北从来没有,把团队成员的主意打在他的身上。



    理由很简单,想想看本田赛车学院总监,前日本超级方程式跟超级gt双料冠军,凭什么担任你一个学员的比赛工程师



    要是跑出来还好,万一没跑出成绩,泽野弘树的付出跟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陈向北选择日本赛车最低谷期,想要捡漏组建自己的赛车团队,有很多方面存在异想天开,堪称是一场豪赌。



    可在另外一些方面,他却算得上务实。



    至少陈向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想要把梁驰等几人弄进去当底层维修技师,日后再徐徐图之。从来没奢望过“工程师”级别的职业,更别技术层跟管理层了。



    现在泽野弘树却主动给了会!



    “泽野,你确定要担任中国学员的比赛工程师”



    土屋圭市不敢相信的质问一句。



    虽然rt车队跟中岛企划一样,都属于泛本田阵营中的一员。



    赛车用的本田n-gt,技术由本田提供支持,大赞助商之一是本田自有改装品牌。



    就连f的超级亚久里车队,使用的都是本田引擎,围场内当时把他们称之为本田二队。



    但rt车队终究不是本田集团!



    泽野弘树选择到rt车队,担任一个初级方程式车的比赛工程师,绝对属于人往低处走的那种。



    “没错,我确定。”



    泽野弘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该犹豫跟考虑的事情,他在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现在能给的只剩答案!



    听到这句回答,土屋圭市跟铃木亚久里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神情很复杂。



    他们都曾经跟泽野弘树共事过,很清楚对方的性格跟能力,能做出这样的抉择,必然这个叫做陈向北的新人有过人之处。



    仅仅一个雷诺巡回赛的冠军头衔,再加上打破了林可梦伟的赛道记录,含金量够跟rt车队合作吗



    铃木亚久里犹豫许久,分别跟陈向北与泽野弘树对视了一眼。从这两个人的眼神之中,他仿佛看到了同一种东西,那就是渴望与信任。



    曾经铃木亚久里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那个年代欧洲对亚洲车充斥着歧视跟不信任,哪怕有过中岛悟开创得分历史,依旧在整体局面上没有出现巨大改观。



    他踏入f围场前两年,仅在车队登场过一次,足足坐了两年的冷板凳,看了两年的饮水。



    那时候的铃木亚久里,就如同今天的陈向北一样,期望车队能给一个证明自己的会。



    也正因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铃木亚久里才会把rt车队的创队宗旨,定义为指明从底层到顶点道路。



    铃木亚久里期望通过自己的帮扶,让那些有天赋却在苦苦寻求一个会的年轻人,能踏上方程式赛车的顶点!



    “从底层到顶点的初心,我从来没有忘记过。”



    罢,铃木亚久里站起身来,伸出道:“陈向北,rt车队欢迎你的加入!”



    铃木亚久里最终做出了选择,支持他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点便是陈向北为这场谈话准备很充分,他特意让星野义约在首都高的停车场,就是想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中国子的部署,见证到最真实的临场反应。



    事实证明,陈向北精准察觉到自己的初心跟遗憾,不卑不亢的表现很优秀。



    另外还有泽野弘树的助力,身为老同事他相信对方的眼光不会看错人!



    第二点则是铃木亚久里,不愿意让超级亚久里车队几年努力付之东流。



    全面退出欧洲方程式围场的话,意味整个欧洲团队除了少部分人,能返回本田或者由rt车队接收,大部分都将面临裁员的结果。



    日后想要再重组,付出的成本跟代价,可能会是今天的十倍!



    铃木亚久里想要维系一支团队保住基础,可现在日本最有天赋的年轻车,基本上已经被其他车队给收入囊中,剩下的潜力一眼能望到头。



    他原本想要推星野义前往欧洲维系赛车团队,还收为徒弟大力培养。



    可问题是这家伙受到家境拖累,性格又孤傲不愿意接受过多帮扶,总想着靠自己去解决难处,导致影响到了职业生涯的发展。



    现在陈向北的出现,让铃木亚久里看到了替代人选。



    毕竟星野义被他给击败,同时中岛悟传来的赛车数据,表明完全不输林可梦伟,顺利的话跑到gp2(f2)有很大希望。



    唯一的遗憾,就是陈向北不是日本人。



    但超级亚久里的失败,也让铃木亚久里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成功者,才有挑选的资格,失败者只会被淘汰出场。



    想要培养日本车发展计划,前提是在f围场站稳脚跟获得成功。



    不然f车队都没有了,拿什么去给日本车席位慢慢培养



    “谢谢,铃木前辈,我会努力的!”



