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A+A-

    福全当即派贴身太监李玉柱去聚贤楼打探。



    李玉柱骑马快去快回。



    “王爷,那聚贤楼大堂确实放着一扇琉璃窗,清澈透明仿如一江春水,那酒楼掌柜见人就后日拍卖方子的事。”



    “聚贤楼附近就是各地会馆,奴婢猜测此事恐怕已经传入各地进京的富商耳中!”



    福全震惊,他起身踱步,猛然转身吩咐,“去,给本王备马!”



    福全急匆匆奔赴紫禁城。



    皇帝正在南书房读书,旁边的西洋画师为他作画。



    听梁九功传报裕亲王求见,他放下书,奇怪道:“大哥竟然这个时辰求见”



    “去请裕亲王进来。”



    没多久福全进来,甩了甩袖子就要打千儿,还没做全就被皇帝亲扶起来。



    “你我兄弟且不必多礼,大哥进宫可是有要事”



    福全神色严肃,声将有人私自贩卖方子的事了。



    此事可大可,皇帝要是不追究那就是一个方子的事,要是追究那就是无视王法偷卖皇家宝方!



    “有人要在京城卖琉璃方子”皇帝闻言一脸惊怒。



    大清的琉璃制品一向比不上洋人的玻璃,也是将那些造玻璃的工匠弄走,他派人去查才发现西洋玻璃的暴利。



    这玻璃原料在他看来一文不值,一件玻璃制品竟然能卖出上百到上千两白银,这暴利皇帝都眼红了。



    他打三藩打的家底都快没了,封后宫修宫殿都扣扣搜搜,宫里还有大片宫殿都破着呢。



    面前摆着这么大利益,皇帝也扛不住诱惑。



    他承认这事做得不地道,他不是都修宫殿了,等人进宫,他定会好好补偿。



    他都到这份上了,竟然还有人胆大包天私挖他墙角



    皇帝瞬间脑海里闪过几个名字,都是能接触到琉璃制作过程的人。



    “给朕去查!”



    皇帝显然愤怒了,平日里他私下可是很少称朕。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侍卫飞快行动起来。



    人是申时末出的宫,事是酉时初查清的,就在步军统领衙门上门拿人的半道上,一道皇帝令终止了此事。



    皇帝拿到详细情报,脸上神色怪异。



    一看那掌柜的证词,他大概明白这是谁干出来的了。



    好家伙他不告自取拿了她配方,她就釜底抽薪绝了他赚钱路子是不是



    这事还没地方理去,是他先干出这种不地道的事来。



    真让人上门拿人,也没这道理,人家也没做错,自己的方子想卖就卖,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夺走人家方子。



    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福全看到皇帝从盛怒到怒气消失又变成了无奈,不由起了好奇心。



    这谁干出这等事还能让皇上也奈何不得



    “皇上”



    皇帝将中的纸捏成团,他神色平静下来,“这事到此为止,多谢大哥进宫告知,大哥若是头紧,也可以参加那拍卖会,宫里不会追究此事。”



    福全咧嘴笑道:“皇上赐了不少田地,太皇太后也时常给些赏赐,奴才头不缺银子。”



    这大概是大多旗人的心态,清初这会儿旗人都享受到了开国分红,个个富裕,看不上工商。



    顺治年间还有旗人将余钱拿给奴仆经商,这些奴仆不敢亏钱,多是拿去放印子,后来顺治帝还专门下了旨意,不允许旗人将钱交给奴仆去经商。



    朝廷没有禁止旗人经商,只是当今工商都是身份低下的人在做,旗人自然看不上。



    再过个几十年,这些不知节制的旗人浮财用尽就会陷入窘困当中,到时就仅靠着朝廷发的那点米粮钱过活。



    皇帝见状也没有多劝,若不是他查过洋人玻璃在市场上的售价,他也不会按捺不住做出夺人方子的事。



    这日早朝结束的有点早,皇帝似乎有急事,不给朝臣吵架时间,飞快地结束了早朝。



    皇帝一下朝就来到了侧殿,御前宫女们纷纷上前帮他换衣。



    纳兰容若见皇帝换了一身民间衣服,顿时了然。



    “万岁爷,您可是要出宫”



    皇帝想起来纳兰容若跟那女人有点亲戚关系,便道:“容若,你也去换一身,随我一起出宫。”



    又指示身边的宫女,“去,给纳兰侍卫也找一身。”



    没多久两人换了一身衣裳,做民间打扮,带着侍卫坐马车出了宫。



    皇帝里还拿了一纸折扇,下了车站在聚贤楼招牌下,他扇了扇一副潇洒模样。



    



    宝音提前一日要出门,纳兰佟桂接了差事去承德去了,兆佳氏听她要出门,只问了她去哪里,听闻是去以前老家的帕之交家中做客,便点头答应了。



    



