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初显的策略博弈

A+A-

    第3章初显的策略博弈



    “漂亮,陈向北应该要拿杆位了!”



    “真吊,不愧是被f车队看中的车!”



    “这可是去年新科世界冠军汉密尔顿的记录啊,陈向北这都能超越。”



    “0秒真有点厉害了,今年f3赛车有大改吗”



    “有改进,却不多,至少达不到0秒程度。”



    赛道观众欢呼雀跃的同时,还伴随着一种不可置信。



    毕竟这有些太夸张了,哪怕现场最看好陈向北的中国粉丝,都不敢奢望他真的能超越汉密尔顿的杆位,成为东望洋赛道上新的记录!



    澳岛格兰披治赛事,要迎来属于中国车的时代了吗



    “京佑,进站换胎!”



    “莫他拿,进站换胎!”



    “方俊宇,进站换胎!”



    一道道车队指令从p房发出,现在距离排位赛结束还有一分出头,理论上放弃暖胎圈的话,还能进站换胎推最后一圈。



    因为排位赛飞驰圈的成绩判定,是以倒计时结束前赛车通过起始线计算。



    意味着哪怕停表最后一秒才展开飞驰圈,成绩依然有效。



    现场比赛工程师心里面都很清楚,陈向北刚才这一圈是极致轻载油加全新软胎拼出来的成绩。如果想要夺回杆位归属,那么得同样去拼!



    虽然没时间进行暖胎圈,轮胎出站达不到工况温度。但东望洋赛道跟英国的情况不同,这里随着时间临近中午路面温度越来越高,街道赛的特性也会让轮胎升温很快。



    并不是每一条赛道都得考虑让轮胎升温,有些高温赛道车队更关注的是如何给轮胎降温。



    比如f的马来西亚站跟巴林站,都是以高温赛道著称。



    其实类似纬度还包括新加坡站,只不过为了避开白天炎热高温,f选择了夜战模式。



    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工况温度,再加上二十多辆赛车半个时的飞驰,已经让行车线上面累积了足够的橡胶提升抓地力,这才是车队敢于“豪赌”的基础。



    往往一条赛道能否跑出最快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配合。



    天时就不用多了,阴雨天肯定跑不出来。



    人和也很简单理解,最快圈速得有实力车为依托。



    最复杂的情况便是地利,除了地头蛇对赛道的熟悉程度之外,还有便是地面沥青状态。



    一条赛道抓地力最好的阶段,便是铺设新沥青的第二到四年之间,整个变化过程就如同一条峰谷线,过了峰值就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就拿中国的东海国际赛道举例,赛道记录很多一段时间内,都是由04年舒马赫创造并保持,后面哪怕赛车性能进步也没人能突破。



    赛道沥青面层就这么运营了二十年不断老化,直到24年重启f中国大奖赛,铺设了更高技术级别的新沥青。



    一年之后再次举办f中国大奖赛,从冲刺赛开始各项圈速记录就不断被打破,这就是新沥青处于抓地力峰值带来的效果。



    街道赛的路面环境比传统赛道要更加恶劣,就愈发需要行车线上面掉落的橡胶颗粒来提升抓地力。最后一分钟“地利”条件已经达到,就看各支车队的车们,能不能跑出属于自己的“星辰一圈”了。



    “泽野,我要进站了。”



    tr里面传来陈向北的请求,他只搭载了极致的轻油,错过基站窗口赛后抽检就会不通过。



    “收到,准备进站。”



    泽野弘树给了回应。



    只是接下来他目光望向奥德托,略微有些担忧的道:“领队,不知道这些出站车里面,会不会威胁到向北君的杆位成绩。”



    “能威胁到的话,他们不会等到现在。”



    “北,就是这场排位赛的胜利者!”



    奥德托提前给了肯定的回答,真以为汉密尔顿的杆位纪录是什么水货



    况且还有0秒的领先,陈向北这一圈的效果,已经不仅仅是胜利那么简单。



    他已经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足以应付跳级!