    陈向北站起身来握了握,语气中有着一种掩饰不住的激动。



    很多时候他对于突破跟成绩,往往都表现的很淡然,在于这些东西陈向北上辈子都接近,或者达成过。



    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获得成功理所应当。



    但这件事情陈向北上辈子,可以连想都不敢想!



    美国自由媒体时代的f,只有超级厂队才有资格在里面竞争,车的资本已经逐渐玩不转了。



    唯有在0年金融危这个时点,才拥有着弱势入围的最后会。



    就如同华利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鲸吞沃尔沃一样!



    “努力吧,从底层到顶点!”



    铃木亚久里拍了拍陈向北肩膀,然后招呼土屋圭市离场。



    他们两个曾经都跑过湾岸线跟首都高,可以是日本车坛一个公开的秘密。



    亦或者更为直白一点,日本职业车里面,没跑过地下赛事的反倒屈指可数,甚至于到了不加遮掩的地步。



    头文字d漫画监制跟技术指导,正是土屋圭市本人,他曾在采访中开玩笑“自传”。



    不过现在年龄大了,除非特殊时刻会来首都高看看,基本上不会再主动下场跑。就如同九十年代日本汽车辉煌过去了一样,这一代的车同样老去。



    他们两个走出和室,在场车都非常恭敬的鞠躬行礼,直至目送那辆本田n远去。



    泽野弘树开车跟铃木亚久里一同离开,组成团队前往欧洲参加雷诺赛事,并不是一件随口就能完成的简单事情。



    需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以及完整的合同细节,这些都需要双方慢慢商议。



    放在泽野弘树的眼中,陈向北这个年龄很明显,没有足够的能力跟经验办成这件事情。既然选择担任他的比赛工程师,双方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再加上泽野弘树跟铃木亚久里等人的多年交情,很多商业方面的协商要容易许多。



    



    就在陈向北趁着碰面时间,打算跟星野义聊几句的时候。一名首都高车凑了过来,朝他点头示意道:“哥们,有没有兴趣跑一场”



    首都高跟湾岸线的地下车向来讲究一个随性,反正街头很多时候也是“随挑战”,不如就找眼前这个陌生子跑两圈玩玩。



    实话,现场很多人都对陈向北身份好奇,能让铃木大佬接见的人,理论上差不到哪里去。



    也正因如此,才有人想试试陈向北的“道行”。



    听到这句话,如同当初在铃鹿赛道,桥本一郎向星野义叫嚣场景的反向复刻。



    这次陈向北还没多大反应,星野义却罕见的笑了起来。



    “星野君,怎么了”



    这名车有些莫名其妙,星野君突然笑什么。



    “太郎,你看过最近铃鹿赛道冬季巡回赛吗”



    “没有。”



    这名叫太郎的车随口回了一句。



    日本的汽车赛事体系非常完整,雷诺方程式这个级别的比赛,放在铃鹿赛道有着惯性氛围优势,现场才会有接近万人观战,并不意味着这种比赛影响力很大。



    绝大多数地下车,关注赛事的级别,至少放在日本f3或者gt300这个档次,雷诺还真没听过。



    “向北君他是雷诺巡回赛冠军。”



    “就一个雷诺巡回赛冠军”



    太郎脸上神情有些古怪,旁边听到星野义介绍的车,很多同样流露出不经意的轻视。



    首都高跟其他地下赛车不同,这里别的不多,就职业车多。



    诸如勒芒p3、超级方程式、超级gt、德国dt级别的车数不胜数,前f级别的都有好几个。



    亦或者准确点,日本至少超过半数f车,有过跑湾岸线跟首都高的经历,放在九十年代属于公开的秘密,两千年之后才收敛了许多。



    一个雷诺巡回赛冠军,放在首都高真是个虾米!



    见到周围车这个态度,星野义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太郎,铃鹿赛道上开方程式赛车,单圈我至少慢向北君05秒往上。”



    “至于你崇拜的山道高桥本一郎,他用房车跟向北君跑过一场,gtr对决g35没撑过一分钟就被超车。”



    “你觉得自己跟向北君跑首都高,多久就会被甩的看不到车尾灯,分钟还是30秒”



    听到星野义这番话,太郎直接目瞪口呆愣在原地。



    他虽然跑首都高居多,但心里面更想成为“秋名山车神”,崇拜对象正是桥本一郎,还期望能成为“漂移王”土屋圭市的弟子。



    结果自己偶像在赛道上,撑不过眼前这子一分钟



    日本超级gt级别的高来跑,恐怕都不一定能做到吧。



    不仅仅是太郎感到无法相信,在场其他首都高地下车,同样脸上神情满满震惊。



    很快他们就目光,转向在场的当事人桥本一郎,这家伙心高气傲又经常炫耀自己是土屋圭市的弟子。



    如果星野义假话,立马就会暴跳如雷的否认!



