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学生的好运气

A+A-

    “那你今天来找我是找对了。”



    “唐是我的研究生。”



    一脸笑意地盯着安平。



    周锦芳也是觉得巧了。



    闻言安平也是一愣。



    “这么巧?”



    



    另一侧。



    在位于财大校园东北片位置的行知楼自研教室里。



    因为组会结束之后。



    作为导师的周锦芳还来不及收拾东西就匆匆下了楼。



    所以教室里几个学生也没多想。



    匆匆聊了一会儿就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教室。



    很快就只剩下唐亦君和另外两个研二的学生。



    作为学院党委书记。



    业内知名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每年周锦芳门下除了会招收3-5个硕士生以外。



    另外还会招收-2个博士生。



    唐亦君这一届。



    按照学制来算,他们是2039年的6月份之前毕业。



    不过在周锦芳的门下。



    唐亦君的研究其实只能是中等水平。



    肯定不是最拔尖的那一个。



    当然。



    这倒并不是唐亦君的能力不行。



    而是在来财大之前。



    她出身的本科院校只是一个普通重点本科,跟财大自然没办法比较。



    如果反过来看的话。



    唐亦君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毕竟以周锦芳的学术地位,挑学生多半也是百里挑一。



    从往年招生的情况来看,几乎都是清一色财大本校的毕业生。



    或者其他几个同级别学校保研的本科僧。



    唐亦君能从外校的考生中杀出来,并且获得周锦芳的认可。



    本身就明了她的能力不差。



    



    当然了。



    作为周锦芳的学生。



    而且又有财大这块牌子。



    她门下的学生出路还是很不错的。



    就譬如这一届。



    同门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唐亦君在内一共是4个人。



    除了唐亦君以外。



    剩下的三个人里面。



    一个拿到了保送交大直升博士的名额。



    一个则是拿到了本校的硕博连读名额,目前已经转到了博士导师的名下。



    另外一个虽然没有打算在学术上继续深造。



    但是也拿到了东海市一家银行和一家证券公司的ffer。



    只有唐亦君目前仍然在摇摆当中。



    这里面其实家庭的因素居多。



    老唐家的家庭条件只能是十分一般。



    哥哥唐兵虽然是屡次立功,但是对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并不大。



    恰恰相反。



    名声这个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唐家如今在当地很有名望,知名度也比较高。



    坏处就是处处都会为名所累。



    唐亦君自己将来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那都是需要自己去拼搏的,家里能给的支持可以非常少。



    她一方面自己有心留在学术圈里继续深造下去。



    但是另一方面。



    经济条件对她形成的压力也很大。



    “师姐,我看你不如跟老师申请一下咱们学校的启明星博士计划。”



    “你发了两篇高质量的论文,符合申请的条件。”



    “要是导师帮忙给你推荐的话肯定没什么问题。”



    教室里留下来的两个女生都是跟唐亦君走得比较近的师妹。



    



    对唐亦君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听到自己师妹的话,要唐亦君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毕竟东财的这个启明星博士计划条件可以是相当的优越。



    不仅仅每个月有5-000块钱的资助。



    而且毕业之后。



    如果在读期间所做的科研成果满足要求的话,还可以双向选择。



    一个是毕业留校任教。



    另一个就是继续留在东财的博士后工作站。



    出站后同样是满足考核要求就会直接聘任为本校的副教授。



    “到时候再吧,我现在自己也没什么明确的想法。”



    “主要是毕业论文还没写完呢。”



    “你们两个也加把劲,争取多发一篇文章。”



    “以后不管是申请读博也好,还是出去工作都挺占优势的。”



    捋了捋头发。



    唐亦君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讨论。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她自己为了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也是焦虑的不行。



    其实唐亦君内心有个想法是很强烈的。



    哥哥唐兵上半年刚刚调离了一线,去了总部任职。



    哥哥的意思是。



    她如果不想继续留在东海工作或者深造的话。



    那就不如去京城那边,自己也好有个照应。



    虽然在京城那种干部多如狗的地方。



    哥哥一个处级干部和也顶不上什么事。



    但是总比在东海举目无亲的好。



    只不过唐亦君在东海上了足足六七年的学。



    相对来还是很喜欢留在东海市的。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并不是十分愿意换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



    “行吧,那我们先走了哦。”



    教室里。



    等两个师妹离开之后。



    唐亦君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等数据也有些出神。



    她的毕业论文框架其实基本上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数据调研工作在暑假阶段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任务内容。



    接下来就是做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于自己能不能毕业的问题,唐亦君并不担心。



    她现在最难抉择的就是到底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



    如果工作的话,去哪里工作?



    



    而此时。



    另一侧。



    得知唐亦君竟然是周锦芳带的研究生。



    安平也是直呼老娘这一步棋走的太对了。



    就算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周锦芳恐怕都要照顾照顾唐老鸭的妹妹了。



    “我就嘛!”



    “你爸爸这么大一个领导,怎么可能无缘无故请一个姑娘吃饭。”



    “按照你这么?丫丫这是马上要结婚了?”



    “看来我还要准备一份厚礼嘛。”



    作为安晓洁的闺蜜。



    周锦芳当然认识她的闺女。



    只不过此时周锦芳心底也是诧异的不行。



    以闺蜜安晓洁家那一位的身份,找的女婿不有多么厉害,至少也要门当户对才合理。



    没想到结果竟然找了一个家庭十分普通的年轻人。



    这确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当然了。



    亦君那个姑娘也是运气好。



    如果她哥哥真的跟丫丫结婚的话,那就算是正儿八经一步迈进豪门了。



    连带着亦君这丫头。



    后面的人生轨迹恐怕都要发生极大的改变。



    周锦芳活了几十年。



    自然知道在这种问题上面,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只是这种关系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攀得上的。



    自己这个学生倒是真的好运气。



    (求发电!)



    (我刚才看了一下,五星好评就是看完最后一章往后面继续翻,会出现一个书评和评分,在那里就可以点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