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傻嫂子

A+A-

    所有人都知道正科的月收入其实只有0元左右。



    比起目前的陈国庆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众人纷纷开始计算起账来,正科的工资甚至还不如陈国庆现在的。



    陈国庆微笑着,



    “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况且现在工资即便提高了,若是没有配给物资也是没用的。”



    提到这配给物资的话题,想起上次古铁听从陈国庆建议整肃市场后将查获物品分发给大家福利的举措。



    这事传开了,其他局长都很赞同。



    之后,各处不定期的突击整顿行动让非法市场的损失巨大,对于一般的私贩只做简单批评教育就放行。



    那些倒卖的人则是重点打击对象。



    古铁由于这项政策,赢得了上面的认可。



    因此多次想要提举陈国庆的级别。



    深思熟虑后的他明白官员地位带来的种种便利,他相信一旦让陈国庆当上官员,对方自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加上这三年以来,陈国庆不断许多重要案子,不论资历还是成就都已经非常耀眼,难以压制住他的光芒。



    陈国庆感到无比的无奈,最终他决定自己想办法寻找一位愿意前往宁阳的医生来和自己的妻子换岗。



    毕竟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宁阳。



    古铁是帝都的人,为了提拔陈国庆而把他调到东北显然是不现实的。



    毕竟陈国庆这颗有用之才不应该拱让给他人。



    所以古铁答应帮忙打听这件事。



    王主任知道陈国庆的前途不可限量,也就不提让陈国庆负责打猎的事了。



    院子里其他人也都明白,陈国庆成为领导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陈国庆的初衷。



    但是不从命又不过去,毕竟他身为警察需要服从命令。



    他的行为被视为谦虚。



    若是再拒绝升迁的话,可能引发不满。



    因此陈国庆也在私下打探是否有调岗的可能性。



    陈国庆拜托了不少人之后,王主任对着院子里的人宣布,下乡安排将在半个多月后确定,有意愿者需在此期间报名并领取下乡补贴与火车票。



    如未能按时参与,则一切自理费用,且不再有补救会。



    听到这些话,众人面露难色,却没人敢质疑。



    在这个时候,街道办如同一个朝廷,几乎掌握着所有民生大事务,包括结婚、葬礼、邻里纷争、子女教育和参军等,权力非常集中,比后世分权要复杂许多。



    完,王主任疾步离去继续通知其他大院的人,每个大院都有不少人需要下乡。



    陈国庆目送王主任离去后,便骑上自行车回去了。



    刘海中深深地注视着陈国庆。



    这个院子里早就知道了陈国庆即将出任新职位,起初都认为他是副科级干部,没想到竟是正科级,并且陈国庆竟还显露出不愿就职的样子。



    对此,刘海中心中有万千感慨,他多年以来目睹了许多人的兴衰荣辱,被批斗、游街的情形数不胜数。



    他知道那时候连保命都是件艰难事。



    许多人甚至终身无法离开帝都附近的农村牛棚。



    病死的、累死的各种悲剧比比皆是。



    经历这些事情后,刘海中已经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性。



    选择当兵或活着两者,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活着。



    作为七级锻工,收入不错。



    经过这几年的积蓄,家里的生活也过得更好了。



    四合院原本安静的一角,又恢复喧嚣。



    各家孩子们在啼哭,贾张氏依旧叫嚷不停。



    邻居之间开始讨债,诸般琐事再次涌上心头。



    大家开始为即将下乡的孩子准备东西,生怕没有准备齐全会带来致命的麻烦。



    因此,每家都在催讨欠款,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陈国庆听到大院中的嘈杂声,并不意外,这种状况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在家庭中,不管孩子的境遇如何,父母总归要尽全力照顾自己的子女。



    自家的问题自有自家的解决方式,而不会让他人操心。



    但现在的情形不一样,将孩子抛弃在乡下放任不管,是完全不可行的。



    大家都为了自家子女开始忙碌起来。



    在贾家中,秦淮茹面对一脸不满的儿子棒梗道:“棒梗,妈不是不愿意帮你。



    你爸的工作已经没了,我现在这个工作也不允许传给你,除非我立下了重大功劳才行。



    然而作为一个寡妇,我能有什么成就呢?能维持生活就已是极限了。”



    她接着安慰:“但是你放心,我会尽力想办法的。



    等我找到更好的工作后,一定尽快给你安排好。



    你要相信我!”