    结果却事与愿违,桥本一郎一言不发,脸色简直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铃鹿赛道发生的事情,会被星野义在这种场合给抖出来,以后自己在首都高还怎么装逼



    见到桥本一郎的脸色变化,在场众地下车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脸色表情由之前的质疑轻视,演变成为了满满震撼。



    什么时候雷诺级别的冠军,能强到这种地步



    对于旁人的惊讶,陈向北没有过多在意,自己来这里又不是跑地下赛车的。



    而是把星野义拉到一旁,开口询问道:“星野,你有铃木前辈当师父,赛道上也展现出天赋跟实力,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地下赛车,职业赛事还有很多选择。”



    这次能面见铃木亚久里,陈向北很清楚星野义必然在背后出了不少力。他与人交朋友始终秉持一个观念,那便是真心换真心,帮助这种东西是相互的。



    如果没有自己当初在铃鹿赛道,为星野义出头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就自然没有今天他牵线搭桥的“回报”。



    同样反过来,既然两人已经是朋友,陈向北真不愿意看到星野义沉迷于地下赛车。



    这东西玩玩可以,很多职业车都时不时跑两场,却不能拿来当饭吃。



    “我知道,但我现在更需要钱。”



    事到如今,星野义对陈向北彻底没有隐瞒。



    他跑地下赛车目的很明确,就是能拿到更多钱给母亲治病。



    目前这个时代,中日两国或者整个亚洲赛车界,都有着一种残酷现状,那便是绝大多数中低层的职业车,收入远远不如地下车。



    中国是由于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没有发展出成体系的赛事,车的名气跟影响力不够。以至于跑到顶尖的冠军车,单论比赛奖金才区区五十万。



    要知道整个赛季接近一年,就这冠军才拿五十万,折算下来各种损耗不算赞助收入,车们相当于亏本在跑。



    以至于著名如韩涵,很多时候都得等着稿费去买轮胎。



    另一边得益于经济跟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地下能玩得起赛车的往往是一群富二代。



    他们中闲钱更多,也更不在乎出去,只要能让爷高兴。



    于是乎职业奖金跟地下出场费出现倒挂,随随便便去当枪跑一场,赚的比跑一个月职业还多。



    这就导致了职业车跑地下赛事,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日本则是恰好相反,他们是赛车体系太发达,每年涌现出来的车太多,僧多肉少关注度集中在“顶流”身上,中低层就自然没有人在意。



    就好比广告商要投个赞助,亦或者找个代言人,随便往职业圈子里面一抓。不是超级方程式冠军头衔,就是超级gt冠军头衔,最次也得有个超级耐力赛头衔。



    你一个什么f4级别冠军,那真的排面不够。



    星野义很需要钱,特别是来到东京这种国际大都市,只有地下赛事的收入,才能让他维持自己跟母亲的开销。



    听到这句话,陈向北沉默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星野义还有必须要这么做的理由。



    “星野,中岛校长跟我过,他正在帮你申请本田奖学金,有了这笔钱能缓解很大压力。”



    “就算依旧不够还需要跑地下赛事,希望你也不要彻底放弃职业训练,不定日后我们俩个还能顶点相见。”



    感受到陈向北话语中的真诚,星野义郑重的点了点头道:“好,我不会放弃职业,愿来日我们还能顶点相见!”



    两人碰了碰拳做出约定,陈向北便转身坐进了丰田pr,他需要连夜赶回铃鹿市区,告知梁驰跟rt车队达成合作的消息。



    同时尽快跟东海华赛基地的成员联系,征询他们对加入全新赛车团队的要求跟意见。



    确认好一切之后,便是与铃木亚久里达成正式合约。



    丰田pr行驶在回程的高速路上,这次换作是秦连杰开车,陈向北则倚靠在座位上看着外面的城市夜景。



    “向北,你真的很厉害,我没想到你能走到这步。”



    秦连杰感慨万分的了一句,他看着陈向北从一个高中生,一步步走到今天达成跟rt车队的合作,简直就是奇迹的诞生。



    “运气罢了。”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他没有居功自傲。



    “哪有这么好的运气,换作其他人绝对不可能做到。”



    如果是别人这么,秦连杰不定还真信了,他亲眼见证了陈向北的努力跟坚持,才更打心眼里佩服。



    “对了向北,自费赛车的支出成本很大,你考虑好资金来源了吗”



    “如果没有的话,我可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