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魏王的邀请(4K)

A+A-

    第95章魏王的邀请(4k)



    “恭贺大哥高升,咱们都敬大哥一杯!”



    李奕家的正厅里,他的几个义社兄弟都在场,马仁瑀率先起身举碗敬酒,嘴里还吆喝了一句。



    另外几人自然也跟着起身,贺喜之声接连响起。



    李奕抬往下按了按,等到众人都坐下后,他这才开口道:“都是自家兄弟,就不要这些客套话了。”



    “来,大家一起干了。”



    一碗酒下肚,李奕环视几人,勉励道:“此次整顿禁军之后,诸位兄弟都有所升迁,还望日后能多加努力。”



    “虽如今我已有些地位,在禁军中能上些话,可以照拂你们一二,但若没有真本事让人信服,我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提拔你们。”



    众人连忙齐声道:“我等定不会给大哥丢脸。”



    经过这次整顿禁军,李奕的这帮义社兄弟,各自的军职都有晋升。



    老二马仁瑀转为了内殿直主将,成了正儿八经的厢都指挥使,已经迈入禁军的高级武将行列。



    而老三张建功则晋升内殿直左番都虞侯,老五赵彦武成了铁骑左厢第一军都虞侯,两人都到了军都虞侯一级。



    至于老四李汉超和老六夏仁诲,以及老七许匡荣就差了一些。



    李汉超是李奕的亲兵大队长,夏仁诲是龙捷左第二军第一指挥的指挥使,许匡荣则是外殿直御前左右班都知。



    三人都只是相当于指挥使一级。



    不过好歹也算是迈入到了中级武将的行列。



    这时,李汉超开口道:“如今大哥在殿前司中,除了张驸马之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二人。”



    “有大哥在,我等兄弟只管卖命,立了功劳自然有大哥替咱们请赏,也不怕有人敢昧了咱们的好处。”



    李汉超的这话倒是出了几位义社兄弟的共同心声。



    李奕这个大哥一路猛升,兄弟们肯定都与有荣焉,而且有自家大哥在上头坐镇,大伙儿就不怕没有发达的会。



    毕竟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跟对人远比闷头苦干更重要。



    否则只有沦为炮灰顶锅的命禁军中拉帮结派拜山头,不都是为了抱团取暖嘛。



    话间,马仁瑀却插话道:“四弟的不对吧殿前司中不是还有史彦超那厮吗”



    “哎呀,想想都觉得晦气,要不是大哥在忻口拼死救他,那厮现在已经是个死人,没想到现在分了大哥的功劳,成了殿前步军的主将,反倒压了大哥一头。”



    “啊呸!”



    看来马仁瑀还一直惦记着,忻口之战击退辽军后,史彦超到处吹嘘自己功劳的事情。



    听了这话,李奕倒是又想起来,史彦超在忻州时的那句“你我当同为首功”。



    他对此没什么不满,因为功劳不是靠自己吹的,那一战谁的功劳更大,大伙儿心里都门清。



    只不过这话从史彦超那货的嘴里出来,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好玩的很。



    李奕不免轻笑一声。



    “二哥得对,却也不完全对。”谁知李汉超闻言却摇头道,“仅从明面上来看,史彦超的军职确实比大哥要高。”



    “但他从前朝时就一直在侍卫司调动,从龙捷军调到虎捷军,又从虎捷军调回到龙捷军,直到陛下御驾亲征回来,才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调任侍卫马军都虞侯。”



    “而且自从太祖立国以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戍守在外,就算是在本部侍卫司内,史彦超的根基都不算太深。”



    “更何况他为人性情不定,不太招人待见,如今调到了咱们殿前司,又能有多少人跟他亲近”



    李奕静静听着李汉超的分析,同时目光在几位兄弟身上扫过。



    真要起来,他的这帮兄弟里,就属李汉超和张建功脑子最灵活,但两人又是截然不同的性子。



    李汉超为人比较外向,属于颇有表达欲的性格。



    就如李奕当初带着马仁瑀去拜访魏王符彦卿时,他就主动在驿馆的酒铺里搭话,跟二人闲聊关于魏王女儿的事情。



    而且李汉超为人行事很有主见,不然他也不会才到禁军几个月,就能把史彦超的底细打听个清清楚楚,可见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同时李汉超也很懂分寸,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他都拿捏的很到位。



    当然,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也有桀骜不驯的一面,想要用他自然可以,但必须要压得住他才行。



    就如曾经李汉超当衙内校尉时,他就因为不服气顶头上司,转身就拍拍屁股走人。



    有一句话得好,不怕下本事大,就怕领导是废物。



    好在李奕倒是有自信能压得住他,再加上又有结义兄弟的这一层关系。



    如今他李奕位高权重,这帮兄弟除了死心塌地跟着他,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而相比于李汉超,张建功的性子,就略显内向一些。



