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陈平安:“我六根静不了”;地藏:“俗”

A+A-

    崔东山浑身一震,猛地转头,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懑:“一人做事一人当!要罚冲我来,何苦拿他撒气?”



    话音落下,崔东山又狠狠瞪了眼地藏。



    “还有你,不就是觊觎红莲业火,何必假仁假义设下这等困局!”



    地藏双合十:“因果循环,陈施主既主动入局,贫僧自然要成全他的缘。”



    罢,他抬轻挥,幻境中的画面骤然放大——陈平安正被三尊罗汉的佛光锁死,身形狼狈却仍在寻找反击之。



    崔东山呼吸一滞,下意识向前半步,却又猛地顿住。



    他紧咬下唇,直接恨声道:“陈平安,你这傻子谁要你多管闲事!”



    可话音刚落,他的目光就被画面中突然暴涨的气势吸引。



    只见陈平安周身的胆气开始如漩涡般凝聚。



    每一道气息都像是被无形的大揉捻、压缩。



    随着罗汉们的攻势不断落下,陈平安身上的伤口在渗血,可他的眼神却愈发锐利,那些痛苦仿佛都化作了胆气凝聚的养分。



    丝丝缕缕的金色光芒从他体内迸发,与佛家金光相互碰撞,发出铮铮鸣响。



    轰的一声,陈平安的体内荡开一层涟漪。



    他竟在如潮攻势中,正在强势突破。



    刹那间,陈平安的体表涌现出一抹淡淡金光。



    武夫七境,金身境!



    崔东山脱口而出。



    然后在这时老秀才的目光,却是眯了眯,片刻后摇头道。



    “平安不会突破,他的底子太强,他要突破一个绝无仅有的金身境,所以不够。”



    “又或者,平安想要突破一个绝无仅有的金身境,所以缘不够。”



    随着老秀才话音的落下,陈平安那体表散发出的淡淡金光刹那即逝,紧接着便涌现出了一丝琉璃之色。



    这是道家讲的无垢琉璃!



    崔东山再一次开口。



    武夫第七境,为金身境。



    其实武夫也分流派,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普通武夫,讲究硬练。



    通常情况下,这类武夫达到金身境时,体表不会出现金光。



    而体表出现金光的武夫,是佛家罗汉的一种体现,属于佛教范畴。



    道家同样存在武夫,作为正统修行一脉,道家讲究无垢琉璃,这同样是金身境的一种独特体现。



    崔东山心中震惊。



    这陈平安,竟想着要将金身罗汉和无垢琉璃融在一起。



    武夫的佛道双修。



    这陈平安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成功了,那将会强得不可估量。



    崔东山心中震惊着。



    而此时的陈平安,他的突破戛然而止。



    他现在达到了一种,可以是武夫七境,但又不完全是。



    好像是变成了一个绝无仅有的伪七境,距离真正的七境,只差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契。



    不过即使如此,陈平安的战力也是猛然飙升了数倍不止。



    紧接着,陈平安看准一名罗汉朝他打来,直接霸道地一拳轰击在了这罗汉的胸口。



    此时,陈平安直接将一尊罗汉的金身,轰出蛛状裂痕。



    同一时刻,陈平安做完这些,他咧嘴一笑,身上的战意再一次沸腾。



    直接对着剩余的十七个罗汉轰打了过去。



    轰轰轰。



    大约过了二三十个呼吸,这些罗汉已经被陈平安打倒了接近一半。



    “好!”崔东山脱口而出,待意识到失态,又立刻板起脸。



    地藏指尖轻转,幻境泛起涟漪:“第一关,也该到此为止了。”



    随着他的动作,十八罗汉的攻势渐缓,陈平安单膝跪地,虽满身血污,却仍抬头直视罗汉们的金光,眼中战意未熄。



    下一刻,陈平安忽然发现他脚下的场景发生了变化。



    当景象再次定格之后,他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大殿之上。



    而在这大殿之上,竟然出现了另外一个地藏法相。



    此时地藏静静地看着陈平安,突然间问出了一个让崔东山心头狂震的问题。



    “陈平安,如果用你的菩提心作为交换崔东山的筹码,你可愿意?”



    “你,卑鄙!”



