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出征前的赏赐

A+A-

    第6章出征前的赏赐



    显德元年,三月初三。



    周帝郭荣诏令天雄节度使、卫王符彦卿为主将,任命镇宁节度使郭崇为副职,领兵自磁州固镇插入伪汉联军后方。



    又诏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为主将,任命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职,领兵从晋州东北拦截伪汉联军。



    再命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以及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率领部队先行赶赴泽州布防。



    同时又派遣宣徽使向训监督各部人马。



    初七。



    周帝郭荣发布大赦诏书,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初九。



    任命宰相冯道为山陵使,护送先帝灵柩前往陵寝,任命枢密使郑仁诲为东京留守。



    随即枢密院正式下达军令,两日后禁军主力随皇帝出征。



    



    傍晚时分。



    内殿直下辖各部没有当值的将士全都被召集到了校场上。



    殿前诸班直中以内殿直的人马最多,步骑加起来约莫有个三千余人。



    其中骑兵数量比步兵稍多一些,但也相差不太大。



    除了一部分日常当值的将士,军营驻地中还有大半的人马待命。



    此时全都赶到了校场集合。



    起初人群还有些乱糟糟的,但在各部将领的约束下,队伍很快就整顿完毕。



    随后,一辆辆载满钱粮布帛的大车驶进了内殿直的驻地。



    见此情景,大伙儿知道这是出征前的赏赐下来了。



    自唐五代以来,随着府兵制的崩溃,募兵彻底取代了征兵,古代军制进入了新的阶段。



    募兵都是脱产的职业士兵,不仅招募时要给一笔安家费,入伍后每月还要发军饷。



    将士们大多都是拖家带口,仅靠一次性的安家费,以及每月那微薄的军饷,很难养活一家老。



    所以朝廷还会发放额外的实物补贴,例如粮食布帛、油盐酱柴等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偶尔的赏赐也是将士们的一大收入来源。



    而赏赐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重大节日活动的恩赏,二是立了军功的封赏,三是出征前对将士的犒赏。



    比如李奕在军中比武优胜后获赐的那把角弓勉强算是恩赏。



    校场上。



    将士们已经排好队列,双腿微岔昂首站立,衣甲鲜明整齐肃穆,颇有一股精锐强悍的气势。



    不过也难怪,内殿直是殿前军麾下的主力之一,不管是人员还是装备都是拔尖的。



    基本全是膀大腰圆的青壮年,配备着精良的盔甲武器,战斗力也绝不是盖的。



    没过多久,一队举着旌旗的骑兵护卫着一员大将从校场外进来。



    内殿直都指挥使王匡业拍马迎了上去。



    由于典旗仪卫的队列比较靠前,李奕又是行首加上个头够高。



    他倒是瞅清了那员大将的相貌。



    对方看上去年纪不算太大,顶多不超过三十岁。



    正是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也是周世宗柴荣的妹夫,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正月底柴荣继承皇位后,先是将自己的表兄李重进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负责掌管侍卫亲军。



    接着将本是殿前都虞侯的张永德扶正为殿前都指挥使,接替李重进执掌殿前军。



    这么一来,柴荣就可以借助表兄和妹夫二人牢牢掌控住禁军的两大系统。



    同时,李重进和张永德又向来不太对付,私下里颇有间隙。



    柴荣的安排也暗含制衡之意,可谓一举两得。



    这时,王匡业到了张永德近前交谈几句,紧接着掉头回到了校场前方。



    只见他扯着嗓子喊道:“出征在即,陛下体恤我等,特命张都使携钱粮前来犒军。”



    话音落下,校场上的将士们依旧保持着阵型,但明显气氛活跃了不少,脸上都扬起了几分喜色。



    虽然将士们都知道出征前少不了赏赐,但等真正确认了又是另一番心情。



    大伙儿脑袋别裤腰带上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若是没有好处谁特么愿意替你上战场卖命。



    而对于五代时期的皇帝来,若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就要先喂饱下的这群武夫。



    远的不,就后周太祖郭威病逝前的正月初一,在圜丘祭天后就差点因赏赐的问题闹得军队骚乱。



    只因军中有流言郊祀的赏赐比后唐明宗时要少,引得将士们生起不满情绪,最后斩了上百人才算平息了流言蜚语。



    为此郭威还召集禁军众将诉苦,自己节衣缩食只为保障军队,国库中的积蓄基本都供应了军队,将士们却不体察国家百姓的艰辛,只知一味的索取抱怨。



    事后郭威还咬牙从内宫的用度中抠出一些余钱来打赏抚慰军队。



    可见身为皇帝在面对这些骄兵悍将时也只能以尽力安抚为主。



    



    当然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收了皇帝的钱财自然是要卖命的。天下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



    “张永德”



