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陪嫁侍女

A+A-

    第5章陪嫁侍女



    距离第一次攻蜀失利,军队退守大散关以来,时间已经过去月余。



    这段时间皇帝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



    想想也知道,原本满怀壮志的定下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没想到一起步就摔了个跟头,柴荣的心情能好才怪了。



    然而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皇帝,柴荣不会轻易就被挫折打倒。



    正所谓从哪摔倒就从哪爬起来,他力排众议定下了二次攻蜀的决议。



    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朝廷准备加大攻蜀的筹码,传令周边各州县调集人力物资,全力向凤翔府运送粮草器械。



    当然这些安排暂时和李奕无关,他正在准备出征的相关事宜。



    “命殿前亲军马军都虞侯李奕,兼任西南行营马步都虞候,并权行营前锋都指挥使之职。”



    “率铁骑右第一军第二指挥,控鹤左第一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二军第一、第二等指挥,共马、步七指挥三千五百人马,即于显德二年五月十五日出征”



    一大早,枢密院便派人到侍卫司衙署传达了出兵调令。



    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殿前步军都指挥史彦超,还有殿前马军都虞侯李奕,三人一起当场验明了枢密院的军令。



    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一旦确认了军令属实,如果出现什么差错,他们三人都脱不了干系。



    等他们三人确认无误后,还要把铁骑右厢都指挥王审琦,以及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赵匡胤,这二人也要喊过来收验军令。



    因为调动的部队出自铁骑右厢和控鹤左厢,所以也需要这两厢部队的主将经验证。



    然后再由王、赵二人携带军令前往驻地,传达给出征的那七个指挥的指挥使。



    至于中下级将领们则只需要负责听命就行。



    “他娘的,我就藩镇的兵马不顶用,在凤州被打的跟孙子似的,最后还是要靠咱们禁军。”



    等传达军令的人离开,史彦超忍不住嘀咕起来。



    张永德轻咳一声,提醒他道:“史都使慎言!”



    “张都使教训的是。”史彦超拱告罪了一声,但看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明显是没当回事。



    张永德无奈摇头,不再多什么,对于史彦超的性子,大伙也都习惯了,很多时候都懒得跟他计较什么。



    不然气都得把自己给气死。



    李奕坐在一旁没有插话,但心里不免有些发笑。



    幸好凤翔节度使王景不在这,否则听了史彦超这话,怕是要一巴掌呼在他的脸上。



    要知道,王景比魏王符彦卿都大了近十岁,论起资历来,整个后周军中都没人敢比他高,对方未必会惯着史彦超这厮的臭嘴。



    不过李奕觉得史彦超虽的难听,但其实也算切中了要点。



    第一次攻蜀的主力是凤翔节度的藩镇兵,朝廷派了向训率领禁军的一千轻骑出征,实则算是用来节制监督地方兵马的。



    毕竟向训带的都是骑兵,在蜀地那种地形条件下,根本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加之藩镇祸乱的问题,在五代时期十分严重,地方军队又良莠不齐,派去禁军部队在旁边看着,也可以防止打仗途中闹出事来。



    但结果藩镇军队不给力,上次攻蜀无功而返,皇帝大概已经对地方部队的战斗力产生了质疑。



    所以这第二次攻蜀,直接从禁军调派三千人的步兵,明显是要以禁军为主力,让藩镇兵马打辅助。



    三千人听起来不多,但这都是禁军的精锐。



    再配上藩镇军队在后面协助,只要后勤能有保障,打一场规模的战役是绰绰有余。



    



    就在这时,史彦超突然看向李奕:“李都虞侯,你倒是胆子大的很,啧啧,两个月拿下秦、凤四州等你带人到凤翔府,差不多五月底了吧”



    “就算这赶路的时间不算,那最迟也要在八月份前,依我看来倒是有点悬呐!”



    史彦超的这话其实的没问题,在上次攻蜀失败的阴影下,大伙儿自然会觉得秦、凤四州没那么容易拿下。



    但他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确实很让人不爽。



    李奕拱道:“有劳史都使替在下忧心,但既然军令状已经立下,不论结果如何,在下也都认了。”



    “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啊!”



    史彦超起身走到李奕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实在的,去年和李都虞侯在忻口并肩作战,你倒是挺对我胃口的。”



    “这次西征希望你真能两月内拿下秦、凤,到时回来我请你喝酒”



    李奕神色一愣,然而不等他开口,史彦超却径直走出了签押房。



    张永德轻笑一声:“要史都使也是个性情中人,只不过他的那张嘴实在不讨人喜欢。”



    



    出征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十五。



    由于王景和向训目前还在前线候命,所以要等李奕和昝居润领兵出发后,双方的人马在凤翔府集合。



    实际上的开战日期起码要到五月底。



    下值之后李奕照常回家,禁军的调动他插不上,自然由宰相和枢密们负责。



    然而刚到家门口,李奕发现有十几辆大车正往家里送东西,他顿感疑惑,刚想开口询问,却在忙碌的人群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咦弦儿,你怎么没有回大名府”



    李奕看到的熟人,正是初见符二娘时,那位叫弦儿的侍女。



    “阿郎。”



    侍女弦儿连忙行礼,对于李奕的问题,她有些不明就里,但还是老实回道:“奴家是二娘子的陪嫁侍女,自然是要待在二娘子身边的。”



    “陪嫁侍女”李奕这才想起来还有陪嫁侍女这回事。



    所谓的陪嫁侍女,其实就是从在姐身边服侍的贴身侍女,通常都会跟着姐一起出嫁。



    她们不仅了解姐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也能在姐出嫁后帮助处理琐碎事务,同时还是姐在夫家的倾诉对象,为姐排忧解难。



    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给男主人侍寝暖床,从而有会被抬为妾室。



    不过提到陪嫁侍女,李奕倒是想起一件糗事,结婚那天他突然见到符六妹,一度以为对方也跟着陪嫁过来了。



    直到事后才知道符六妹只是过来送亲的其实想想也知道不可能,魏王的女儿又不愁嫁,怎么可能姐妹共嫁一人



    李奕下意识打量了侍女弦儿一眼,不知怎么竟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弦儿,你今年多大了”



    弦儿倒没有多想,回道:“奴家十七了。”



    李奕点了点头,但继而又反应过来,自己没事问这个干嘛。



    为了掩饰尴尬,他转移话题道:“那这几天我怎么没看见你”



    弦儿答道:“东京的符家宅子好久没人住了,奴家这几日都在那边看着人收拾呢。”



    李奕顿时恍然,难怪自从婚礼过后,他就没见到过弦儿。



    随即他指了指门口的马车,问道:“那这些东西又是怎么回事”



    弦儿:“这些都是二娘子的嫁妆,今天让人从符家的宅子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