    崔东山看着地藏,怒不可遏。



    他万万没想到,地藏竟会做出如此恶劣之事。



    崔东山话音刚落,便看到画面中的陈平安没有丝毫犹豫,周身迸发佛光。



    



    紧接着,那佛光瞬间化作蕴含佛家“慈悲渡化”的菩提心,向外延伸,以具象化的形态呈现,在陈平安面前。



    随后,轰然碎裂。



    崔东山目睹这般变化,踉跄着后退两步。



    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



    而崔东山所坚守的道心,在此刻竟有崩塌之势。



    崔东山所信奉的事功学,主张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无所不用其极,一切皆可作为达成目的的段。



    而陈平安这么做,完全就是一个划不来的买卖。



    道心冲突,境界下降。



    然而,他又实在无法怨恨陈平安,毕竟对方是为了自己。



    “轰”的一声。



    崔东山道心再度失守,境界从练气士下五楼第五境,急剧下跌,一路跌至第三境、第二境、第一境,最终竟沦为凡人。



    在这一刻,崔东山的气息萎靡,踉跄地倒在地上,满是震撼和不甘。



    老秀才撇了撇嘴,开口道:“行了,平安还有那丫头,你自己看着办,我去找那不争气的崔瀺聊聊。”



    罢,老秀才抓着崔东山的肩膀,身影一闪,刹那间消失不见。



    此时,地藏收回目光,平静地看向幻境中的陈平安。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抹惊讶,猛然踏出一步,瞬间出现在陈平安面前。



    而陈平安则闭上双眼,陷入冥想。



    只见那破碎的菩提心竟开始逐渐凝聚融合,散发的佛韵,也是得到升华。



    这种升华,隐隐偏向佛家金刚之理。



    而且这金刚,偏向战斗和杀伐。



    不久,菩提心重新凝聚,再次涌入陈平安心口。



    陈平安睁开眼睛,双合十,嘴角微勾:“多谢菩萨。”



    地藏静静凝视着陈平安,片刻后皱起眉头,竟有刹那的恍惚,原本能洞察一切的他,此时竟出现一丝看不透的屏障。



    他不知,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柳神愿意让他看到的。



    地藏忽然笑了笑:“陈平安,你让我意外,没想到你自毁菩提心后还能重新凝聚。”



    “按我的安排,你的菩提心碎了,我也会替你再次凝聚,但是你自己做了,你能与我,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吗?”



    陈平安没有过多犹豫,开口回道:“金刚经第五品,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也就是所有的“相”都是假的,不着于相。



    在金刚经第三十二品中也有记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解释起来就是世界上所有依赖因缘而生的、有生灭变化的事物,如名利情感,以及各种现象,菩提心就是一种现象,都如同梦境、幻想、水泡、影子等,是虚幻的,不要执着于表面现象。”



    “所以我根据这两句金刚经的记载,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那我这个菩提心是不是也是如此?”



    “这便是深层的思考,可以称之为空相。”



    “而如果变成空相之后,心经中也有着记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就是揭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证明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



    陈平安到这里,突然带着几分无赖的笑了笑。



    地藏听到这话,寻思后突然间摇头一笑。



    他顺着陈平安的思路道:“陈平安,你觉得菩提心碎与不碎,并无本质区别,皆为空相。”



    “正因如此,你以空相作为冥想观,促使其融合,如此菩提心便能存续,对吧?”



    “可若此法失败,便明金刚经、心经所讲,与你当下之举相悖,这便陷入佛家道理的自相矛盾了,对不对?”



    陈平安坦诚点头:“对。”



    地藏听到这话略微思索,片刻后摇摇头:“陈平安,你的想法可行,但是却有着一个极为难以察觉、却又极为恐怖的后果,如果处理不慎,你将万劫不复。”



    陈平安紧接着双合十:“还请菩萨细。”



    地藏再次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你可听过?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魔和佛其实就只是在一念之间。”



    “特别是那些道法修行高深的佛,他们要成魔只是一个念头,你知道为何?”



    陈平安听到这话,思索片刻,开口道:“若依金刚经所言,一切皆空、皆虚幻,那我便可肆意杀戮。”



    “既然一切都不存在,杀又何妨?如此便能随心所欲,只求畅快,无需顾及道德。”



    陈平安到这里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那便是每个修行之人的心魔。



    当然这两种“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内心想法,另外一个是身体做出实践,自身成魔。



    地藏深深点头:“这就是佛陀一念成魔的关键。”



    “还有一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时也是佛家里面的另外一个反向解释。”



    地藏到这里,又看了一眼陈平安,片刻后突然再一次双合十。



    “陈平安,你的慧根和悟性,很适合成为我佛门弟子。”



    陈平安听到这话立即摆:“不要,不要,我六根清净不了。”



    地藏突然反问:“你不是不着于相吗?”



    陈平安立即回道:“那就在我有利的情况下,我才会不执着一下的,其实我这人还是挺俗。”



    “比如美酒美人,仗剑天下,遇到有人找我麻烦,那就打回去,遇到有人骂我,那就骂回去,总之快意恩仇。”



    地藏听到这话缓缓吐出一个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