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明战神8

A+A-

    “什么,他王振一个太监,竟然敢把咱立的牌子给扔了?好大的胆子!”朱元璋一脚踢飞御座前的一个香炉。



    皇帝气的脸色涨红,大臣们没有一个敢抬头,都死死的跪趴在地,生怕如今暴怒的皇帝注意到他们,领受个无妄之灾。



    朱元璋转来转去,王振没出生,他的孙儿也没出生,就连燕王现在都才十几岁!



    不行,忍不了,还是揍一顿燕王吧!



    朱棣惊恐的看着自家父皇夺过拂尘就冲着自己飞奔而来,吓得眼泪都飙出来了。



    好悬被太子朱标和马皇后拉住。



    马皇后责怪的看了一眼朱元璋:“你怪棣儿又有什么用!这又不是他的错!以后多注意这方面也就是了,这般大动肝火,也不怕给自己气出毛病来!”



    太子朱标也赶紧接上,抚着朱元璋的胸口:“父皇消消气,想必瞻基那边已经有所应对,这个太监,必定活不了多久了!”



    朱元璋这才冷哼一声,把拂尘扔给太监:“你们都先给朕滚出去,看着就生气!”



    



    “王振,很有本事啊!”朱瞻基杀气四溢的盯着被人五花大绑的王振。



    王振没想到天幕竟然把他的一切都漏了出去,包括他的来历和他对未来的畅想。



    天幕害我!



    王振并不是一个刚直之人,见到自己的谋划全部败露,在天子的注视下,裤裆处一片湿润。



    朝中的大臣们鄙夷的眼神遮都懒得遮,看的王振心头一阵火起。



    可惜,他已经没有报复这些人的能力了!



    天幕!既然未来我能够成为人上人!又为什么多管闲事将这些出来!



    王振怨恨着,恐惧着。



    各朝的百姓们无不为王振的狠绝震惊。



    “秀才?还是个读书人啊!竟然不想着继续读书做官,而是把自己阉了进宫当太监?”



    “太监离的那些贵人们近啊!当官要好久呢!”



    “哎哎,王秀才,你也姓王要不要你也试试?”



    “去去去,吾等读书人,耻与此人为伍!”



    “真狠啊,要我断子绝孙就为了赌皇上能看重自己,我可不敢干!”



    “要不人家是宫里的王先生,你是村里的隔壁老王呢!”



    长大的朱祁镇想要像自己父亲和曾祖那样,当一个马上皇帝,王振也想有个名正言顺的立功的会,好让自己独揽大权。



    所以这俩人都右武,也就是崇武。



    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发动了很多的战争,正统六年,发兵讨伐云南麓川土司思任发,第二年思任发兵败逃亡缅甸,那就再对缅甸用兵。



    其子思发已然向明朝发书请罪,但是朝臣们招降的意见都被朱祁镇置之不理,要求思发本人必须亲自到北京请罪才行。



    



    这场战事一直到正统十五年才结束,虽然安定了西南,但是这中间消耗的民力物力,让大明的国力下降了不少。



    正统十四年,明朝受到了来自草原上的部落瓦剌的威胁,朱祁镇和王振一合计,嘿,就是你了!瓦剌,受死吧!



    这件事最开始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大明被打了,作为皇帝当然要打回去,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用对方法。



    因为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王振随行。他满心自得地以为自己也是那等千古难遇的明君,可他刚刚亲政,连明朝相关的政策都还没理解透。



    明朝实行的是根据唐朝的府兵制改制的卫所制度,朱元璋认为,百姓既然干了什么就该永远干什么,所以他提出了户籍制度,其中军户就是,这家人必须永远当兵。



    {这个户籍制度吧,不好评价,楼下来。}



    {楼下觉得不太行!}



    {搞笑呢,谁愿意子子孙孙都干一种工作啊!}



    {子承父业很好,也得看有没有这个天赋。}



    {尤其是学医的那些,嘛,明朝皇帝死的早且多,我能理解了。}



    当兵在现代是争着抢着去,在古代那可就不是了,当兵那是要死人的!



    明朝的卫所兵制,其实是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唐朝的府兵制也差不多是这种模式,没有战事他们就是农民,有战事他们就是军队!



    前面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就过了,朝堂安稳之后,人们就会追求更好的生活,田地是人们首先想要占领的东西。



    土地的兼并使得唐朝的均田制在几代之后瓦解,以它为根基的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也随之轰然倒塌。



    明朝的卫所制度亦是如此,更糟糕的是,他们作为军户,不能干其他事情,而明朝对待军户的待遇,实在不高。



    加上很多卫所的官员对于土地的侵占,所以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卫所制度就已经濒临崩溃,逃兵数不胜数,明朝只能走上了唐朝的老路——募兵。



    贞观年间。



    正准备看热闹的大唐君臣,没想到一记回旋镖扎回来了。



    “讲明朝也能带我们大唐一句啊!”正龇着大牙笑得开心的程咬金瞬间把嘴合上了。



    文臣们的反应则是跟武将们不同,他们看出了唐朝之后的政策:由于均田制的瓦解,让府兵制变为了募兵制。



    但是此举的弊端也很明显,大唐疆域广阔,在外镇守的军队想必需要不少,募兵的钱如果是朝廷来出,地方上的官员和将领就能明明白白的跟士兵们吗?



    且钱粮转运耗资巨大,长此以往不是办法,那就只能让地方将领自行募兵,这样势必要将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地方财政交到将领们中。



    这这这!!



    这跟让这些将领们分疆裂土有什么区别!



    “朕知道朕的大唐为什么会衰败了,因为百姓们没有了土地,而地方将领做大,外重内轻,长此以往,反叛必生啊!”



    李世民作为一名优秀的皇帝,将募兵制的弊端看得很清楚。



    “众位爱卿可有救国良策啊!”李世民眼泪汪汪的看向自己倚重的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