    奥德托甚至有些畅想跟期待,陈向北要是直接驾驭f赛车,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3号赛车驶离主赛道进入维修通道,梁驰率领着技师团队已经早早在维修区进行等待。



    陈向北刚把赛车停稳,众人就激动无比的围了上来,纷纷拍着他头盔激动喊道:“北哥,你拿到杆位了!”



    “向北,你还创造了新的杆位纪录,比汉密尔顿足足快了0秒!”



    “北哥nb啊!”



    能成为赛车团队维修工,身强体壮是基础条件。



    这么一顿乱拍下来,陈向北简直脑瓜子嗡嗡响,他赶紧推开面罩阻止道:“谢谢,谢谢,我知道了!”



    就在这时,奥德托从p房走了出来,淡淡补充了一句。



    “别高兴太早,还没拿杆位呢。”



    确实如此,赛道上还有着几辆赛车进行飞驰圈,理论上尘埃并没有落定!



    “车精神就是永不言败,哪怕陈向北打破了赛道记录,依旧有几名车进站换胎选择进行挑战,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港岛车方俊宇!”



    “根据目前的实时测速,方俊宇单圈速度很快,相比较自己最快圈提升了05秒之多,他能否超越陈向北呢”



    港岛解罗峰死死盯着大荧幕画面,双下意识握紧拳头为方俊宇加油。



    赛事转播也很懂本土车的热度与流量,镜头基本上全程锁定在方俊宇身上,现场观众席响起了一片加油鼓励之声,丝毫不弱于之前的陈向北。



    只是赛车的世界不是童话故事,很多时候不是你拼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方俊宇在东望洋著名的发夹弯处,速度过快转向发生了p,整辆赛车如同陀螺般旋转了一圈。



    还好发夹弯本身就是极低速弯,加上新胎抓地力非常不错,转了一圈之后方俊宇控制住了赛车,没有发生严重的赛道事故,不过最后一圈飞驰成绩废了。



    “唉,方俊宇失误了啊!”



    “东望洋赛道还是难开,没暖胎想拼星辰一圈太难。”



    “陈向北还真有点东西,连本土车方俊宇都开不过他。”



    “方俊宇同样是第一次参赛,再给他两年成长时间,未必就弱于陈向北!”



    看台上充斥着观众的各种叹气与惋惜,他们赛前对本土车方俊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能开创港岛赛车的历史,成为拿到杆位的本土第一人。



    结果这一圈的p,让方俊宇排位赛直接回落到第十三位。



    按照东望洋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除非是奇迹降临,否则基本上退出了争冠行列!



    “国本京佑这一圈速度很不错,跑出2分0秒026的圈速。”



    “卫冕冠军还是有实力的,如果正常暖胎提升下前半段的速度,感觉跑进2分09秒挑战汉密尔顿的记录不是不可能。”



    就在解李冰话音落下之际,最后一名车莫他拿越过起跑线。



    瞬间大荧幕上排名第二的国本京佑圈速被刷新,浮现出2分09秒522的数字。



    “去年亚军车莫他拿爆发出属于他的星辰一圈,成为第二名跑进2分09秒并打破杆位记录的车。”



    “莫他拿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跟潜力,兑现了赛前击败卫冕冠军国本京佑的豪言。只可惜他要应战对不再是国本京佑,陈向北的圈速依旧高居榜首。”



    “让我们此刻用最热烈的掌声跟欢呼声,恭喜第五十六届格兰披治大赛车f3杆位车。”



    “陈向北!”



    随着莫他拿的过线,排位赛尘埃落定,陈向北拿到杆位并且成为了全新记录的保持者。



    “毫无悬念,杆位陈向北!”



    “陈向北又创造历史了,格兰披治第一位中国杆位车!”



    “加油陈向北,我们期待你的正赛冠军!”



    街道两侧跟看台观众一片沸腾,哪怕赛车大楼遮掩的声音跟视线,陈向北依旧能听到雷鸣一般的欢呼声。



    这是给自己的认可跟赞美!