    不过张建功的脑子不比李汉超要差,很多时候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必能一针见血。



    更重要的是,张建功足够稳重持成,得少做得多,办起事来很让人放心。



    至于马仁瑀这几个跟李奕一起从夏津老家出来的玩伴。



    老二马仁瑀并不笨,但不知是不是被李奕影响,他和历史上的记载有了偏差,很多时候不太爱动脑子,干什么事都习惯了听李奕的吩咐。



    而赵彦武三人呢,脑子或许没李汉超二人灵活,但也能勉强独当一面。



    当然,脑子够不够灵活倒是其次,要是论起对李奕的绝对忠心,肯定是夏津的这几个玩伴最高。



    与此同时,马仁瑀被李汉超的一番话的一愣,忍不住道:“要是这么,史彦超那厮在咱们殿前司,岂不是成了个摆设”



    “怎么可能会是摆设”李奕突然开口,几人都将目光投向他。



    “史彦超好歹从军十余年,就算在禁军中根基有限,但肯定比你我要资历深厚。”



    “而且陛下提拔他当殿前步军主将,何尝又不是布局制衡之意”



    “正因为他和很多大将的关系都不好,所以做起事来才不会顾及谁的面子,也没有谁能使唤得动他。”



    提起这个,李奕不免想到历史上的韩通,人称“韩瞠目”,据他和史彦超差不多,都是性格刚硬却有勇无谋,而且情商不高又脾气暴躁,一张嘴就得罪人。



    柴荣临死前将他提拔起来,代替李重进坐镇侍卫司,用来制衡赵匡胤,大概也是看中他的性格,觉得他不会被赵大给挟迫。



    然而没想到韩通没发挥任何作用,就被赵大的弟王彦升给一刀砍了。



    只能人算不如天算,再完善的权力布局制衡,都抵不上意外情况的发生。



    顿了一下,李奕继续道:“虽史彦超这厮不好相处,但毕竟我在忻口拼力援救过他,多少也算是并肩苦战过。”



    “纵然他嘴上没什么表示的话,但心里起码也会记着这事,就算他不跟咱们亲近,想来也不会故意为难作对。”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张建功接话道:“要我看,就算史彦超想要跟咱们作对,但只要有大哥在殿前司,他史彦超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果不其然,张建功要么不开口,一开口总能指出关键。



    正如张建功所,同时李奕自己也觉得,史彦超在殿前司中的人脉是比不过自己的。



    先不李奕在殿前军中当了好几年校,史彦超才刚调过来这件事。



    就单殿前司中各部将领的人选。



    王审琦、韩重赟、赵匡胤和石守信,以及再加上马仁瑀,这些重要将领都和李奕走得近。



    至于中下层的将校们,也都是经过李奕点选出来的,虽然名义上是皇帝提拔的他们,但谁又敢这些人心里不惦记着李奕的好呢



    若是李奕现在就想要造反,这些人肯定不会跟着他玩命。



    但让他们在史彦超和李奕二人中选,他们绝对会更倾向于李奕。



    这么想着,李奕倒是突然发现,自己在禁军中的地位,似乎已经是举足轻重的程度。



    



    殿前司自不必多,侍卫司的那些个大将,李奕虽然暂时还没拉拢过来。



    但中下层的将校同样也是李奕参与点选的。



    而且那批出身飞鹰都的人,大半都被李奕安排到了侍卫司。



    这些中下层的将校们,或许平日里影响不到禁军高层的决策,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需要大伙儿站队的时候如此思量着,李奕端起酒碗抿了一口。



    继而他又摇头道:“算了,咱们兄弟今日聚会宴饮,就不谈公事了”



    着,他端着酒碗扬了扬,众人见状也跟着一起举碗。



    李奕笑道:“数月以来,诸位兄弟也辛苦了,今日大伙儿敞开了喝,不醉不归。”



    “好,敬大哥!”



    而后,众人举杯共饮,酒宴的气氛也越发热烈起来。



    但喝着喝着,闲谈之间,众人又不免提起皇后许诺给李奕做媒的事情。



    马仁瑀酒喝多了,起话来就比较大胆,直言道:“我看皇后也不用费心给大哥找什么好人家了,魏王家的两个女儿难道还配不上大哥吗”



    “啊,不对,是我大哥难道还配不上魏王的两个女儿吗”



    “以大哥的体格相貌,还有现在的身份地位,别娶一个魏王的女儿,就算两个都娶了又如何”



    “你他娘的闭嘴!”



