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沉粮

A+A-

    第44章沉粮



    “陛下,您会不会多虑了”中书令孙资上前宽慰天子。



    “斜谷栈道被毁,必然无法将粮草运回斜谷。



    “若是蜀寇派股人马出斜谷袭营,难道就不怕被我大军所击



    “而倘若彼辈几万大军尽出,那岂不是归路断绝



    “若蜀寇真敢如此,臣以为陛下可诏右将军、雍州刺史与安西将军一并举军围攻!



    “蜀寇新胜,是为骄兵!又归路断绝,大魏必可以反败为胜!”



    “秦岭大营还有多少粮食,多少民夫”曹叡并不理会纸上谈兵的孙资,冷冷看向杜袭。



    曾担任过曹丞相留府长史,号为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武平亭侯杜袭,此刻心似火烧,惴惴难安。



    “禀陛下,彼处尚有民夫万余,粮草三万。”



    他艰难地出声。



    大将军率三万大军从郿坞出征,转运粮草的民夫近两万人。



    三万石粮,够五万人半月所用。



    而蜀寇斜水大营里还有粮一两万石。



    若是全部为蜀寇所得,足够三四万蜀寇一两月支用!



    这哪里是什么归路断绝



    这是有恃无恐!



    曹叡沉吟片刻后,再问:“若是蜀寇今夜袭营,能守住吗”



    还不等杜袭摇头,东中郎将蒋济突然想到了什么,直言急谏:



    “陛下!



    “您别管这些了!



    “随臣先回长安吧!



    “今夜月色尚可,万一蜀寇真如您所言,兵出斜谷,却不去袭那两处大营,反而轻军来击我郿坞又当如何是好!”



    郿坞如今只有千余守卒,若果真被蜀寇所围,那么他们与这位陛下怕不是都要交代在这里。



    “不会,没人知道朕在此处。”



    栈道被毁,蜀军只能股而出。



    股蜀军围不了郿坞,只要不知道他曹叡在此,则必不会来,袭营夺粮才是上策。



    “陛下!”蒋济心急如焚,并不想如此犯险。



    “尹大目,你现在立刻快马去大营传令。”曹叡继续下令。



    “先派将士再去拆一二里栈道。



    “再命彼处将士民夫放火烧仓,船上之粮则拆袋沉河。



    “最后率将士撤回郿坞。



    “民夫则全部留在彼处。



    “你们过河之后,把桥拆了。”



    从渭北欲往渭南,东西百里距离,只有郿坞南边两道木桥可渡。



    “唯!”满头血已干透的尹大目得令后径直出走。



    “陛下,那几万石粮食跟一两万民夫都不要了”中书令孙资大惊。



    关中本就人烟稀少,粮草与这些民夫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与孙资的惊骇不同,大将军军师杜袭却对天子的做法连连颔首。



    若能成功将那几万石粮草全部丢到河里,则蜀寇断不能再出斜谷口威胁郿坞与长安。



    “陛下,万一蜀寇不来呢又或者蜀寇晚来呢”中书令孙资甚至想出门去追尹大目,仍然心痛于那些资源,觉得还能再救救。



    “那咱们不是白白损失那么多粮草与那么多民夫”



    中书监刘放此刻也急忙附和:



    “陛下,深思啊!



    “咱们从雒阳含嘉仓千里运粮三四万石到这郿坞,一路上人吃马嚼的消耗,三十万石都远远不止!



    “眼前的四五万石粮草,几乎就是关东一大州一两年的租税啊!”



    倒不是一个州一两年租税只有四五万石。



    



    而是四五万石粮食要想从雒阳运到关中前线,雒阳含嘉仓积粮的减少不是四五万,而可能是二三十万,甚至更多。



    从其他大州运粮到雒阳含嘉仓,又有几成损耗。



    “好了,朕意已决!”



    曹叡下的决心不。不是所有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都能这么毅然决然的。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蜀军一旦失去粮草后继,则断然无法举大兵屯于斜谷。



    唯有如此,才能从容东归雒阳。



    “陛下,郿坞由臣等主持即可,您请与东中郎将一同先回长安吧!”



    杜袭收到了蒋济的暗示,赶忙上前来劝。



    “明日再回。”曹叡对劝阻仍旧不管不顾。



    “现在走,是要朕露次田中



    “朕难道已经是刘协了”



    此话得实在有些悲愤了。



    趁夜色离开,到了后半夜势必要在野外露宿。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



    天子露宿田野,这是末代天子刘协才有的待遇,传回朝中,对天子威仪是极大的损害。



    不再理会众人,曹叡无言登上郿坞最高处,试图去看秦岭山脚下蜀魏两处大营的灯火。



    但夜间山雾已起,郿坞地势又低,距离魏军营寨仍二十四五里,距蜀军营寨更是三十多里,就是彼处有灯火,曹叡也是很难看见的。



    



    半夜。



    曹叡被唤醒。



    宦侍辟邪给他禀传消息,尹大目率着两千多魏卒回到了郿坞。



    “如何”曹叡和衣坐下,冷冷看向已经近乎虚脱的尹大目。



    孙资、刘放、蒋济、杜袭等人也全部在此,这些人干脆半宿未睡,一直在等候消息。



    “陛下,蜀寇果然来了!”尹大目神色颓丧,语气虚弱无比,“来了约有三四千人!”



    此言一出,之前力劝天子抢救粮草的孙资、刘放二人已是面色惨白,冷汗微冒。



    “栈道拆了吗!”曹叡并不理会此二人。



    “陛下,没有!”



    尹大目痛心俯首。



    曹叡已是眉头紧皱。



    “陛下,据守营将士,蜀寇下午便已有四五百人杀出了栈道口,一直派人守在彼处!



    “又派人去驱赶民夫,把原本在蜀寇大营里往咱们大营搬粮食的数千民夫都赶到了斜水北岸!



    “咱们留在蜀寇大营里的近千将士早就被蜀寇吓破了胆!



    “那几百蜀寇一出现在栈道口,他们便全跑回了咱们自己营寨!”



    曹叡神色越发惨淡。



    本以为自己的处置已足够狠心妥当,却万万没想到,蜀寇竟能来得如此之快。



    “我魏军大营里的粮食呢,都烧了吗,沉河了吗!”



    “陛下他们来得太快了”尹大目欲哭无泪,无奈至极。



    “臣一到咱们大营便下了烧仓沉粮的命令,可那时候,举着不知到底几千火把的蜀寇已经到了咱们大营二三里外。



    “船上沉粮的民夫



    “将士们见到蜀寇举大兵来,便只顾着逃命,根本管不了那些民夫沉不沉粮了!



    “粮仓又近水,火势刚起不久便被赶到的蜀寇与民夫扑灭。”



    曹叡一阵虚脱:“桥呢渭桥拆了没”



    “拆了!”尹大目道。



    “陛下那蜀寇降将来义的部曲逃到半路时,突然把来义绑了,又复投蜀寇去了!”



    铁铁们,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