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升官发财死没老婆!

A+A-

    第9章升官发财死没老婆!



    “内殿直典旗仪卫右一班押衙马仁瑀!”



    传召的人站在中军营帐门口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



    马仁瑀望眼欲穿,听见喊到自己的名字,连忙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



    顿时,等在外面受赏的人只剩下李奕一个人。



    “那大个子是谁怎么轮到最后一个”



    “这还用问之前喊进去的那些人,还有谁的名字没喊到”



    “你这不是废话嘛,立了功的有那么多人,我怎么知道谁的名字没喊”



    “其他人你不知道谁是谁,内殿直李奕的名字你还能没听过人家可是这次的首功!”



    “哦,你早啊啧啧,看上去年纪也没多大,这下子倒是发达了!”



    “嘘!你们两个声点,人家这次过后不定就升为高级将领了,你们在这闲扯被他听到,不怕没好果子吃”



    “”



    李奕并未在意围观将士们的议论。



    他反而是在想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从观察到的传召顺序来看,好像是按功劳大来排的。



    比如马仁瑀是当时第二个冲的,所以他要比李奕先被传召受赏。



    要真是这样的话,现在还没受赏的就只剩李奕,证明赵匡胤他是首功这事,应该不只是客套话。



    首功想到这个词,李奕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大黑胖子的形象。



    如果我是首功,那赵匡胤呢



    “内殿直典旗仪卫左二班押衙李奕!”



    过了好一会儿,传召的人再次走了出来,朝着李奕的位置高喊一声。



    其实喊不喊也无所谓了,反正现在就剩他一个站在这。



    不过奇怪的是,李奕并没有看到马仁瑀出来。



    刚才前面受赏的人得了赏赐,都会被人带离中军营帐,然后引到旁边聚餐吃饭的地方。



    毕竟厢一级以上的武将才有资格跟皇帝在中军营帐共餐。



    这货总不可能封了个跟自己相当的军职吧



    “在!”



    李奕顾不得多想,快步朝营帐走去。



    一进到大帐内,见到两边站着不少文臣武将,很多人第一时间都将目光投向李奕。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不只是带着军队,随行的还有很多大臣。



    自古以来,打仗打得都不只是兵力强弱。



    还有协调后勤保障、征用沿途民夫劳役若是攻占下敌国的城池,也要派驻官员暂时管理。



    这些事情都需要文官吏员执行。



    李奕趁扫了一眼,很多人他都不认识,文官们自不必,平日和军队没多大交集,他不认识很正常。



    至于那些高级武将,分属于禁军各个系统,李奕也只是认识殿前军的那部分。



    而且最多也只限于知道对方的军职,他一个校还没资格和他们攀上关系。



    不过今夜过后那就不一样了



    李奕上前几步,跪地行礼道:“臣李奕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前去通知他们来受赏的官员,大致了一下流程,告知了一些注意事项。



    例如这种正式场合要自称臣,不要像战场上那样称末将,行礼的时候要伏身叩首。



    至于其他的就和平日没多大不同。



    “平身。”



    柴荣倒没多什么,直接让李奕起来了。



    站起身后,李奕发现柴荣没穿正式的龙袍,也没有披甲,而是一身紫色圆领袍服,头上戴着一顶有很长翼翅的漆纱帽。



    乍一看,这身打扮不像是皇帝,更像是府县衙门里审案的官员。难道宋朝流行私下喊皇帝为官家也有这么一个原因



    



    这时,柴荣开口道:“前次大战你功劳不,阵斩张元徽夺了汉军的气,还有护驾之功,该当为诸功之首。”



    柴荣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眼神里透露出对李奕的赞许。



    着,他示意一旁的官员上前宣读封赏。



    也不知是谁写的这封赏诏书,又臭又长,除了记述李奕的功劳,对他大加夸赞之外,还拍了一通皇帝的马屁,然后夹杂着一大串华丽辞藻。



    直到最后几句才提到关于李奕的具体赏赐。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加唐州团练副使,赐锦袍、玉带各一件,赏马二匹、金十锭、银二十锭,及绫罗绸缎十匹”



    李奕倒是没想到皇帝的赏赐给的这么丰厚。



    内殿直都指挥使自不用多,团练副使则属于加授,负责协助团练使管理一州军事。



    不过李奕作为禁军的武将,团练副使一职算是遥领,并不实际到任,根本管不着地方事务。



    主要还是起到荣誉作用,以及可以多领一份俸禄。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



    至于赏赐的那些马匹财物,倒是很大一笔收入,加一起怕是值个上千贯。



    “谢陛下隆恩!”李奕再次跪拜叩谢。



    随后,他便恭敬地接过封赏诏书,被人引到一旁武将的行列里站好。



    现在只是宣读封赏,实物赏赐暂时拿不到,一切都要等到回京之后再。



    紧接着,柴荣又封赏了两位重量级人物。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迁任许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迁任武信军节度使,职并如故。”



    乍一看,李重进的封赏要远高于张永德,不仅本职升了,还加兼同平章事,与宰相并称。



    虽然没有宰相的实权,只是荣誉头衔,称为“使相”,但毕竟有这么个名头在。



    反观张永德,封赏的力度太,赏了跟没赏似的。



    不过若是往深处探究,却并非像表面看到的这样。



    首先,张永德的年纪比李重进了近十岁,今年才不过二十七岁,甚至比赵匡胤还一岁。



    而李重进今年已经三十五了,比柴荣还大一岁,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年轻。



    其次,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亲外甥。



    单纯只论血缘上的关系,柴荣都比不上李重进。



    否则郭威也不会在临死前非要让李重进当面跪拜柴荣,以示君臣之分。



    更重要的是,李重进很早就跟着郭威南征北战,军功和资历不是张永德能比的。



    当初郭威提拔张永德的时候,都是先提拔李重进之后,再让张永德接任他的位置。



    可以张永德一直都是跟在李重进屁股后面往上升的。



    所以李重进始终压着张永德一头,这也难怪两人私下的关系不太好。



    结合以上来看,封赏张永德的力度确实没李重进的大,但张的升迁速度并不比李慢,甚至可以是更快一些。



    封赏过后,柴荣又勉励了众人几句,接着便命人送来吃食。



    由于是行军打仗期间,不能喝酒,大伙儿便以茶代酒,倒也喝得有滋有味。



    吃得同样也很简单,梆硬的麦饼管够,配上腌肉熬的汤,泡着掰碎的麦饼,唏哩呼噜的往下咽。



    除此之外,肉食也不缺,大伙儿敞开了肚子吃。



    其实很多时候,吃的什么喝的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



    反而更重要的是心境。



    就如此刻的李奕,虽然嘴里嚼着麦饼,但却感觉它的美味程度,不输于任何的山珍海味。



    这让他不禁想起一句话来——



    升官发财死哦,不对!



    我特么没老婆!



    大伙儿听我宣布个事儿——“作者我啊,是个大傻批!”



    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