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昭陵6

A+A-

    “伽,伽罗,汝掐朕一下。”隋文帝杨坚瞪大双眼,哆哆嗦嗦的向他的皇后要求道。



    “杨勇!!!!!”独孤伽罗气炸了,已知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开皇年间,还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求问他们隋朝活了几世?



    二世而亡,二世而亡!



    杨勇茫然的看着天幕,连滚带爬的跪倒在地:“不不,阿耶,阿娘,臣,臣怎么会!”



    杨广则站在不远处,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这个大哥啊。算是废了!



    呵呵,果然天都向着他杨广!



    高颎和李纲等大臣面色凝重,他们亲近太子不假,但是太子若真的是个不堪大用的,他们也不会拥护太子。



    高颎面色恳切:“太子虽然卑弱好色,喜爱奢侈,但是聪慧温和,宽厚率真,怎么也不可能到二世而亡的地步,望陛下三思。”



    “够了!不要以为朕不知道,汝之子乃是杨勇的女婿!不必为他求情!再有求情者,谋反罪论处!”



    “不不,臣没有!”杨勇面露哀色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可惜,独孤伽罗本就不喜欢他的奢侈好色,如今有了名正言顺废太子的借口,又怎会拦阻。



    “太子杨勇,不孝不悌,废为庶人!还有李家,这到底是哪一家!”隋文帝挠头。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并且他还是独孤皇后的外甥,深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垂爱。



    啊?谁?唐国公?



    还是青年的李渊瞬间被殿内的眼神包围,看的他冷汗直流:“陛下!这,臣绝无此意啊!”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再宠爱这个外甥,也不能容忍自己被篡位:“把唐国公拿下!派人围住唐国公府!”



    “是!”



    李渊也知道,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只能一脸灰败的等着被捉拿下狱。



    “等等!”隋文帝叫住了卫兵。



    独孤伽罗很是不满:“那罗延,你是怎么回事,这子将来可是篡夺了我们大隋的江山!不用给我面子,就算李渊是我曾经最疼爱的外甥也不行!”



    “这是谋朝篡位的大罪!”独孤皇后满眼坚定,为了大隋的江山,别是外甥,就算是她的亲儿子,她也能赐死他!



    隋文帝杨坚毕竟是皇帝,看待问题要比独孤伽罗全面。



    就算是将来太子杨勇是个二世而亡的昏君,可是他跟伽罗的儿子一共有五个,次子杨广更是常有贤名,那他的儿子们为什么不去做这个篡夺皇位的人呢?



    他们更加名正言顺不是吗?



    看来这里面还有不少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李世民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必定有长处,先留着李渊也不迟!、



    “既然天幕把你儿子李世民的那么厉害,当臣子想必也很好,李渊,不要辜负了朕与你姨母的期盼,带着世民做个好臣子!”



    “谢陛下!”李渊擦擦汗,心还在像个兔子似的跳个不停。



    他松了口气:世民!二郎!耶耶的好儿子!



    隋炀帝登基之后,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修建运河,三度兴兵高句丽,十四年间消耗百姓近七百万户。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这才顺势起兵,逐鹿中原。



    



    夺少?你消耗了夺少?



    七百多万户????



    一户就算是只按四个人算,这也是近三千万人口啊!!!



    “那罗延!!”只听得一声惊呼,隋文帝杨坚一指着杨勇,一捂着胸口倒下了。



    “快快!宣医博士!!”



    大臣们觉得好慌,这,这,隋炀帝,这是个赤裸裸的暴君啊!!他们的命还好吗?!!



    要不还是投了唐国公吧!



    咳,跑题了,我们再来李世民啊!



    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记载: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毕竟皇帝嘛,总要有点异象的,总之呢,咱们的二凤出生就有二龙嬉戏的异象,四岁又有神人看相断言有济世安民之能。



    李世民幼时聪慧敏,对人对事见解高明深远,处事刚毅果断,不拘节。



    唐国公那可是富贵人家,李世民从就是打马游街的贵公子,聪慧好学,文武双全,父母疼爱,兄弟和睦。



    总之,二凤的幼年生活很美好。



    好景不长,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准备在北境秀一把肌肉,不料反被突厥困于雁门关。



    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跟随云定兴将军奉命前往救援,但由于人不足,李世民进谏应携带大量旗鼓虚张声势。



    他认为,突厥可汗敢围困天子是料定仓促间没有足够的救援人,而他要反其道而行,纵然自己确实没有什么人,那也要让突厥可汗认为大军已至。



    这波啊,这波叫我预判了你的预判,果然,始毕可汗惊骇莫名,望风而逃。



    大业十二年,父亲唐国公奉命镇守太原,高阳贼酋魏刀儿进攻太原,李渊深入敌营被困,也是十七岁的李世民带领精锐骑兵前往救援,救出了父亲李渊。



    十六岁?十七岁?



    始皇看到这里,看向自家的大将:“王翦,汝觉得此子如何?”



    王翦摸着胡须,眼中满是精光:“有勇有谋,少年英雄,假以时日必是一员虎将!”



    公子扶苏眸光湛湛,他,他不如也。



    现在的公子扶苏连朝堂上的文政都还没有理清,根本没有带兵打过仗!



    汉初,刘邦也是羡慕的紧,哎呀,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不是他们大汉的呢?怎么就不是他刘邦的儿子呢?



    转头看看仁弱的刘盈以及一串跟鹌鹑似的儿子,刘邦越发不满,人比人,气死人啊!



    洪武时期的朱元璋一点不羡慕,拉起旁边的太子朱标:“哈哈,唐高祖有唐太宗,朕也有太子!朕的太子一定不比唐太宗差!!”



    李世民本人倒是被夸的很开心,亮晶晶的眼睛看向



    隋文帝羡慕的看着李渊,这么个儿子,他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