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斩尸优劣难言断,酆都鸿钧忧混沌
A+A-
紫霄宫中
鸿钧依旧耐心的对三千客,讲述具体的斩尸方法。
酆都对他传音道:“同境界内,准圣绝不是混元金仙的对。
如此发展下去,虽然圣人也分九重,但每一重都敌不过同等境界的混元大罗金仙。
你以身合天道为路,无需鸿蒙紫气,行斩三尸证道,功成之际便跃至圣人二重。
而我以法则证道,初始即为混元三重。
至于走功德证道者,恐怕最初只能为圣人一重。”
鸿钧眉宇间波澜不惊,早已料到这番论述,听闻酆都言语时心中自有定论。
酆都话音稍顿,眸光愈发森然:
“三尸本藏于内在,将其斩出以具象化,再召回合一,期间不利的影响难吧。
斩三尸之法,在修为的提升上确是捷径,省去了很多感悟法则的历程,但由于未经历混元金仙时期的圆满铺垫,其极限最终锁在圣人九重。
如此一来,难窥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更别追寻至高大道。”
“你的意见完了?”鸿钧微闭双目,传音给酆都:“贫道与你昔日同为混沌魔神,斩三尸之弊,我又岂能不知?
洪荒对于混沌来,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却又是无尽混沌中,最闪耀的星辰。
法则修炼,对于混沌中的存在来,得天独厚,但对于洪荒生灵,差太多了。
生存在洪荒庇护下的他们,从未体会过混沌的险恶。
就拿最基础的来,混沌中修为的底线便在大罗金仙,没有这个修为,根本无法在混沌生存。
你再看看洪荒,修到大罗金仙,便可称一方大能。
能来紫霄宫的修士,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你觉得仅仅靠他们自己,有多少能修成混元金仙?又得耗费多少资源和精力,才能前进一步?
昔日龙凤麒麟三族,身为量劫的主角,各自族内的混元金仙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你看不上圣人,但这洪荒众生,又有几人可成圣,证道混元的难度,还在圣人之上。
三千红尘客,真正有证道之资的并不多,而且有资质,只不过是证道的一个因素。
那么更多的修士呢?修炼斩三尸,成就准圣,至少比蹉跎在大罗金仙要强吧,三尸合一证道,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
成圣或是证混元,都难以做到,就去妄念大道,不显得好高骛远吗?”
酆都沉默片刻,眼中神采流转:
“所以,你才是洪荒的道祖,我也从未想过和你争这个位子。
斩三尸确实可以让跟脚不到顶尖,却也算得上乘的修士,相对轻松的突破大罗,进入全新的阶段。
不过,对于三清、帝俊、太一等资质顶尖的修士,就有些吃亏了,况且”
酆都顿了顿,目光一凛,盯住鸿钧问道:
“有一点我很好奇,以你的身份,想必更能为我解惑。”
鸿钧闻言,眉头微挑,嘴角隐隐勾起一抹笑意:
“贫道只是传道,从来没有强迫他们一定要修炼斩三尸。
另外,道友你在好奇什么?如果可以,贫道自然愿意为你解惑。”
酆都凝视鸿钧,透着一丝锐利:“你,祂能够允许洪荒世界,出现多少混元大罗金仙?”
鸿钧眉宇间掠过一丝玩味之色,随即轻笑出声:
“哈哈哈”
笑意稍歇,鸿钧略带深意的看了酆都一眼,缓缓道:
“事在人为,酆都道友。‘祂’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狭隘。
若你想培养,尽可以试一试。反正这些洪荒本土的家伙们,可不是扬眉那等异类。”
紧接着,鸿钧语锋一转:“只不过,现在你门下已经有两个混元之姿了。
要知道,证道混元可不是内定圣人,绝非随便一扯就能成,需要顶尖的跟脚,更多的缘,也得会找路才行。”
鸿钧的提醒在酆都的耳边回响,这番话倒是让他深以为然。
酆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讲究“宁缺毋滥”,不会轻易收徒。
一旦认定了徒弟,就意味着一种责任,酆都不会允许自己辜负他们。
莲蕴算是酆都养大的,彼岸的诞生也有酆都的助力。
可以,她们两人和酆都之间存在深厚的羁绊,这种关系让其他修士难以企及。
酆都和鸿钧之间的沟通,渐渐陷入了沉默。
鸿钧的讲道逐渐进入尾声,众修士皆沉浸其中。
就在最后的一年临了,鸿钧的目光扫过修士群体,又悄然落在酆都身上,传音而至:
“洪荒内部的变动,对我们来,都好掌控,关键是来自混沌的威胁,想必你也发现了吧。”
酆都闻言眉头轻皱,眼底闪过一丝锐利:
“嗯,包含内混沌区域的整个洪荒世界,在混沌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动,我们不准会主动碰上他们。
当初混沌魔神,被盘古灭了不少,但也有一部分,就像我们这样,没有死干净,处于濒死状态。
其中遁入洪荒的,除了你我,就只剩下扬眉。
至于那些选择远遁混沌的老友,现在是否还活着,修为恢复到了什么程度,以及他们对于盘古所遗留的洪荒世界的态度,都是未知。
到这里,酆都的眼神愈发冷冽,更显凝重的道:
“另外,让我更担心的是离开的扬眉。我总觉得他去混沌,有着特殊的目的。”
鸿钧轻轻颔首,斟酌后道:
“即使他们活着,想要恢复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境界,也不容易,盘古造成的伤害,可没那么容易恢复。
只要将六圣扶持起来,再加上你的两个亲传弟子成就混元,我们未尝不可一战。
正常情况下,圣人打不赢混元大罗金仙,但只要在内混沌交战,借助洪荒加持,情况还是有转的。”
酆都听后缓缓点头,低声应道:“嗯。”
不管怎么,目前对于酆都来,守着洪荒比漫游混沌要好些,等突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后,才有资格去探索混沌。
鸿钧讲道三千载,分秒不差地停下,结束了第二讲。
殿内顿时寂静无声,只有周围仙光微微荡漾。
一众修士陡然回神,曾经醍醐灌顶的感悟仍在心中萦绕,许多人闭目沉思,不愿浪费片刻领悟的良。
坐在第一个蒲团上的太清老子,原本就在大罗圆满沉淀许久,此番聆听鸿钧讲道,更是受益颇多,来到了斩尸的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