    相比较现场观众的激动,车组成员们此刻就淡定许多。



    



    毕竟他们都是专业人士,知道超越杆位记录0秒意味着什么。



    没有充足暖胎的情况下,哪怕“地利”条件再多,前半段速度绝对会慢上一截,不可能还出现超越陈向北的奇迹圈速,除非这名车拥有着塞纳、舒马赫单圈能力。



    毫无疑问,这种级别的车一个时代往往只会出现一名。



    伴随着舒马赫退役,下个时代是谁不知道。



    但至少不会是国本京佑或者莫他拿。



    已经提前庆祝过杆位归属,自然没必要再庆祝第二回。



    陈向北这时候已经从赛车座舱出来,跟随车队策略组一同站在数据电脑面前,讨论着极限推进一圈暴露出来的调校问题。



    “向北君,杆位轻油推进的这一圈,根据轮胎损耗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前轮寿命剩余百分之四十七,后轮寿命剩余百分之五十六。”



    “前后轮磨损比相较于调校前,已经算是比较接近,不过前轮承担转向压力,磨损程度依旧要大于后轮。”



    “至于轮胎精准磨损数据,还得技术团队赛后检修才能断定。”



    水谷翔朝陈向北讲解了一番,重点放在了轮胎损耗上面。



    这个时代轮胎传感器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其实是结合公式进行估算,得出一个大概的数据范围,远远没有后世f赛车那种独立到每个轮子的精准度。



    不过话回来,哪怕后世f的轮胎磨损数据,同样不能完全等同于轮胎现状,这点就跟电动车仪表盘显示的剩余续航差不多。



    有些显示续航为零,依然还能行驶一段路程。



    有些续航剩余几十公里,可能突然一下就断电趴窝。



    轻油全速推一圈都这么吃胎



    陈向北下意识皱了眉头,东望洋赛道的磨损程度远比预估的要高。



    排位赛受限于交通状况,陈向北前面始终无法全力推出飞驰圈,往往进行到一半就被迫打断,导致胎损数据不是很清晰。



    现在看来重油状态下,软胎十五圈怕是扛不住。



    “水谷,明天赛道温度是多少”



    陈向北开口询问了一句。



    “明天f3赛事会作为收官战,举办时间跟练习赛以及排位赛不同,将放在下午三点半举行。”



    “按照气象局给出的数据估计,空气温度大概在32左右,赛道经过中午的高温暴晒,路面温度大概率会突破40。”



    超过40



    听到水谷翔的回答,陈向北把目光望向泽野弘树问道。



    “泽野,按照你在东望洋的经验,热熔软胎寿命能不进站跑完全程吗”



    “除非放慢速度极致保胎,否则不能。”



    泽野弘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f3赛车相比较雷诺方程式,不仅仅是空气套件跟性能的差距。多出来的载油跟车体增大带来的重量,差不多要比雷诺赛车重了接近一百公斤。



    毫无疑问,车越重对轮胎的压力就越大,再加上街道赛路面粗糙的特性,更是放大了损耗程度。



    “向北君拿到杆位,能不能利用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保胎跑完全程”



    水谷翔给出了建议,反正赛道不好超车,那陈向北杆位就堵在前面当火车头,车速慢点保也没多大问题。



    “不行,很多车明显是偏向于排位赛的极端调校方案,他们定然做好了一停进站换胎的准备。”



    “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在后面跟车,相反起步之后就会对杆位车发动凶猛攻势,攻防战过程中会大幅度加剧轮胎损耗。”



    “但凡出现赛道事故,让他们减少进站换胎的时间损耗,向北君旧胎绝对挡不住新胎的进攻,赛程后段极大概率会被反超!”



