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桥名解放

A+A-

    实际上。



    对于王新辉的做派。



    此时的郭伯廷跟薛南方二人。



    心里固然有所诧异。



    但是实在是羡慕更多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



    王书记在周扬面前表现出来的熟稔和亲密。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或者曾经给领导做过秘书。



    没看见刚刚那位马秘书一看到王书记就主动过来拎包招呼。



    甚至二话不就把秘书该干的工作交给了王书记么。



    这无疑是一份超乎寻常的信任。



    这份信任和亲厚。



    可是常人想有都想不到的。



    “嗯,这倒是个问题,三十也不了。”



    “当年我三十岁的时候,丫丫都上学了,就连平平也是我三十岁那年出生的。”



    “时间过的确实很快。”



    “你家老二那子我也见过,是个不循规蹈矩的。”



    “老大呢?现在怎么样?”



    “我上次跟张毛毛见面,还谈过这个事情,张毛毛对他评价很高啊。”



    其实王新辉即使到了现在。



    不管再忙。



    不管是什么时候。



    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



    每逢过年都必然会亲自登门拜访周扬和安晓洁。



    儿子还的时候也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



    也就是成年之后次数才少了。



    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周扬自然认识。



    “老大?老大他现在是不务正业。”



    “成天在实验室里跟人鼓捣搞什么深空推进器的项目。”



    “是将来要造宇宙飞船。”



    “我看他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成天做白日梦。”



    “麻烦就麻烦在毛毛总在背后支持他,每年大把大把的钱投入下去。”



    “我现在是不知道他们这些有钱人是怎么想的。”



    屋子里。



    听到王新辉的话,周扬也是哑然失笑。



    深空推进器?



    宇宙飞船?



    这还真是败家烧钱的玩意儿。



    不过如果背后有张毛毛支持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张毛毛有多少钱周扬也搞不清楚。



    但是富可敌国那肯定是对他的侮辱。



    一般的国家可比不上张毛毛的身价。



    当年一帮资本巨头们以张毛毛为首。



    带着一帮投资企业几乎是横扫周边地区。



    现在差不多已经完全掌控了这几个地方的经济支柱产业。



    不仅仅如此。



    因为当年在大洋彼岸的遭遇。



    张毛毛那是恨到了骨子里。



    这些年可没少通过各种乌七八糟的段干一些薅羊毛的勾当。



    至少在倒腾能源这一块。



    张毛毛起码就薅了对方数以千亿计算的羊毛。



    “这个产业确实有得搞,也有得折腾。”



    “不过有张毛毛支持的话,将来未必就不能出了不起的成果。”



    “不定你老王家将来还要出一个科技奖的获得者。”



    实事求是地。



    周扬对于深空探测这一块的态度其实是模棱两可的。



    不表态坚定地支持。



    但是也绝对不会反对。



    在他看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现在每年对深空探测和研究的投入非常巨大。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经济账。



    当然了。



    这种研究是百年大计,放弃也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如果仅凭国家队来搞的话,难度会很大。



    所以这些年一直都在鼓励私人和企业加入这个队伍,成果也确实出了不少。



    就譬如。



    现在具备研发和制造卫星、探测器以及发射火箭技术能力的私人企业就达到了五个以上。



    而红河集团和南方的北极星集团。



    更是具备向月球发射卫星甚至在理论上进行登陆的技术储备。



    除此之外。



    目前能够制造深空飞行器的企业里面。



    除了两家是国家队。



    还有一家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企业。



    如果不是几年前这个企业突然试射了一架航天飞。



    



    并且成功实现绕地飞行和往返地月轨道的话。



    恐怕世人还不知道这家企业的存在。



    “书记,那我就借您的吉言了。”



    “将来他要是能搞出点门道出来,以后我老王家也算是技术传家了。”



    屋子里。



    周扬跟王新辉闲聊了好一会儿。



    其间也跟郭伯廷了解了如今东宁那边的情况。



    阔别一年多再次跟这一位见面。



    郭伯廷内心还是忐忑的。



    但是谈到工作就越发自然不少。



    等到聊了足足有个把时之后。



    马少华这才请郭伯廷和薛南方离开书房,并且让人带他们去园子里逛逛。



    而此刻。



    书房里。



    周扬则一改此前的轻松皱起了眉头。



    “前几天天东的吕玉芬他们几个过来找我了。”



    “主要是为了建设天东跨海大桥的问题。”



    “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他们肯定要找你的。”



    “你个人对于这个工程是什么想法?”



    其实在吕玉芬他们几个离开之后。



    周扬第一时间就跟几个领导联系了这个事情。



    这几天开会他也提出过一定的看法。



    就目前来看。



    对于建设天东跨海大桥的意见基本上是统一的。



    唯一的阻碍就是天东和东宁两地是否具备条件。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条件。



    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包括正治上的考量。



    经济上的考量。



    还有社会民意和社会稳定性的考量。



    毕竟谁都不想大桥建成了。



    最后却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恶性情况。



    这一次把王新辉叫过来谈话,自然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其实吕玉芬的考量周扬心里也清楚。



    天东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实因为此前的事情受到了不的影响。



    天东跨海大桥的修建。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有可能会重整天东经济的。



    这里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市场信心问题。



    市场这个东西白了还是逐利性在驱使。



    当年让很多企业和投资离开天东。



    同样也是因为心理因素。



    现在天东跨海大桥一旦修建的话,市场心理肯定也会得到极大的提振。



    “领导,修跨海大桥是长远大计,迟早要修的。”



    “至于能不能修,我个人的意见肯定是可以。”



    “但是大桥的名字叫天东跨海大桥是不是太便宜天东了?”



    “虽我们东宁也占了一个东字,那为什么不叫东宁跨海大桥?”



    书房里。



    王新辉的话让周扬也是一愣。



    不过王新辉的意思他是清楚了。



    桥可以修。



    但是好处不能让天东全占了。



    “怎么命名这个问题是你们自己去商量的问题。”



    “不过我看呐!”



    “不管是天东跨海大桥还是东宁跨海大桥,恐怕最后都难以服众啊。”



    戏谑着道。



    周扬可不认为吕玉芬他们那一班人马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



    王新辉点了点头。



    他又何尝不清楚这一点。



    有关东宁地问题。



    其中的内幕他作为周扬曾经的秘书还是知情的。



    当年不少人提议不再让东宁成为一个单独的区域进行管理。



    而是作为天东



    最后还是周扬力排众议。



    为了进一步稳定东宁的局势,这才改为单设的。



    但是不管怎样。



    东宁的问题上都欠了天东不少债。



    现在天东那边怕是也在拿捏这个问题做名字上的文章。



    “那依我看还不如叫解放跨海大桥好了。”



    屋子里。



    王新辉的话也是骤然让周扬眼前一亮。



    解放大桥?(这个名字兄弟们同意吗?)



    这倒是个很有历史味道的名字。



    而且对东宁的某些人也是一种威慑。



    (两连更,求发电电电电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