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宏伟蓝图

A+A-

    “财务公司同意这个方案,一会儿会派人送协议来。



    你需要律师吗?需要的话可以打电话。”完推过电话。



    “谢谢。”张明欣然接受。



    签协议时没有律师简直找死,在这儿必须花钱请律师。



    很快找到当地电话本,顺利联系上合适律师。



    价格早已谈妥,因为上门服务费用自出发时就开始计算。



    双方律师到场后没多久便成功签署有效文件,张明当即支付八千美元,店铺正式归其经营一个月。



    随后,他锁上门返回旅店。



    医院禁止家属过夜,除了刚刚入院或濒危病人需要照顾。



    所以,负责照料九的老王与李红晚上继续住在附近的旅馆。



    张明回来跟二人讲述今天的事迹。



    “你怎么又开一个修理铺?怎么这么能干!”老王以夸张表情表达赞许之意。



    李红则含蓄许多,微笑与灵动大眼睛透露崇拜之情。



    次日早晨三人才到医院看看九情况。



    霍普金斯虽贵但服务质量确实值。



    查看一番后觉得无需忧虑随即三人离开赶往车行。



    打开门看到偌大地方,两女欢喜不已。



    靠近院子前面的木板房更是让她们雀跃。



    终于有家的感觉,再也不用总住旅馆了。



    这种感觉只有女性最懂,男性根本无法体会她们内心深藏渴望。



    待看完之后张明开他的二皮卡带两人来到附近超市,要定居这里还需要购置很多东西。



    虽然两个女生疯狂购物花费几百美元但这些都是必需品,比如床垫床单枕套等等。



    对于卫生条件敏感的张明绝不可能接受二物品。



    接下来几日张明又前往市中心购买书籍工具深入学习钻研技术。



    就这样,半个月下来他虽只收了少数几辆二车但却一辆也没有卖出,其他竞争对都很困惑,这人到底在做什么?



    不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研究让张明受益匪浅,尤其学会了判断汽车状况进而更加懂得如何合理砍价。



    对于修车而言由于使用廉价零件基本上属于零成本自然利润颇丰。



    很快他就修复了一款事故报废的经典跑车,通过简单修补使其恢复如初、焕然一新。



    尽管内部陈设如座椅仍旧破旧但也无关紧要暂时可以凑合,等到后续业务顺畅就可以聘请专人翻新三辆修好的车相继出售最终迎来了第一个订单日。



    那辆经典跑车为他带来了至少00多美元收益,一旁前来刺探消息同行也感慨买得太值。



    开张后的每一天都有几笔销售同时也有新的车辆入库。



    到了月末前两天他已经赚够用于支付余下款项的钱,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决定提前与财务公司沟通履行



    “那麻烦你帮我联系他们吧。”林晓峰对选择哪家公司并无特别偏好,在他看来,这些财务公司的本质差别不大。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操守多么高尚,而是这样做实在不符合成本效益。



    谁会为了一点利去砸自己的牌子呢?显然不值得。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峰的二车店铺逐渐步入正轨。



    其他竞争对也摸透了这家店的独特优势——修车技术堪称一绝!这一点难以被模仿。



    虽然同行们也都明白把车修复得更好能卖更高的价钱,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却相当大。



    到了第二个月,林晓峰的二车辆销售已实现了一万美元以上的净盈利(扣除了零部件的成本后)。



    许多车辆在经过他的翻新处理后,几乎可以从五成新升级到八成新的状态,从而让售价直线提升。



    而所有用到的零件成本近乎为零,他只需定期前往报废车场挑选有用的旧部件。



    林晓峰特别钟爱附近的一家报废车场。



    在这里,他可以随意拆解任何他认为有利用价值的零部件,并按照重量计费。



    几乎每隔几天他都会从那里带一批零件回来,部分按重量付费,其余则免费。



    毕竟这里的价格实惠得不像话,比废铁稍贵一点而已。



    而且林晓峰总还能顺便顺走一些废铁作为额外收获。



    拆件工作对他人来是劳动量极大的负担,但对林晓峰而言轻而易举,其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这甚至让报废车场的老板心生羡慕,计划招聘专门从事此工作的团队,不过再熟练的人也没法做到像林晓峰那样的速度和精准度,否则人工成本远超收益。



    



