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29
A+A-
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6、廉颇蔺相如列传—3
注释:
、赵惠文王:名何,赵武灵王之子,在位三十三年。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3年。
2、阳晋:齐国城邑名,故址在今山东郓城县西。
3、拜:授予官职。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级的官。闻:着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子。缪(妙音)贤:是这个宦官头子的姓名。舍人:门下的客人。战国时代,贵族或官僚家里都养着一些客人。
5、和氏璧:楚人卞(bn辨音)和在山里发掘的璞加工成的璧。璧:一种圆形中心有孔的玉。
6、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在位五十六年。
、遗(we位音):送给。书:信件。易:交换。
、谋:商议。予:给予。
9、见:被。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0、报:答复。
、何以:以何,凭什么。
2、窃计:私下里打算。亡走燕:逃亡到燕国去。
3、大王:臣子对国君的称呼。会境上:聚会在(赵国)边境上。
4、幸:得宠。幸于赵王:得到赵王的宠信。下文“则幸得脱矣”的幸,是“侥幸”的意思。
5、结于君:对您结交。
6、乃:竟然。亡赵走燕:从赵国出奔,逃到燕国去。
、束:绑缚。
、肉袒:脱下上衣,露着臂膀。伏:匍匐。斧质:古代的一种腰斩的刑具,形状如铡刀。质:铁钻。请罪:这里是指请求处以死刑。
9、幸得脱:侥幸得到赦免。
20、宜:适宜,应当。可使:可供差遣。
2、不:同“否”。
22、曲:理亏。
23、均:同“钧”,衡量,比较。
24、宁:宁可。许:应许。负:承担。
25、必:果真,假使。
26、奉:捧。
2、完璧归赵:把璧完整地带回赵国。成语“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本人,由此出。
2、章台:秦离宫(别墅)中台观之一,旧址在今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秦王接见相如,不在朝堂上,而坐于章台,表示对赵国使者的藐视。
29、奏:献给,进献。
30、美人:指秦王的妃子和宫女。左右:左右侍从人员。
3、偿:偿还。
32、瑕:瑕疵,玉上的斑点。
33、却:退。却立:退行几步,然后站着。
34、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仿佛要冲去帽子似的。这是夸张之词。成语“怒发冲冠”出于此。
35、悉:全,尽。
36、负:这里是凭借、依仗的意思。
3、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3、逆:触伤,违背。欢:欢心,感情。
39、斋戒:古代祭祀时,主祭人事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居、戒酒、戒荤等,叫做斋戒,表示对神的虔诚。这里赵王斋戒,表示赵王对送璧这件事的重视。
40、拜:叩头礼拜。书:国书。这里指赵王给秦王的复信。庭:同“廷”,国君议政的朝堂。
4、严:尊重。修敬:表示恭敬的意思。
42、列观:一般的宫殿(不是正殿),指章台。
43、倨:傲慢。
44、城邑:城市。
45、急:逼迫。
46、睨(n泥音):斜视。
4、谢:认错,道歉。辞谢:婉言道歉。固请: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
4、有司:有专门职司的官吏,此指管理图的官。按图:查看地图。
49、都:城。
50、度(d夺音):猜测,估计。特:只是,不过。详:同“佯”。佯为:假装作。
5、共传宝:公认的宝物。
52、九宾:由九名迎宾人员立于殿廷,依次传呼接引使者上殿。这是古时举行朝会大典用的极隆重的礼节。
53、舍:安置,作动词用。广成:宾馆的名称。传:传舍,宾馆。
54、决负约:一定违背信约。
55、从者:随行人员。衣褐:穿着粗布便衣(化装成老百姓的样子)。
56、径道:路。亡:逃走。
5、引:延请。
5、缪公:即秦穆公,名任好。缪:同“穆”。秦穆公到昭襄王共传二十二君。
59、约束:指盟约。坚明约束: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
60、见:被。负:对不起。
6、间:(由)间道(偏僻路),就是“从径道”。
62、介:古代与“个”通。遣一介之使:只需派一个使者。比喻轻而易举。
63、立:立刻。
64、汤:沸水。镬(或音):无足的大鼎。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认为犯死罪的人放在滚汤里烹煮。就汤镬:就是受汤镬之刑。
65、唯:语气词,这里表示希望的意思。孰:同“熟”,仔细。
66、嘻:又惊又怒的声音。这里作动词用。
6、引相如去:拉着相如出去(就刑)。
6、因:就,趁此。厚遇之:优厚地款待他。
69、卒:终于。
0、大夫:官名,分上、中、下三等。
、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一级,比卿低一等?
本段提要:写蔺相如完璧归赵始末。
2、其后:在完璧归赵之后。指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年)。
3、拔:攻取,攻下。石城:在今河南林县西南。
4、为好:修好,敦睦邦交的意思。这里是外交辞令。西河:在今陕西东境。渑(n免音)池:在今河南渑池县境。
5、毋:勿。
6、诀:告别。
、道里:路程。会遇之礼:两国君王见面及会谈的礼节。
、酣: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9、寡人:诸侯自称,谦言寡德之人。好音:爱好音乐。
0、瑟:古乐器。常与古琴合奏,形似琴而稍长大,通常有二十五弦。奏瑟:弹瑟。
、御史:官名。战国时御史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
2、秦声:秦地音乐。善为秦声:擅长秦地音乐。
3、缻(f否音):同“缶”,盛酒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4、五步之内:言距离近。
5、刃:刀锋。这里用作动词,用刀杀。
6、叱:大声呵斥。
、靡:倒退。
、怿(y亦音):快乐。不怿:不高兴。
9、顾召:回头召唤。
90、为秦王寿:作为向秦王献礼。
9、咸阳:秦国的都城,今陕西咸阳市。
92、竟:完毕。竟酒:到宴会结束。
93、加胜:取胜,压倒。
94、盛设兵以待秦:大规模调集军队,提防秦国进攻。
本段提要:写秦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在外交上不亢不卑,克敌制胜的情形。
95、右:当时席位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廉颇也是上卿,蔺相如的位置更排在廉颇之上。
96、口舌:指口才。劳:功劳。
9、素:本来。素贱人:本来出身卑贱的人。指相如出身于宦者令的舍人。
9、不忍:不能容忍,受不了。为之下:职位处在他的
99、宣言:扬言。
00、争列:争位次的先后。
0、已而:过了一些时候。
02、引车避匿:把车子调转方向躲避开。
03、谏:对君主、尊长的劝告。相与:共同,一起。相与谏曰:都来劝告。
04、去:离开。事:侍奉,这里是投靠的意思。
05、高义:崇高的品德。
06、殊:极,很。甚:有过分的意思。
0、庸:平庸。
0、不肖:不才,不贤。这里含有自尊而不甘受辱的意味。
09、固止之:坚决劝止他们。
0、孰与:何如,比怎样。孰与秦王:比秦王怎样,即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厉害。
、不若:不如(秦王)。
2、廷叱:在朝堂上呵斥。
3、驽(n奴音):劣马。这里是愚笨,无能的意思。
4、独:岂。
5、顾:但是。
6、两虎:喻自己和廉颇。
、不俱生:不能共存。
、荆:木名,可以制为打人的鞭子。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成语“负荆请罪”由此而来。
9、因:凭借。宾客:指门客。因宾客:通过门下宾客的关系。即借着宾客作引导。
20、将军:指蔺相如。当时的上卿兼任将相,所以称相如为将军。
2、刎:割。刎颈之交: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本段提要:写廉、蔺交欢,公忠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