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县主表妹

A+A-

    宫里尊卑分明,主子伺候大主子,在外人看来,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了。



    可在东宫的下人眼里,这倒是一等一的稀奇事了。



    从来都是见殿下温声细语地哄着主子,怎的今早歇了一觉,这魂好像都换了过来,殿下竟使唤上主子了。



    最要紧的,这主子也无半分不情愿的模样。



    萧琰话音刚落,宋稚绾也十分乖巧地应了声好,那双白里透粉的纤纤玉指便覆上了他的肩。



    宋稚绾也是第一回服侍人,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只是回想着紫云紫月平常给她揉肩的模样。



    刚揉了几下,她便停下探头问道:“太子哥哥,这般力道可好?”



    宋稚绾是知道自个儿上是有些力气的,所以揉的时候压根不敢使劲了。



    在萧琰眼里,她此时的力道和猫挠人差不多。



    不过是一时兴起哄着人玩,哪里又真舍得让她尽心尽力伺候自己。



    萧琰惬意地舒了口气,又翻开一本折子:“甚好。”



    午间阳光明媚,殿内一片安宁。



    身旁佳人在侧,阵阵幽香,称得上是一番良辰美景。



    但萧琰却眉头紧锁地盯着一本折子看了许久,直到听到身后人软绵绵地打了个哈欠,他这才把那双拉下,把人牵到了怀里。



    宋稚绾懵懵抬头:“太子哥哥,我还不累。”



    萧琰揉了揉那颗脑袋,按在怀里,“无妨,孤想给你看样东西。”



    着,萧琰便把那本折子递到了宋稚绾眼前。



    折子上的字迹工整清晰,开篇先问了皇上安好,随后又问及太子殿下安好,最后是一句“宁安县主安好”。



    宋稚绾仔细一瞧,上头落款的名字有些眼熟:



    公孙向珩。



    这个名字,她去岁时听过。算起来,这人还是她表哥。



    公孙家也是武将出身,是宋稚绾生母的外祖母家。可这武将家竟也出了个文曲星,去年的殿试中,公孙向珩一举夺得了一甲第三名。



    甚至还得到了皇上的称赞,称他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但即将任职时,远在苏州的公孙府却突然传来消息,府上的老太夫人突染恶疾,病重在床。



    公孙向珩当即便推了任职一事,自请回去侍疾。一时间,朝堂上下无人不夸他孝心至诚。



    当时公孙向珩离京前,曾想来东宫探望宋稚绾,想请她写一封家书,好带回苏州念给老太夫人听了安心。



    可好巧不巧,偏偏那时宋稚绾也生了一场大病。



    表兄妹俩最终还是没能见上面,至于家书,萧琰倒是亲写了一封。



    信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官话,字里行间都是宋稚绾平日里的大大的日常。



    宋稚绾那一病断断续续养了快两月有余才痊愈,病好了,她也忘了这一茬。萧琰也没再提起过。



    如今老太夫人养了半年的病已然痊愈,公孙向珩也赴京任职了,这才递上折子,请求能代家里长辈见她一面。



    萧琰没理由拒绝。



    不过是见一面罢了,又不是将人抢走,他心下虽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好多加干涉。



    于是将折子送到宋稚绾跟前,让她自己做决定。



    



    半晌。



    宋稚绾放下中的折子,回头时眸子亮晶晶的:“太子哥哥,我要见!”



    没人会喜欢自己孤零零的身世。



    宋稚绾也是如此。



    在外人眼里,她就是孤女。即便是宋稚绾的外祖盛家也在京城,可她自便知道,盛家不疼她的母亲,待她更是不亲。



    只不过她如今住进了东宫,得太子偏爱。



    盛家才时不时装模作样地来问个好,可也没有提过要将她接回去诸类之事。



    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反倒有人惦记着她,她当然是想见的。



    好歹,她在这世上还算是有亲人的。



    看着那张雀跃的脸,萧琰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宠溺道:“那孤派人去安排。”



    ——————



    公孙向珩得了太子恩准,翌日一早便递了拜帖来到东宫。



    起来,他还没见过这位县主表妹,只是听京中传言,表妹深受太子看重,听还长得倾国倾城。



    公孙府离京远,在权贵众多的京城里,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显赫家族。出了盛怀柔一个女将军,可到底也不是姓公孙的。



    当初北疆传来噩耗,得知只剩下宋稚绾一个孤女。



    公孙老太夫人心疼得一夜全白了头,想着拼了老命,也不能将外孙女留下的唯一一个孩子丢给盛家。



    好在太子得怜悯,养在了东宫里。



    但这些年公孙府也没想着借着这一层亲情去沾光。



    直到公孙向珩中了探花,得了圣意。这才敢提出,想探望一眼。



    公孙向珩被请入了座,王忠奉上一盏茶,恭敬笑道:“烦请公孙大人稍等片刻,主子今日晨起晚了些,现下正在赶过来。大人先坐下喝口茶。”



    公孙向珩对京城之事了解甚少,但看王忠似乎年纪稍年长,想来应该是太子身边的老人了。



    于是奉茶时他也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了个礼。



    “多谢公公。是我心急来得早了些,叫县主不必着急,在下愿等无妨。”



    他规矩的举止言语挑不出半分错来,王忠看在眼里。心想这跟盛家趋炎附势的那几位可真是天差地别。



    公孙向珩抿了口茶,口中茶香四溢,使他不由得暗暗多打量了几眼。



    这茶一喝便知名贵无比,抬眼再看这太子宫里的每一处,不极尽奢华,但跟公孙府比起来,的确是太子府更好。



    再加上方才王忠口中对宋稚绾的维护之意。



    想来,他这县主表妹在这里过得应当不错。比接回公孙府要好得多。



    习武之人的耳力比寻常人好,公孙向珩正想着,突然听到了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他连忙起身站定,直直望向殿门。



    宋稚绾今日特地打扮了一番,身穿一袭碧色织锦流云裙,她步子迈得有些急,提起的裙摆如轻雾摇曳,碧色和春日的阳光相得益彰,衬得她整个人格外地鲜活灵俏。



    那一头青丝被挽成发髻,发间缀着的步摇簪子,无一不是金器所制。



    她的确好看,但公孙向珩不敢多看。



    县主表妹的身后,还跟着个亦步亦趋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