    李奕的心思却没放在赏赐上,见到张永德倒是让他想起赵匡胤。



    历史上张永德不仅是赵大的上司,两人的私交也很好。



    赵大能得到柴荣的赏识提拔,张永德在其中出力不少。



    张永德在被罢免殿前都点检之前,也算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他话的份量自然举足轻重。



    去年郭威还没死的时候,赵匡胤被提拔为滑州兴顺副指挥使。



    看似从百夫长的位置升了一级。



    但相比于待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任职地方其实远离了权利中心,想要往上爬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



    更何况如今后周总体上推行强干弱枝,大力加强禁军的同时,又削弱地方的藩镇。



    从禁军被调到地方任职并不算是好事。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



    这跟和平时期的文官下放地方,历练以作提拔资历相比,根本不是一回事。



    若是赵匡胤真的被调到了滑州任职,那么很大概率未来就没有什么宋太祖。



    幸好最后有赖于张永德的举荐,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将赵匡胤招入麾下,转其为开封府马直军使(骑兵百夫长)。



    虽然职位上只是平级调动,但却成了柴荣的嫡系亲信,这也算是赵匡胤的一次遇。



    当然,前提是赵匡胤确实是有真本事,不然要是烂泥扶不上墙也白搭。



    



    张永德是代表皇帝来慰问将士,走了一番过场,了几句勉励的话,很快又带着人马离开。



    接下来自然就是发放赏赐。



    但并不是当场排队领,而是由各部领个总数,再回去营房自个儿分。



    最终,李奕分到了十贯现钱、一匹细布和两袋粮食,普通军士则只能分到现钱一贯、粗布一匹和一袋粮食。



    虽然单看起来不算太丰厚,但放在如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也只有像内殿直这种跟随皇帝出征的精锐嫡系才能拿到这么多赏赐。



    其它那些杂牌部队能拿到的可就要大打折扣。



    不过以后周的财政情况来,这些赏赐已经是掏空国库、甚至宫中内库都拿出来。



    毕竟皇帝指着这帮大头兵替自己卖命呢,不舍得也不行。



    “郊祀赏得钱还没完,又有赏赐到,等打了胜仗回来,赏赐自然也少不了,到时找个娘们好好快活快活。”



    马仁瑀抛了抛中的一串铜钱,咧着一张大嘴口无遮拦,站在一旁的李奕都懒得搭理他。



    不得不这货真是个乐天派,仗都还没打就想着赢了发钱的事,就像他之前跟李奕要当节度使一样,似乎从来没有往坏的方向想过。



    “奕哥儿,等打完汉军回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马仁瑀又扭过头冲着李奕挤眉弄眼道。



    “不去。”李奕自然知道他的好地方是哪里,斩钉截铁的一口回绝。



    马仁瑀继续撺掇道:“哎,不用你自个儿掏钱,我请你。”



    李奕无奈劝道:“马兄有这闲钱销,不如多寄点回家给妻儿老。”



    马仁瑀比李奕要大两岁,当初投军时已经娶妻生子,现如今他儿子都已五岁。



    只不过这几年他妻儿都待在老家,并没有接到东京来一起生活。



    “妻儿有我爹娘顾着,我还时常寄钱回去,用不着我多操心。”



    马仁瑀却满不在乎,“咱们是提着脑袋干活的差事,不知哪天就没了下顿饭,该快活时就快活,想恁多干甚”



    “我可比不得马兄”李奕对此不敢苟同。



    马仁瑀父母健在,上头还有兄长顶着,而且家境也不差,老家有十几亩良田,日子过得还算富余,他自然能潇洒快活。



    可李奕却不一样,不仅父母双亡,还有寡嫂需要他照拂,夏津的舅舅一家过得也很清贫,也要指着他多加帮衬呢。



    他肩上的担子不轻,心里也有更长远的打算,远没有到放纵享受的时候。



    何况去找那些不干不净的娘们快活也不怕染病



    “李押衙不去,我们去,马押衙请大伙儿一起去呗!”



    这时,旁边的军士中有人跟着起哄。



    “滚蛋,要去自己掏钱,我他娘的又不是你们爹。”



    马仁瑀瞪着眼骂道,被骂的军士们也不着恼,反而还有人嚷着要是请自己去,多认一个爹也值了。



    趁着大伙儿哄闹的时候,李奕赶紧脱身出了营房。



    然后径直跑去找都知张茂常。



    这次出征李奕抱着建功立业的想法,但谁也不敢保证战场上不会出意外,仗打胜了人却没了也不准。



    所以他准备先回家一趟把赏赐交给郭氏顺便交代几句。



    但这事要先跟都知张茂常请示一下得到允许才行。



    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但该要走的程序却绝对不能少。



    果不其然,都知张茂常痛快的允许了。



    不过对方也特意提醒了一下,让李奕最晚在明日点卯前回营,不然到时候就得按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