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绩效制度

A+A-

    眼看眼前的老朱喋喋不休,仍要维护他那朱天子,陆羽只能拿出杀锏:



    “倘若那朱天子当真一视同仁,为何他对他的那些藩王儿子如此厚待?他对各藩王大加封赏,予以丰厚俸禄,却对其他官员严防苛待,岂不是厚此薄彼?到底,他只当他姓朱的是自家人,其他官员不过门下走狗罢了!”



    陆羽辞锋犀利,得朱元璋哑口无言。



    诚然,朱元璋对自己的藩王儿子,那是好得没边了,对其他官员,他则予以薄俸,又加之严刑酷罚以待。



    从这角度看,他的确算不得一视同仁。



    而这,还不是因为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士大夫,对其心怀提防。



    “便是门下走狗,也得看怎么用”



    “他朱重八想靠微末俸禄养着走狗,让他们替他管治国家,无异于让饿狗看管粮仓”



    “如此情况,那些饿狗们岂会不贪?”



    这类比生动形象,极易理解。



    朱元璋听罢,细一思虑,再找不出话来辩驳。



    “时下大明刚刚立国,物价倒是不高,官员还能靠这微末俸禄糊口,可物价会涨的,再往后看,官员们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何谈廉洁?”



    陆羽至兴起,连带着将日后之事都拿来举证。



    “像你大明后期的名臣海瑞,那是出了名的清廉,可谓两袖清风,可结果呢?一生清贫,死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



    陆羽摊了摊:“这就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局面?当官的若不贪腐,就只能跟那海瑞一般一生清贫,那谁能受得了?”



    摆事实,举例子,一番话得朱元璋哑口无言。



    朱元璋原本以为,严以治国能换来廉洁风气,却没想适得其反,更造就了贪腐成风的官场乱象。



    事与愿违,他颇感灰心,不由叹了口气,无奈道:“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因此给他们涨俸禄吧?涨了俸禄,他们就能不贪吗?”



    陆羽笑道:“你何必如此悲观?”



    “如若增长俸禄,未必人人都不贪,但至少那些稍有些良心的,会收敛许多。”



    “如若这世上能多一个清官,少一份贪腐,大明官场的风气便会好上一分。”



    “只要能肃清风气,贪腐之事便能遏制。”



    大明的贪腐,是风气的败坏,上下官员齐贪,便是有心廉洁的也难以独善其身,至于这风气形成,还得归功于官俸太低。



    那么点俸禄,养家糊口都难,岂能不贪——官员们凭此借口,贪得心安理得,自然风气大盛。



    提高俸禄,至少能打消养家糊口的借口,肃清贪腐风气,相较于被贪官们克扣去的钱财,涨的那点微末俸禄,倒不值一提了。



    “你的倒也有些道理”



    朱元璋缓缓点头,认可了他的言论。



    但他仍一脸苦楚:“可这涨俸一法,又该如何施行?我大明万千官员,如若人人都涨,只怕国库吃紧,承担不起啊!”



    大明初立,国库空虚,他朱元璋都沦落到靠贩盐挣银子了,哪来的钱给官员们发工资?



    “涨自是要涨,但却不能无端地涨,更不能漫无目的地涨”陆羽随轻笑两声,笑容里颇有些成竹在胸的自信。



    朱元璋见他神采飞扬,心中已是苦笑,这臭子,真当自己是治国良相了,竟也要出策谋划朝纲大计了。



    



    他当然知道陆羽眼界非凡,可任陆羽再多见闻,也不过基于其后世所见,更多的还是工艺技法,至于这治国之道嘛怕他是远未涉足。



    心中虽不相信,朱元璋却不肯表露,给了个洗耳恭听的势,静待陆羽的宏篇大论。



    但见陆羽扬了扬眉头,轻幽幽抛出四个字来:“绩效制度!”



    朱元璋听得云里雾里。



    这四个字,朱元璋自都认得,可连成一起是个啥意思,他就闹不明白了。



    将这四个字默默念了几遍,朱元璋终是认输,翻着大眼求教过去:“这是个啥意思?”



    “这所谓绩效嘛”



    陆羽敲了敲桌子,又构思起语言来。



    他的计策,全来自后世,那绩效制度几个字,在后世再司空见惯不过,可拿到大明来,想要解释清楚,却也须费些心思。



    想了许久,他终是组织好语言:“你们大明的官员,不也有考课论绩之嘛!”



    古来官员,都有考课一,每年凭政绩考教,评断升官贬职标准。



    “这绩效便类似于此,给官员制定相应政绩标准,如若是达到此标准的,便多发些奖金”



    “这奖金便是绩效工资,或者是俸禄之外的奖赏。”



    这样一解释,朱元璋立即明白过来。



    “你是,依照官员政绩,及治下教化、百姓收入、民生安定等诸多因素,评定这绩效俸禄”



    他对于官员考课之事更为熟悉,心中已然拟了诸般考教标准。



    陆羽立马点头:“不错,有了这笔额外收入,官员们便再无理由贪腐了,而那些还继续贪的就是真的贪官,无可救药,杀了也就杀了,再这绩效工资也能促进官员们用心政务,减少他们的贪腐心思。”



    朱元璋细细品味,越品越觉得此中门道颇多,很有深究下去的必要,他不由叹服:“没想到,你这子倒也有些治国之才!”



    原本只当他身怀技艺,又兼掌握后世历史,却不想他才治国一路上,也有远见卓识,真叫人刮目相看。



    他心中已在暗想,待回了宫,要将这绩效考核制度推广下去试试,但愿能遏制贪腐风气。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长叹:“若是我大明能杜绝贪腐,该有多好啊!”



    陆羽却是连连苦笑:“你这未免痴心妄想了”



    “即便清廉如后世,贪腐也无法杜绝,更何谈你大明了。”



    “那朱重八笨就笨在他痴心妄想,妄图以严刑肃清贪腐,却不想适得其反。”



    “他哪里知道,这世上贪官污吏杀而不尽,只靠严刑俊法压根治不住,只能慢慢肃清风气,徐徐图之。”



    平白挨了顿骂,朱元璋却没心思反驳。



    今日从陆羽口中,他已收获颇多,此刻垂眸细思,慢慢消化,方是当务之急。



    “贪腐、绩效、风气、徐徐图之”



    双托腮,朱元璋自顾呢喃许久。



    慢慢地,他的双目放出光彩,眼神越发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