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吃肉省份最少的一个省:41.2斤!

A+A-

    视频开头的第句话:“吃肉,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地主豪绅和贵族阶级的特权,平民百姓就从来没有实现过吃肉自由。”



    一句话引起了无数朝代平民百姓的共鸣。



    而作为皇帝,却又是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最是能够跟平民百姓感同身受。



    自古以来的任何一个朝代,粮食产量都低的吓人。



    百姓不要吃饱穿暖,光是能不能饿死都要看今年老天爷是否风调雨顺。



    一旦遇到一个大荒之年。



    或者战乱爆发,苛政杂税加收,平民百姓就吃不上饭。



    所以对于古代的百姓来,吃饱饭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民,以食为天!



    而吃到肉,那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很多平民百姓,头一回吃到的第一口肉,很可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



    所以,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后所做的第件事就是颁布一系列农业政策,鼓励农民生产。



    不求人人都能够吃上肉,但一定要让所有的百姓吃饱穿暖!



    不至于家破人亡。



    



    汉朝。



    汉文帝刘恒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已治下的百姓。



    自从他当上了皇帝之后就颁布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令,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现在经过这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境内大部分的农家都有了充足的余粮可以饲养鸡鸭牛羊。



    相比于夏、商、周、秦的百姓。



    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不需要逢年过节,偶尔的时候就能够吃上一些肉。



    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根据汉文帝的推测每户人家每人每年应该能够吃上那么几斤肉。



    后世



    前面有提到过后世是2000年后的时间点,虽然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生活的如何,但想必生活水平应该是超过了他们汉朝的。



    食肉量应该能够做到每年十几斤吧。



    汉文帝试着大胆的猜测了一下。



    毕竟作为天子的他,每年吃到的肉都不到百斤,平民能吃到十几斤,已经算是高食肉量了。



    



    天幕的声音继续:“而我国,从949年建国以来已有6年。



    早年的时候,我们也生活艰难。



    国家的粮食产量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吃肉则必须根据肉票持有才能够购买。



    而随着国家几十年来的发展,养殖业也开始推动,肉食增加,部分城市短暂取消肉票。



    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



    992年肉票制度被彻底取消,猪肉市场全面开放。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人民购买鸡、鸭、牛、羊、猪、鱼等家禽的肉食市场开始有了稳定的供应。



    而到了如今,华夏人民已经彻底实现了食肉自由。



    每个国人的餐桌上都能够看到肉菜的身影!



    无肉不欢!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全国各省究竟是谁最喜欢吃肉!



    谁才是国内的肉食消耗大省!



    视频前言完后,一张由几十块大不一的拼图拼合而成的华夏地图,出现在万朝古人的视线中。



    嬴政先是一愣:“这是后世华夏的地图?嗯,不错不错,比之大秦要大上不少。”



    嬴政欣慰点头。



    西汉,刘彻看向西域的位置,同样满意的点着头。



    这后世华夏的地图不但把不少的匈奴人地盘纳入了领土,甚至还将西域也收入了囊中。



    比自已所创下的汉朝图还要大得多。



    



    汉武帝看的很满意。



    唐朝,李世民眉头紧皱,面露不解。



    “朕之前打下的那好大一片领土哪去了?”



    “怎么缩减了这么多?”



    这些失去的领土大部分都是突厥人的地盘,如今却被夺走。



    难道在自已死后突厥人卷土重来了?



    反倒是自已不怎么在意的吐蕃,领土不减反增。



    那地方距离中原极其偏远不,还物资匮乏,到处都是山脉高原。



    在他眼里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李世民很懵逼。



    大宋,赵匡胤死死盯着燕云十六州的位置,既羡慕又嫉妒,长城内外,汉地十八省皆在,多么漂亮的国土面积啊。



    大明,朱棣:“北方草原的土地换成了西域疆土吗?也还行。”



    大元,忽必烈:“我那么大的一片国土怎么没了?”



    清末。



    光绪帝在华夏地图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将目光投向了右下角的x港a门。



    几年前,大清被外国欺凌的时候被迫签订了两次不平等条约。



    从此这两个地区就被迫租给了大英。



    现在看到他们重新出现在地图上,忍不住情绪激动,喉咙哽咽:



    “太好了,流落在外的国土终于得以收回了。”



    虽然还有好多没能收回。



    不过这样也够了。



    也够了。



    领土没有再被分割,至少明后世的华夏面对列强时至少有了自保的能力,不至于再被欺负的割土求和。



    



    视频中的画面继续,一只大出现在屏幕里。



    从几十块拼合而成的华夏地图中,抽走了“山西省”的拼图。



    首先,我们把山西省拿掉,这里是我国人均吃肉最少的地方。



    年度人均吃肉:42斤。



    天幕中的声音很平淡,仿佛在诉着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



    却犹如一道惊雷,吓得万朝古人惊掉了下巴。



    “!!!”



    年度人均吃肉42斤!!!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一年365天,平均一个人能够做到每天吃上一两多的肉!



    清朝,山西省的某一处专门卖面食的摊位上。



    摊位老板忽然停下了上的揉面工作,看着上面摆出的数据有些难以置信。



    他是一位卖面的老板,每天在他的面摊吃面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人满为患。



    虽然人多,但是他们能点得起的吃食,大部分都只是素面或者烙饼。



    能点得起一份带肉面食的客人他一天忙到晚都不一定会遇到一两个。



    毕竟在四十文钱一碗的高消费肉刀削面面前,可不是所有的平民百姓都能够消费得起的。



    而后世的山西省却能够做到每天都有人能够吃上一两多的肉!



    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的百姓每人每天都能够吃上一碗肉刀削面吗?



    后世民众的生活,这么富裕吗?



    这还是全国吃肉省份最少的一个省,那其他的省呢?



    又是多少?



    最多的省份该不会超过百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