    



    棒梗担忧地:“可是听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我真的不想去那里。”



    秦淮茹答道:“只要家里有办法,妈肯定不会让你去那种地方的。



    我会每个月寄十块钱过去给你。



    你要记住,这十块钱足够两个人一个月的食物开销了。



    不要学坏,也不要乱花钱,好吗?在那里的生活可能比较辛苦,但只要你好好生活就好。



    我会尽量给你找个出路的。”



    听了母亲的话,棒梗半信半疑地问:“真的会吗?”



    祖母贾张氏接口安慰他:“乖孙子啊,你妈一定会尽力帮你。



    我也希望你不至于在农村里待一辈子,你是我们贾家唯一的希望!我会盯着这件事。”



    棒梗点点头,心里觉得奶奶的话更为可信。



    贾家对他宠爱有加,尤其作为独子,他不可能被弃置不顾。



    贾张氏接着对秦淮茹道:“出去打听打听傻柱和那个陈,看看他们有没有路子,要是有的话,棒梗就不用走了。”



    秦淮茹表示疑惑:“傻柱怎么可能有门路呢?陈也是?”



    贾张氏回答道:“傻柱能把媳妇的工作搞到,明他一定有人脉和门道。



    至于陈,他虽然不愿意当领导,但他确实有会随时担任。



    他的收入每月超过百元,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易中海。



    你看陈这么年轻就赚得这么多了,领导必定很看重他。”



    她补充道:“如果我们向他开口,肯定可以帮他解决工作问题。”



    秦淮茹思索片刻后:“我还是先去傻柱家吧。



    不过上次的事之后他就不太理我了,估计不会有好脸色。”



    贾张氏宽慰她:“你还是试试看吧。



    总之为了咱们棒梗,总该努力一次。”



    “试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为了棒梗,被人两句也没啥!”



    听到贾张氏这么,棒梗也表示同意:



    “就是,为了我,你问问又何妨,也没什么影响!”



    溺爱棒梗的秦淮茹听后,道:“好吧,那我去看看!”



    罢,秦淮茹起身走到对面何雨柱家,轻轻敲了敲门。



    何雨柱的妻子开门看到她,笑道:



    “贾家嫂子,不知有何贵干?”



    秦淮茹问道:“傻柱在不在?”



    何雨柱的妻子崔秀玲微微皱眉,但还是微笑着:“嫂子啊,我男人出去忙席事了,这会儿没在家。”



    秦淮茹略显不悦,反问:“傻柱媳妇,你怎么骂人呢?”



    崔秀玲回应:“骂人?我可没有啊!”



    秦淮茹追问道:“那你刚刚叫我什么?”



    崔秀玲解释道:“我的是‘傻嫂子’啊。



    您常口里一个傻柱,这表明您不把我丈夫当外人。



    所以我叫您‘傻嫂子’,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崔秀玲的出身背景其实也不好,若不是嫁给何雨柱,此刻可能已经被送往农场劳作。



    不过幸运的是她嫁给了何雨柱,加上李怀德利用何雨柱的厨艺,这才帮忙解决了她的困境。



    此外,李怀德通过类似方法救助了许多曾经掌权、成分不佳的人士。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他最终逃脱了被清算的命运。



    他知道这种事情终将过去,到时候自己身在其中肯定不好过。



    因此,不少难言之隐都是别人去执行,而好处则是他自己得到了。



    好的事情也是由他去做,赢得了民心与感激。



    秦淮茹闻言向崔秀玲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以后我会改,真的叫惯了。”



    崔秀玲则冷静地回答:“贾家嫂子,别人这么叫可以原谅,毕竟我家男人以前脑子不太好。



    但是你,好像没有资格这么吧?你和我们家的男人之间的事就算你是真心的,他也值得你为他做更多。



    想想你自己家的男人,对他如何?对我们的孩子又是如何?



    人要学会感恩,别人都觉得可惜,觉得傻柱不如别人争气,所以才那么叫他。



    但你却不同,你在背后指指点点,在当时情况最艰难时还这么刻薄。



    如果没那,我也绝不会嫁给何雨柱这样一个人。



    但他保护了我,让我有了新的希望和生,即便心里并无多少爱意。



    为了感谢他对我的重生之恩,我也愿意嫁给他,并且为他传宗接代。”



    听完崔秀玲的话,秦淮茹无言以对,心中明白她的每一句都在理。



    但秦淮茹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毕竟还有孩子要照顾。



    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只能选择向崔秀玲寻求帮助。



    不过她并没有直接出来,怕这样会让接下来的谈话更加难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