    听着泽野弘树的分析,策略组几人都沉默思考没有话。



    陈向北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法解决,那便是他无法做到进站换胎。



    由于车组成员人数不足,已经实验过两回进站换胎,哪怕领队奥德托都加入进来,时间都不会低于30秒。



    这对于一条低速低速街道赛而言,几乎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差距。



    本来这都不是问题,f3赛事很多都不会进站换胎,就一套轮胎跑完全程。偏偏今年澳岛四月出现了罕见高温,大幅增加了轮胎损耗速度,对又更改了调校跟进站策略。



    车组人数不足的劣势凸显出现,让陈向北陷入了策略上的被动。



    “既然软胎跑不完全程,那就换中性胎好了。”



    奥德托此刻双抱在胸前,语气平淡的给出解决方案。



    “领队,可是这样前期抓地力偏弱,向北君守不住位置。”



    泽野弘树不是没想过这点,中性胎确实要更耐磨,不过抓地力却比不上软胎,轮胎升温非常慢。



    哪怕40的路面高温,至少也得跑一两圈才能达到工况温度,这个过程中冷胎陈向北根本就守不住杆位。



    “守不住就放弃,跟在后面保胎慢慢开,你不会以为那几个排位赛极端调校胎耗会低吧”



    偏排位赛的调校方案,其实就是高下压力方案,增加弯道的操控跟抓地力跑出极速。



    同样过高的下压力再搭配重油,轮胎损耗会非常夸张,这就是为什么对必须要一停进站,他们更撑不住跑完全程。



    “如果对赌中安全车出动的话,就会抹平一停进站带来的时间损耗。东望洋赛道非常难以超车,向北君到时候就会陷入极端被动!”



    从f3赛车开始就已经有了策略上的博弈,泽野弘树讨论的就是典型进站策略。



    正常情况下进站换胎,算上维修通道限速带来的损耗,f里面整个窗口期用时大概需要20多秒。



    也就是陈向北跟车在后面,只要不被对甩开20多秒,那么等对方进站换胎之后,陈向北顺势就能跑到前面,连超车都不需要。



    但是如果发生赛道事故出动安全车,这时候按照f法规就会进行限速且不允许超车。如果抓住这个时进站换胎,那么对就相当于得到一个免费进站窗口,出站之后位置依然能在陈向北车前。



    这时候排名没变,陈向北依旧用着旧胎,对却换上一套全新轮胎。就算他实力再强,想要在东望洋赛道追上且超越对,基本上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泽野弘树不考虑用中性胎的原因,街道赛出动安全车的几率太高,对基本上都能赌中!



    “就算他们得到一个免费窗口期,高下压力调校轮胎抓地力依旧会很快衰减,北只要做好良好保胎,赛程后段依旧能超车。”



    “领队,可是”



    泽野弘树还想要争论,奥德托却摇了摇头,把目光望向陈向北。



    “北,你能超车对吗”



    “能。”



    奥德托的没错,就算对真运气好得到免费进站窗口期。



    只要做到极致保胎,陈向北有信心自己一套中性胎,强吃对两套软胎。



    相反如果对运气不够好,那么比赛将提前宣告结束!



    “k,没问题了,就这样办。”



    奥德托双一摊,用着“无辜”眼神望向泽野弘树。



    里胡哨考虑这么多,陈向北他能搞定不就行了



    按照以往的赛后习惯,技师团队留在p房进行赛后检修。



    陈向北换掉赛车服之后,就跟随着策略组提前返回酒店,远离赛道喧嚣备战明天的正赛。



    只是今天,注定不会像昨天那样平静。



    回到酒店洗了个澡,陈向北来到了会议室,打算再看看比赛录像强化自己脑海中参照物记忆的时候,陆晓曼却推开门走了进来。



    “向北,准备一下,等下会有媒体对你进行专访。”



    “曼姐,推了吧,比赛期间我不想接受采访。”



    陈向北摇了摇头,昨天那种“悟道”的体验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提升。



    他期望能再次进入那种状态,不想在这种时候被记者打扰。



    “恐怕不好推。”



    “为什么”



    “要采访你的是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