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功成有憾处,暗影犹潜藏

A+A-

    赵立春会上陈词激昂,率先表态,要打破规矩直接给祁同伟报三个一等功。



    但是实际,他也是老狐狸,这么做无非就是去跟祁连山邀功的。



    要知道谁举同意了,祁连山不在意,但是谁反对了,祁连山很快就知道了。



    没过一个时,祁连山电话就打了赵立春这里。



    意思就是还是按规矩来,儿子祁同伟有功归有功,还是不要坏了规矩,以免落下口舌。



    一次行动就报一个一等功。



    但是其他荣誉称号还是可以保留的,并不冲突。



    交待完这事,祁连山有意无意的提了一嘴。



    “噢,对了,立春啊。你办这事的心意,我替同伟这孩子领了。”



    “我还听闻,你们省委,个别老同志在会上能勇于提出质疑,倒也是好事啊。”



    “明个别老同志,很刚直啊。”



    祁连山这话怎么听也不是表扬,挂了电话,赵立春就听懂了。



    梁群峰直,那意思不就是一眼望到头了嘛。



    这生涯也就这样了,到头了。



    



    而祁同伟这边,自已倒是没有很在意这些。



    因为功劳就放在那里,没人抢得了。



    他已经做到了近乎满分的答卷,同袍也都恩泽加身,这是他最在意的。



    白了,跟着他的兄弟也都或多或少获得了荣誉和益处。



    都吃上肉了。



    就连打酱油,立下军令状,结果晚到了半天的田先聪都申报了三等功。



    可想其他人,大家都是满载而归。



    但是也有一些遗憾和漏之鱼。



    陈文泽无疑成了最令人愤懑的漏之鱼。



    他心思缜密,精心算计,段狠辣。



    当行动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陈文泽嗅到了危,二十出头的青年,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决心。



    他如困兽般,破釜沉舟。



    最后生死关头,陈文泽用秦长佩书房的那部电话,联系上了省委的上线。



    他低声下气却又带着一丝决绝,与上线商讨着如何在这绝境中寻得一线生。



    最后,陈文泽决定自已当黑套,放一搏。



    结局就是让秦长佩背下所有的锅。



    这样就能彻底斩断那可能暴露的线索。



    随着秦长佩的死亡,这条原本有望揪出省委内鬼的线索,戛然而止。



    祁同伟只能摸到市委,便没办法继续了。



    即使缘巧合下,祁同伟在和统战部部长的对话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但是,那也只是猜测,没办法坐实。



    甚至都很难着去调查,就像纪委张书毓提点的,省委常委,没有确凿的证据,你连非议都不行!



    这省委的内鬼成了遗憾。



    而陈文泽则成为了漏之鱼。



    之后陈文泽一招金蝉脱壳,主动向纪委举报,举报了秦长佩,并尽数上交了所有的赃款。



    破釜沉舟,实现了自保。



    最后清算的时候。



    陈文泽由于自首和交待有功,没有被深究,他仅仅是被免职。



    他默默回到了祖籍地,东广省东山市。



    等待着时,他很老辣,知道自已还会有会的。



    因为他有价值,被利用的价值。



    金山县的塔寨被端了,钱没得赚了,但是赚过块钱的人,谁不想赚大钱呢?



    没有人会嫌钱多。



    果不其然。



    命运的齿轮滚滚转动。



    闲赋在家的陈文泽,再次迎来了会。



    东山市一纸任命悄然下达。



    陈文泽竟被悄无声息地启用了。



    



    这一次,他摇身一变,出任东山市开发建设处副主任,再次踏上了仕途。



    而这回,陈文泽踏足的是自已熟悉的,土生土长的家乡,东山市。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交织的光芒。



    陈文泽上任东山市开发建设处副主任之后。



    纠集了他的弟弟陈光荣等人,甚至将他弟弟陈光荣安排进了警队。



    同时,他派人四处打探消息。



    很快,一个令他心跳加速的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



    ——林家二代,那些曾经从塔寨流亡到这里的林家子嗣,就躲在东山市一个偏远的村庄。



    这消息让他觉得命运弄人又暗自窃喜。



    而巧合的是,这个村子,也叫塔寨。



    这仿佛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玩笑,却又像是一把打开罪恶宝藏的钥匙,落在了他的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陈文泽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森的笑容。



    他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一丝要上报的念头。



    他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身体微微后仰,指轻轻敲打着扶,脑海中开始飞速盘算着。



    他想起了祁同伟,他要学祁同伟那样,放长线钓大鱼,专挑那些“大老虎”下,一旦得,便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



    要打就打大的,要抓就抓养肥的虎!



    于是,陈文泽开始了他那罪恶的“养虎”计划。



    他暗中安排人,密切监视着塔寨村里林家二代的动向。



    而另一边。



    塔寨梦碎处,毒枭子嗣另启罪恶新章



    远渡重洋,在南洋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求学的林耀东,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信。



    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将他原本平静的求学之路击得粉碎。



    信中寥寥数语,却似千钧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头。



    ——家乡覆灭,塔寨被毁。



    林耀东的微微颤抖着,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与刻骨铭心的痛心疾首。



    在经历了最初的痛苦与绝望之后,林耀东渐渐冷静下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令人胆寒的决绝与疯狂。



    他开始在脑海中反复复盘父亲林木华的失败,试图从那堆废墟中找出能让林家东山再起的可能。



    最终,他总结出了父亲失败的根源——保守、传统、落后。



    y粟种植,本质上不过是最原始的农业,而那些粗加工的段,也仅仅是为了满足长途运输的需求,这全都是老掉牙的传统做法,利润低得可怜。



    在林耀东那被罪恶与野心扭曲的思维中,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计划逐渐成型。



    要做就一定要做终端,将制、产、销紧紧握在自已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只有这样,才能将利润最大化,让林家重新站在巅峰!



    为此,林耀东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放弃原本的专业,转而投身化工领域。



    化工专业是打造现代化、工业化产业链的基础。



    林耀东决心,一定要亲打造一个更加现代化、工业化的产业链,让林家重新站起来!



    很多时候,很难清。



    到底是命运挑了人,还是人挑了命运。



    林木华当时送儿子出去,是想让儿子找到破局的办法。



    毒是一时的,他能让族人短时间内吃饱饭,但是长久不了。



    林木华的本意是想让儿子找到长治久安的办法,找到全新的赛道。



    但是,从耳濡目染的林耀东,没有突破眼界的狭隘,他只想到了学习技术,革新技术,用现代化的方式制d、贩d。



    那样更赚!



    路总是在那,总有人走。



    人很难突破自已思维和眼界的局限性。



    这就是常人难以破局的原因。



    根深蒂固的思想牢笼很难靠一代人去突破。



    正所谓:



    一代拼,二代稳,三代破局往上升。



    但是方向错了,路走不到头。