    约定的时间是八点多,宝音也不能迟到太久,用过早膳便带着蓝玉紫翡出门了。



    中途跟一个青年会合,纳兰佟桂若是在,恐怕会大吃一惊,因为这青年显然是他传闻中已经被野兽叼走的未来贤婿。



    若他再看到青年对宝音毕恭毕敬,或许会醒悟这一切都是自己女儿搞的鬼。



    宝音掀开车帘子,冲青年点点头,“和丰,待会儿拍卖就交给你了。”



    青年抱拳:“格格请放心。”



    正阳门大街就在外城中轴线上,宝珠家居住的胡同离这里属实不远。



    她考虑聚贤楼也是有原因,正阳门大街上比较出名的就是聚贤楼,从前朝开到现在,虽然落寞了,可还有着地理优势,聚贤楼周边散落着不少会馆。



    可以五湖四海的人都在这边汇聚。



    人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抱团,不少进京的商贾在考虑住处时会先考虑自家省会馆的附近。



    马车距离聚贤楼五十米的位置停下,和丰先下了马车。



    接着马车才哒哒往聚贤楼走去。



    聚贤楼虽然占据一座楼,大门并不大,宝音和两个丫鬟下了马车后进楼,马车被出来的二指引着从隔壁胡同进后门停放。



    她提前订了一间二楼包房,就是为了看拍卖情况。



    当然拍卖会她是不出面的,这事已经交给了和丰,处理这点事对于和丰来不过是到擒来。



    宝音并不知道此时二楼有人看着她进了楼。



    皇帝坐在窗户边,折扇敲打着掌心,他开口:“容若,过来认认人,这位可是你那从盛京来的族妹”



    纳兰容若走到窗户边看了一眼,“有点像。”



    纳兰容若是见过宝音的,盛京时他作为御前侍卫可是随驾去过那庄子,后来也从阿玛口中得知了庄子主人跟他家有亲戚关系。



    回京后也从额涅和妻子那里听过这位族妹,听阿玛的意思是想送这位族妹进宫搏一搏荣华富贵,算是作为后。



    对于这件事纳兰容若是不赞同的,只是阿玛已经打定主意,族妹的阿玛也同意了,他就没再多操这份闲心。



    皇帝敲心的动作未停,“那还不将人请进来”



    纳兰容若是男人,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拉开门,门外立刻就有太监询问,“纳兰侍卫,您有什么吩咐”



    “刚进楼的是我妹子,我正打算请她过来。”



    那太监笑着,“哪里需要大人出马,的这就将纳兰姐请上来。”



    完屁颠屁颠下了楼,正巧撞上了刚上楼的一行人。



    “可是纳兰府上格格”



    宝音属实惊住了,还是她身边的蓝玉灵,“你怎么知道我家格格”



    来人恭敬道:“是纳兰府上的容若侍卫发现了您,请您上楼话。”



    一听是纳兰容若,宝音顿时放松下来,她对这位清初的大才子可是慕名已久,可惜始终无缘得见。



    宝音也没怀疑纳兰容若如何会认出她,她进出过大学士府,大学士府上的人见过她的也不少。



    “我还未见过容若兄长,哥,还请前面带路。”



    太监心里一暖,他这样的人还从未被贵人唤过哥,这位格格可真一点也不像满人姑奶奶。



    宝音被请到门外站了不少侍卫的门前,到这里她也没起疑心,但是门被里面拉开后,她看到一个熟悉的人,脸上笑容僵住。



    [姐妹们,谁懂啊,这人怎么阴魂不散]



    皇帝的笑容收起。



    “这位妹妹快进来,我是你族兄,你若愿意称我一声兄长便可。”



    宝音视线转移到门后话的青年身上,她眼睛一亮,这还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看到最英俊的一个男子。



    [这就是纳兰容若史上公认的大才子就是红颜薄命了些。我查查,好像没几年可活了。]



    宝音眼神从欣赏变成惋惜。



    [满人的才气可都汇集他一人身上了。]



    得知纳兰容若寿命将近,皇帝也很惋惜,他轻咳一声,“既然是容若的亲戚,且一块坐下吧。”



    这还是他第一次体验不受人待见的滋味。



    怎么呢,有点新鲜。



    “妹妹请坐。”



    纳兰容若亲自拉开的座椅。



    很不巧,夹在两个男人中间,但好在中间空隙很大,也不算是紧挨着。



    宝音皱着眉头坐下,纳兰容若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然后就听皇帝开口,“纳兰格格可是来拍卖玻璃方子”



    宝音扫了对方上玉扳指,顿了下道:“听有这么一桩事,过来凑个趣。”



    [这人是不准备装了吗上的龙纹扳指都没取下,我还能装作不知道他的身份吗]



    皇帝拿着扇子的一顿,放下扇子,不由转动拇指上的玉扳指。



    失误,忘记取下这个玩意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