    李奕笑骂道,倒也没生气,不过对于娶亲这事,他确实心有不爽。



    明明符家有两个合适人选,偏偏皇后模棱两可,一直不给个准话。



    李奕不信,皇后一道懿旨下去,符家还能反对不成



    至于自己有没有资格娶魏王的女儿符二娘是皇后一奶同胞的妹妹,自己资格不够还情有可原。



    但符六妹只是庶出,历史上嫁给赵匡义时,驴车战神还狗屁都不是呢。



    就算他哥赵匡胤,那时也还没当上殿前都点检,真要论起身份地位,也不比现在的自己高多少。



    难道自己娶个符六妹不是绰绰有余



    思及此处,李奕心里难免有些不痛快,借着酒劲将碗重重砸在桌上。



    “咚”的一声巨响,让在场几人都吓了一跳。



    眼见几位自己的义社兄弟惊愕的看向自己。



    李奕摆了摆道:“酒喝的多了,有些醉意,一时没拿住碗。”



    但很显然他这个解释没有任何服力。



    李汉超瞥了一眼李奕的脸色,猜到了几分缘由。



    他犹豫了一下,接着开口道:“依弟看来,皇后答应替大哥做媒,自然不是一句空话。”



    “至于二哥所娶魏王女儿的事,弟觉得大哥是很有希望的。”



    “哦四弟有何见解”



    李奕顿时来了兴趣,示意李汉超继续。



    李汉超斟酌道:“如今魏王的两个女儿待嫁,放眼整个大周,同龄的青年才俊,又有哪个比得上大哥现在的地位”



    “而那些能比得上大哥地位的人,哪个不是年纪颇大且早已婚配”



    “所以魏王要是嫁女,若不想委屈女儿,最佳人选非大哥莫属!”



    “唯一要考虑的,无非是嫁哪个女儿罢了”



    到这,李汉超笃定道:“这事我觉得不用着急,离着元夕也没几天了,怕是在那之前,皇后那头就会有音信。”



    对于李汉超的言之凿凿,李奕自然半信半疑,不过他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那就等等看吧!



    然而。



    让李奕始料不及的是。



    皇后的消息他没等来,反而先收到了魏王符彦卿的邀请信。



    



    这天。



    李奕在张永德的官房里坐着和对方闲聊。



    二人正谈论着关于官府清查佛门寺院的进展。



    “李都虞侯那次在朝会上所的灭佛之事,我原以为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几个月以来,各地清查佛门寺庙,实乃触目惊心啊!”



    张永德感叹道:“仅眼下所清查的寺院野庙,就足有四万八千六百多座,各色僧尼过十万人。”



    “光是收缴的铜器钱财,就有一千多万贯,还有金银宝货不计其数。”



    “更令人气愤的是,各州县寺院隐匿土地,瞒报田亩上万顷,此事让陛下勃然大怒,若不是有宰相们劝阻,怕是都要为此大开杀戒了!”



    李奕闻言也不禁咋舌,钱财宝物不,单是上万顷的土地,就超过一百万亩了,而且听张永德的意思,这还是没有彻底清查完的数目。



    张永德忍不住唾骂道:“佛门之危害,如顽疾毒瘤,灭佛灭的好啊!”



    李奕附和着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不知陛下是如何处置这事的”



    “还能如何处置,自然是拆庙毁寺,驱散僧尼佛众,至今已废除寺院三万余座,僧尼去籍者七万余人。”



    “收缴的财货田亩全部入了国库李都虞侯此番整顿禁军的钱财,也都是从这里来的。”



    张永德轻笑一声。



    就在这时,有皂吏快步走进来,告知李奕有人找他。



    李奕当即向张永德告罪一声。



    回到自己的官房后,却见李汉超正焦急的等着。



    李奕皱眉道:“汉超,出什么事了”



    “大哥,有大名府寄来给你的信。”



    “大名府”



    李奕有些疑惑,伸接过皮封,果然有大名府军驿的标记。



    看来这封信还是通过军队的专用驿站寄来的。



    打开皮封,他一眼便瞅见了“魏王”两个字。



    李奕连忙仔细读了一遍,信上的内容不多,寥寥数十个字,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白:邀请李奕去大名府参加正月十五的元夕灯会。



    眼见李奕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李汉超难免有一些好奇,但他也不好直接开口询问。



    这时却听李奕笑道:“汉超,去准备一下,这两天咱们就动身前往大名府。”



    “啊”李汉超一愣。



    李奕没有多,伸将信纸递到了他面前。



    接过信纸,仅扫了一眼,李汉超便也脸露喜意。



    他立马朝李奕拱一礼道:“恭喜大哥,此番是要去大名府见岳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