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技术永无止境

A+A-

    “建国,听昨天你来找过我?”



    唐建国开车刚到造船厂,便碰上了吴远海。



    昨天他是来过,但不是来找吴远海,只是带着国际友人参观一下这里。



    吴远海回来听了,可能传达给他的时候,其中有些失误。



    唐建国没在意太多,快步走过去:“我们先去办公室,今天来有特别重要的事情。”



    他有重要的事情,一定不是什么事。



    “跟我来,我给你准备了单独的办公室。”



    以前唐建国是没有办公室的,主要是他三五天才来一次,整个办公室也没啥用。



    考虑到他现在毕竟是船厂二股东,又兼职了首席工程师,吴远海依旧给他腾出了专门办公场所。



    在吴远海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一间不大不办公室内,也就是在吴远海办公室的隔壁。



    办公室刚弄好,打扫得比较干净,办公桌和椅子都有,还有一些关于船厂的资料。



    唐建国没工夫打量自己的办公室,坐下后从抽屉里找到一张纸,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吸了点墨水在纸上写着什么。



    吴远海看清楚了,唐建国现在用的东西一点也不简单,比如眼前的钢笔,那可是部队上领导的专用。



    还有先前开的吉普车,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和部队有关系。



    “老吴,帮我去采购这些东西,速度要快。”写完后,唐建国把纸递给吴远海。



    吴远海看了一眼,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一些冷冻隔热材料,其中还有压缩。



    他也没问,直接叫人去采购,十几里之外地方有冷冻厂,单独叫人去购买用不了多少时间。



    为了让唐建国工作方便,他把自己的文员安排过来,专供唐建国使唤,免得折腾自己这个老骨头。



    唐建国很忙,又拿出干净的白纸,用铅笔在上面勾勒设计图。



    吴远海站在他身后静静观看,发现他在重新设计渔船内部结构,主要是渔舱有很大改动。



    吴远海已经看不懂设计图,因为唐建国这次画的东西特别复杂,牵扯到了很多线路,还有一些他没见过的东西。



    花了一个多时,唐建国才将设计图画好,随后召集所有工程师开会。



    他把设计图交给大伙看,结果没有一个人看懂,因为太复杂了,大家见都没见过画的是啥玩意儿。



    “不是,老唐你这画的是什么呀?”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



    现在唐建国和他们关系都很好,虽然他的年龄了点,大家都称呼他为老唐。



    唐建国笑着:“渔船的冷冻系统。”



    就是把船舱改装升级了一下,让其拥有保鲜和冷藏的功能,以后可以出远洋捕鱼。



    所有人愣住,作为工程师的他们,当然听过什么是冷冻系统。



    在场不缺乏高级工程师,他们见过一些先进的外国渔船,人家好像已经使用上了冷冻系统,但是没有谁见过内部的构造是啥样。



    “建国,你的是冷冻技术,不是冰鲜技术?”吴远海摸着下巴问。



    吴远海也算见多识广,对技术方面特别关注,他知道目前国内只有冰鲜技术,还没有哪家国营造船厂能弄出冷冻技术。



    就算是冰鲜技术,一般造船厂也不具备,冷冻技术只存在于几个发达国家。



    唐建国点头:“是啊,冷冻系统而已,并不是很难搞。”



    等冷冻材料全部买回来后,他自己就能动组装,还真不是什么高科技。



    真正的高科技是芯片,这玩意儿顶多叫组装,好听一点名为技术改进。



    但是在其他人眼里,那就是最先进的技术,如果能实现这项技术突破,船厂将会得到飞跃提升。



    



    “去,给我准备一艘大铁船,把厂里最好的几个师傅都叫来。”



    “从现在起,建国叫你们怎么做,你们必须怎么做,所有工程师必须跟着他学习。”



    吴远海很是激动,立即叫人去办事。



    他知道唐建国画出了这个东西,一定会马上进行改装,因为刚才已经叫人去买相关材料了。



    工程师们同样很激动,这对他们来是挑战,也是技术的拓展。



    一旦这项技术实验成功,船厂可就成了国内顶尖的存在,甚至可以和发达国家造船技术比比。



    唐建国道:“老吴,去准备保密协议,只要参与了改造渔船的人员,必须签订技术保密协议。”



    自己可以把技术传给大家,但是得保密,任何人不得将技术流传出去。



    “好好好,必须签保密协议。”吴远海十分认可。



    在场没有谁反对,谁敢反对,直接被踢出局。



    其实这里的工程师都是吴远海的心腹,是他之前从沪上带过来的,已经跟了很多年。



    签订保密协议后,唐建国要的东西也被买了回来,大家都跟着他一起去船厂内部。



    唐建国没有亲自动改装,只是负责指挥,测量船舱的尺寸,如何裁剪材料等工作,他只需要动动嘴就行。



    这里人比较充足,大部分属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加上工程师也在帮忙,做起事情来特别井条有序。



    平时唐建国来得少,但是他的威望很高,主要是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背后又有吴远海全力支持。



    吴远海才是最高兴那个人,很多船厂梦寐以求的技术,居然掌握在唐建国里。



    他真是觉得庆幸,当初为了留住唐建国把股份给了他,今天是一点没让人失望。



    在唐建国带领下,改装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一两个时也完不成。



    中午的时候,他和吴远海一起吃饭,两人有好几天没见过面,话题自然多了些。



    吃过饭后,唐建国带着人继续干活,他不用把整艘船造好,主要是弄出冷冻系统,然后测试一下性能。



    经过几个时不懈努力,终于是搞定了。



    测试的时候也比较顺利,船舱内迅速降温,逐渐出现结冰的现象。



    反复试验几次,除了比较耗油,性能还算稳定,期间没出现过什么毛病。



    大家开始欢呼,甚至把唐建国抬了起来。



    对于他们而言,攻克一项技术真的是太难了,唐建国带来了技术和希望,让人十分振奋。



    其实唐建国最开始也没弄懂,是上次给大卡车装冷冻设备时,慢慢推理出来的,然后今天来检验。



    人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活了两辈子的他,同样是在学习和进步。



    有些东西他不一定懂,但是上辈子见得比别人多,只要不是那么复杂,其实自己也能搞出来。



    “对了老吴,我需要两艘这样的渔船,明天晚上之前我就想要,你能不能帮我加班赶出来?”高兴过后,唐建国朝着吴远海道。



    吴远海不断点头,现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无论唐建国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的。



    当然,唐建国不是白要,该给钱依旧要给钱,只是给个成本而已。



    唐建国又看向其他人:“技术永无止境,现在虽然取得了重要突破,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状态。”



    “接下来需要各位去精益求精,在原有的技术上做出改进,争取有朝一日超越国外。”



    工程师们纷纷点头,不能只靠唐建国一个人,他们都应该去努力,否则将被时代淘汰。



    “老吴,把这种船宣传出去,以后价格卖贵一点,还有提成别给那么高”



    有些东西该赚钱,必须要赚钱的,毕竟船厂需要发展,技术也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