    威尔逊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这个叫做ftr的二车商铺的财务情况可谓烂熟于心。



    毫不夸张地,他们是当地盈利能力最强的二车店铺之一。



    对此类生意有兴趣介入,自然是情理之中。



    于是有一天,巴瑞先生带着一位助理造访了林晓峰的店铺。



    店内熙熙攘攘的景象让他十分满意。



    如今赵倩莉已成为这里的销售人员之一,她负责为客户介绍车辆详情,并完成交易谈判等工作。



    秦丽因语言障碍,无法承担与客户交流的任务,目前主要做一些不需要复杂语言能力的基础工作和后勤保障服务,例如煮饭。



    虽然在法律文件上登记的名义负责人是赵倩莉,实际上店铺的主要控制权属于林晓峰。



    他以一种巧妙合法的方式通过一些境外公司的运营间接掌控95%的权益份额,成为店铺真正的话事人。



    至于注册时那些繁琐复杂的续流程都交由律师或专业人员如威尔逊会计事务所来协助完成。



    目前林晓峰的主要日常工作包含收车、整修以及制定价格表。



    随着赵倩莉业务日益熟练,定价方面的工作也逐渐过渡到她身上。



    当巴瑞先生到访时并没有直接打扰林晓峰正在进行中的事务,而是耐心等到当前顾客离开后才邀请对方一起坐进了办公室区交谈。



    秦丽为大家泡好了茶便退回了收款台区域。



    她最近正在努力学习英文,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进步速度还算不错。



    \"林,你考虑过扩大目前这个店铺吗?”巴瑞一开口便直截了当提出了这次访问目的。



    \"更大些?巴瑞先生为何建议扩张呢?”林晓峰看似不明所以,实则故意试探。



    “当然啦,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啊!”一谈到钱,巴瑞的眼神立刻变得闪闪发光。



    



    “但我认为现有规模已经刚刚稳定下来,现在扩大是不是过于激进了?”相较之下林晓峰显得更为保守。



    现有的收益完全可以应付九看病所需支出,尽管支付完两位伙伴工资之后结余不多,却也足够维持他的生活所需。



    \"不不不,是你太保守啦,林。



    我仔细分析了你们的商业模式,在整个巴尔的摩乃至整个华盛顿州,尚无哪家二车行能与你的竞争力匹敌。



    你应该意识到在该行业中你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新经营模式并建立了自身的优势所在。”



    听到这里巴瑞显得格外兴奋且自信。



    在他眼里这种绝佳盈利会如果不能迅速扩张简直是对商业法则犯罪般存在。



    可是再多期待也是白费,这项核心竞争力始终掌握在林晓峰中,而不是他自己能够掌控。



    然后,巴瑞向林晓峰详细阐述了他的宏伟蓝图。



    依照他构想,未来将会由ftr和威尔逊财务集团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其中威尔逊持股30%,林氏持有50%的主导地位,另外预留20%比例用于吸纳投资或者寻找合作伙伴以筹措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展。



    扩建完成后的新企业将以汽车修理及配件更换为主业。



    考虑到零部件来源问题,计划要么自行创立一个专业的废车回收



    这不是他知道李森的实际身份,为了给予他们认同感,而是这些人要的薪资是最低的,干的活却最累。



    就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其他。



    第一批招募的下就超过了百人,这些人都需要有产业背景,至少是在工厂里工作过的。



    这样一来,工人一到岗就能迅速投入生产。



    员工来此是有食宿提供,每人每天工资还不如本地人之一。



    就算是这样,还有一半支付的是港币。



    换言之,工人们每月收入连一百五十美金都不到,其中一半还是用港币支付,落到自己里的不过几十元。



    虽看似微薄,但对挣扎于港岛生活的这部分人而言,已算优厚,远远超出当地薪资水平。



    国人一贯吃苦耐劳和爱攒钱,所以李大伟能做的就是优化他们的生活条件,改善宿舍和伙食。



    到了七零年夏天的时候,dl公司基本成型了。



    这时李大伟也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以银行贷款压力为最大,谁都不会让你无偿用钱太久。



    迫于还款重压,李大伟带着一百多工人投入到高强度却有序的工作中去了。



    李大伟效率卓着,但其余员工则相差太远。



    除了缺乏经验外,还有之前的大锅饭思想作祟。



    这里的经理制定的产值任务按照本地标准设定。



    李大伟当然明白这其中门道,没几日就把张明叫来,联系几名股东代表一起召开董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